李從善的事情讓李從嘉對小巧的來曆都沒那麽關注了, 唯一還關注這件事情的就是李仲寓。


    李仲寓想不出為什麽小巧會對周娥皇說那些話,怎麽看怎麽有問題, 到最後總算是查出來,小巧家與周家有仇, 不外乎就是當年周家曾經搶占土地,逼死平民,小巧的祖父和父親都死在了周家的手上。


    後來能夠進宮當侍女也是機緣巧合,而且她跟在周娥皇身邊時間已經不短,至少在周娥皇還在當王妃的時候,她就已經入了王府。


    這些年她一點一點終於熬到了留在周娥皇身邊的地位,然而發現周娥皇成了皇後!


    誰都知道國家對帝後的保護是方方麵麵的, 什麽下毒下藥, 隻要食物之中有點衝克的東西存在都會被問罪!


    小巧隻能咬牙繼續等,等一個合適的時間,她並不想報個仇還把自己搭進去,結果終於讓她等來了這麽一個機會, 隻用三言兩語就將周娥皇逼上了死路, 而且她也能十分完美的脫身,畢竟周娥皇是自縊而亡,跟她有什麽關係呢?


    結果萬萬沒想到李從嘉居然這麽敏銳,從那麽一點點的蛛絲馬跡之中都能查出她在背後推波助瀾。


    小巧肯定是沒辦法活了,這種罪名足以殺她全家,隻不過她全家如今也隻剩下了她,在父祖去世之後, 她的母親弟弟也跟著去世,這也是小巧為什麽這麽恨周家的原因,這是家破人亡了啊。


    有關於小巧的判決,李從嘉看了一眼就扔到了一邊,他很同情這個女孩子,但也隻能同情,就算他想要赦免小巧,估計下麵的人都不同意,這相當於變相的奴仆弑主,如果李從嘉都開恩赦免他,以後那些奴仆還怎麽用?說不定就因為一點小事情,他們就要殺掉主人了!


    李仲寓報告完了之後,就屏息站在一邊,小小年紀的他已經很能明白爹娘是不同的,而且老師以及書院的一些同學都隱晦的告訴過他,沒了娘,他就得讓自己招人喜歡,否則……廢太子的理由太多了。


    然而他看李從嘉半天臉色都沒緩過來,此時此刻國師又不在,好像也隻能自己硬著頭皮上。


    李仲寓小聲問道:“阿爹,什麽事惹你不開心了?”


    李從嘉察覺出李仲寓的小心翼翼,深吸口氣緩和了一下語氣說道:“契丹真是……欺人太甚。”


    李仲寓有些奇怪地看著李從嘉,李從嘉這才說道:“契丹派女真去接受李從善的投降儀式。”說到這裏他忍不住磨牙,然後繼續說道:“女真受降儀式有個名字叫牽羊禮。”


    這個時候女真這個部族還並不強大,中原對他們的了解遠遠小於對契丹的了解,所以李仲寓並不明白什麽是牽羊禮。


    李從嘉隻好跟李仲寓解釋了一下,所謂牽羊禮就是他們把投降的人脫掉衣服,拴上草繩像牽羊一樣牽著走。


    李仲寓聽了之後也十分生氣,這樣的儀式無疑是極其侮辱人的,他並不關心李從善是不是被侮辱了,他隻知道契丹必然是故意的,他們知道女真有這個習俗,所以就讓女真來受降,否則李從善是對契丹投降又不是對女真投降,為何要派女真前來?


    而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侮辱李從善,或者說並不完全是要侮辱李從善,這是在變相侮辱李從嘉啊!


    李從嘉跟李從善雖然已經算是決裂,但他們兩個終究是一母同胞,如今女真用牽羊禮,侮辱李從善就是隻羊,是個畜生,這不是變相在罵李從嘉嗎?


    罵了李從嘉,李仲寓也被罵了啊。


    給誰誰都咽不下這口氣!


    李從嘉真是寧可當初李從善死在高懷德手裏,都不想出現這樣的局麵,這是將李家祖宗八代都一起侮辱了!


    實際上這樣的儀式有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所以會直接自盡,並不給對方機會。


    然而李從善並沒有這樣的勇氣,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或許他還真有成為梟雄的潛力,畢竟以他的出身,還能忍受這樣的屈辱,不得不說一句大丈夫能屈能伸了。


    李從嘉沒有回信,釋雪庭隻是簡單的寫信而不是正經報告,就代表著他心裏有了處理的方案,李從嘉多少能猜到一點――不外乎就是打的凶一點,你們敢侮辱我們皇帝,我們就殺你們全家。


    所以李從嘉氣過之後,隻能祈禱李從善被釋雪庭帶回來或者直接幹掉,否則以後還不知道要出什麽幺蛾子。


    隻不過當他發現李仲寓氣的晚飯都沒吃之後,就開始了對兒子的教育。


    “你怎麽能不吃飯呢?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啊。”周娥皇已經不在,李從嘉就開始瘋狂給他兒子灌心靈雞湯。


    李仲寓有些懵逼地看著李從嘉,這樣的說法他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李從嘉繼續說道:“你想想你在這裏因為不吃飯餓壞了,契丹會有什麽影響嗎?並不會,反而他們會很開心,兵不血刃就讓大唐的太子病倒了啊,所以為人君者,要有點度量,這個度量並不僅僅指代對臣下的容忍,也有對這種壞消息的容忍,隻有保持冷靜,才能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李仲寓慢慢恢複了以往的狀態,問道:“阿爹現在生氣嗎?”


    李從嘉坦然點頭:“生氣啊,我當然生氣,隻不過生氣也沒用,還不如趁著這個時間,想辦法多給前線調一些糧草過去,讓他們狠狠地打,打疼了他們自然會低頭。”


    李仲寓認真點頭,表示自己好像又學到了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


    等把李仲寓送走之後,李從嘉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忍了半天才忍住了掀桌的衝動。


    其實他也知道,這個世界上肯定有很多人都在詛咒他,也會罵他侮辱他,然而那些人都不敢當著他的麵來,所以他也就當成不知道,否則真的天天去想這些,也太神經病了一些。


    然而現在契丹是光明正大的在打臉啊!


    李從嘉沒給釋雪庭回信,但是他可以給高懷德下令,之前釋雪庭過去之後,高懷德基本上就退居二線,做一些輔助工作,乖乖的聽從釋雪庭的領導。


    本來李從嘉也沒覺得這有什麽問題,然而現在看起來……高懷德手上的兵縱然不如釋雪庭帶出去的天策府和火?器?營,也大部分都是精銳,就這樣跟在後麵打實在是太委屈,幹脆分兵好了,他真是給契丹臉了!


    李從嘉這一封詔書直接下給了高懷德,內閣和樞密院什麽都沒說,說實話他們也很生氣,罵他們老大是畜生,豈不是把他們全體都罵了?


    這樣的人不打是留著過年嗎?


    高懷德收到這份詔書之後,整個人頓時容光煥發,摩拳擦掌的打算大幹一場。


    之前那些日子是真的把他憋屈壞了,要是他壓根沒有領兵出征也就算了,結果領兵出征了還要小心翼翼不敢主動出擊,眼睜睜看著許多合適的機會從眼前溜走,暗中感覺簡直能把人逼瘋。


    後來釋雪庭來了,高懷德本來是不太信任釋雪庭的,然而……皇帝信啊。


    什麽都比不上簡在帝心四個字,高懷德已經做好了好幾套方案,都是以釋雪庭不靠譜為前提做下的,他甚至已經想好了怎麽委婉的說服國師按照他的想法來。


    雖然之前聽說過釋雪庭打仗也不錯,然而釋雪庭距離上次帶兵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之前去燕雲十六州做臥底,大家也不知道他都做了什麽,反正隻知道他出去一趟,契丹就被分裂,然後弄出來了一個秀國。


    於是等釋雪庭到這裏之後,先是找高懷德以及兩邊的中級軍官開了一次會,這次會開完之後,高懷德就將自己之前設定好的方案一二三四全都嚼吧嚼吧吃了――這位的軍事素養隻比他高不會比他低,再加上經驗豐富,他就老老實實跟著走就行。


    可是他手下的兵比起天策府和火?器?營來差的有點遠,所以能做的事情並不多,這讓他的落差感有點大。


    現在好了,皇帝的聖旨讓他去打別的地方,趕緊走,看國師那架勢跟要把契丹打下來一樣,再不走他估計連口湯都喝不到!


    李從嘉隻是讓高懷德選一個地方去打,最好能夠跟釋雪庭形成呼應,兩邊別距離太遠,否則到時候很容易出問題,至於具體打哪裏,李從嘉並沒有給出指示。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樣的聖旨無疑讓高懷德舒心很多,至少他知道李從嘉對他應該是沒有什麽猜忌之心,否則也不會給他這麽大的權利。


    放開了的高懷德整個人都特別的放飛自我,那邊釋雪庭還在思考要不要打雁門關,他就已經幫釋雪庭做好了決定――這個地方必須要打。


    雁門關是長城上最重要的關隘,原本是用來抵禦遊牧民族的,然而如今它卻落入了遊牧民族的手中,而因為這個地方易守難攻,之前晉國周國都曾打過雁門關的主意,然而到最後卻都無功而返。


    釋雪庭對於打雁門關也不是特別的有把握,有的時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並不是人類能夠媲美的,哪怕他手上有火器。


    然而他還沒猶豫多久,就聽到高懷德摔兵進攻倒馬關的消息,整個人都有點不好。


    雁門山東西兩翼長城綿延起伏,往東走就是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


    這些關隘基本上都是聯動,一旦有一個關隘收到攻擊,其他關隘都會收到消息,並且進行支援。


    高懷德手上的兵不多不少,能夠打下倒馬關,或許還能打一下紫荊關的主意,然而在麵對雁門關和平型關的時候,就會顯得十分疲軟。


    釋雪庭隻能轉頭直奔雁門關,既然要打,就將那個最難打的先啃下來,剩下的自然會變的容易,什麽平型關紫荊關以後再說吧!


    雁門關遇襲的事情讓耶律賢有些坐不住,這個地方是中原的門戶,又何嚐不是契丹的門戶?可以說雁門關在誰的手裏,誰就占據主動權,哪怕西漢之後幾乎沒有哪個中原王朝會主動攻擊遊牧民族,然而有沒有雁門關,契丹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耶律賢在聽說李從嘉派出了大唐最精銳的部隊去攻打雁門關的時候,立刻也開始調兵遣將,打算用契丹最精銳的部隊去守住雁門關。


    隻是契丹人更擅長的是平原上的戰爭,他們最精銳的軍隊大部分都是騎兵,雁門關在雁門山上,不說守城他們擅不擅長,就說釋雪庭身上帶著的火?器就不是他們能夠抵禦的了的。


    然而雁門山阻攔的不僅僅是契丹,釋雪庭也很頭疼,他手上有火?器是沒錯,可是想要在山地上打,有一些笨?重的火器根本派不上用場,火?炮這種大概也隻能放在山下聽響,嚇唬嚇唬契丹人,真正能夠帶上來的也就是火?銃。


    火?銃倒是便攜了,可它對城門的攻擊力幾乎為零,雁門關可以算的上是古代的良心工程,東西門都以巨磚疊砌,十分巍峨,也十分堅固。


    城門就更不用說,釋雪庭估計如果不能用火?炮,他打雁門關至少要多廢很多力氣,這也是之前他為什麽猶豫的原因,他原本想著先將別的地方拿下來,休整一下,然後再去打雁門關,隻是計劃沒有變化快,誰讓高懷德被李從嘉放出去撒歡了呢?


    釋雪庭十分生氣地給李從嘉寫了封信,指責他太縱容手下。


    李從嘉收到信之後吐了吐舌頭,然而……自然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


    甚至在釋雪庭提出火?炮沒辦法上山之後,李從嘉第一個想法就是:如果有坦克就好了。


    隻是在他將這個想法落實到紙麵之後,他前腳寫完後腳就將這些東西團吧團吧扔到了一邊――科學技術並不會因為一個穿越者就直接過渡到工業時代,尤其是這個穿越者還是個文科專業,凡是他懂的理科知識都是後世比較大眾的那一種。


    果然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嗎?


    李從嘉十分憂鬱的發現,學好數理化,特麽穿越都有優勢啊!


    李從嘉感慨完了之後,轉頭就去搞別的事情,畢竟不擅長就不擅長了,非要硬逼著自己去幹隻能把手下人累死,更何況他已經在書院有意識的開始鼓勵格物和術數的發展,隻要能夠消除人們的偏見,或者說是消除隻有學文才能做官的現象,這些東西……就交給以後的人去發愁吧。


    當然首先,李從嘉需要將李仲寓的興趣給培養起來,皇帝的意向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說後世最了解的辮子朝,本來在康熙的時候對西洋文化的接納算是比較開放的,什麽西洋鍾表,眼鏡之類的都用過,結果到了後麵居然就閉關鎖國了!


    李仲寓很乖,基本上李從嘉讓他學什麽他就學什麽,雖然李從嘉從來不給他太大的壓力,然而他還是會自動自發的將所有的學科都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學好。


    李仲寓本來就不笨,再加上努力,他的知識麵在迅速擴展,李從嘉其實已經沒什麽能教他的了。


    對於一個十歲孩子來說,李從嘉總覺得這樣的壓力太大,想要讓他別太辛苦,結果這孩子答應的好好的,轉頭該怎麽學還是怎麽學,李從嘉覺得他大概是世界上第一個擔心自己兒子學習太累的家長了。


    果然無論在什麽年代,做家長都不容易。


    李從嘉正在感慨呢,轉頭就遇到了在後世時候經常遇到的事情――催婚。


    李從嘉整個人都有些不好,在下麵有人說一國之母不能空缺的時候,他當場就炸了毛:“娘子屍骨未寒,你們便如此迫不及待了嗎?”


    周娥皇去世滿打滿算還沒有一個月,這個時候提醒他該立後了?要不要這麽迫不及待啊?在這個時候,妻子去世,丈夫好歹也要意思意思的守孝一段時間,就算再娶也要等幾個月之後,如果有顧及自己孩子感情的,那麽就會等到一年之後。


    最主要的是李從嘉根本沒有再娶的心思啊!


    李從嘉開口之後,在場基本上沒人說話,大家都不好說你老婆是因罪自縊,所以你不守也沒關係的。


    朝臣們還都覺得李從嘉跟周娥皇感情好,跟他這麽說這不是找事兒呢嗎?


    最先說出這句話的人,讓李從嘉直接給貶到了外地,理由就是:不守禮。


    沒的說,這個人肯定是被李從嘉和李仲寓兩個人一起記到了小黑本上。


    不過李從嘉心裏清楚,這個人或許隻不過是被當槍用了,真正瞄著後位的……誰都有可能,畢竟之前周宗可是做到了內閣首輔,雖然下場不好,那也是他們腦子抽風,這樣的好事誰不想要?


    其實他們都沒搞明白,李從嘉用周宗,是因為當時他手裏隻有周宗最合適,後來發展起來之後,周宗的能力也足以應付,資曆也夠,這就讓李從嘉根本沒辦法將周宗撤下去,畢竟人家沒犯錯。


    但這並不代表皇後的親爹或者親弟弟就有資格入閣甚至當上首輔,想要入閣行啊,你有能力就可以,沒能力就算是皇後的家人也一邊呆著去吧。


    沒看到釋雪庭的師父師兄們大部分都在寺廟裏過著舒適的生活嗎?隻有一個智商合格,各方麵都在水平線以上的釋雪河跟在後麵處理一些事情。


    因為皇後的事情,李從嘉不開心,李仲寓也不開心。


    李從嘉不想娶,李仲寓不想他爹娶,而這之中,李從嘉還好一些,他現在已經是皇帝了,不必再因為利益捆綁娶一個不喜歡的女子,李仲寓就慘,他不能左右他爹的選擇,萬一他爹給他娶一個繼母進門,再生一個弟弟,弟弟外祖家再給力一些,這特麽就是一出悲劇啊。


    李從嘉將要讓他選後的人拍回去之後,又有人站了出來,這一次不是別人,居然是範質。


    李從嘉覺得十分意外,他原本以為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內閣輔臣,結果……還真是讓他意外。


    範質很坦然說道:“陛下不願立後可以,但總要廣選淑女充實後宮。”


    李從嘉:擦,你連老子娶不娶妾都要管?當皇帝這麽慘的嗎?老子兒子已經很大了,沒必要為了生兒子再選妃吧?


    範質見李從嘉隱隱有發怒跡象,連忙說道:“如今後宮之中再無主位,宮中事務無人料理,難道都要讓您親自來嗎?這種事就是放到普通人家,也不是長久之計。”


    範質也是服了,李從嘉這個皇帝實在是太特立獨行,別的事情或許都能不生氣,就連之前周家謀反案都是心平氣和的在大朝會上公布的,除了跟外交有關係的事情,很少見到他發怒。


    然而隻要是提到有關於他後宮的事情,無論是誰,提一次他就怒一次,真是從無例外。要不是李從嘉很正常,跟皇後生了一一個兒子,他們都要懷疑李從嘉是不是跟耶律z一樣不近女色了。


    李從嘉被噎的半晌沒說出來話,範質的理由太強大了,強大到了他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麽回答,好半晌之後,李從嘉才看著範質認真說道:“老範啊,你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我如今無妻無妾,什麽皇後妃嬪都沒有,等過年再放一批宮女出去,後宮到底有什麽需要管理的,你給我說說?”


    範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長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長歌並收藏複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