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說完就生氣的將信遞給釋雪庭, 釋雪庭拿過來看了一眼之後說道:“你打算怎麽做?”
李從嘉冷笑:“他當自己是誰呢?我若顧念兄弟之情,豈不是要對不起許多將士?”
釋雪庭沒說什麽, 這件事情還真隻能李從嘉下決定,誰能想到李從善為了不讓大唐攻打秀國, 自己跑到前線,並且站到城牆上呢?
如果換成其他人這麽主動,隻怕高懷德還會很高興,直接一箭射死得了。
可是換成李從善,高懷德必須留個心眼,所以他直接下令停止攻擊,然後給朝廷去了奏折, 問一問:我這是打還是不打啊?
於是李從嘉就收到了這一封差點把他氣炸的信, 李從嘉跟釋雪庭說完就氣咻咻的準備去寫手諭,告訴高懷德不要管李從善,能活捉最好,不能活捉就隨緣。
結果李從嘉這個信還沒發出去, 釋雪庭就通過情報部得到了一條消息, 他轉頭跟李從嘉說道:“你這手諭……寫不寫都行了。”
李從嘉有些納悶:“怎麽了?李從善從城牆上掉下來摔死了嗎?”
釋雪庭:……
你這一天天想的夠美的!
李從嘉當然想得美,隻不過他看到釋雪庭帶來的消息之後,就不美了,那一瞬間他都不知道用什麽表情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最後隻能麵無表情的看著釋雪庭。
釋雪庭淡淡說道:“看來他們都挺了解你的。”
李從嘉一瞬間就覺得十分微妙,畢竟他這裏手諭還沒寫,那邊內閣已經跟樞密院商量直接讓高懷德去打, 不用顧忌李從善。
他想了一會之後問道:“我是不是給他們的權利太多了?我自己的命令需要跟內閣商議之後蓋章才能生效,他們的命令沒有我的允許就這麽出去了?還是他們直接搞了矯詔?”
這一個個的都嫌自己命太大是吧?
什麽,說有太子?
太子那隻是監國,並不是有全權處理的資格!
李從嘉收起寫好的手諭說道:“等回去之後再說吧。”
現在他在外麵,什麽都不好處理,不過這件事情他的確是記下來了。
釋雪庭見李從嘉一臉冷怒地模樣,就知道他這次是真的動氣並且記仇了,事實證明讓李從嘉記仇可不是什麽好現象,至少被李從嘉記仇過的最後下場都……
然而這件事情釋雪庭也不好發表什麽意見,主要是他也很生氣,李從嘉對這些人都是很信任的,所以對他們寬容,給了他們自己能給的最大的權利,結果到頭來,這些人聯合起來直接忽視了他?
這特麽以後是要欺上瞞下的節奏嗎?這種事情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所以兩個人都決定暫時不理會,有什麽事情等從肅州回來再說。
至於這些人會不會謀反,釋雪庭認真思考了一下之後,覺得可能不會,大唐的尖兵利器沒有皇帝加樞密使的雙重印章是調動不了的,而那個印章的印泥是釋雪庭秘製而成,別人都不可能做的出,就算有人作假也瞞不過各軍軍主。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各軍軍主也跟這些人聯合起來,打算推翻李從嘉的統治,然而那是在皇帝失去民心的情況下。
當年大秦建立之後刑法那般苛刻也沒人敢在始皇帝還活著的時候找事兒,李從嘉還沒做過那種事情呢,怎麽可能就萬眾一心的要搞垮他?
李從嘉帶著一身的低氣壓趕路,連帶隊伍都氣壓低了很多,再加上天策的服裝以黑紅為主,於是整支隊伍在行進的時候除了腳步聲沒有其他聲音發出,跟鬼似的,白天都能嚇死人,若是到了晚上更可怕。
李從嘉這邊不高興,實際上長安那邊也有點方。
周宗等人要說有反心那是不可能的,各人都有自知之明,就衝著李從嘉這一路以來的運氣就就不是他們能夠比擬的,更何況李從嘉將兵權握的那麽緊,誰敢謀反,誰能謀反啊?恐怕剛起事就被按滅了!
當高懷德的消息傳過來的時候,周宗他們商量了一下,覺得李從嘉對李從善應該也那麽多的感情,更何況李從善這擺明了是要跟李從嘉對著幹,李從嘉在這種時候是不會姑息的。
大家都知道正常流程是他們傳消息給李從嘉,然後李從嘉寫手諭過來,他們直接加蓋樞密院的公章,內閣再糧草調運方麵也發一個公文,然後再將命令發給高懷德,高懷德再領兵去打。
然而大家一算,李從嘉都跑出去很遠了,這一來一回至少四五天的時間,戰場瞬息萬變,而且等那麽多天糧草也會消耗很多,他們一合計,幹脆就一邊給李從嘉發消息,一邊讓樞密院給高懷德發布命令,讓他直接打,不要顧及太多,能抓就抓抓不了就算。
周宗他們是覺得等李從嘉手諭過來,再把這份手續給補上就行了,這不也是為了節約時間嗎?
結果李從嘉的手諭一直不過來,那邊高懷德都快把城給攻下來了!
周宗這個時候有點慌,不僅是他,內閣集體都有點慌,不明白李從嘉這次是什麽了,為什麽放著這件事情不給指示?難道他不想傷害李從善?
內閣眾人商議一下之後,試探性的又給李從嘉去了一個折子,求指示。
李從嘉收到折子的時候冷笑了一聲,特別想回一句:你們不是做了決定嗎?挺好的,還問我幹什麽呢?繼續啊。
然而他知道現在最主要的事情是打下肅州,不能讓將士們發現皇帝跟權臣起了爭執,這樣容易讓大家心生不安,有什麽事情都要等回到長安再說。
李從嘉又扣下了這個折子不發,這個時候內閣再遲鈍也知道事情不對了,他們思前想後都沒發現哪裏有問題。
他們想不出辦法之後,轉頭就隻能去找樞密院。
樞密院中李景達、李弘冀和趙匡胤三個人都過的挺滋潤,也不用他們在外奔波征戰,他們的功勞足以讓他們剩下的時光安然度過,李從嘉走之後,他們的事情就更少了。
結果還沒悠閑兩天,晴天一道霹靂下來,他們三個都被劈傻了。
李景達反應快一點,在李弘冀和趙匡胤還發呆的時候,追著問了一句:“你是說,之前陛下根本沒有手諭發過來然後你們就下了命令?”
周宗和徐鉉對視一眼點了點頭,李景達瞬間差點沒跳起來:“你們怎麽能這麽做?你們……你們這是要犯上作亂嗎?”
周宗和徐鉉兩個人也被嚇了一跳,周宗連忙擺手說道:“沒有,我們就是……想節省一點時間。”
李景達恨不得把他們打出去!
“在什麽地方節約時間都不能在這裏節約,你們是日子過得太順,非要給自己找點事嗎?”
李景達快要被氣死了,作為被李z猜忌了半輩子的人還小心翼翼活下來的人,李景達對這種事情看的很透徹,就算再大度的君王都不可能容忍臣下的越俎代庖。
周宗此時也想到了這個可能心,頓時一個激靈,問道:“陛下……不會知道了吧?”
趙匡胤在旁邊冷笑著說道:“必然是知道了,否則為什麽到現在都沒有表態,沒準他隻是想等西征回來再說。”
徐鉉咽了口口水:“陛下……陛下怎麽會知道我們這麽做的呢?”
李弘冀有些忍不下去問了句:“你們是不是覺得國師手上的情報部是個擺設?”
這倆人到底是怎麽當上內閣輔臣的?還特麽有一個是首輔!情報部在別人手上能夠忽略,在釋雪庭手上你也敢忽略?你怎麽就不想想他都幹過什麽呢?
周宗麵色凝重:“現在當如何?”
李景達一甩手:“那是你們內閣的事情,跟我們樞密院有什麽關係?”
周宗很坦然說道:“你們樞密院不也是聽從了內閣的命令嗎?按照流程來說,其實應該是陛下的手諭直接發到樞密院吧?你們樞密院根本不用聽從內閣的命令。”
李景達腳步一頓,頓時臉色也有點不好看,真是千算萬算都沒算到啊,他們這些武將已經習慣了以前的形式,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周宗這個位置雖然不叫宰相,實際上的權利也差不多。
結果樞密院這一次就被內閣給坑了。
李弘冀沒好氣說道:“行了,現在不是推卸責任的時候,你們又問過陛下了嗎?”
徐鉉苦著臉說道:“上了折子,陛下依舊沒有任何回應。”
趙匡胤補刀了一句:“我記得他好像有個文本,專門記錄一些人名,現在寫在上麵的人……墳頭草都很高了,你們祈禱吧。”
眾人頓時對趙匡胤怒目而視,他們幾個人裏麵,趙匡胤是最不可能被牽連的那個,因為他在樞密院的職責不夠高,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沒有他的事情,他就是打了次醬油圍觀而已。
所以他現在說這句話,眾人就很想把他打出去了。
趙匡胤也覺得自己的仇恨拉的有點足,隻好說道:“你們還商量什麽啊?陛下心裏什麽都清楚,你們現在難道還想糊弄他嗎?恐怕他現在已經覺得朝廷的管理有漏洞,想方設法在彌補了,你們還不請罪,真等他回來再說?”
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等李從嘉從西域回來之後,很可能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憤怒就下降,更可能因為時間夠長,而在這段時間之中內閣沒有任何反應,所以李從嘉怒氣值越來越高,等他回來……說不定到時候還要交代幾條人命。
在這之中,趙匡胤最同情的大概就是高懷德,高懷德就怕一不小心擔責任,都不惜停下進攻,等著李從嘉的指示了,結果一不小心還是被內閣給坑進了溝裏。
不過,如果李從嘉不遷怒的話,高懷德又打了勝仗,他應該沒什麽問題。
趙匡胤想了想決定回去就給高懷德寫一封信,讓高懷德自己小心一點,最好不要打敗仗,除了這種事情再打敗仗的話……估計神仙都救不了他。
周宗等人對視一眼,覺得這時候也隻能寫請罪的折子了,最好老實一點,給李從嘉的怒火降降溫,順便冷靜一下。
李景達深呼吸了口氣說道:“你們內閣……還有誰知情?”
周宗嘴裏有點發苦:“就我和徐鉉。”
剩下的兩個一個王溥一個趙普,都不是他們的人,或者說不是他們一個利益集團的,現在內閣已經隻剩下周宗和徐鉉兩個人是原來南唐的舊人。
周宗雖然坐在首輔的位置上,然而他一直都有些不安,自家事情自家知道,他是明白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成為整個大唐首輔的,實際上在李從嘉進軍中原開始,他的能力就已經不足以管理這麽大的國家了。
隻不過因為手下總有能幹的人,再加上之前內閣人數也不少,大家商量著事情也就能搞定。
現在內閣人數減少,再加上李從嘉提拔了兩個跟他們並不是很熟的人,內閣內部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爭權現象,周宗跟徐鉉是老相識,在內閣的時間也足夠長,資曆足夠高,想要排擠一下新人實在是太容易。
然而這一次,他們兩個做下這種事情,卻是要整個內閣背鍋,所以必須告訴王溥和趙普。
李景達十分不客氣地說道:“做好一個心理準備吧。”
他沒說太明白,但是周宗卻聽到了潛台詞,那就是李從嘉很有可能罷相。
一個不聽話的宰相要來幹什麽?當然重點也不完全是不聽話,更多的是他根本就是膽大包天!
再加上周宗身份敏感,皇太子的外祖父,這將來是要上天的節奏啊!
趙匡胤想了想這樣的人,如果是給他,他是不會繼續留著的,這李從嘉得心多大才能繼續留著他們?
當然也正是因為兩撥勢力的爭權奪勢,所以才會讓周宗出了這樣一個昏招。
李景達歎了口氣:“走吧,寫折子去。”
周宗和徐鉉對視一眼,歎了口氣也轉身回了內閣,他們需要跟王溥以及趙普溝通一下。
王溥和趙普的反應跟李景達差不多,這些都是直接受害人,還是一直被蒙在鼓裏的那種,等到現在快出事了他們才知道!
之前周宗一直沒有拿出手諭王溥已經覺得有點不對,隻不過那時候他也就是懷疑了一下,以為李從嘉是寫了手諭直接給了太子,反正周宗是太子外祖父,提前知道沒什麽不對。
現在才知道,特麽這兩個人壓根就沒收到什麽手諭啊,真是要被坑死了!
徐鉉忍不住說道:“不如,補一道太子手諭吧。”
周宗皺了皺眉還沒說什麽,趙普就憤怒地說道:“你自己犯錯不夠還要把太子拉下水嗎?”
太子的手諭有什麽用?哦,這是告訴李從嘉現在大家已經聽從太子的命令,太子的手諭等同於皇帝的手諭。
這特麽不是在告訴皇帝大家都等著你掛掉,然後好擁立太子得一個從龍之功嗎?
能不能別這麽蠢?就算皇帝目前隻有這一個兒子也不能這麽做啊!
周宗這次腦子還算清醒,立刻否定了徐鉉的建議,隻是說道:“我上書請罪,準備致仕,以後內閣……就拜托二位了。”
王溥和趙普……也是被搞的沒有了力氣,他們兩個也是想要多點權利,然而正常情況下誰也不希望出這麽大的問題啊,更何況他們兩個也別想跑掉。
得啦,一起跟著請罪吧,這都什麽事兒呢?
就在大唐高層集體寫請罪折子的時候,李從嘉已經出了關,到了關外之後,李從嘉就放開手腳讓將士們四處去找馬賊練手順便補貼一下軍資。
結果沒想到的是此時正在甘州的龍午在聽說李從嘉親征之後,前腳還在發動甘州回鶻反抗李從嘉的統治,等大家群情激昂之後,他在李從嘉到來的前期居然跑回了肅州。
還十分理直氣壯的表示那些甘州回鶻本來就是他召集過來當敢死隊的。
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肅州阻擋李從嘉的進攻!
甘州回鶻:?????
不得不說龍午走了一步臭棋,就算他團結甘州回鶻都未必能夠擋的住李從嘉的攻擊。
更不要說現在又給自己找了個敵人。
是的,甘州回鶻在發現龍午跑了之後就反應了過來,一瞬間都有些出離憤怒。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他們被李從嘉統治也就算了,畢竟打不過,可這麽一個什麽都算不上的東西都跑過來坑他們一把,他們就不能忍了。
於是本來正在試探性的攻擊甘州,準備通過甘州的戰鬥力來決定派多少人,要不要分兵的時候,就收到了一個消息:甘州回鶻請降。
李從嘉瞬間無語,這什麽節奏?這麽快就認慫你們這是在耍我嗎?
現在知道打不過了,早幹嘛去了?
李從嘉很想不管不顧就去打甘州回鶻,畢竟有一就有二,這些人是絕對不會安分的,隻要覺得有機可乘,那就要搞一波事情,等事情搞大了,他們覺得打不過,就麻溜投降。
反正他們是少民,中原的皇帝不會一屠屠一個部族的。
李從嘉其實真的恨不得把他們都搞死算了,但是又忍了下來,於是他直接表示:想讓我不追究可以,你們去將功折罪吧,如果你們表現的好,我就赦免你們,連首領的罪都不追究。
那些部落首領聽到了最後一句自然要帶著族民去努力一下。
實際上李從嘉還真不需要他們去打仗,他隻不過是借刀殺人,打仗哪裏能不死人呢?更何況火?器他們又不會用,李從嘉也不會給。
於是原本等著甘州回鶻去當前鋒的龍午懵逼的發現這幫人居然轉頭來打他了!
也幸好龍午之前就做好了各種準備,於是一邊繼續布置一邊罵甘州回鶻骨頭軟,不遵守約定,聽到唐皇來就快被嚇死了。
他的手下沒人說話心裏都隻有一個想法:老大,當初人家也沒跟你商量好啊,是你一廂情願想讓人家拿擋箭牌!
龍午罵完之後說道:“大家都收拾一下,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被他封為軍師的人一搖手上的扇子說道:“若要撤,唯一能去的就是於闐。”
龍午立刻說道:“那就去於闐。”
眾人對視一眼,都知道這次估計是扛不住的,於是抵抗的時候也沒賣力氣,見火?器實在厲害,根本無心戀戰,畢竟不拚命還能跑,一拚命可能就真的沒命了。
龍午計劃的很好,然而他們沒料到李從嘉早就做好他們會跑的準備,提前跟於闐打好了招呼,於闐派人在邊境也跟著圍追堵截。
龍午等人被這麽追擊也是苦不堪言,最後他最信重的軍師一想這樣不行,於是跟幾個人合計一下,直接趁著龍午睡著的時候捆了他,轉頭就去找李從嘉賠罪。
李從嘉:……
早知道你們這麽慫,我跑這一趟幹什麽呢?
就在李從嘉準備處理這些人,順便讓人努力去找一下肅州刺史的時候,長安那邊的請罪折子就排著隊來了。
李從嘉氣鼓鼓說道:“現在知道犯錯了?早幹什麽去了?罷免罷免,全都罷免!”
釋雪庭連忙說道:“先查清楚再說。”
他倒不是要給誰說情,隻是……一口氣罷免兩個內閣輔臣,兩個樞密副使?這是讓大家不要過年的節奏啊。
李從嘉將折子往旁邊一放說道:“明天再說!”
結果第二天釋雪庭就告訴他:“昨日我夜觀天象,發現月犯填星,在軫。”
李從嘉:??????
李從嘉冷笑:“他當自己是誰呢?我若顧念兄弟之情,豈不是要對不起許多將士?”
釋雪庭沒說什麽, 這件事情還真隻能李從嘉下決定,誰能想到李從善為了不讓大唐攻打秀國, 自己跑到前線,並且站到城牆上呢?
如果換成其他人這麽主動,隻怕高懷德還會很高興,直接一箭射死得了。
可是換成李從善,高懷德必須留個心眼,所以他直接下令停止攻擊,然後給朝廷去了奏折, 問一問:我這是打還是不打啊?
於是李從嘉就收到了這一封差點把他氣炸的信, 李從嘉跟釋雪庭說完就氣咻咻的準備去寫手諭,告訴高懷德不要管李從善,能活捉最好,不能活捉就隨緣。
結果李從嘉這個信還沒發出去, 釋雪庭就通過情報部得到了一條消息, 他轉頭跟李從嘉說道:“你這手諭……寫不寫都行了。”
李從嘉有些納悶:“怎麽了?李從善從城牆上掉下來摔死了嗎?”
釋雪庭:……
你這一天天想的夠美的!
李從嘉當然想得美,隻不過他看到釋雪庭帶來的消息之後,就不美了,那一瞬間他都不知道用什麽表情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最後隻能麵無表情的看著釋雪庭。
釋雪庭淡淡說道:“看來他們都挺了解你的。”
李從嘉一瞬間就覺得十分微妙,畢竟他這裏手諭還沒寫,那邊內閣已經跟樞密院商量直接讓高懷德去打, 不用顧忌李從善。
他想了一會之後問道:“我是不是給他們的權利太多了?我自己的命令需要跟內閣商議之後蓋章才能生效,他們的命令沒有我的允許就這麽出去了?還是他們直接搞了矯詔?”
這一個個的都嫌自己命太大是吧?
什麽,說有太子?
太子那隻是監國,並不是有全權處理的資格!
李從嘉收起寫好的手諭說道:“等回去之後再說吧。”
現在他在外麵,什麽都不好處理,不過這件事情他的確是記下來了。
釋雪庭見李從嘉一臉冷怒地模樣,就知道他這次是真的動氣並且記仇了,事實證明讓李從嘉記仇可不是什麽好現象,至少被李從嘉記仇過的最後下場都……
然而這件事情釋雪庭也不好發表什麽意見,主要是他也很生氣,李從嘉對這些人都是很信任的,所以對他們寬容,給了他們自己能給的最大的權利,結果到頭來,這些人聯合起來直接忽視了他?
這特麽以後是要欺上瞞下的節奏嗎?這種事情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所以兩個人都決定暫時不理會,有什麽事情等從肅州回來再說。
至於這些人會不會謀反,釋雪庭認真思考了一下之後,覺得可能不會,大唐的尖兵利器沒有皇帝加樞密使的雙重印章是調動不了的,而那個印章的印泥是釋雪庭秘製而成,別人都不可能做的出,就算有人作假也瞞不過各軍軍主。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各軍軍主也跟這些人聯合起來,打算推翻李從嘉的統治,然而那是在皇帝失去民心的情況下。
當年大秦建立之後刑法那般苛刻也沒人敢在始皇帝還活著的時候找事兒,李從嘉還沒做過那種事情呢,怎麽可能就萬眾一心的要搞垮他?
李從嘉帶著一身的低氣壓趕路,連帶隊伍都氣壓低了很多,再加上天策的服裝以黑紅為主,於是整支隊伍在行進的時候除了腳步聲沒有其他聲音發出,跟鬼似的,白天都能嚇死人,若是到了晚上更可怕。
李從嘉這邊不高興,實際上長安那邊也有點方。
周宗等人要說有反心那是不可能的,各人都有自知之明,就衝著李從嘉這一路以來的運氣就就不是他們能夠比擬的,更何況李從嘉將兵權握的那麽緊,誰敢謀反,誰能謀反啊?恐怕剛起事就被按滅了!
當高懷德的消息傳過來的時候,周宗他們商量了一下,覺得李從嘉對李從善應該也那麽多的感情,更何況李從善這擺明了是要跟李從嘉對著幹,李從嘉在這種時候是不會姑息的。
大家都知道正常流程是他們傳消息給李從嘉,然後李從嘉寫手諭過來,他們直接加蓋樞密院的公章,內閣再糧草調運方麵也發一個公文,然後再將命令發給高懷德,高懷德再領兵去打。
然而大家一算,李從嘉都跑出去很遠了,這一來一回至少四五天的時間,戰場瞬息萬變,而且等那麽多天糧草也會消耗很多,他們一合計,幹脆就一邊給李從嘉發消息,一邊讓樞密院給高懷德發布命令,讓他直接打,不要顧及太多,能抓就抓抓不了就算。
周宗他們是覺得等李從嘉手諭過來,再把這份手續給補上就行了,這不也是為了節約時間嗎?
結果李從嘉的手諭一直不過來,那邊高懷德都快把城給攻下來了!
周宗這個時候有點慌,不僅是他,內閣集體都有點慌,不明白李從嘉這次是什麽了,為什麽放著這件事情不給指示?難道他不想傷害李從善?
內閣眾人商議一下之後,試探性的又給李從嘉去了一個折子,求指示。
李從嘉收到折子的時候冷笑了一聲,特別想回一句:你們不是做了決定嗎?挺好的,還問我幹什麽呢?繼續啊。
然而他知道現在最主要的事情是打下肅州,不能讓將士們發現皇帝跟權臣起了爭執,這樣容易讓大家心生不安,有什麽事情都要等回到長安再說。
李從嘉又扣下了這個折子不發,這個時候內閣再遲鈍也知道事情不對了,他們思前想後都沒發現哪裏有問題。
他們想不出辦法之後,轉頭就隻能去找樞密院。
樞密院中李景達、李弘冀和趙匡胤三個人都過的挺滋潤,也不用他們在外奔波征戰,他們的功勞足以讓他們剩下的時光安然度過,李從嘉走之後,他們的事情就更少了。
結果還沒悠閑兩天,晴天一道霹靂下來,他們三個都被劈傻了。
李景達反應快一點,在李弘冀和趙匡胤還發呆的時候,追著問了一句:“你是說,之前陛下根本沒有手諭發過來然後你們就下了命令?”
周宗和徐鉉對視一眼點了點頭,李景達瞬間差點沒跳起來:“你們怎麽能這麽做?你們……你們這是要犯上作亂嗎?”
周宗和徐鉉兩個人也被嚇了一跳,周宗連忙擺手說道:“沒有,我們就是……想節省一點時間。”
李景達恨不得把他們打出去!
“在什麽地方節約時間都不能在這裏節約,你們是日子過得太順,非要給自己找點事嗎?”
李景達快要被氣死了,作為被李z猜忌了半輩子的人還小心翼翼活下來的人,李景達對這種事情看的很透徹,就算再大度的君王都不可能容忍臣下的越俎代庖。
周宗此時也想到了這個可能心,頓時一個激靈,問道:“陛下……不會知道了吧?”
趙匡胤在旁邊冷笑著說道:“必然是知道了,否則為什麽到現在都沒有表態,沒準他隻是想等西征回來再說。”
徐鉉咽了口口水:“陛下……陛下怎麽會知道我們這麽做的呢?”
李弘冀有些忍不下去問了句:“你們是不是覺得國師手上的情報部是個擺設?”
這倆人到底是怎麽當上內閣輔臣的?還特麽有一個是首輔!情報部在別人手上能夠忽略,在釋雪庭手上你也敢忽略?你怎麽就不想想他都幹過什麽呢?
周宗麵色凝重:“現在當如何?”
李景達一甩手:“那是你們內閣的事情,跟我們樞密院有什麽關係?”
周宗很坦然說道:“你們樞密院不也是聽從了內閣的命令嗎?按照流程來說,其實應該是陛下的手諭直接發到樞密院吧?你們樞密院根本不用聽從內閣的命令。”
李景達腳步一頓,頓時臉色也有點不好看,真是千算萬算都沒算到啊,他們這些武將已經習慣了以前的形式,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周宗這個位置雖然不叫宰相,實際上的權利也差不多。
結果樞密院這一次就被內閣給坑了。
李弘冀沒好氣說道:“行了,現在不是推卸責任的時候,你們又問過陛下了嗎?”
徐鉉苦著臉說道:“上了折子,陛下依舊沒有任何回應。”
趙匡胤補刀了一句:“我記得他好像有個文本,專門記錄一些人名,現在寫在上麵的人……墳頭草都很高了,你們祈禱吧。”
眾人頓時對趙匡胤怒目而視,他們幾個人裏麵,趙匡胤是最不可能被牽連的那個,因為他在樞密院的職責不夠高,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沒有他的事情,他就是打了次醬油圍觀而已。
所以他現在說這句話,眾人就很想把他打出去了。
趙匡胤也覺得自己的仇恨拉的有點足,隻好說道:“你們還商量什麽啊?陛下心裏什麽都清楚,你們現在難道還想糊弄他嗎?恐怕他現在已經覺得朝廷的管理有漏洞,想方設法在彌補了,你們還不請罪,真等他回來再說?”
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等李從嘉從西域回來之後,很可能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憤怒就下降,更可能因為時間夠長,而在這段時間之中內閣沒有任何反應,所以李從嘉怒氣值越來越高,等他回來……說不定到時候還要交代幾條人命。
在這之中,趙匡胤最同情的大概就是高懷德,高懷德就怕一不小心擔責任,都不惜停下進攻,等著李從嘉的指示了,結果一不小心還是被內閣給坑進了溝裏。
不過,如果李從嘉不遷怒的話,高懷德又打了勝仗,他應該沒什麽問題。
趙匡胤想了想決定回去就給高懷德寫一封信,讓高懷德自己小心一點,最好不要打敗仗,除了這種事情再打敗仗的話……估計神仙都救不了他。
周宗等人對視一眼,覺得這時候也隻能寫請罪的折子了,最好老實一點,給李從嘉的怒火降降溫,順便冷靜一下。
李景達深呼吸了口氣說道:“你們內閣……還有誰知情?”
周宗嘴裏有點發苦:“就我和徐鉉。”
剩下的兩個一個王溥一個趙普,都不是他們的人,或者說不是他們一個利益集團的,現在內閣已經隻剩下周宗和徐鉉兩個人是原來南唐的舊人。
周宗雖然坐在首輔的位置上,然而他一直都有些不安,自家事情自家知道,他是明白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成為整個大唐首輔的,實際上在李從嘉進軍中原開始,他的能力就已經不足以管理這麽大的國家了。
隻不過因為手下總有能幹的人,再加上之前內閣人數也不少,大家商量著事情也就能搞定。
現在內閣人數減少,再加上李從嘉提拔了兩個跟他們並不是很熟的人,內閣內部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爭權現象,周宗跟徐鉉是老相識,在內閣的時間也足夠長,資曆足夠高,想要排擠一下新人實在是太容易。
然而這一次,他們兩個做下這種事情,卻是要整個內閣背鍋,所以必須告訴王溥和趙普。
李景達十分不客氣地說道:“做好一個心理準備吧。”
他沒說太明白,但是周宗卻聽到了潛台詞,那就是李從嘉很有可能罷相。
一個不聽話的宰相要來幹什麽?當然重點也不完全是不聽話,更多的是他根本就是膽大包天!
再加上周宗身份敏感,皇太子的外祖父,這將來是要上天的節奏啊!
趙匡胤想了想這樣的人,如果是給他,他是不會繼續留著的,這李從嘉得心多大才能繼續留著他們?
當然也正是因為兩撥勢力的爭權奪勢,所以才會讓周宗出了這樣一個昏招。
李景達歎了口氣:“走吧,寫折子去。”
周宗和徐鉉對視一眼,歎了口氣也轉身回了內閣,他們需要跟王溥以及趙普溝通一下。
王溥和趙普的反應跟李景達差不多,這些都是直接受害人,還是一直被蒙在鼓裏的那種,等到現在快出事了他們才知道!
之前周宗一直沒有拿出手諭王溥已經覺得有點不對,隻不過那時候他也就是懷疑了一下,以為李從嘉是寫了手諭直接給了太子,反正周宗是太子外祖父,提前知道沒什麽不對。
現在才知道,特麽這兩個人壓根就沒收到什麽手諭啊,真是要被坑死了!
徐鉉忍不住說道:“不如,補一道太子手諭吧。”
周宗皺了皺眉還沒說什麽,趙普就憤怒地說道:“你自己犯錯不夠還要把太子拉下水嗎?”
太子的手諭有什麽用?哦,這是告訴李從嘉現在大家已經聽從太子的命令,太子的手諭等同於皇帝的手諭。
這特麽不是在告訴皇帝大家都等著你掛掉,然後好擁立太子得一個從龍之功嗎?
能不能別這麽蠢?就算皇帝目前隻有這一個兒子也不能這麽做啊!
周宗這次腦子還算清醒,立刻否定了徐鉉的建議,隻是說道:“我上書請罪,準備致仕,以後內閣……就拜托二位了。”
王溥和趙普……也是被搞的沒有了力氣,他們兩個也是想要多點權利,然而正常情況下誰也不希望出這麽大的問題啊,更何況他們兩個也別想跑掉。
得啦,一起跟著請罪吧,這都什麽事兒呢?
就在大唐高層集體寫請罪折子的時候,李從嘉已經出了關,到了關外之後,李從嘉就放開手腳讓將士們四處去找馬賊練手順便補貼一下軍資。
結果沒想到的是此時正在甘州的龍午在聽說李從嘉親征之後,前腳還在發動甘州回鶻反抗李從嘉的統治,等大家群情激昂之後,他在李從嘉到來的前期居然跑回了肅州。
還十分理直氣壯的表示那些甘州回鶻本來就是他召集過來當敢死隊的。
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肅州阻擋李從嘉的進攻!
甘州回鶻:?????
不得不說龍午走了一步臭棋,就算他團結甘州回鶻都未必能夠擋的住李從嘉的攻擊。
更不要說現在又給自己找了個敵人。
是的,甘州回鶻在發現龍午跑了之後就反應了過來,一瞬間都有些出離憤怒。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他們被李從嘉統治也就算了,畢竟打不過,可這麽一個什麽都算不上的東西都跑過來坑他們一把,他們就不能忍了。
於是本來正在試探性的攻擊甘州,準備通過甘州的戰鬥力來決定派多少人,要不要分兵的時候,就收到了一個消息:甘州回鶻請降。
李從嘉瞬間無語,這什麽節奏?這麽快就認慫你們這是在耍我嗎?
現在知道打不過了,早幹嘛去了?
李從嘉很想不管不顧就去打甘州回鶻,畢竟有一就有二,這些人是絕對不會安分的,隻要覺得有機可乘,那就要搞一波事情,等事情搞大了,他們覺得打不過,就麻溜投降。
反正他們是少民,中原的皇帝不會一屠屠一個部族的。
李從嘉其實真的恨不得把他們都搞死算了,但是又忍了下來,於是他直接表示:想讓我不追究可以,你們去將功折罪吧,如果你們表現的好,我就赦免你們,連首領的罪都不追究。
那些部落首領聽到了最後一句自然要帶著族民去努力一下。
實際上李從嘉還真不需要他們去打仗,他隻不過是借刀殺人,打仗哪裏能不死人呢?更何況火?器他們又不會用,李從嘉也不會給。
於是原本等著甘州回鶻去當前鋒的龍午懵逼的發現這幫人居然轉頭來打他了!
也幸好龍午之前就做好了各種準備,於是一邊繼續布置一邊罵甘州回鶻骨頭軟,不遵守約定,聽到唐皇來就快被嚇死了。
他的手下沒人說話心裏都隻有一個想法:老大,當初人家也沒跟你商量好啊,是你一廂情願想讓人家拿擋箭牌!
龍午罵完之後說道:“大家都收拾一下,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被他封為軍師的人一搖手上的扇子說道:“若要撤,唯一能去的就是於闐。”
龍午立刻說道:“那就去於闐。”
眾人對視一眼,都知道這次估計是扛不住的,於是抵抗的時候也沒賣力氣,見火?器實在厲害,根本無心戀戰,畢竟不拚命還能跑,一拚命可能就真的沒命了。
龍午計劃的很好,然而他們沒料到李從嘉早就做好他們會跑的準備,提前跟於闐打好了招呼,於闐派人在邊境也跟著圍追堵截。
龍午等人被這麽追擊也是苦不堪言,最後他最信重的軍師一想這樣不行,於是跟幾個人合計一下,直接趁著龍午睡著的時候捆了他,轉頭就去找李從嘉賠罪。
李從嘉:……
早知道你們這麽慫,我跑這一趟幹什麽呢?
就在李從嘉準備處理這些人,順便讓人努力去找一下肅州刺史的時候,長安那邊的請罪折子就排著隊來了。
李從嘉氣鼓鼓說道:“現在知道犯錯了?早幹什麽去了?罷免罷免,全都罷免!”
釋雪庭連忙說道:“先查清楚再說。”
他倒不是要給誰說情,隻是……一口氣罷免兩個內閣輔臣,兩個樞密副使?這是讓大家不要過年的節奏啊。
李從嘉將折子往旁邊一放說道:“明天再說!”
結果第二天釋雪庭就告訴他:“昨日我夜觀天象,發現月犯填星,在軫。”
李從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