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要不是討論簡體字討論到了有關書籍的記錄, 李從嘉很可能就想不到收集天下亡書的事情。


    現在想起來了,他立刻就準備寫詔書, 這年頭的書都很珍貴,但是再珍貴也擋不住老百姓不認識字, 然後將很珍貴的孤本什麽的拿去墊桌腳啊,燒火啊。


    這種事情真的有還不少,李從嘉寫完詔書想了想就把這件事情扔給了禮部去搞,這種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來。


    李從嘉現在開始琢磨的是土地問題,不得不說,曆代王朝的更迭基本上伴隨著土地問題的改革,一般也正是因為朝廷對土地的控製力度逐漸減弱, 然後出現軍閥割據, 這才是天下大亂的主因。


    說實話,朝廷加強對土地的控製,全天下的土地都歸國有,然後租借給老百姓或許才是最有力的控製, 然而……李從嘉想了想覺得他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除非他能把所有的爵位全部廢除,並且以後都不再封爵,然後他自己手上的那些地盤也都交出來。


    不過,這個辦法李從嘉也就是從腦子裏過一下,連認真想一想都不肯,他沒興趣犧牲自己改變世界,尤其是就算犧牲他自己或許也做不到這一點的時候。


    兔國的土改是建立在一種破而後立的基礎上的, 他現在達不到那樣的條件,就別作死了吧。


    這樣的話,土地怎麽分就是問題了,其實李從嘉很想收回有功名能夠免稅這個特權,但是又怕被懟,想了想決定從最低等級的秀才修改一下,秀才就等同於基層公務員,考試難度降低,但是不能在減免田稅。


    不過這是個大事,不能他一拍腦袋就幹,至少要跟內閣商議一下,內閣在聽說李從嘉要動秀才的利益的時候,所有人都很淡定。


    李從嘉之前已經稍微透露出過對於特權人士免稅的有些不滿。


    增加名額同時免去這部分特權,這都是一體的,就算讀書人不滿意也沒用,他們要不要做官?做官就必須考秀才,有本事你啥都別考啊。


    王溥對這件事情也接受良好,隻是問道:“陛下不怕天下離心?”


    李從嘉笑道:“離心?為什麽離心?隻是秀才不免田稅了而已,別的沒有改,有本事就繼續往上考,讀書人怎麽能沒有當進士的夢想呢?”


    周宗無奈說道:“這些人的嘴可都很利的。”


    李從嘉很光棍:“愛罵就罵去吧,千百年後總有人知道我這麽做的好處。”


    “不怕他們跑了?”徐鉉忍不住問了一句。


    李從嘉反問:“往哪裏跑?契丹?還是南周?南周岌岌可危,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有經天緯地之才,過去就能夠幫助南周反敗為勝,我這位子幹脆讓給他們算了。”


    眾人瞬間閉嘴不說話,李從嘉既然已經這麽堅定,他們也覺得這樣改革沒什麽不好,反正現在國家百廢俱興,雖然國號為唐,卻也並不是完全傳承唐朝的各種製度,破而後立正當時。


    就是破的沒那麽厲害而已。


    李從嘉見大家沒反對,很開心的跟大家開始討論稅收問題,首先是鼓勵大家種田,老百姓的田稅可以適當降低。


    結果他這句話一說出來,直接就被拍了回來,現在國庫本來就不充盈,再降低稅收,日子還過嗎?


    他們製定的稅收已經不高了啊。


    李從嘉十分遺憾,覺得有必要鼓勵商業了,現在這個時代整個國家都是靠著田稅和一些雜七雜八的稅收來維持,不過田稅是主體,所以想要改這一方麵很難。


    於是李從嘉開始迂回,他製定了一些列的商稅,隻不過他原本對商稅了解的也不是很多,隻能提出一個大體的框架。


    隻是現在的商人太少了,畢竟國家剛剛稍微安定一點,商人們還不是很多,再加上長途行商路途太遙遠,之前又沒什麽保障,一般人都選擇了做些小本買賣。


    可是小本買賣能交多少稅呢?稅收的大頭在關稅和一些其他的手續費契稅啊。


    李從嘉盯著自己的小本子,覺得十分糾結,釋雪庭看他這個樣子隻好說道:“苛捐雜稅不宜太多,秦二世而亡,隋二世而亡,這都是前車之鑒。”


    李從嘉歎了口氣:“我就是不想給農民加重負擔,這才想要搞商稅,可是商稅也要有商人啊,頭疼。”


    釋雪庭說道:“路途不便,除非修路。”


    李從嘉聽了之後,靈光一閃說道:“對哦,修路,為什麽沒想到呢?”


    釋雪庭趕忙攔著:“你別犯傻啊,修路要怎麽修?得花多少錢?現在需要休養生息,讓百姓吃飽穿暖才是真的,盡量最大程度的避免花錢。”


    李從嘉看了一眼戶部送上來的賬本,樂觀地說道:“我看了,錢還是不少的,反正先規劃著啊,至少將京城通往各個比較重要藩鎮的道路修好,然後再連接小一點的城鎮,一點一點的輻射開來,我也沒想一口吃個胖子。”


    釋雪庭無語地看著他半晌才說道:“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情?馬上要給先帝重新選定陵寢位置,建完之後,就要為你營建皇陵了啊。”


    李從嘉瞬間一臉呆滯:擦,把這件事情忘了。


    回過神來之後,他很想說建什麽建啊,建那麽好等人盜墓嗎?找個風水不錯的地方,把他喜歡的幾件東西當陪葬,往裏麵一埋得了,搞那麽隆重幹什麽?


    然而就算是對著釋雪庭他也不敢說出這麽一句話,畢竟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想法根深蒂固,而且這裏麵還摻雜著給李z修陵這件事情。


    他虧待誰也不能虧待自己的父母啊,當然李z純屬是占了鍾皇後的光,如果隻是李z一個人的話,李從嘉肯定要壓製他的陵寢規模,隻要達到皇帝標準就可以了,別的……誰願意給他那麽多好東西。


    可惜鍾皇後還是不錯的,李從嘉並不像虧待鍾皇後。


    李從嘉有些不情不願地說道:“找個差不多的位置,也不用奢華,嗯,薄葬吧,畢竟現在老百姓日子都不好過,就不要大肆修建了,你也說了秦二世而亡就是前車之鑒,始皇帝的陵寢規模宏大,但是也勞民傷財,我們就別這麽搞了。”


    釋雪庭有些納悶,一般來說,皇帝對自己的身後事應該都很看重的,對於陵寢更加看重,畢竟那是在另一個世界的宮殿。


    怎麽李從嘉這個樣子,看上去還有點不願意?


    李從嘉問道:“陵寢的事情我怎麽還不知道?”


    釋雪庭說:“他們還在摳典籍呢,首輔他們還想推陳出新,不願意都照著舊有的規章製度來。”


    李從嘉:……


    好吧,大家這麽認真這算是從另一方麵表明對他的認可,他應該高興才是,隻不過,他是不是應該告訴大家,別太過了?


    於是第二天,周宗他們就收到了李從嘉的勸說:“別搞太複雜了哈,我就以身作則,薄葬就行了,後世皇帝誰也不能超過我的陵寢規模,也不能修陵擴大規模。”


    眾人抱著正在討論要給多少陪葬的話題一時之間無語凝噎。


    李從嘉說這句話也是有道理的,之前也有皇帝是要薄葬的,但是架不住後代想要奢華陵寢這件事情,然後那個後代就把父祖的陵寢全部都擴充了一遍,使父祖的墓看上去比自己的豪華一些,然後就心安理得的帶著一堆珍貴器物陪葬。


    所以他必須把這個定死,日後的皇帝最多也就是跟他一個規格等級,不能超過。


    反正就算後代皇帝再有什麽大功績也未必比他這樣一統天下更大了,至於下一個王朝……那他就管不了人家了。


    是的,他也沒想過大唐能夠千秋萬世,事實上就沒有一個政權能夠千秋萬世的,他隻要盡最大努力打好基礎就行了。


    周宗看了看他們手裏的一些備用選項,得,這些都跟薄葬沒有任何關係,可以扔到一邊了,然後他們還要繼續討論。


    偏偏李從嘉還要給他們增加工作量,非要討論修路相關。


    周宗忍不住問道:“陛下,沒錢啊!”


    李從嘉擺手:“有錢!”


    眾人:????


    不是吧,你的內庫這麽有錢了嗎?國師到底是什麽屬性?財神轉世?皇帝的內庫比國庫還有錢,這讓他們的臉往哪裏放啊?


    李從嘉摸著下巴說道:“招商修路。”


    招商修路?眾人消化了一下這才明白了李從嘉的意思,宋齊丘搖頭不讚同地說道:“商人逐利,就算是朝廷號召也未必有人來。”


    李從嘉笑眯眯地說道:“怎麽沒有利益呢?可以建收費站啊。”


    眾人:啥玩意?


    李從嘉將收費站的概念解釋了一遍之後說道:“可以按照現在那些路的人流量粗略估算一下一天的收入,然後按照這個大致收入去算年限,在某個年限之前,他們都可以一直收費。”


    宋齊丘腦子靈活,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那怎麽保證商人們不會賠錢?賠錢的生意誰幹?”


    李從嘉說道:“那就看他們自己了,這條路走的人越多,收的錢也越多,反正我們簽訂的合同都是有年限的,在年限到達之前,就算他們早就將本錢收了回去,並且賺了很多錢,朝廷也不會不管的,隻不過到了年限之後就必須拆除,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所建道路的養護也要讓他們來。”


    這是一個非常新穎的點子,然而這件事情本身的不確定性太多,在這個比較保守的年代,他們覺得願意冒險的人並不會很多。


    李從嘉卻不這麽認為,商人做的本來就是有風險的事情,並不是所有生意都穩賠不賺,隻要給他們一個賺錢的可能性,他們就主動過來。


    當然修路的事情也並不是全靠商人的,至少各個城鎮之內的道路都是朝廷來修,其他就是比較長的路才會讓商人來。


    李從嘉見大家都持保留意見,幹脆說道:“選一條路,我們實驗一下就是了。”


    李從嘉選定了一條長安到鹹陽的路,這條路不遠不近,而且聯通兩個人口比較多的城市,來往人口比較多,他先是讓人勘定了一下路的大致位置,然後將這條路的走向,路過什麽地方,都給定死。


    這些當然都是要朝廷來的,商人修路就隻能按照他們給出來的條件修。


    很多人都不怎麽看好李從嘉這個操作,李從嘉這次幹脆也沒有公開競標,直接暗箱操作,讓釋雪庭找人去修路,而且用的是最高標準,雇人來用最好的石料去修――這年頭還沒有普遍使用水泥,李從嘉一時半會也搞不出來,就隻能先修石路。


    反正這條路也不算長,將來大不了翻新用水泥,這個錢他還是搞得起的。


    李從嘉更絕的是讓釋雪庭在路兩邊豎起了廣告牌,上麵就畫上了萬裏香的圖標,然後配上幾個招牌菜,也沒有文字。


    沒辦法,這年頭的文盲太多,就算寫上字也有人因為不認得而不知道這是什麽廣告。


    圖像就簡單很多了,隻要見過的基本上就有印象,不過萬裏香自從在西域的時候,就一直走的高端路線,所以除了萬裏香,李從嘉還弄了一個下屬的子品牌江南岸,這個食肆主要走平民化路線,一樣修建在了路邊的廣告牌上。


    路修好之後的剛開始,那條路來往的人並不多,畢竟能夠走的地方多了,幹嘛非要去花錢呢?


    所有人都覺得李從嘉這次是失敗了,然而隻有李從嘉自始至終都十分淡定,他跟釋雪庭說道:“總會有人吃螃蟹的,不要急。”


    他就不信了,在這個年頭運送貨物這麽困難的情況下,有方便整潔的大路不走,偏要走費時費力的小路?而且那條小路還繞遠?


    別開玩笑了。


    不得不說,李從嘉大概是真的被上天眷顧,修完路沒兩天,隨著雨季的到來,就連長安和鹹陽的降雨量都開始變得多起來,一下雨,那些小路就泥濘不堪,別說帶著貨物,就算不帶走起來也十分不容易。


    那條路上的人逐漸增多,說實話,李從嘉采取薄利多銷的方式,製定的過路費並不多,也就是兩個銅板,畢竟他修路都沒花多少錢,人工極其廉價,石料也不貴,整條路最貴的特麽就是那幾個廣告牌!


    人們在感受到新路的便利之後,不缺錢的都開始走新路了,李從嘉趁機推出了月卡和年卡模式,能夠打折過路費,對於經常走這條路的人來說是十分劃算的。


    然後趁機又攬回來一批錢,過了兩個月之後,李從嘉算了一下,呆滯的發現,他修路的錢幾乎全部賺了回來,當然廣告牌的錢還沒回本,但是這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他這條路的收費年限可是十年,而且這隻是最近一年的年卡月卡,等往後幾年的年卡月卡,那基本上就是純賺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李從嘉趁機開始在路邊修建一些茶館食肆,江南岸就開到了路邊,然後還請了人每天清理道路上的垃圾,保持道路的幹淨整潔。


    他甚至還在那裏搞了一個安全站,直接派人沿著路來回巡邏,避免出現各種違法犯罪的事情。


    這樣一條路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整個就是一個良性循環,一傳十十傳百,走的人自然會多,而江南岸的名氣也打了出去,李從嘉的荷包又肥了一圈。


    最近朝臣們每天都能看到李從嘉和藹的笑容,私下一打聽,周宗等人徹底是服氣,同時也很後悔,怎麽他們就沒想到這一點呢?


    所以,他們這位陛下的腦子裏裝的都是什麽?


    修路這件事情被證明是可行的,李從嘉幹脆讓眾人繼續去劃定全國範圍內的主要幹線,然後選定出一些比較重要的去招商,當然自己人想要瓜分也是可以的,唯一的就是要符合朝廷的標準,至於朝廷的標準――基本上就是李從嘉個人的標準了。


    不過修路致富這種事情被大家發現是可行的,所以所有人的熱情空前高漲。


    李從嘉賺了一筆之後,這件事情就徹底撒手不管,釋雪庭問他要不要繼續投標的時候,他就搖了搖頭,如果釋雪庭派人繼續投標,大家都知道要跟他競爭,隻怕到時候就沒人敢來了,反正他賺錢也並不指望著修路,能起個示範作用就可以了。


    然後李從嘉開始琢磨軍改。


    當然這件事情他跟誰都沒說,甚至連釋雪庭都沒說,他需要想的更加完善一些才行。


    之前招兵的時候,基本上隻要是青壯就都收,從來沒有過什麽篩選,現在天下已經算是比較安穩,南周那邊,李從嘉決定如果能夠懷柔的話,就懷柔,不能再說,最好不要再打仗。


    如果不打,他就能夠折騰一下現在的軍隊係統,首先是將一些老弱病殘都先裁下去一批,當然這些人的安置問題也要思考到,然後再精簡一下隊伍,對於那些來當兵就是為了吃飽飯混日子的,也請他回家吧。


    這樣估計能夠裁下去很多人,這些人回到家鄉之後,給他們分田,現在大唐不是沒有田,而是田太多沒人種!


    如果有退伍的士兵願意去比較荒涼的地方開荒,那就有各種優惠,反正大家的生活一定要保證。


    等精簡完之後,李從嘉就要開始逐步建立職業化軍人的體係,然後就是特種兵,不過,特種兵反而比職業化要容易一些。


    李從嘉的想法是讓天策府逐漸轉變,畢竟如果都是一樣的兵種,天策府的地位太過崇高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適,轉變一下兵種,讓天策府的地位變得不同,這才是重點。


    畢竟這是李從嘉留給釋雪庭的,天策府裏的人也都更認可釋雪庭是他們的首領,唯一需要糾結的就是,將來釋雪庭要選誰當繼承人?


    楊新這個徒弟就算了,倒是田五娘可以發展一下,隻不過田五娘現在似乎也開始更注重自己的家庭,開始相夫教子,這讓李從嘉覺得有些遺憾。


    他也支持過田五娘,田五娘也爭氣,可惜到最後,田五娘並沒有能做出跟這個時代不一樣的選擇,當然他也沒辦法指責田五娘,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


    那麽或許隻能從天策府裏麵選,更甚至……直接讓釋雪庭帶著李仲寓去那裏混臉熟,畢竟天策府在名義上是歸天子管的,李仲寓繼承釋雪庭的遺產……好像……也算可以?


    李從嘉試探的跟釋雪庭提了一嘴,釋雪庭微微一笑說道:“你兒子就相當於我的兒子,讓他來管也是天經地義,否則將來,這樣強力的一支隊伍,你交給誰放心?天子手上總要統禦一支比較強壯的兵馬,這樣才能夠震懾宵小。”


    李從嘉這才放心,然後開始讓下麵人去搞精兵的事情,等搞完這件事情,他就要將重建邊防提上日程了。


    畢竟大唐周邊從來都不安全,除非有一天大唐能夠占據整個亞洲,這樣才能稍微放鬆一下邊防,否則就必須小心再小心,至少要防備契丹和於闐。


    至於遠處的大理,說實話,對大理李從嘉是虎視眈眈的,他很想將大理也拿回來,畢竟在他的心裏,這也是祖國的地盤。


    結果還沒等他思考怎麽拿下大理,釋雪庭就給他帶來了一個十分讓人驚詫的消息:秀國皇帝龐謙被逼宮,下落不明,新皇已經登基。


    而新皇的人選,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長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長歌並收藏複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