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驚疑不定地看著趙匡胤, 遲疑問道:“契丹的風俗……應該跟中原差不多吧?這樣全城戴孝……應該不是招討使去世能夠做到的吧?”
趙匡胤鎮定說道:“除非招討使一家子都不想活了。”
當然了,還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軍民自動自發為父母官戴孝, 然而看看這規模,必然是統一而不是個人行為, 那麽也就是說……皇帝駕崩?
耶律z死了?
李從嘉掰著手指頭算了算之後自語道:“不對啊,耶律z至少應該還能活三年多。”
趙匡胤在一旁一頭霧水,這是……在給耶律z算命嗎?難道國師連看家吃飯的本事都教給李從嘉了?
李從嘉一時之間有些猶豫不定問道:“現在契丹……沒有皇太後吧?”
他記得耶律z的母親好像是二十年前就死了,所以這一次應該不是為靖安皇後服喪。
趙匡胤麵色複雜地看了他一眼,心說:虧得老子當初見機行事比較快,要不然如今墳頭草估計也很高了。
想一想李從嘉這些敵人,在西域的時候打肅州龍氏, 老龍王死了;後來打甘州回鶻, 回鶻可汗藥羅葛仁裕死了;還沒回中原,正在打中原注意的時候,郭榮掛了;等他想要打北周和南周的時候,兩個小皇帝一起掛了;現在他準備對付契丹, 於是耶律z也……
尼瑪, 這是誰跟他當敵人,他就給誰套死亡狀態啊!
太可怕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命所歸?
趙匡胤思維發散半晌之後,才發現李從嘉正一臉詭異地看著他。
李從嘉見趙匡胤回過神來,幽幽說道:“老趙啊,你對耶律z……這麽有感情的嗎?”
趙匡胤:?????
李從嘉歎了口氣:“聽到耶律z死了,你都難過的說不出話來了呢。”
趙匡胤……趙匡胤開始思考弑君的可能性。
李從嘉見趙匡胤開始磨牙, 不由得倏然一驚:“你你這表情,是要吃人嗎?”
趙匡胤咬著牙說道:“殿下,現在是開玩笑的時候嗎?”
李從嘉這才說道:“好了,不開玩笑了,耶律z真是我的貴人啊,他死的真是時候,雖然他在位的時候也就是個昏君,然而他死了還是會造成一定影響,別的不說,現在契丹的官員肯定人心惶惶,不知道誰會上位,也是我們偷襲的大好時候。”
趙匡胤點了點頭承認李從嘉說的沒有錯,問道:“那……今晚攻城?”
李從嘉抬頭看了看天說道:“不要等了,天陰成這樣,說不定就要下雨,到時候我們的武器就都不好用,我可不想這麽點人去跟對方肉搏,現在就準備攻城吧。”
趙匡胤也看了看天色略有些猶豫,現在攻城並不是很好的選擇,畢竟他們長途跋涉,最好就是在攻城之前養精蓄銳,隻是李從嘉說的也十分有道理,如果真的下雨,那對他們會十分不利。
李從嘉看他猶豫也知道他在想什麽,思索半晌說道:“實在不行,就想辦法騷擾對方,讓他們不能好好休息,我們的士兵輪流休息就行了。”
趙匡胤搖了搖頭說道:“我們人少,對方萬一追出來,到時候我們反而處於不利的局勢。”
李從嘉側目看他:“那你說個辦法好了。”
趙匡胤幹脆說道:“那就攻城吧。”
李從嘉氣得瞪了他一眼,到最後還不是要按照他說得來?那剛剛廢話到底是為了什麽?
還能是什麽呢?還不是趙匡胤不想反駁李從嘉?而且他也知道李從嘉的想法,就是想要快點打下雲內城,然後進城休息。
其實趙匡胤也不想在外麵紮營了,但是他們現在攻城的話,還沒有占卜呢啊。
是的,之前雖然李從嘉從來沒提過,但是每次攻城趙匡胤都會想辦法占卜一下,如果得到的結果好,那麽就繼續,如果不好,趙匡胤可能會選擇勸阻李從嘉。
然而從一開始到現在,占卜出來的結果都還不錯,所以他也沒有理由去勸李從嘉。
趙匡胤將準備攻城的命令吩咐下去,然後就找出一副卜具開始占卜,然而這次的結果,讓他有些舉棋不定。
卦象顯示最後的結果是好的,但是其中的過程卻有些難以判斷,沒有辦法直接說好還是壞,跟之前的占卜結果都大相徑庭。
趙匡胤有些疑惑,如果說過程是不錯的,結果不定,他還能比較理解,可能是中間會有什麽變數,但是這個過程看不出,結果還不錯有是幾個意思?
難道是告訴他們無論中間出了什麽事情,隻要堅持就一定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趙匡胤拿不定主意,或許也不是他拿不定主意,而是他沒辦法自己拿主意,如果是他的話,可能會更加謹慎一些,然而現在指揮是李從嘉啊,他必須跟李從嘉說,將可能發生的事情告訴李從嘉,也避免到時候如果出什麽問題,李從嘉會遷怒。
當然這種可能性並不高。
李從嘉聽了趙匡胤的說法之後,十分驚詫地看著他:“可以啊老趙,你居然還這麽迷信的嗎?”
趙匡胤頓時瞪眼:“殿下當存敬畏之心!”
李從嘉立刻閉嘴不言,有關於封建迷信這種事情,不好跟土著去爭,畢竟雙方三觀不一樣,反正刨除這些大家還能愉快的做朋友,那就不要去說,他們信就讓他們去信,隻要不影響他們的判斷就行了。
李從嘉說道:“行了,不用擔心,你不是說了,最後的結果是不錯的嗎?那就不用擔心,最多也就是過程坎坷一點。”
趙匡胤想了想說道:“這個地方好像有個名字叫落鳳坡,寓意不好,我們換個地方紮營,然後再占卜一遍吧。”
你可真能折騰,李從嘉是很懶得動了,然而他身邊其他人卻都同意趙匡胤的說法,李從嘉再怎麽也不能表現的太格格不入,隻好捏著鼻子同意。
結果換了一個地方之後,趙匡胤就鬆了口氣,雖然說這次卦象顯示還有些混沌,但整體卻比剛才要好很多。
趙匡胤說道:“果然是那個地方的名字不吉利。”
李從嘉哭笑不得,他忽然就想起來曆史上許多大將都會有這樣的習慣,如果遇到寓意不好的地名就會選擇離開,就……當成是時代特色吧。
李從嘉見下麵人都準備好,而天上的鉛雲也越來越厚重,開口說道:“現在就開始攻城吧,別等了。”
正好對方此時並沒有緊閉城門,他們過去如果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還不用去想辦法炸城門了呢,說起來,到現在他們也沒有檑木,主要是大家覺得炸城門比用檑木去撞城門省時省力,而且檑木的運輸也不容易,幹脆也就不帶了。
對此,李從嘉心說也就大唐能夠禁得住你們這麽糟蹋了,換個國家,連這東西都沒有,看你們不用檑木用什麽。
因為是西南三州最後一個,李從嘉決定也過一把上戰場的癮,這次趙匡胤沒有攔著他,隻是在他身邊安排了十多個人,讓那些人直接將他圍起來,免的對方看到他之後,所有的火力打擊都衝著他過來。
李從嘉看看前後左右都是人,一臉懵逼,這樣他還上什麽戰場?
就是不讓你上戰場啊,那麽危險的地方,一個騎術武功都算不上好的人過去是送人頭嗎?
李從嘉被簇擁著到了一個小山包上去看下麵的戰鬥情況,他隻能苦逼的騎著馬伸著脖子往下看。
不得不說,趙匡胤的確是敢拚,他現在好歹也是快四十的人了,依舊帶隊拚殺在第一線,李從嘉看著也頗為動容。
在趙匡胤帶著人殺出來的時候,雲內州就開始慌忙落城門,隻不過他們比較點背,雲內州所在的地區多少有些山,趙匡胤帶著人隨便隱藏就能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等趙匡胤快到城下的時候,他們的城門剛關上一半!
李從嘉坐在坐騎上,心中的大石基本落地:穩了。
隻要不出意外的話,然而李從嘉覺得墨菲定律在古代大概也是通用的,就在他祈禱不要出任何意外的時候,天上忽然一個炸雷下來,緊接著豆大的雨點落了下來。
李從嘉心裏頓時咯噔了一聲,轉頭告訴身邊的傳令兵說道:“你們快點去告知紫亭候,讓他放棄攻城,先帶人回來。”
傳令兵領命而去,李從嘉有些緊張地看著下麵,他知道雖然如果硬攻,這個城池應該還是能夠打下來的,但是減員的數量可能不會讓他滿意。
他下這個命令一部分是為了少死一些士兵,另外也是為了那些武器,那些火?藥萬一被火淋濕了,他們就徹底別想再攻城了,現在回來,做好防水措施,避開這一波大雨,等雨停了之後再去打也是一樣的。
當然也不排除那個時候雲內州已經向契丹發出了求救信號,契丹迅速派兵前來。
不過李從嘉也看得開,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大不了他就帶人回去嘍,反正他們走這一趟,他的損失並不是很大,而且已經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沒什麽不甘心的。
趙匡胤聽了李從嘉的命令之後,很果斷的就帶人撤了回來,他們甚至又換了一個地方紮營,然後縮在帳篷裏烤火等雨停。
說實話,深秋的天氣,雖然還在下雨,但是那個氣溫已經低到讓人十分不舒服的地步了,李從嘉裹著裘衣,聽著外麵的雨聲說道:“恐怕還真要放棄雲內州了。”
趙匡胤十分意外:“您要放棄?”
李從嘉點了點頭:“天不我與,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的情況不適合繼續攻城,這一場大雨過去估計天氣會轉涼,我們的士兵帶的厚衣服不是很多,容易生病,回去就回去吧。”
然而這次不甘心的變成了趙匡胤,他思索半晌說道:“都到了這裏,不再打一次隻怕士兵們也不甘心,不如等雨停再試試,實在不行就算了。”
李從嘉勸道:“你可要想好啊,說不定契丹已經派兵過來了。”
趙匡胤失笑:“真是沒想到居然還有殿下勸我不要衝動的一天。”
李從嘉翻了個白眼:“我一直都很冷靜理智的好吧?”
趙匡胤冷漠臉吐槽:“如果真冷靜理智,現在您應該在九成宮處理政務,而不是在這裏跟我商量咱們怎麽逃回去。”
李從嘉強調道:“是班師回朝,班師回朝!那什麽逃!我們打贏了那麽多場仗,怎麽就逃了?”
趙匡胤不理會他,低頭繼續看輿圖,李從嘉終於是忍不住說道:“也不知道國師那邊怎麽樣了。”
趙匡胤忽然福至心靈:他們殿下這一通神折騰,不會就是為了國師吧?
不過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十分接近真相,而是很快否定了這種想法,畢竟他們現在所做的事情,跟國師所做的事情估計是相差十萬八千裏,不過……趙匡胤好像也並不知道國師在幹啥。
這場大雨一直持續了一天一夜才下完,天氣放晴之後,李從嘉立刻派人檢查他們帶出來的各種火?藥,萬幸的是他們回來的及時,那些□□並沒有怎麽受潮。
李從嘉轉頭看著趙匡胤問道:“怎麽?真的要再試一次?”
趙匡胤點了點頭,李從嘉也十分幹脆說道:“那就將所有物資都帶上,去打吧,反正差不多也就最後這一次了,留下一些足夠我們回去的就行。”
趙匡胤對著李從嘉行禮,雖然他們的王任性起來讓人很頭痛,但是隻要得到他的信任,你就能夠拿到你所能得到的最高等的權利,而不會被猜忌,不用擔心會不會被上位者幹掉,這一點讓趙匡胤尤其感激,也是因為這個,就算李從嘉那麽任性,他也忍了下去。
李從嘉這次沒有跟過去,就算他跟過去也會被趙匡胤安排的人圍在山包上觀戰,去跟不去有什麽區別呢?還不如在這裏烤火等結果!
就在李從嘉思考著士兵在外麵征戰,他在這裏補覺是不是不太仗義的時候,他又得到消息,趙匡胤又回來了,並且還帶回來一個人。
李從嘉十分詫異,這是怎麽了?他剛走了多久?腳程慢的話,這點時間也就夠從營地到雲內州打一個來回的時間。
李從嘉坐在帳篷內看著趙匡胤一臉詭異的帶進來了一個明顯契丹裝束的人,李從嘉一看到那個人就判斷出此人在契丹的職位應該不算很低。
而那個人的自我介紹也印證了他這個想法,那人是新任的西南招討司招討使。
李從嘉挑了挑眉問道:“招討使這又是何意?”
招討使卑躬屈膝說道:“我願獻上雲內州,隻求可汗饒我和我麾下兒郎一命,也求可汗放過城中百姓。”
這是……直接投降了?
李從嘉有些拿捏不定,看了一眼趙匡胤,發現趙匡胤的表情依舊十分複雜,不過他還是點了點頭說道:“招討使的確是真的要投降。”
李從嘉頗感興趣:“招討使打都不打就投降,也不怕契丹皇帝降罪於你嗎?”
招討使苦笑道:“陛下已經駕崩,新皇尚未登基,朝廷完全無力管理西南軍事,可汗一路橫掃西南城鎮,在下……在下就算繼續堅持也沒用啊。”
李從嘉又問道:“你叫我可汗,你知道我是誰?”
招討使低頭說道:“我不知道您是誰,但是有如此雄才大略,想必您就是黨項首領,就算不是首領,也應該是未來的首領,稱一聲可汗不為過。”
有心機,李從嘉微微一笑,如果來的真是黨項人,無論是李彝殷還是李光睿,他這麽說都不會有什麽錯誤,如果是李彝殷的其他兒子,招討使這一句話說不定就埋下了將來黨項爭位的種子。
當然他這一句話隻能起到這種作用,別的就不可能了。
李從嘉起身說道:“如此,我就暫時放過你,我們先進城,你順便跟我說說現在契丹的情況吧。”
招討使心中鬆了口氣,他還真擔心這個黨項人是個魔鬼,畢竟之前他們這一路走來,殺的人並不少,屠城就算了還燒城,種種惡行簡直是駭人聽聞。
如果不是李從嘉他們搞這麽大陣勢,招討使還真不一定投降,然而他自覺不投降也不一定守得住城,投降或許還以後一條生路,至少自己會有一條生路,至於其他人,他隻不過是想要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為了百姓忍辱負重的形象,這樣如果上京派人來收複雲內州,就算要治他得罪,到時候也能從輕發落。
招討使將事情計算的很好,不過此時他需要做的就是盡量安撫李從嘉,他怕觸怒了李從嘉之後,李從嘉下令直接屠城,那就什麽都沒有了。
所以他將自己的府邸讓了出來,還讓李從嘉的士兵接管了城防,讓契丹士兵都放下武器。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十分順利,契丹士兵天生硬氣,有些不想投降的就帶著自己的人跟李從嘉的士兵起了衝突,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李從嘉他們怎麽可能吃虧?
尤其是火銃用出來之後,招討使和他的手下臉上忍不住的恐懼表情,讓李從嘉十分滿意,他趁機問道:“現在契丹國情如何?耶律z真的死了?”
招討使說道:“的確如此,現在契丹……不太好,如今西南有可汗,燕雲十六州也有一路反賊,再加上陛下駕崩,國內如今比較混亂。”
李從嘉聽了之後眼睛一亮:“燕雲十六州有人反了?”
招討使垂頭說道:“是。”
李從嘉矜持的笑了笑,沒有說什麽,但是心裏卻知道著一定是釋雪庭。
趙匡胤看他的表情,心裏也有了數,等李從嘉將契丹的情況問的差不多之後,他才過來找李從嘉說道:“殿下,如今我們距離燕雲十六州並不遠,不如,與國師合並吧。”
李從嘉沉吟半晌說道:“先不忙,穩住雲內州,現在可以發消息給國內,讓他們準備接手雲內州,唔,就派人一路打過來吧,我相信他們能夠選出一個好人選的。”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趙匡胤這次沒有反對,他隻覺得……說不定這一次他們真的能夠將契丹的地盤奪過來一點,隻不過若是真的拿下了,到時候他們是打契丹,還是轉頭打北周?
如果是趙匡胤,他大概會選擇打北周,因為他們現在打契丹的話,北周若是還打算依靠契丹,那麽說不定就會跟契丹來個前後夾擊,到時候對他們就十分不利。
不過這一切都要等樞密院那邊派人來再說,無論如何,趙匡胤多少放下了心。
李從嘉讓他警惕契丹軍隊,讓他將人都關起來,趙匡胤猶豫說道:“這樣對降兵降將,不好吧?”
李從嘉十分痛快說道:“擔心什麽?反正我們現在是黨項人啊。”
趙匡胤……趙匡胤忽然有點同情黨項人,他們當初答應李從嘉的要求的時候,估計肯定沒有想到會背這麽多鍋。
趙匡胤按照李從嘉所說的做完之後,李從嘉這才放心,覺得今晚大概又能睡一個好覺。
就在他思索著是先回國,還是在這裏等樞密院派人的時候,一個親兵進來說道:“稟報將主,府外有人求見。”
有人求見?見他?
李從嘉很意外:“是誰?”
親兵說道:“沒說,他隻是讓我將這串佛珠給將主看。”
李從嘉一看親兵呈上來的佛珠立刻說道:“快快快,將人請進來!”
那串佛珠是當初李從嘉送給釋雪庭的琉璃佛珠,來的人不是釋雪庭就是跟他有關係的人!
實際上,來的人的確是釋雪庭本人,他依舊是一身素白僧袍,外麵穿著黑色的鬥篷,當他將帽子摘下的時候,李從嘉忍住了衝過去抱住他的衝動,含笑問道:“你……你怎麽過來的?”
釋雪庭微笑問道:“殿下,玩的開心嗎?”
李從嘉:……
趙匡胤鎮定說道:“除非招討使一家子都不想活了。”
當然了,還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軍民自動自發為父母官戴孝, 然而看看這規模,必然是統一而不是個人行為, 那麽也就是說……皇帝駕崩?
耶律z死了?
李從嘉掰著手指頭算了算之後自語道:“不對啊,耶律z至少應該還能活三年多。”
趙匡胤在一旁一頭霧水,這是……在給耶律z算命嗎?難道國師連看家吃飯的本事都教給李從嘉了?
李從嘉一時之間有些猶豫不定問道:“現在契丹……沒有皇太後吧?”
他記得耶律z的母親好像是二十年前就死了,所以這一次應該不是為靖安皇後服喪。
趙匡胤麵色複雜地看了他一眼,心說:虧得老子當初見機行事比較快,要不然如今墳頭草估計也很高了。
想一想李從嘉這些敵人,在西域的時候打肅州龍氏, 老龍王死了;後來打甘州回鶻, 回鶻可汗藥羅葛仁裕死了;還沒回中原,正在打中原注意的時候,郭榮掛了;等他想要打北周和南周的時候,兩個小皇帝一起掛了;現在他準備對付契丹, 於是耶律z也……
尼瑪, 這是誰跟他當敵人,他就給誰套死亡狀態啊!
太可怕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命所歸?
趙匡胤思維發散半晌之後,才發現李從嘉正一臉詭異地看著他。
李從嘉見趙匡胤回過神來,幽幽說道:“老趙啊,你對耶律z……這麽有感情的嗎?”
趙匡胤:?????
李從嘉歎了口氣:“聽到耶律z死了,你都難過的說不出話來了呢。”
趙匡胤……趙匡胤開始思考弑君的可能性。
李從嘉見趙匡胤開始磨牙, 不由得倏然一驚:“你你這表情,是要吃人嗎?”
趙匡胤咬著牙說道:“殿下,現在是開玩笑的時候嗎?”
李從嘉這才說道:“好了,不開玩笑了,耶律z真是我的貴人啊,他死的真是時候,雖然他在位的時候也就是個昏君,然而他死了還是會造成一定影響,別的不說,現在契丹的官員肯定人心惶惶,不知道誰會上位,也是我們偷襲的大好時候。”
趙匡胤點了點頭承認李從嘉說的沒有錯,問道:“那……今晚攻城?”
李從嘉抬頭看了看天說道:“不要等了,天陰成這樣,說不定就要下雨,到時候我們的武器就都不好用,我可不想這麽點人去跟對方肉搏,現在就準備攻城吧。”
趙匡胤也看了看天色略有些猶豫,現在攻城並不是很好的選擇,畢竟他們長途跋涉,最好就是在攻城之前養精蓄銳,隻是李從嘉說的也十分有道理,如果真的下雨,那對他們會十分不利。
李從嘉看他猶豫也知道他在想什麽,思索半晌說道:“實在不行,就想辦法騷擾對方,讓他們不能好好休息,我們的士兵輪流休息就行了。”
趙匡胤搖了搖頭說道:“我們人少,對方萬一追出來,到時候我們反而處於不利的局勢。”
李從嘉側目看他:“那你說個辦法好了。”
趙匡胤幹脆說道:“那就攻城吧。”
李從嘉氣得瞪了他一眼,到最後還不是要按照他說得來?那剛剛廢話到底是為了什麽?
還能是什麽呢?還不是趙匡胤不想反駁李從嘉?而且他也知道李從嘉的想法,就是想要快點打下雲內城,然後進城休息。
其實趙匡胤也不想在外麵紮營了,但是他們現在攻城的話,還沒有占卜呢啊。
是的,之前雖然李從嘉從來沒提過,但是每次攻城趙匡胤都會想辦法占卜一下,如果得到的結果好,那麽就繼續,如果不好,趙匡胤可能會選擇勸阻李從嘉。
然而從一開始到現在,占卜出來的結果都還不錯,所以他也沒有理由去勸李從嘉。
趙匡胤將準備攻城的命令吩咐下去,然後就找出一副卜具開始占卜,然而這次的結果,讓他有些舉棋不定。
卦象顯示最後的結果是好的,但是其中的過程卻有些難以判斷,沒有辦法直接說好還是壞,跟之前的占卜結果都大相徑庭。
趙匡胤有些疑惑,如果說過程是不錯的,結果不定,他還能比較理解,可能是中間會有什麽變數,但是這個過程看不出,結果還不錯有是幾個意思?
難道是告訴他們無論中間出了什麽事情,隻要堅持就一定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趙匡胤拿不定主意,或許也不是他拿不定主意,而是他沒辦法自己拿主意,如果是他的話,可能會更加謹慎一些,然而現在指揮是李從嘉啊,他必須跟李從嘉說,將可能發生的事情告訴李從嘉,也避免到時候如果出什麽問題,李從嘉會遷怒。
當然這種可能性並不高。
李從嘉聽了趙匡胤的說法之後,十分驚詫地看著他:“可以啊老趙,你居然還這麽迷信的嗎?”
趙匡胤頓時瞪眼:“殿下當存敬畏之心!”
李從嘉立刻閉嘴不言,有關於封建迷信這種事情,不好跟土著去爭,畢竟雙方三觀不一樣,反正刨除這些大家還能愉快的做朋友,那就不要去說,他們信就讓他們去信,隻要不影響他們的判斷就行了。
李從嘉說道:“行了,不用擔心,你不是說了,最後的結果是不錯的嗎?那就不用擔心,最多也就是過程坎坷一點。”
趙匡胤想了想說道:“這個地方好像有個名字叫落鳳坡,寓意不好,我們換個地方紮營,然後再占卜一遍吧。”
你可真能折騰,李從嘉是很懶得動了,然而他身邊其他人卻都同意趙匡胤的說法,李從嘉再怎麽也不能表現的太格格不入,隻好捏著鼻子同意。
結果換了一個地方之後,趙匡胤就鬆了口氣,雖然說這次卦象顯示還有些混沌,但整體卻比剛才要好很多。
趙匡胤說道:“果然是那個地方的名字不吉利。”
李從嘉哭笑不得,他忽然就想起來曆史上許多大將都會有這樣的習慣,如果遇到寓意不好的地名就會選擇離開,就……當成是時代特色吧。
李從嘉見下麵人都準備好,而天上的鉛雲也越來越厚重,開口說道:“現在就開始攻城吧,別等了。”
正好對方此時並沒有緊閉城門,他們過去如果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還不用去想辦法炸城門了呢,說起來,到現在他們也沒有檑木,主要是大家覺得炸城門比用檑木去撞城門省時省力,而且檑木的運輸也不容易,幹脆也就不帶了。
對此,李從嘉心說也就大唐能夠禁得住你們這麽糟蹋了,換個國家,連這東西都沒有,看你們不用檑木用什麽。
因為是西南三州最後一個,李從嘉決定也過一把上戰場的癮,這次趙匡胤沒有攔著他,隻是在他身邊安排了十多個人,讓那些人直接將他圍起來,免的對方看到他之後,所有的火力打擊都衝著他過來。
李從嘉看看前後左右都是人,一臉懵逼,這樣他還上什麽戰場?
就是不讓你上戰場啊,那麽危險的地方,一個騎術武功都算不上好的人過去是送人頭嗎?
李從嘉被簇擁著到了一個小山包上去看下麵的戰鬥情況,他隻能苦逼的騎著馬伸著脖子往下看。
不得不說,趙匡胤的確是敢拚,他現在好歹也是快四十的人了,依舊帶隊拚殺在第一線,李從嘉看著也頗為動容。
在趙匡胤帶著人殺出來的時候,雲內州就開始慌忙落城門,隻不過他們比較點背,雲內州所在的地區多少有些山,趙匡胤帶著人隨便隱藏就能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等趙匡胤快到城下的時候,他們的城門剛關上一半!
李從嘉坐在坐騎上,心中的大石基本落地:穩了。
隻要不出意外的話,然而李從嘉覺得墨菲定律在古代大概也是通用的,就在他祈禱不要出任何意外的時候,天上忽然一個炸雷下來,緊接著豆大的雨點落了下來。
李從嘉心裏頓時咯噔了一聲,轉頭告訴身邊的傳令兵說道:“你們快點去告知紫亭候,讓他放棄攻城,先帶人回來。”
傳令兵領命而去,李從嘉有些緊張地看著下麵,他知道雖然如果硬攻,這個城池應該還是能夠打下來的,但是減員的數量可能不會讓他滿意。
他下這個命令一部分是為了少死一些士兵,另外也是為了那些武器,那些火?藥萬一被火淋濕了,他們就徹底別想再攻城了,現在回來,做好防水措施,避開這一波大雨,等雨停了之後再去打也是一樣的。
當然也不排除那個時候雲內州已經向契丹發出了求救信號,契丹迅速派兵前來。
不過李從嘉也看得開,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大不了他就帶人回去嘍,反正他們走這一趟,他的損失並不是很大,而且已經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沒什麽不甘心的。
趙匡胤聽了李從嘉的命令之後,很果斷的就帶人撤了回來,他們甚至又換了一個地方紮營,然後縮在帳篷裏烤火等雨停。
說實話,深秋的天氣,雖然還在下雨,但是那個氣溫已經低到讓人十分不舒服的地步了,李從嘉裹著裘衣,聽著外麵的雨聲說道:“恐怕還真要放棄雲內州了。”
趙匡胤十分意外:“您要放棄?”
李從嘉點了點頭:“天不我與,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的情況不適合繼續攻城,這一場大雨過去估計天氣會轉涼,我們的士兵帶的厚衣服不是很多,容易生病,回去就回去吧。”
然而這次不甘心的變成了趙匡胤,他思索半晌說道:“都到了這裏,不再打一次隻怕士兵們也不甘心,不如等雨停再試試,實在不行就算了。”
李從嘉勸道:“你可要想好啊,說不定契丹已經派兵過來了。”
趙匡胤失笑:“真是沒想到居然還有殿下勸我不要衝動的一天。”
李從嘉翻了個白眼:“我一直都很冷靜理智的好吧?”
趙匡胤冷漠臉吐槽:“如果真冷靜理智,現在您應該在九成宮處理政務,而不是在這裏跟我商量咱們怎麽逃回去。”
李從嘉強調道:“是班師回朝,班師回朝!那什麽逃!我們打贏了那麽多場仗,怎麽就逃了?”
趙匡胤不理會他,低頭繼續看輿圖,李從嘉終於是忍不住說道:“也不知道國師那邊怎麽樣了。”
趙匡胤忽然福至心靈:他們殿下這一通神折騰,不會就是為了國師吧?
不過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十分接近真相,而是很快否定了這種想法,畢竟他們現在所做的事情,跟國師所做的事情估計是相差十萬八千裏,不過……趙匡胤好像也並不知道國師在幹啥。
這場大雨一直持續了一天一夜才下完,天氣放晴之後,李從嘉立刻派人檢查他們帶出來的各種火?藥,萬幸的是他們回來的及時,那些□□並沒有怎麽受潮。
李從嘉轉頭看著趙匡胤問道:“怎麽?真的要再試一次?”
趙匡胤點了點頭,李從嘉也十分幹脆說道:“那就將所有物資都帶上,去打吧,反正差不多也就最後這一次了,留下一些足夠我們回去的就行。”
趙匡胤對著李從嘉行禮,雖然他們的王任性起來讓人很頭痛,但是隻要得到他的信任,你就能夠拿到你所能得到的最高等的權利,而不會被猜忌,不用擔心會不會被上位者幹掉,這一點讓趙匡胤尤其感激,也是因為這個,就算李從嘉那麽任性,他也忍了下去。
李從嘉這次沒有跟過去,就算他跟過去也會被趙匡胤安排的人圍在山包上觀戰,去跟不去有什麽區別呢?還不如在這裏烤火等結果!
就在李從嘉思考著士兵在外麵征戰,他在這裏補覺是不是不太仗義的時候,他又得到消息,趙匡胤又回來了,並且還帶回來一個人。
李從嘉十分詫異,這是怎麽了?他剛走了多久?腳程慢的話,這點時間也就夠從營地到雲內州打一個來回的時間。
李從嘉坐在帳篷內看著趙匡胤一臉詭異的帶進來了一個明顯契丹裝束的人,李從嘉一看到那個人就判斷出此人在契丹的職位應該不算很低。
而那個人的自我介紹也印證了他這個想法,那人是新任的西南招討司招討使。
李從嘉挑了挑眉問道:“招討使這又是何意?”
招討使卑躬屈膝說道:“我願獻上雲內州,隻求可汗饒我和我麾下兒郎一命,也求可汗放過城中百姓。”
這是……直接投降了?
李從嘉有些拿捏不定,看了一眼趙匡胤,發現趙匡胤的表情依舊十分複雜,不過他還是點了點頭說道:“招討使的確是真的要投降。”
李從嘉頗感興趣:“招討使打都不打就投降,也不怕契丹皇帝降罪於你嗎?”
招討使苦笑道:“陛下已經駕崩,新皇尚未登基,朝廷完全無力管理西南軍事,可汗一路橫掃西南城鎮,在下……在下就算繼續堅持也沒用啊。”
李從嘉又問道:“你叫我可汗,你知道我是誰?”
招討使低頭說道:“我不知道您是誰,但是有如此雄才大略,想必您就是黨項首領,就算不是首領,也應該是未來的首領,稱一聲可汗不為過。”
有心機,李從嘉微微一笑,如果來的真是黨項人,無論是李彝殷還是李光睿,他這麽說都不會有什麽錯誤,如果是李彝殷的其他兒子,招討使這一句話說不定就埋下了將來黨項爭位的種子。
當然他這一句話隻能起到這種作用,別的就不可能了。
李從嘉起身說道:“如此,我就暫時放過你,我們先進城,你順便跟我說說現在契丹的情況吧。”
招討使心中鬆了口氣,他還真擔心這個黨項人是個魔鬼,畢竟之前他們這一路走來,殺的人並不少,屠城就算了還燒城,種種惡行簡直是駭人聽聞。
如果不是李從嘉他們搞這麽大陣勢,招討使還真不一定投降,然而他自覺不投降也不一定守得住城,投降或許還以後一條生路,至少自己會有一條生路,至於其他人,他隻不過是想要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為了百姓忍辱負重的形象,這樣如果上京派人來收複雲內州,就算要治他得罪,到時候也能從輕發落。
招討使將事情計算的很好,不過此時他需要做的就是盡量安撫李從嘉,他怕觸怒了李從嘉之後,李從嘉下令直接屠城,那就什麽都沒有了。
所以他將自己的府邸讓了出來,還讓李從嘉的士兵接管了城防,讓契丹士兵都放下武器。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十分順利,契丹士兵天生硬氣,有些不想投降的就帶著自己的人跟李從嘉的士兵起了衝突,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李從嘉他們怎麽可能吃虧?
尤其是火銃用出來之後,招討使和他的手下臉上忍不住的恐懼表情,讓李從嘉十分滿意,他趁機問道:“現在契丹國情如何?耶律z真的死了?”
招討使說道:“的確如此,現在契丹……不太好,如今西南有可汗,燕雲十六州也有一路反賊,再加上陛下駕崩,國內如今比較混亂。”
李從嘉聽了之後眼睛一亮:“燕雲十六州有人反了?”
招討使垂頭說道:“是。”
李從嘉矜持的笑了笑,沒有說什麽,但是心裏卻知道著一定是釋雪庭。
趙匡胤看他的表情,心裏也有了數,等李從嘉將契丹的情況問的差不多之後,他才過來找李從嘉說道:“殿下,如今我們距離燕雲十六州並不遠,不如,與國師合並吧。”
李從嘉沉吟半晌說道:“先不忙,穩住雲內州,現在可以發消息給國內,讓他們準備接手雲內州,唔,就派人一路打過來吧,我相信他們能夠選出一個好人選的。”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趙匡胤這次沒有反對,他隻覺得……說不定這一次他們真的能夠將契丹的地盤奪過來一點,隻不過若是真的拿下了,到時候他們是打契丹,還是轉頭打北周?
如果是趙匡胤,他大概會選擇打北周,因為他們現在打契丹的話,北周若是還打算依靠契丹,那麽說不定就會跟契丹來個前後夾擊,到時候對他們就十分不利。
不過這一切都要等樞密院那邊派人來再說,無論如何,趙匡胤多少放下了心。
李從嘉讓他警惕契丹軍隊,讓他將人都關起來,趙匡胤猶豫說道:“這樣對降兵降將,不好吧?”
李從嘉十分痛快說道:“擔心什麽?反正我們現在是黨項人啊。”
趙匡胤……趙匡胤忽然有點同情黨項人,他們當初答應李從嘉的要求的時候,估計肯定沒有想到會背這麽多鍋。
趙匡胤按照李從嘉所說的做完之後,李從嘉這才放心,覺得今晚大概又能睡一個好覺。
就在他思索著是先回國,還是在這裏等樞密院派人的時候,一個親兵進來說道:“稟報將主,府外有人求見。”
有人求見?見他?
李從嘉很意外:“是誰?”
親兵說道:“沒說,他隻是讓我將這串佛珠給將主看。”
李從嘉一看親兵呈上來的佛珠立刻說道:“快快快,將人請進來!”
那串佛珠是當初李從嘉送給釋雪庭的琉璃佛珠,來的人不是釋雪庭就是跟他有關係的人!
實際上,來的人的確是釋雪庭本人,他依舊是一身素白僧袍,外麵穿著黑色的鬥篷,當他將帽子摘下的時候,李從嘉忍住了衝過去抱住他的衝動,含笑問道:“你……你怎麽過來的?”
釋雪庭微笑問道:“殿下,玩的開心嗎?”
李從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