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在得到前線戰敗的消息的時候, 看著戰報半天都沒說話,其他人看他不說話, 大氣都不敢出,還是釋雪庭輕聲喊道:“殿下。”
一直低著頭的李從嘉這才將戰報往桌子上一扔, 深呼吸好幾次都沒說出話來,釋雪庭一看到他嘴唇發白,就知道李從嘉氣狠了,心疼的不行,還不能表現出來,也不管之前說不會主動過問軍情的話,直接拿起戰報。
看完之後, 饒是釋雪庭一向冷靜也不得不沉著臉說了句:“泯滅人性!”
釋雪庭說完之後就將手中的戰報交給了旁邊的李景達, 然後樞密院眾人才一次傳看,等大家都看完之後,反而是李景達最冷靜。
楊業兵敗說起來也並不是他的原因,主要是契丹人太過無恥, 居然利用漢人百姓, 他們占據城池之後,將漢人百姓驅趕出城,麵對即將到來的大軍,而他們的士兵則站在城牆上準備等唐軍過來就放箭。
楊業就算手上有再多的神兵利器,一時之間也難以抉擇,這些百姓雖然都是敵國之人,然而卻也無辜, 當然楊業也沒那麽心軟,他隻是擔心。
他當然可以選擇無視這些百姓的生命,直接下令攻打,但是萬一到時候有仁人義士指責大唐窮凶極惡怎麽辦?到時候李從嘉若是迫於士大夫的壓力將他丟出去以平眾怒怎麽辦?
這件事情但凡換成其他人,或許他們的王都會去保一下對方,可是楊業沒有自信,所以楊業直接退兵了,幹脆利落的打算寫折子承認自己戰敗。
這樣的戰敗算不上是多麽恥辱,反正自己這邊的軍隊並沒有太大損失,而且就算要被問罪,這樣的罪名也不足以要他的性命,兩權相較取其輕,楊業隻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實際上他這個選擇李從嘉也理解,如果當時楊業真的出手了,他反而會覺得齒冷,會想辦法將楊業打壓下去,這樣一個冷血的人,真的上位了對人對己都不好。
可是就連楊業都沒有想到,契丹人為了侮辱唐軍,居然將那些百姓全部殺掉,而後將人頭堆成京觀,宣稱是斬殺的唐軍!
楊業當時險些被其吐血,連夜寫了折子上書,告訴大家唐軍沒有損失一個人,生怕被朝廷誤認為他不僅打了敗仗還折損了士兵。
契丹人的禽獸行徑也是李從嘉生氣的緣由,當然他對李繼勳更感到生氣,如果說以前他還想過放過李繼勳,現在出了這件事情,李繼勳算是間接害死了一城百姓,那一城百姓具體有多少人李從嘉也並不知道,但絕對不會少。
李景達等李從嘉臉色緩和一些之後說道:“契丹這是在打北周的主意,凡是他們入住的城池,他們都這樣殘殺一通的話,到最後那些城池就都落入了他們的手中,李繼勳……哼,李繼勳怕也無力要回那些城池!”
他說完之後,李從嘉更加生氣,半晌才說道:“既然他們自己找死那就成全他們,那個城池反正已經沒有了漢人,那就傳令下去,讓楊業全力攻打那個城池!”
然而讓李從嘉萬萬沒想到的就是耶律z居然給李從嘉寫了一封國書,告訴他,如果你停戰呢,那我們就先相安無事,如果你一意孤行要打,你打下一個城池我就屠臨城的人,打一座屠一座,反正我是野蠻人,不在乎你們漢人怎麽說,但是唐王你在不在意呢?
李從嘉:我去年買了個表!
李從嘉看了這封國書之後當場就掀了禦案,然而耶律z如果真的這麽幹,他還真沒辦法。
他知道耶律z或許隻是找個借口而已,就算他不攻打那些城池,耶律z也不會放任裏麵漢人太多,畢竟漢人太多他們的通知就不安穩,燕雲十六州當初多少人?、
這些年來中原因為戰亂人口銳減,嚴格來說燕雲十六州其實和平的時間比中原任何地方都要多,然而那裏的漢族人口銳減的也十分厲害,不就是被契丹所屠戮?
可就算知道了,李從嘉也不能真的再出兵,他不能背這個鍋,而且就算他想背,不在乎後人評判,內閣和樞密院也不會同意,他當初設立這兩個限製君權的地方,可以說是徹底的限製住了他,就算他現在自己寫了聖旨,沒有內閣和樞密院的簽發,也照樣是沒用的!
李從嘉忍不住說道:“李繼勳是瞎的嗎?他請來的援兵在殺他的百姓!”
李弘冀冷笑著說道:“他才不會在乎,他不僅僅不在乎,或許還在幫著契丹人,從楊業報上來的消息看,這些日子北周已經有很多百姓反抗了,然而都沒有任何水花就被撲滅,這裏麵肯定有李繼勳的手筆,否則耶律z就算派援軍來能有多少?他們手裏有沒有我們這樣的武器,那些百姓就算不能殺掉他們,總也能逃走的。”
李從嘉聽了之後更生氣,他真是恨不得現在就去殺了李繼勳。
在他生氣的時候,石守信開始譴責李繼勳,罵李繼勳吃裏扒外,反正怎麽難聽怎麽罵,然而他也就是罵一罵,從頭到尾都沒敢提契丹一個字,生怕耶律z一生氣派契丹兵過去打他!
對這兩個人,李從嘉是絕望了,估計真靠他們兩個,耶律z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他們的地盤,還讓他們俯首稱臣!
就在這個時候,耶律z又派人來掠邊,然後還賤兮兮你們殺我遼軍一人,我就殺一個漢族百姓,很公平吧?
自從出關到西域,李從嘉什麽時候這麽憋屈過?釋雪庭眼看他要被氣得失去理智,連忙說道:“先不急,我親往燕趙之地一趟,說不定還能聯絡上一些人。”
李從嘉轉頭看著他問道:“你在那裏還有認識人?”
釋雪庭難得猶豫了一下:“這個……真沒有。”
他再逆天也是有限,而且活動範圍也跟少林寺的地理位置有關,燕雲十六州那邊……他還真不怎麽熟悉,不過沒關係,不熟悉等去了就熟悉了,反正不能在這裏坐以待斃,否則他怕李從嘉會被活活氣死!
李從嘉這次也不說什麽舍不得了,在家國大事麵前,兒女情長總是要放一邊,或者說,他們兩個誰都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契丹人在中原土地肆虐而不會受到任何製裁。
他正色看著釋雪庭問道:“你去吧,別斷了聯絡就行。”
釋雪庭本來還擔心他反對,此時見他同意,不由得鬆了口氣說道:“放心吧。”
李從嘉想了想,還是將韓儔給拽了出來,釋雪庭的本事他是相信的,然而讓他孤身一人……好吧,也不是孤身一人,他身邊還帶著情報部的人,可是那畢竟是深入敵後,李從嘉想要給他上一層雙保險。
韓儔就是另外一個保險,他們兩個湊到一起或許能夠加快計劃的進度,而且在出發之前他們隻能製定一個目標,比如說煽動燕雲十六州百姓反叛,他們再進行支援,這中間具體怎麽實施,並不能製定一個十分詳細的計劃,因為什麽都有可能發生。
這個時候韓儔也不好再拒絕,畢竟是大事,現在不僅僅是李從嘉生氣,大唐從上到下都有一種要被氣瘋了的感覺,國家強盛,國民的自尊心就強,被別人提著刀威脅,誰能咽下這口氣?
李從嘉將釋雪庭送走之後,轉頭就對李景達他們說道:“準備一下,我要去巡幸邊境。”
內閣和樞密院眾人:??????
李從嘉正色說道:“邊境那邊如今不敢主動出擊,隻能被動挨打,時間長了是要出事情的,於情於理我都要去安撫一下邊境守軍。”
李景達連忙說道:“臣去就可以了。”
李弘冀也說道:“臣和四叔一起去!”
這件事情他們也想到過,隻不過,這種有收買人心嫌疑的事情他們不好主動提起,就在等一個機會,結果誰都沒想到李從嘉居然要自己去。
李從嘉擺擺手說道:“你們誰去都沒有我去有用。”
李景達隻覺得自己的頭發都要全白了:“殿下此言有理,可是……邊境如今畢竟危險,您過去若是出了什麽事情,我們如何向天下交代?您現在就是天下的希望啊。”
李景達這句話還真不是誇大,如今縱觀整個天下,還能夠扛起一統天下,結束戰亂大旗的人,也就是李從嘉一個了,其他人……李繼勳和石守信都已經沒了膽氣,尤其是李繼勳,他現在快要被天下人罵死了!
李從嘉笑了笑說道:“這個我知道,我會注意安全,若有契丹兵馬來也不會親自過去的,大家放心吧,我運氣一向很好。”
是的,大家都知道你運氣好,你要是運氣不好,就不可能在還不到而立之年的時候幾乎是赤手空拳大蝦了這麽一片江山,可就算是他說出花來,大家也不敢放他出去啊。
李從嘉淡定說道:“是你們給我準備,還是我自己去,你們選吧。”
自己去?還能怎麽自己去?當然是逃跑了啊!
這個時候無論是內閣眾臣還是樞密院眾將都特別後悔讓釋雪庭走的那麽早,否則還能讓他勸勸李從嘉,現在鍾太後不在了,王後深居簡出,也就一個釋雪庭說的話他還能聽一聽,結果人家走了!
李從嘉看他們的表情就說道:“不要打國師的主意了,我本來就要等他走了之後再啟程。”
呦豁,還是早就計劃好的!
眾人無奈,卻也沒有鬆口,互相一商量,幹脆轉頭就跑到了白鹿書院想要請那裏麵的老先生去勸勸李從嘉,畢竟無論是師行一還是範質、魏仁浦,李從嘉對他們都很尊敬,或許他們說的話李從嘉肯聽呢?
師行一等人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聚在一起分析局勢,他們三個都覺得大唐不能再這樣被動下去,然而想要不被動就要讓契丹內部出問題,他們多少也知道釋雪庭和韓儔的任務,都在觀望著這兩個人能不能成行。
師行一開口說道:“若是不行,老朽就隻能親自走一趟了,這些年來教書育人,別的不敢說,學生倒是不少的,也有一些學生在燕雲十六州。”
範質和魏仁浦一起點頭說道:“若是不行,我們也走一趟吧,不能讓契丹如此囂張下去。”
他們對於契丹的禽獸行徑是最看不下去的那些人,雖然他們是君子,但也不會迂腐到覺得李從嘉讓釋雪庭和韓儔去契丹內部搞破壞是不對的。
就在這個時候,周宗他們聯袂而來,告訴了這幾位老先生李從嘉非要去邊境的消息。
師行一等人聽了之後,麵麵相覷半晌,範質才歎了口氣說道:“如此,何愁天下人心不歸?”
說完這句話,範質就想到了郭榮,想當年郭榮也是身先士卒,並不是指揮躲在後麵,之前他覺得李從嘉很少帶兵出戰,還在想辦法限製將領的軍權,這是個隱患,早晚會有人不服氣而出問題。
結果沒想到,李從嘉比起郭榮膽子也並不小,隻不過是因為李從嘉並不善戰,所以他很少上戰場,在需要的時候,他也會挺身而出。
現在他覺得自己需要站出去,所以他要去。
冷靜理智的分析一下,無論是師行一還是範質和魏仁浦,他們都覺得這樣做是有好處的,至少能夠穩定軍心,而且還能將耶律z甚至整個契丹的目光吸引到邊境,從而最大限度的掩蓋釋雪庭他們的動向。
師行一說道:“若是殿下要去,老朽也豁出這把老命跟著走一趟吧。”
他們去或許在軍事上沒有什麽大用,卻能最大限度的為李從嘉造勢,隻要天下百姓都信服李從嘉,就能為將來統一天下節省很多時間。
周宗等人聽了都快哭了,他們過來是想搬救兵去勸李從嘉,結果誰知道救兵直接倒戈了!
範質再怎麽優雅此時也忍不住想要翻白眼,抬起手就用手中的羽毛扇挨個打周宗他們的頭,他年紀夠大,資曆夠老,聲望夠高,所以這麽做誰也說不出什麽來,哪怕周宗已經位極人臣。
魏仁浦是實在人,在旁邊解釋道:“殿下這麽做是對的,你們啊,還不如殿下看的清楚。”
李景達說道:“我們知道,可是……這一路變數太多,邊境也太危險,若是出了什麽事情可怎麽好?”
“這個世界上哪裏有絕對安全的地方?”範質開口問道:“你們能把他困在宮裏一輩子,讓他一步宮門都不出?”
“當然不是。”李景達嚇了一跳,真要這樣跟囚禁帝王有什麽區別?給他八百個膽子也不敢這麽幹,他要敢這樣,別人不說,國師轉頭就能把他們都抓起來,國師手下天策府的戰鬥力……那不是別的軍隊能夠比得上的。
周宗也跟著解釋道:“如今畢竟還是這裏安全,將來也是京城比較安全,更何況就算是在京畿周圍也比去邊境強啊。”
師行一過來補刀說道:“那又怎麽樣呢?前些日子,殿下不還是差點在諸位的眼皮子底下被刺殺嗎?”
周宗等人瞬間無言以對,尼瑪,那種事情……誰能想得到啊?真難為幾位能夠舉出這樣一個例子啊。
範質做最後總結說道:“殿下此行你們不僅不能攔,還要造勢!耶律z此人剛愎自負,若是他知道殿下親自前往邊境,說不定會親自帶人前來企圖活捉殿下,這樣他們就能順利入侵中原,如此,直接在邊境一決勝負也是好事。”
眾人越聽越是心驚膽顫,他們的利益都係李從嘉一身,所以他們不希望李從嘉出事情,而範質則不同,範質看得更多的是大局,隻要李從嘉去,至少大唐不會被罵成縮頭烏龜。
李景達等人沉痛的離開了白鹿書院,原本想過來請教方法,結果方法沒請教到,他們反而要被範質等人說服了,這上哪兒說理去?
第二天,李從嘉又開始催,一連催了好幾天,他們見李從嘉決心已定,並且耐心越來越少,生怕李從嘉一生氣直接自己點上天策府和火?器?營的兵直接跑,畢竟這兩軍都是直屬李從嘉管轄的,到時候他們哭都來不及。
於是整個朝廷都運轉起來,李從嘉身邊帶著的人都經過了嚴格的篩選和安排,力求最大限度保障李從嘉的安全。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次李從嘉沒有再說他們小題大做之類的話,為了讓周宗等人放心,幾乎是他們的要求,他都答應,包括不要在戰爭來臨的時候沒事兒上城牆之類的。
在他們看來,李從嘉到了邊境,耶律z為了挑釁李從嘉,派人過來攻城是十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李從嘉都答應下來,然後才是最主要的:他要帶誰去?
內閣的大臣就別想了,他們要留下來處理政務,實在無法做決定的才能交給李從嘉,甚至李從嘉這一走,他們的任務更重一點。
樞密院倒是能夠跟著去,然而卻也要有人坐鎮,現在楊業還在前線不敢回來呢,雖然一時之間不能再出兵,但也要防止契丹人偷襲攻城啊!
最後李從嘉讓李弘冀和趙匡胤跟著他去了,李景達被他留下來看家。
在下麵人為了他出行的準備而忙亂不堪的時候,李從嘉說了句:“多準備一些冬裝。”
周宗等人差點沒被嚇死!
“您這是要幹啥?”作為最年輕的內閣大臣,徐鉉實在是坐不住,忍不住問了一句。
李從嘉說道:“別擔心,我不是要在邊境上停留那麽久,反正都是出去一趟,順便沿途仔細看看大唐百姓如今過的如何,這樣一來趕路或許不會特別快,路上花的時間多,等到那裏的時候說不定延州那裏都已經很冷了,那邊天氣冷的早,你們也不是不知道。”
眾人聽了之後頓時鬆了口氣,他們恨不得李從嘉隻在大唐境內轉悠轉悠就回來,不去邊境更好了,路上耽誤時間算什麽?多耽誤一點,在半路上就得回來才好呢――畢竟過年的時候李從嘉還是要在這裏的。
李從嘉不知道周宗等人的想法,他正在點兵,天策府和火?器?營他直接各帶了五百走,在算上李弘冀和趙匡胤兩個人的親兵以及挑出來的一些士兵,整個隊伍幾乎有兩千人左右。
這個數字看上去不多,但是等人真的站在那裏之後,就會知道兩千人是多麽龐大的一個群體。
李從嘉也想得開,反正邊境有守軍,他帶太多人反而容易拖累進度。
不過,就算是這樣他們的行進速度也不是很快,李弘冀和趙匡胤兩個人都很奇怪,火?器?軍守著的那兩輛車是什麽東西。
對此李從嘉很淡定地說道:“哦,一些雷盒和多炮筒。”
李弘冀差點沒被嚇死,開口問道:“殿下,您這真是要去打仗的嗎?”
李從嘉笑著擺擺手說道:“當然不是,隻不過,邊境守軍那裏可能沒有多少這樣的火?器,反正也是過去一趟,給邊境守軍也送點好東西過去。”
李弘冀和趙匡胤對視一眼,這個……聽上去邏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李弘冀總覺得有哪裏不太對。
李從嘉雖然說在路上可能會耽誤時間,但等他們到邊境的時候也不過就用了兩個月左右,到那裏的前半個月,李從嘉一直很安分,見見守將,慰問一下邊境軍官,收貨感激崇拜無數,讓所有人都放下了心。
然而事實證明,李弘冀放心的太早了!
等他們到夏州的第二天一早,李弘冀去找李從嘉的時候發現王帳已經人去帳空,他轉頭去找趙匡胤,發現趙匡胤也不見了!
等找了一圈都沒發現兩個人的蹤跡之後,李弘冀站在王帳之內,整個人都非常崩潰。
一直低著頭的李從嘉這才將戰報往桌子上一扔, 深呼吸好幾次都沒說出話來,釋雪庭一看到他嘴唇發白,就知道李從嘉氣狠了,心疼的不行,還不能表現出來,也不管之前說不會主動過問軍情的話,直接拿起戰報。
看完之後, 饒是釋雪庭一向冷靜也不得不沉著臉說了句:“泯滅人性!”
釋雪庭說完之後就將手中的戰報交給了旁邊的李景達, 然後樞密院眾人才一次傳看,等大家都看完之後,反而是李景達最冷靜。
楊業兵敗說起來也並不是他的原因,主要是契丹人太過無恥, 居然利用漢人百姓, 他們占據城池之後,將漢人百姓驅趕出城,麵對即將到來的大軍,而他們的士兵則站在城牆上準備等唐軍過來就放箭。
楊業就算手上有再多的神兵利器,一時之間也難以抉擇,這些百姓雖然都是敵國之人,然而卻也無辜, 當然楊業也沒那麽心軟,他隻是擔心。
他當然可以選擇無視這些百姓的生命,直接下令攻打,但是萬一到時候有仁人義士指責大唐窮凶極惡怎麽辦?到時候李從嘉若是迫於士大夫的壓力將他丟出去以平眾怒怎麽辦?
這件事情但凡換成其他人,或許他們的王都會去保一下對方,可是楊業沒有自信,所以楊業直接退兵了,幹脆利落的打算寫折子承認自己戰敗。
這樣的戰敗算不上是多麽恥辱,反正自己這邊的軍隊並沒有太大損失,而且就算要被問罪,這樣的罪名也不足以要他的性命,兩權相較取其輕,楊業隻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實際上他這個選擇李從嘉也理解,如果當時楊業真的出手了,他反而會覺得齒冷,會想辦法將楊業打壓下去,這樣一個冷血的人,真的上位了對人對己都不好。
可是就連楊業都沒有想到,契丹人為了侮辱唐軍,居然將那些百姓全部殺掉,而後將人頭堆成京觀,宣稱是斬殺的唐軍!
楊業當時險些被其吐血,連夜寫了折子上書,告訴大家唐軍沒有損失一個人,生怕被朝廷誤認為他不僅打了敗仗還折損了士兵。
契丹人的禽獸行徑也是李從嘉生氣的緣由,當然他對李繼勳更感到生氣,如果說以前他還想過放過李繼勳,現在出了這件事情,李繼勳算是間接害死了一城百姓,那一城百姓具體有多少人李從嘉也並不知道,但絕對不會少。
李景達等李從嘉臉色緩和一些之後說道:“契丹這是在打北周的主意,凡是他們入住的城池,他們都這樣殘殺一通的話,到最後那些城池就都落入了他們的手中,李繼勳……哼,李繼勳怕也無力要回那些城池!”
他說完之後,李從嘉更加生氣,半晌才說道:“既然他們自己找死那就成全他們,那個城池反正已經沒有了漢人,那就傳令下去,讓楊業全力攻打那個城池!”
然而讓李從嘉萬萬沒想到的就是耶律z居然給李從嘉寫了一封國書,告訴他,如果你停戰呢,那我們就先相安無事,如果你一意孤行要打,你打下一個城池我就屠臨城的人,打一座屠一座,反正我是野蠻人,不在乎你們漢人怎麽說,但是唐王你在不在意呢?
李從嘉:我去年買了個表!
李從嘉看了這封國書之後當場就掀了禦案,然而耶律z如果真的這麽幹,他還真沒辦法。
他知道耶律z或許隻是找個借口而已,就算他不攻打那些城池,耶律z也不會放任裏麵漢人太多,畢竟漢人太多他們的通知就不安穩,燕雲十六州當初多少人?、
這些年來中原因為戰亂人口銳減,嚴格來說燕雲十六州其實和平的時間比中原任何地方都要多,然而那裏的漢族人口銳減的也十分厲害,不就是被契丹所屠戮?
可就算知道了,李從嘉也不能真的再出兵,他不能背這個鍋,而且就算他想背,不在乎後人評判,內閣和樞密院也不會同意,他當初設立這兩個限製君權的地方,可以說是徹底的限製住了他,就算他現在自己寫了聖旨,沒有內閣和樞密院的簽發,也照樣是沒用的!
李從嘉忍不住說道:“李繼勳是瞎的嗎?他請來的援兵在殺他的百姓!”
李弘冀冷笑著說道:“他才不會在乎,他不僅僅不在乎,或許還在幫著契丹人,從楊業報上來的消息看,這些日子北周已經有很多百姓反抗了,然而都沒有任何水花就被撲滅,這裏麵肯定有李繼勳的手筆,否則耶律z就算派援軍來能有多少?他們手裏有沒有我們這樣的武器,那些百姓就算不能殺掉他們,總也能逃走的。”
李從嘉聽了之後更生氣,他真是恨不得現在就去殺了李繼勳。
在他生氣的時候,石守信開始譴責李繼勳,罵李繼勳吃裏扒外,反正怎麽難聽怎麽罵,然而他也就是罵一罵,從頭到尾都沒敢提契丹一個字,生怕耶律z一生氣派契丹兵過去打他!
對這兩個人,李從嘉是絕望了,估計真靠他們兩個,耶律z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他們的地盤,還讓他們俯首稱臣!
就在這個時候,耶律z又派人來掠邊,然後還賤兮兮你們殺我遼軍一人,我就殺一個漢族百姓,很公平吧?
自從出關到西域,李從嘉什麽時候這麽憋屈過?釋雪庭眼看他要被氣得失去理智,連忙說道:“先不急,我親往燕趙之地一趟,說不定還能聯絡上一些人。”
李從嘉轉頭看著他問道:“你在那裏還有認識人?”
釋雪庭難得猶豫了一下:“這個……真沒有。”
他再逆天也是有限,而且活動範圍也跟少林寺的地理位置有關,燕雲十六州那邊……他還真不怎麽熟悉,不過沒關係,不熟悉等去了就熟悉了,反正不能在這裏坐以待斃,否則他怕李從嘉會被活活氣死!
李從嘉這次也不說什麽舍不得了,在家國大事麵前,兒女情長總是要放一邊,或者說,他們兩個誰都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契丹人在中原土地肆虐而不會受到任何製裁。
他正色看著釋雪庭問道:“你去吧,別斷了聯絡就行。”
釋雪庭本來還擔心他反對,此時見他同意,不由得鬆了口氣說道:“放心吧。”
李從嘉想了想,還是將韓儔給拽了出來,釋雪庭的本事他是相信的,然而讓他孤身一人……好吧,也不是孤身一人,他身邊還帶著情報部的人,可是那畢竟是深入敵後,李從嘉想要給他上一層雙保險。
韓儔就是另外一個保險,他們兩個湊到一起或許能夠加快計劃的進度,而且在出發之前他們隻能製定一個目標,比如說煽動燕雲十六州百姓反叛,他們再進行支援,這中間具體怎麽實施,並不能製定一個十分詳細的計劃,因為什麽都有可能發生。
這個時候韓儔也不好再拒絕,畢竟是大事,現在不僅僅是李從嘉生氣,大唐從上到下都有一種要被氣瘋了的感覺,國家強盛,國民的自尊心就強,被別人提著刀威脅,誰能咽下這口氣?
李從嘉將釋雪庭送走之後,轉頭就對李景達他們說道:“準備一下,我要去巡幸邊境。”
內閣和樞密院眾人:??????
李從嘉正色說道:“邊境那邊如今不敢主動出擊,隻能被動挨打,時間長了是要出事情的,於情於理我都要去安撫一下邊境守軍。”
李景達連忙說道:“臣去就可以了。”
李弘冀也說道:“臣和四叔一起去!”
這件事情他們也想到過,隻不過,這種有收買人心嫌疑的事情他們不好主動提起,就在等一個機會,結果誰都沒想到李從嘉居然要自己去。
李從嘉擺擺手說道:“你們誰去都沒有我去有用。”
李景達隻覺得自己的頭發都要全白了:“殿下此言有理,可是……邊境如今畢竟危險,您過去若是出了什麽事情,我們如何向天下交代?您現在就是天下的希望啊。”
李景達這句話還真不是誇大,如今縱觀整個天下,還能夠扛起一統天下,結束戰亂大旗的人,也就是李從嘉一個了,其他人……李繼勳和石守信都已經沒了膽氣,尤其是李繼勳,他現在快要被天下人罵死了!
李從嘉笑了笑說道:“這個我知道,我會注意安全,若有契丹兵馬來也不會親自過去的,大家放心吧,我運氣一向很好。”
是的,大家都知道你運氣好,你要是運氣不好,就不可能在還不到而立之年的時候幾乎是赤手空拳大蝦了這麽一片江山,可就算是他說出花來,大家也不敢放他出去啊。
李從嘉淡定說道:“是你們給我準備,還是我自己去,你們選吧。”
自己去?還能怎麽自己去?當然是逃跑了啊!
這個時候無論是內閣眾臣還是樞密院眾將都特別後悔讓釋雪庭走的那麽早,否則還能讓他勸勸李從嘉,現在鍾太後不在了,王後深居簡出,也就一個釋雪庭說的話他還能聽一聽,結果人家走了!
李從嘉看他們的表情就說道:“不要打國師的主意了,我本來就要等他走了之後再啟程。”
呦豁,還是早就計劃好的!
眾人無奈,卻也沒有鬆口,互相一商量,幹脆轉頭就跑到了白鹿書院想要請那裏麵的老先生去勸勸李從嘉,畢竟無論是師行一還是範質、魏仁浦,李從嘉對他們都很尊敬,或許他們說的話李從嘉肯聽呢?
師行一等人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聚在一起分析局勢,他們三個都覺得大唐不能再這樣被動下去,然而想要不被動就要讓契丹內部出問題,他們多少也知道釋雪庭和韓儔的任務,都在觀望著這兩個人能不能成行。
師行一開口說道:“若是不行,老朽就隻能親自走一趟了,這些年來教書育人,別的不敢說,學生倒是不少的,也有一些學生在燕雲十六州。”
範質和魏仁浦一起點頭說道:“若是不行,我們也走一趟吧,不能讓契丹如此囂張下去。”
他們對於契丹的禽獸行徑是最看不下去的那些人,雖然他們是君子,但也不會迂腐到覺得李從嘉讓釋雪庭和韓儔去契丹內部搞破壞是不對的。
就在這個時候,周宗他們聯袂而來,告訴了這幾位老先生李從嘉非要去邊境的消息。
師行一等人聽了之後,麵麵相覷半晌,範質才歎了口氣說道:“如此,何愁天下人心不歸?”
說完這句話,範質就想到了郭榮,想當年郭榮也是身先士卒,並不是指揮躲在後麵,之前他覺得李從嘉很少帶兵出戰,還在想辦法限製將領的軍權,這是個隱患,早晚會有人不服氣而出問題。
結果沒想到,李從嘉比起郭榮膽子也並不小,隻不過是因為李從嘉並不善戰,所以他很少上戰場,在需要的時候,他也會挺身而出。
現在他覺得自己需要站出去,所以他要去。
冷靜理智的分析一下,無論是師行一還是範質和魏仁浦,他們都覺得這樣做是有好處的,至少能夠穩定軍心,而且還能將耶律z甚至整個契丹的目光吸引到邊境,從而最大限度的掩蓋釋雪庭他們的動向。
師行一說道:“若是殿下要去,老朽也豁出這把老命跟著走一趟吧。”
他們去或許在軍事上沒有什麽大用,卻能最大限度的為李從嘉造勢,隻要天下百姓都信服李從嘉,就能為將來統一天下節省很多時間。
周宗等人聽了都快哭了,他們過來是想搬救兵去勸李從嘉,結果誰知道救兵直接倒戈了!
範質再怎麽優雅此時也忍不住想要翻白眼,抬起手就用手中的羽毛扇挨個打周宗他們的頭,他年紀夠大,資曆夠老,聲望夠高,所以這麽做誰也說不出什麽來,哪怕周宗已經位極人臣。
魏仁浦是實在人,在旁邊解釋道:“殿下這麽做是對的,你們啊,還不如殿下看的清楚。”
李景達說道:“我們知道,可是……這一路變數太多,邊境也太危險,若是出了什麽事情可怎麽好?”
“這個世界上哪裏有絕對安全的地方?”範質開口問道:“你們能把他困在宮裏一輩子,讓他一步宮門都不出?”
“當然不是。”李景達嚇了一跳,真要這樣跟囚禁帝王有什麽區別?給他八百個膽子也不敢這麽幹,他要敢這樣,別人不說,國師轉頭就能把他們都抓起來,國師手下天策府的戰鬥力……那不是別的軍隊能夠比得上的。
周宗也跟著解釋道:“如今畢竟還是這裏安全,將來也是京城比較安全,更何況就算是在京畿周圍也比去邊境強啊。”
師行一過來補刀說道:“那又怎麽樣呢?前些日子,殿下不還是差點在諸位的眼皮子底下被刺殺嗎?”
周宗等人瞬間無言以對,尼瑪,那種事情……誰能想得到啊?真難為幾位能夠舉出這樣一個例子啊。
範質做最後總結說道:“殿下此行你們不僅不能攔,還要造勢!耶律z此人剛愎自負,若是他知道殿下親自前往邊境,說不定會親自帶人前來企圖活捉殿下,這樣他們就能順利入侵中原,如此,直接在邊境一決勝負也是好事。”
眾人越聽越是心驚膽顫,他們的利益都係李從嘉一身,所以他們不希望李從嘉出事情,而範質則不同,範質看得更多的是大局,隻要李從嘉去,至少大唐不會被罵成縮頭烏龜。
李景達等人沉痛的離開了白鹿書院,原本想過來請教方法,結果方法沒請教到,他們反而要被範質等人說服了,這上哪兒說理去?
第二天,李從嘉又開始催,一連催了好幾天,他們見李從嘉決心已定,並且耐心越來越少,生怕李從嘉一生氣直接自己點上天策府和火?器?營的兵直接跑,畢竟這兩軍都是直屬李從嘉管轄的,到時候他們哭都來不及。
於是整個朝廷都運轉起來,李從嘉身邊帶著的人都經過了嚴格的篩選和安排,力求最大限度保障李從嘉的安全。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次李從嘉沒有再說他們小題大做之類的話,為了讓周宗等人放心,幾乎是他們的要求,他都答應,包括不要在戰爭來臨的時候沒事兒上城牆之類的。
在他們看來,李從嘉到了邊境,耶律z為了挑釁李從嘉,派人過來攻城是十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李從嘉都答應下來,然後才是最主要的:他要帶誰去?
內閣的大臣就別想了,他們要留下來處理政務,實在無法做決定的才能交給李從嘉,甚至李從嘉這一走,他們的任務更重一點。
樞密院倒是能夠跟著去,然而卻也要有人坐鎮,現在楊業還在前線不敢回來呢,雖然一時之間不能再出兵,但也要防止契丹人偷襲攻城啊!
最後李從嘉讓李弘冀和趙匡胤跟著他去了,李景達被他留下來看家。
在下麵人為了他出行的準備而忙亂不堪的時候,李從嘉說了句:“多準備一些冬裝。”
周宗等人差點沒被嚇死!
“您這是要幹啥?”作為最年輕的內閣大臣,徐鉉實在是坐不住,忍不住問了一句。
李從嘉說道:“別擔心,我不是要在邊境上停留那麽久,反正都是出去一趟,順便沿途仔細看看大唐百姓如今過的如何,這樣一來趕路或許不會特別快,路上花的時間多,等到那裏的時候說不定延州那裏都已經很冷了,那邊天氣冷的早,你們也不是不知道。”
眾人聽了之後頓時鬆了口氣,他們恨不得李從嘉隻在大唐境內轉悠轉悠就回來,不去邊境更好了,路上耽誤時間算什麽?多耽誤一點,在半路上就得回來才好呢――畢竟過年的時候李從嘉還是要在這裏的。
李從嘉不知道周宗等人的想法,他正在點兵,天策府和火?器?營他直接各帶了五百走,在算上李弘冀和趙匡胤兩個人的親兵以及挑出來的一些士兵,整個隊伍幾乎有兩千人左右。
這個數字看上去不多,但是等人真的站在那裏之後,就會知道兩千人是多麽龐大的一個群體。
李從嘉也想得開,反正邊境有守軍,他帶太多人反而容易拖累進度。
不過,就算是這樣他們的行進速度也不是很快,李弘冀和趙匡胤兩個人都很奇怪,火?器?軍守著的那兩輛車是什麽東西。
對此李從嘉很淡定地說道:“哦,一些雷盒和多炮筒。”
李弘冀差點沒被嚇死,開口問道:“殿下,您這真是要去打仗的嗎?”
李從嘉笑著擺擺手說道:“當然不是,隻不過,邊境守軍那裏可能沒有多少這樣的火?器,反正也是過去一趟,給邊境守軍也送點好東西過去。”
李弘冀和趙匡胤對視一眼,這個……聽上去邏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李弘冀總覺得有哪裏不太對。
李從嘉雖然說在路上可能會耽誤時間,但等他們到邊境的時候也不過就用了兩個月左右,到那裏的前半個月,李從嘉一直很安分,見見守將,慰問一下邊境軍官,收貨感激崇拜無數,讓所有人都放下了心。
然而事實證明,李弘冀放心的太早了!
等他們到夏州的第二天一早,李弘冀去找李從嘉的時候發現王帳已經人去帳空,他轉頭去找趙匡胤,發現趙匡胤也不見了!
等找了一圈都沒發現兩個人的蹤跡之後,李弘冀站在王帳之內,整個人都非常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