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送走十三王子之後, 轉頭就將周宗喊過來說道:“鴻臚寺該撿起來了。”


    周宗愣了一下:“鴻臚寺?”


    說實話,他們現在因為人少都緊著比較重要的部門在重建, 鴻臚寺這種可有可無的,就放到了後麵, 畢竟現在他們的外交來往也並不頻繁。


    不過周宗想想也是,這次十三王子過來,是李從嘉親自接待的,如今十三王子已經簽下了文書,決定認李從嘉為主,到時候至少李從嘉是肅州這一片的土皇帝,那麽肯定需要跟歸義軍以及甘州回鶻打交道。


    周宗沉思半晌說道:“鴻臚寺卿的大臣, 怕是要用到西域本土人士了。”


    李從嘉皺眉:“必須?”


    周宗說道:“這是最好的選擇, 您想要民心,想要肅州世家支持您,就不能把他們排除在外。”


    李從嘉有些不願意說道:“他們這些人未必有那個本事。”


    周宗失笑:“那就找有本事的,退一萬步說, 在肅州這個地方, 他們的能力肯定能夠支撐,至於以後行不行……也不是誰上來就一輩子不下去了不是?”


    李從嘉認真思索,他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一看到肅州如今的情況,他是真的不相信這些人,龍家沒錢嗎?肅州世家都沒錢嗎?不可能,要不然萬裏香食肆怎麽可能那麽受歡迎?那裏的包廂院落那麽貴, 他們怎麽吃得起?


    可是肅州現在是什麽情況,李從嘉拿到手上的那些小城,也就是中原那些村鎮的水平,普通百姓每日都在為三餐掙紮,餓死的人比比皆是,哪怕李從嘉現在接手了也沒有特別大的改善――他不可能把所有錢都用在這些無底洞上,他要防備太多。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不過周宗提出來的問題太尖銳,若是沒有那些世家的支持,他就算登上了王位也坐不穩!


    隻是一個鴻臚寺的話,李從嘉也沒什麽舍不得,最讓他意外的是,宋齊丘居然提出了另外一個方向:“西域人天生善戰,或許能在他們之中提拔大將。”


    現在他們手上的將領實在是太少,雖然後來提拔了一些,卻也能力有限,否則也不至於還讓田五娘上戰場。


    當然這些大臣倒不是對女人看不起啊,貶低女人,而是覺得這樣有些丟人,他們這麽多大老爺們,結果讓個小娘子在外征戰,他們在這裏享受勝利果實,這實在是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


    小娘子嘛,難道不應該是讀書寫詩畫畫,哪怕是去打馬球,都比上戰場安全的多啊。


    更重要的是田五娘是楊新的未婚妻,楊新跟李從嘉表麵上看是沒什麽關心的,但是衝著他的身世,在加上他是釋雪庭的俗家弟子,就已經被打上了不要惹的戳,他的未婚妻要是死在戰場上,大家也覺得挺對不住他。


    李從嘉聽了之後有些意外:“提拔將領?軍權……交給外族人……怕是不合適吧?”


    李從嘉一直都堅信,你身邊可以沒有太多文臣,但是軍權一定要牢牢握在手裏,我兔某個偉人曾經說過,槍杆子裏出政權,他隻要有兵權,就一定能翻身。


    而且他也用自己的經曆實踐了一下,如果他手上沒有一點兵,沒有提前將李平和朱元送走,他現在隻能蝸居在南邊,等周軍兵臨城下的時候,或者惶惶如喪家之犬,或者被李z拋棄,為他的逃跑拖延時間。


    無論哪一個下場都不太好,現在在周國的李從善……日子恐怕並沒有那麽好過。


    蕭儼皺眉:“殿下……該選幾個老師了。”


    李從嘉剛開始還有些茫然,不懂怎麽從選拔大將,轉到了老師這個話題上,繼而反應過來,蕭儼是覺得他有不足之處,然而……這樣公開指出他需要老師,這是不是太不給他麵子了?


    也幸好現在李從嘉有個監國太子身份,並且這個身份會一直持續下去,否則如果有人當著李z的麵說要給他找老師,那就是打他的臉,並且發出了倒太子的信號啊!


    李從嘉臉色漲紅,他當然能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但是在這些老狐狸麵前,不用裝成那樣,裝的太深沉,心機太深,反而會讓他們忌憚,李從嘉自認玩花樣玩不過他們,那大家最好就真心換真心,誰也別耍誰。


    諸位大臣看李從嘉鼓起臉頰,又是委屈又是不服氣的樣子,都忍不住臉上掛上了微笑。


    蕭儼剛剛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心中後悔不已,覺得自己完全是昏了頭,這次能夠入內閣,他已經提醒過自己許多次謹言慎行,然而架不住李從嘉虛心,隻要蕭儼指出來的不對的地方,李從嘉都接納並且改變了,這就讓蕭儼看到不對的事情,更加忍不住。


    然後當眾給了太子難看,不過,他看著李從嘉的表情,就知道李從嘉並沒有生氣。


    如果李從嘉表現出什麽都沒發生的樣子,蕭儼才應該擔心,現在他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知道自己錯了,卻又拋不開麵子,不願意承認的孩子。


    哎,蕭儼算了算,李從嘉也比他孫子大不了多少,這樣一想,他口氣就更和緩了:“殿下如今貴為太子,但是帝王之術卻從未接觸過,是該學一學了。”


    李從嘉抿了抿嘴:“我現在就算敢找老師,怕也沒人敢當太子太師。”


    眾人頓時心中敞亮,可不是嘛,如果李從嘉隻是單純的太子當然沒問題,然而他現在實際上就是聖人,權柄在握,你當聖人的老師?是想篡位嗎?


    韓熙載笑眯眯的打圓場說道:“殿下這不是在與我們商議嗎?”


    韓熙載對李從嘉不能更滿意,他們這些內閣輔臣年紀都不小了,李從嘉對他們一向敬重,這就夠了,還要求什麽呀?


    李從嘉臉色緩和過來隻是說道:“蕭卿突然由此一言必然有其道理,直說吧。”


    蕭儼認真說道:“殿下既然有誌成為天下共主,又何必隻將自己的眼界困在漢家身上呢?將來,焉耆人不是您的子民嗎?回鶻人不是您的子民嗎?哪怕風俗不同,但在絕對的強大麵前,他們也會選擇俯首稱臣。”


    李從嘉若有所思,宋齊丘補充道:“昔日唐初太宗高宗兩位聖人手下突厥大將雲集,他們對大唐忠心的很。”


    李從嘉本來想要說一句安史之亂就是前車之鑒,不過,想一想蕭儼特地說了強大的實力,而到了安史之亂的時候,大唐的積弊已多,對地方幾乎失去了控製,這才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


    想到這裏,他坦然說道:“是我想岔了,不過怎麽選也成問題。”


    “不如……武舉?”周宗說道:“等事情逐步上正規,也是該開科舉了。”


    李從嘉一聽,瞬間就想笑,剛剛在討論將領問題的時候,他都要以為這幾位是民族和平大使了,然而現在卻又露出了他們的本來麵目,科舉……在這個地方舉行科舉,最終能夠勝出的不也還是他們的人嗎?


    西域人有幾個會寫漢字都成問題!


    不過這樣也好,李從嘉需要一個備用的比較年輕的領導班子,現在內閣的這幾個人都太老了,老到就算他們立刻退休都不會有人覺得不對的地步,而一旦出個萬一,李從嘉連個備用的輔臣人選都沒有!


    想到這裏,李從嘉點頭說道:“是可以開了,不過,什麽時候開?”


    “秋天吧,農曆九月。”徐鉉說道。


    以往科舉都差不多是在這個時候舉行,如果有需要,可能春天還開一科,不過這就看朝廷的消息了。


    李從嘉立刻拍板:“那就這樣。”


    現在已經快要進入夏季,看上去時間有些緊迫,不過李從嘉知道,這些大佬心裏也是有小九九的,明麵上說著西域人也都是治下子民,但是要讓出一半朝堂,他們肯定不願意,所以必須要在塵埃落定之前,將能夠填上的主要位置都填上,哦,當然也要空出一些位子,用來安撫人心。


    科舉這件事情就需要禮部出馬,李從嘉想了想說道:“我記得,徐鍇先生也過來了吧?”


    徐鉉愣了一下,繼而說道:“是的。”


    徐鍇是他的弟弟,這次跟過來之後,一直沒有找到適合他的位置,李從嘉也沒提起過他,徐鉉就沒著急,反正他如今他已經入閣,等將來難道還不能給弟弟安排個職位?


    結果沒想到李從嘉現在居然問起來了,徐鉉心中立時有些激動。


    李從嘉想了想說道:“徐鍇先生也是文學大家,二徐之名我亦是久仰,恰巧如今禮部尚書暫且空缺,就讓徐鍇來吧。”


    以前李從嘉總擔心下麵人把自己架空,現在他倒是沒這個想法了,就算有人有這個想法其他人也不幹啊,至於這次科舉會不會變成他們拉黨結派的場合,李從嘉決定觀察一下,現在什麽都還沒步上正軌,如果發現有什麽不對的地方看,調整也比較好弄。


    李從嘉這個甩手掌櫃做的讓人很感激,科舉一向是諸事之中重中之重,交給徐鍇就代表李從嘉對他們徐家的信任啊。


    而李從嘉的理由十分充足,周宗等人掂量了一下,發現在學問上麵,他們還真不是二徐的對手,隻能遺憾的看著這塊肥肉被分走。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李從嘉正在思考怎麽避免明朝那種黨派的弊病,進士探花這種,在考上之前,就已經被烙下了烙印,成為各個不同黨派的人,這個是必須想辦法遏製,就算不能完全避免,也不能搞得那麽猖獗。


    當然,明朝出現這種情況,還是跟重文輕武有關,還好還好,這個年代,文武係統分的還不是特別清楚,好多人的目標都是出將入相。


    李從嘉思考半晌之後,轉頭就去拜會了一個人:師行一。


    這位大儒從南邊一直跟著他到了西域,從來不曾抱怨過,李從嘉雖然對他也尊敬,逢年過節,到了壽辰都會送過去賀禮,但因為事務繁多,當年給予對方的承諾一直都沒有實現也是真的,這一點讓他覺得十分羞愧。


    好在師行一比較豁達,現在他的弟子在朝中都有立足之地,雖然不是很高的官職,卻都是要緊的實權部門,官職不高也是因為年紀不夠大,資曆不夠老,隻要按部就班,再加上李從嘉對他們多有照拂,將來總能出人頭地。


    師行一到了如今這個年紀,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弟子和兒子,如今總算是放下心來,他看得出,李從嘉所謀者大,至少肅州是要落入他的口袋的,隻要他別跟他爹一樣犯昏,他的弟子和兒子總能混個善終。


    李從嘉在看到師行一的時候,十分震驚,之前師行一多麽健朗,哪怕年紀略有些大,說話做事也十分清楚條理分明,如今看上去整個人都有些老態龍鍾了。


    略意向,他就知道,這大概是沒什麽事做之後,人就鬆散了下來,很容易出問題。


    師行一見到李從嘉也十分意外,李從嘉如今身份貴重,就算出來一般也都是去某某重臣家裏,以示恩寵,到他這裏的時間並不多。


    “殿下。”


    “師先生免禮。”李從嘉趕忙把老人家扶起來,都這個年紀了,差不多是到了見聖人都不用行禮的時候,他可受不起這一禮。


    師行一笑嗬嗬說道:“殿下今日不忙?”


    李從嘉略有些慚愧:“也不算不忙,隻是有事求到師先生,所以便親自上門拜訪。”


    師行一趕忙擺手:“您有用得著老朽的地方,是老朽的福氣,可別說什麽求不求的。”


    李從嘉頷首,也不過多寒暄,隻是說道:“先生,安寧城要開科舉了。”


    “什麽?”師行一聽了之後立刻坐直了身體:“您……說真的?”


    李從嘉微微頷首,師行一頓時眉開眼笑:“好啊,好啊。”


    開科舉對於師行一而言是個好消息,這樣哪怕他的弟子有不能走李從嘉門路安排進去的,也能靠著自己考上去,難是難了點,但是終歸是條路子,更何況看看如今安寧城的情況,競爭力能有多大呢?


    師行一高興了一會,這才反應過來,李從嘉找他似乎有事,不由問道:“殿下,是想讓我做什麽呢?”


    李從嘉簡潔說道:“我已任命徐鍇為禮部尚書,管理此事,不過徐鍇畢竟年輕,還想讓師先生過去給試題把把關,當然最主要的是,徐鍇來這裏畢竟時間少,對於安寧城的情況可能不太了解,您跟他多說一說便是。”


    師行一猶豫說道:“這……”


    李從嘉說道:“您也不必擔心,隻要您同意,我便下詔封您為文華殿大學士,隸屬翰林院。”


    大學士管科舉自然也是名正言順,師行一眉頭舒展:“如此也好。”


    師行一很快就領會了李從嘉的意思,估計他是希望自己盯著徐鍇別把試題設置的太難,畢竟安寧城的文人並不多,算上李從嘉整個轄區範圍的話,整體文化水平也是……一言難盡。


    李從嘉聽了之後又說道:“其次,我還有個要求,我希望您能重建藍田書院。”


    師行一瞪大眼睛:“這……我若為大學士,再建書院怕是於禮不合。”


    李從嘉微笑:“這個書院,我來做山長如何?”


    太子做山長,大學士輔助那就很說得過去了。


    師行一若有所思地看著李從嘉,頓時明白,李從嘉是不想朝堂被世家所霸占,隻是……太子置辦的書院,生源不還是那些人?


    李從嘉說道:“這個書院要大,並且想要進入書院讀書也是要考試的,具體章程還要細究,不過,我是想來問您,願不願意?雖然我占著一個山長的名頭,但是別的事情估計還是要您來的,更何況您也比較熟悉這些。”


    師行一腦子一轉,立刻答應了,為什麽不答應?雖然現在讓他忙科舉的事情,但是科舉過後,他這個大學士就要靠邊站了,畢竟一年也就一次科舉,而他又沒有那個能力參政,去辦書院反而是最適合他的事情。


    李從嘉含笑看著師行一重新煥發活力,不由得開始盤算,現在建立起來的書院是為了培養人才,但是僅僅隻開科舉的那幾個學科是不夠的,他還需要更多的工科人才,這些人才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源泉啊。


    隻可惜,李從嘉自己就是個文科狗,初中高中的數理化也就勉強比現在的人強一點,強還是因為有先行者做出了總結的各種公式,如果沒有那些公式,隻是搞理論的話……他估計還不如現在那些專業人才。


    哎,不知道這次來的有沒有墨家的人,不過,這年頭墨家弟子珍惜的快跟大熊貓一樣了,他現在遠在西域,估計更不好找到,難啊。


    萬事開頭難,李從嘉已經經曆過很多次這種感覺了,剛到西域的時候更難,現在不也漸漸好了起來,他對自己這個書院還是也很有信心的,他也不是非要培養自己人,而是想要把一些人從黨派的漩渦中拉出來。


    李從嘉跟師行一聊了聊,然後被師行一吐槽他現在完全沒有以前的靈氣了,順便還回味了一下當年他寫的那些詩詞。


    李從嘉隻能在一邊笑著不說話,能說什麽啊?詩詞不是他寫的,那個時候他顯得有靈氣,也是因為腦子裏還有原主的記憶,可不是自己的就是不是自己的,這麽多年過去了,他都忘得差不多,變得越來越像他自己。


    或者說,他自己也不像了,當年他還是個考古工作人員的時候,可沒現在這麽生殺果決。


    都是讓生活給逼得啊。


    李從嘉感慨了一小會,轉頭又要去忙,好在釋雪庭和李弘冀給他帶來的消息都不錯,後麵的戰爭因為是進攻,雷盒基本沒太大作用,用的就是多?管?炮,隻不過這玩意到底不夠靈活,再加上使用的人也不夠熟練,想要完全依靠它是不行的,總有需要短兵相接的時候。


    而這就造成了傷亡,李從嘉看軍報的時候,眉頭皺的很緊,一抬頭發現,下麵的人表情都還不錯,甚至透著喜氣。


    李從嘉有些不高興,自己人掛了幾百個哎,你們高興什麽?


    周宗一張嘴就說出了他們的理由:“傷亡比預料的要低,殿下攻在千秋啊。”


    李從嘉一噎,很想問問這些人原本以為的傷亡會有多少?不過,古時候冷兵器戰爭的確是經常會出現傷亡,不過說到傷亡,李從嘉忽然想起來,戰場上下來的士兵好多是因為傷口感染而去世的,他之前給天策府和安寧軍都配置了大量的酒精消毒,還有郎中當隨行軍醫。


    不過現在也隻有這兩個軍有這樣好的待遇,既然以後難免有戰爭,其他軍隊自然也應該推行下去,李從嘉將這件事情交給了內閣,讓他們去商議一個章程出來,本來大家都不是很看重這件事情,但是李從嘉說了一句:“我們人少,能救一個是一個,救回來的就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抵得上好幾個新兵了!”


    好像……也真是這個道理,他們的確人少啊,周宗等人隻好按照李從嘉吩咐的任務去商量一下。


    自從有了內閣,李從嘉覺得生活都美好了,可惜釋雪庭在外麵,要不然他們兩個應該有更多的相處機會,沒事兒閑的聽上師念經也好啊。


    不過,真是那樣的話,估計又要被勸說。


    就在李從嘉感慨的時候,春生一路小跑到李從嘉身邊說道:“殿下,剛剛收到兵部消息,肅州要議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長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長歌並收藏複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