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三、因緣說周 分二:己一、正說因緣;己二、授下根記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四十八麵。我們看戊三的“因緣說周”。
這一大科是講到“約跡門開權顯實”,分成三大科,一個是法說,第二個是譬說,第三個是因緣說,所謂的三周說法。佛陀三周說法,主要的目的是說明我們怎麽樣去修學一佛乘。那麽什麽叫一佛乘呢?蕅益大師用四個字來作解釋,就是“會權入實”。
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什麽叫做會權入實。
我們大乘佛法的傳承當中,修學佛道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華嚴經》的法門,一個是《法華經》的法門,這兩個法門。
《華嚴經》的修學叫做直趨佛道,就是你一個生死凡夫,你直接直奔佛道而去,中間沒有任何的休息站。這對聖位菩薩來說問題不大,因為聖人內心有無漏的功德力。但是,對我們凡夫來說,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因為我們有生死輪回的問題。聖人沒有。所以,當我們生生世世在輪回當中趨向佛道的時候,我們會遇到三種障礙:一個是煩惱障。我們內心是有欲望、有煩惱的。煩惱跟菩提道是相違背的,貪瞋癡的煩惱一發作的時候,就傷害你的菩提道。第二個,業障。我們有生死罪業的逼迫。第三個,報障。我們不是每一生都得到人身,你要是變成一隻狗,變成一隻貓,你就不能行菩薩道。這個報障。
所以,我們凡夫在成佛的過程當中,那叫一個內憂外患,內有煩惱的幹擾,外有業力跟果報的障礙。所以佛陀在<方便品>上說,這種直趨佛道的法門有什麽問題呢?佛陀說:“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如果這個世間上的成佛之道隻有《華嚴經》的法門,就是“若但讚佛乘”,隻有直趨佛道的法門,那麽對聖人來說,聖位的菩薩沒什麽問題。但是,凡夫的眾生在輪回的痛苦逼迫之下,他是內憂外患。他雖然有這個發心,問題是成佛不能靠意氣用事,你沒有這個能力嘛!所以呢,後果是什麽?“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你一開始可能發心很強,但是你生生世世走久了以後,你精疲力盡,最後不但佛道沒有成功,還退失大乘信心,墜落三惡道當中。為什麽?很簡單,法不契機!你的能力太小,卻背負太大的責任,超過你的負荷。
所以,直趨佛道,智者大師說,攝受大乘根熟菩薩,大乘善根特別強的。在他的心中對自己沒有什麽快樂不快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這種人可以修《華嚴經》,他不把自身的安樂當一回事。這種人基本上少數,因為我們一般的善根都是混合型的。我們過去生有人天的善根,有二乘的善根,也有菩薩的善根,我們很難說是純種的大乘善根。那我們怎麽辦呢?
佛陀開出了第二條路,就是《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叫做會權入實。《法華經》知道我們眾生的輪回的問題,它說你不一定要馬上修學真實的菩提道,佛陀施設一個權法,就是方便法門。方便法門的目的是什麽呢?就是成就安穩。就是說,你想成佛,這個發心很好,但是實際操作上你要讓自己先成就安穩。把自己腳跟站穩了,你才可以去度化眾生。
那麽,這個地方問題來了,什麽叫做安穩?每一個人對安穩的定義不同。所以佛陀必須怎麽樣?為實施權。
有些人認為說,我得到人天的快樂我就安穩了。我生生世世,隻要不墮惡道,做人或者生天,衣食無缺,身心健康安樂,我的生命就安穩了。可以!佛陀同意。所以佛陀開出了人天法門,深信業果,斷惡修善,先讓你安穩。你先不要說成佛,你起碼不要墮惡道,這第一種安穩。
第二種安穩,這個人善根更強,他看的東西更深層。他說,這個人天的快樂是有問題的!因為二乘人修無常、無我,他從無常跟無我的智慧去觀這個人天的快樂,那就是無常敗壞。說是這個三界火宅,你雖然有很好的房子,但是一把火終究把你燒掉,“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所以這個世間快樂是不可靠的。二乘人很聰明,他知道說:我不希望被無常傷害,我必須放棄快樂!這是很高的智慧。就是說,你如果不喜歡痛苦,你最好是放棄快樂,因為這兩個是不可切割的。所以二乘人認為說,追求快樂其實是暫時的安穩,那是一個假相。二乘人認為真正的安穩是追求寂靜,而不是追求快樂。快樂本身就不是安穩,因為它背後有很大的憂患,無常敗壞。所以二乘人修四諦十二因緣,他用四諦十二因緣觀進去以後,他認為寂靜比快樂更好。佛陀也同意,開出四諦十二因緣。
那麽菩薩就覺得說,我們不能夠隻是追求寂靜,太消極了,我們得幹一點實事。所以菩薩就開始,雖然不能馬上成佛,但是生生世世怎麽樣呢?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成就功德。我以功德為安穩,我隻要能夠今生比前生進步就好。生生地增上,點點滴滴地下功夫,這就是菩薩道。
那麽這樣講的話,整個權法就開出了五乘的權法。有人以快樂為安穩,有人以寂靜為安穩,有人以功德為安穩,那叫做各得其所。所以佛陀先怎麽樣?為實施權,讓你先成就安穩再說。
那麽這樣好了,你成就安穩以後,我們現在怎麽樣跟無上菩提對接呢?安穩道跟菩提道這中間怎麽對接的問題,是整個《法華經》最關鍵的思想。這個思想你沒有弄通,那你就不是成佛了,你在成就果報。你在追求一種果報,追求一種快樂的果報,追求一種寂靜的果報,追求一種功德的果報,你就談不上無上菩提這件事了。
從安穩道到菩提道中間的對接,這個核心的方法,就是我們本經一再強調的觀心法門。就是說,你該幹嘛你還幹嘛,念佛的你還是念佛,但是請你把佛號跟你的一念心性產生對接,透過觀心,觀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所謂即空,就是本自清淨;即假,就是本自具足。
所以,當我們在追求快樂、追求寂靜、追求功德的時候,你從一念心來看,這三個東西都是“唯心所現”。這四個字很重要,就是一切的快樂、一切的寂靜、一切的功德,站在心性的角度來看它,它隻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如幻的假相而已。你可以暫時受用,但是你不能執著,受而不住。就是借假修真,我把它當作一個過程,但是我不能完全地住進去。這樣講就變成一種雙向的修學了——內觀真如、外修三乘,或者說,淨土宗叫“內觀真如、外順彌陀”。就是,我們雖然是修學權法的方便,讓自己暫時得到安穩,避免生死輪回的幹擾,但是我們也同時開顯自性的功德。
內觀跟外修的因緣,佛陀講一個譬喻,你會更容易了解,佛陀說“藥草喻”。就是說,你看世間上有很多的草木,有大樹,有小樹;有大草,有小草。你一眼望去,從因緣的角度來看,草木各得生長。佛法的大雨普潤大地的時候,草木各得生長:有些人因為學佛生天了,有些人學佛成就涅盤寂靜,有些人因為學佛成就功德。這都沒關係,各有各的安穩,沒關係。但是你記住,所有的草木都要依大地而住。
所以,你看到一棵樹的成長,其實它是雙向的。從虛空的角度,它向上生長,得到它的相應的果實;但是從大地來看,它的根也向下紮根,使令它跟大地安住。所以,根部的成長某種程度幫助了它上麵的枝葉花果,因為它根越大,它吸收的養分越大;而枝葉花果的成長也幫助了根部向下的延伸。
所以,你內觀真如,某種程度你的安住力會幫助你的調伏跟引導力,而你的權法的調伏跟引導力也會幫助你的安住力。所以《法華經》很簡單,你修什麽法門,佛陀都尊重你過去的善根,但是請你跟真如對接,就是會權入實。
那麽這樣子有什麽好處呢?
你既可以得到權法的安穩,你也不離開無上菩提的道路。這樣子的成佛之道,對我們凡夫來說相對合理,合乎我們的人性。所以說,《法華經》的成佛思想是比較人性化的。就是說,它會考慮你過去的根機——你應該是要先怎麽樣。有些人一定要先成就安樂,等他快樂厭惡了再發菩提心;有些人必須要經過寂靜的休息……所以《法華經》的思想是一種階段性的成佛,就是你現階段可以先成就安穩,最後再跟無上菩提對接。
為了講這個會權入實的觀念,佛陀講了三周說法,三大段,法說、譬喻說、因緣說。我們現在在第三周,從因緣的角度,透過這個因緣的法門來說明會權入實的道理。
我們看補充講表第三十二麵,附表第十八。我們先解釋它的標題。標題當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解釋品目
化者神也,以神力故,無而忽有,名之為化。防非禦敵,息苦安身,名之為城。此喻二乘涅盤,能防見思煩惱,禦分段生死,受用息苦安身之樂。若約教釋,藏教於涅盤生安穩想,生滅度想。通教菩薩如父過險,一腳入城,一腳門外,憶其子故,從城入險,誓扶習入生死,而不以空為證也。別教菩薩,不了城如化,用城防險,從城門過而不入,不道此為極也。圓教菩薩,知無賊病,亦不須城,故言化城。今是圓教意,故題為< 化城喻品> 。
我們先解釋這一品的標題。
什麽叫化城呢?我們先看“化”這個字。“化者神也,以神力故,無而忽有,名之為化。”化城,這個化是神通所變現的,以神通力變現出來的,所以它的存在叫做“無而忽有”。我們知道,如果一個法是透過因緣慢慢成長的,是一個因緣所生法,那麽它的顯現要有一個慢慢的過程。如果是神通,它就沒有過程。本來沒有,突然間一下子出現了,這個叫化。就是說,它的生起不是一種正常的因緣所生法,而是佛陀的神通力變現出來的,這叫化。
那麽變化什麽東西呢?變化的是“城”。“防非禦敵,息苦安身,名之為城。”在廣大的沙漠當中,佛陀為什麽要把這個城堡給化現出來呢?他有兩個目的:
第一個,防非禦敵。我們在整個生死輪回當中,那不是平靜的生活,那叫內憂外患。防非,就是防止內心的過非。我們內心就是有貪瞋癡的煩惱,防止內心煩惱的活動。禦敵,抵抗外在的生死業力。所以,這個城主要可以說是防止內心的煩惱,也抵抗外在的業力,這是第一個目的。
第二個,息苦安身。讓我們能夠在這個城堡當中稍作休息,避免生死疲勞之苦,這叫城。
那麽這個化城到底指的是什麽呢?它指的是二乘的空性涅盤。它對內防止見思煩惱的活動,對外抵抗分段生死的業力,使令我們在這個涅盤當中得到寂靜安穩之樂。我們前麵講到三界火宅的譬喻,說整個三界都起火了。這個起火不是隻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都起火了,程度不同。那麽起火的時候我們怎麽辦呢?隻有一道門可以出去。隻有一個門,就是涅盤之門,就是你必須進入空性的涅盤。
這個門就是佛陀施設的。那麽這個門,這個涅盤之門,藏通別圓四教的修行者對這個涅盤,這個空性,各有各的看法。
我們看第一個。“若約教釋,藏教於涅盤生安穩想,生滅度想。”藏教人,這個人就是小乘根機。我們知道,小乘根機對於生死輪回的痛苦有特別的厭惡,所以他對於這種空性的涅盤生安穩想。
就是他還沒有死亡之前,把這個空性涅盤當作他一個安穩的地方。你看阿羅漢,阿羅漢有時候遇到暴風雨,他不想去托缽,他很簡單,他就入滅盡定。所以他的空性涅盤現前的時候,他可以在這個地方稍作休息,他可以休息五天、七天。當然不能超過七天,如果超過七天,他出來以後身體就敗壞,氣血就完全斷了。所以他能夠在空性當中在今生作安穩想。
最關鍵的是他死了以後,他把空性涅盤當作滅度想。他認為這個是他唯一的一生修學的皈依處,進去以後就不再出來了,就生滅度想。
這是藏教。
通教的菩薩就好一點,“如父過險”。通教菩薩對這個城堡他是怎麽想呢?就是有一個父親,他要經過這個災難的險道,那麽他是怎麽辦呢?他一腳在城內,一腳在城外。他為什麽不全部進去呢?因為“憶其子故”。聲聞人比較沒有大悲心,所以他看到空性涅盤就一頭整個栽進去了。通教菩薩好一點,他身體進去一半,他一半安住空性、一半麵對因緣。為什麽他不全部進去呢?因為他大悲心“憶其子故”,所以“從城入險”。他一方麵安住空性的涅盤,一方麵一半就進入這個三界的險道,扶習潤生,而終究不以空性為證。這是通教菩薩,他進去一半。
那別教菩薩,他也不知道這個空性的涅盤——這個城堡是如夢如幻的,他也把它當真實。但是他好一點,他是把這個城堡用來防止危險。別教的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這菩薩道有時候疲累,疲累時他暫時入這個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三三昧,稍作休息,或者作一個防禦。所以他從城門過而不入,他不以這個空性為究竟。
所以,藏、通、別這三教,它們的差別:藏教是全部投進去涅盤,他不再出來了;通教是身體進一半,他留一半,他要度化眾生的;別教是基本上不進去,他是偶爾用來作一種防禦的功能。但是這藏、通、別三教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把空性涅盤當作真實有。隻有圓教的思想例外。
圓教的思想的角度,它不從因緣來看事情。從因緣的角度,那空性涅盤當然是真實的。他因為從心性的角度來看一切法是如夢如幻,所以,圓教思想認為說,煩惱是如夢如幻,生死是如夢如幻。既然煩惱是如夢如幻,那你就不必刻意去斷它,你隻要轉變就好。所以,城堡也是如夢如幻,用如夢如幻的空性來調伏如夢如幻的生死。
所以,能夠稱為“化城”,那是圓教的圓滿思想,因為他真的把空性涅盤當作唯心所現的一個假相。他借假修真,他可以受用,但是他不住。
這個地方很重要!諸位!三乘共坐解脫床。很多人行菩薩道,他怎麽說?他說,我不了生死,我生生世世在輪回當中陪著眾生成長。這個根本就不合乎佛陀的經文,佛陀沒有這句話。誰說菩薩不了生死的?三乘共坐解脫床,隻是他們解脫的方法不一樣。就是說,在生死輪回跟成佛中間一定要有一個涅盤作過渡,隻是你是用什麽方式來了生死。你把涅盤當究竟,你生死了了以後你就不出來。你生死了了以後再出來,就是菩薩。所以每一個人都要經過涅盤的,沒有例外。
所以蕅益大師說,你不要以為圓教修學可以減少很多的過程。你說,欸,我圓教的,我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所以我看煩惱跟生死是如夢如幻的,所以我不需要了生死。執理廢事!蕅益大師說:“譬如一刀千紙。”就是說,圓教的刀比較利,它切那個紙的時候,可以一刀千紙。但是,注意下麵那一句話:“曆曆分明。”圓教了生死是快速的,但不是它不了生死,他這個刀切下去,這一千張紙還是曆曆分明。就是這個刀比較銳利,叫“一刀千紙,曆曆分明”。誰跟你講說圓教人不了生死的?你是一個生死凡夫,你充滿了煩惱,充滿了老病死,你怎麽行菩薩道?你自己的事情你都沒辦法解決!
所以我們看,藏通別圓四教都必須要操作空性涅盤,沒有例外,隻是他們操作的方法技巧圓教最圓滿。因為圓教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如夢如幻,所以,他用如夢如幻的城來抵抗如夢如幻的生死。這個就是化城的意思。整個菩薩道一定要先解脫,先經過解脫道再經過菩提道,沒有例外。這個叫三乘共坐解脫床。
這個<化城喻品>就是這樣安立。就是,從圓教的角度,涅盤就是一念心性所現的一種寂靜相而已,離開一念心性,沒有一個真實的涅盤可得。這個是從佛陀的角度來看事情。
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要義,先看其中第一段。
二、經文要義
本經跡門,開權顯實,會三歸一,顯一佛乘之實相,法說周化上根,譬說周化中根,以下故有因緣周,令下根破執生解,舍權入實,方得授記作佛。本品經文大分為二:
我們先解釋這段總說。
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他分成兩科,一個是跡門,一個是本門。跡門就講到開權顯實,講到佛陀的智慧;本門就開近顯遠,講到佛陀的功德。
我們先看第一段的佛陀智慧,佛陀智慧叫開權顯實。開權顯實,從理論上叫開權顯實,從實際修學來說叫做會權入實,答案都一樣,都是講一佛乘。從理論就是開權顯實,從實修叫會權入實。總而言之,把三乘的教法回歸到一心真如,顯一佛乘的中道實相。
那麽這當中有三段的說法,第一個,法說周,攝受上根的,比方說舍利弗尊者;譬說周就是攝受中根的,四大弟子;以下的因緣說周又攝受其他的千二百弟子,這因緣說是攝受下根人。
為什麽說因緣說呢?
“令下根破執生解,舍權入實。”二乘人對涅盤是很堅固地執著的,所以他必須要再教育,透過這個化城的思想,才能夠放棄空性的涅盤,而入自性功德力,才可以授記作佛的。
二乘人,當然也不錯了,能夠了生死,也值得讚歎,這身為一個尊者。但是從成佛的角度,他有兩點要改變:
第一個,就是他的智慧要再提升。就是他這個執著,對法執太重。當然我們可以理解,因為二乘人的根性對苦,痛苦,他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一般人痛苦過了就算了,二乘人對痛苦有很深的感受,“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他對於曾經傷害他的輪回,是極度地厭惡的。人的情緒是相對的,你特別討厭一個東西,你一定會特別喜歡一個東西來取代,所以他對空性的涅盤也特別地好樂,他把它當作唯一的皈依處。
當然,在成佛的過程當中,我們在操作的時候也會善用涅盤寂靜,但是我們是善用而不是執著。而二乘人不是,二乘人是抓著涅盤不放。那你不放棄涅盤,你就沒有菩提。心中的影像,不管這個影像再好,你抓住一個影像,你就不可能回歸心性了。你執著鏡子上的灰塵,你就永遠回歸不到鏡子,這個灰塵不管它多漂亮。我再講一次,灰塵就是灰塵,你執著灰塵,你就回歸不了鏡子,道理就這麽簡單。
所以二乘人第一個問題,他是智慧有問題,法執太重。在修學當中他曾經好樂的涅盤寂靜,佛陀要他放棄,他有困難,就是智慧有問題。
第二個,他信心不夠。我長時間在涅盤當中,我的心已經是心如死水,我能夠再發菩提心嗎?即便他理論懂了一點,你說我真的能夠從空出假,重新燃起我度化眾生的熱情嗎?他對自己信心是不夠的。
他智慧不夠,信心也不夠,所以必須佛陀再講<化城喻品>。蕅益大師說,其實下根人,就是所謂的千二百弟子們,經過法說、譬喻說,不是完全不懂。理論上是舍利弗尊者在法說開悟了,理論上說是中根人四大弟子在譬喻說開悟了,但是在座的下根人也點點滴滴得到了啟示跟教化。隻是他心中的兩大盲點還要再一次突破:第一個是信心問題,第二個是智慧問題。所以佛陀必須再講因緣說,徹底斷除他的疑根,那就是講這一段。
所以這一段是說明,佛陀講完法說、譬喻說為什麽要講因緣說呢?因為這些人的心中有很深的疑根,必須要進一步地說明。
一、述說宿因。佛敘說過去久遠,大通智勝佛弘化因緣,令下根聲聞,憶念過去退大取小事緣。
因緣說有兩個主題:一個講他過去的因緣;第二個講到一個譬喻,一個化城的譬喻。先看過去的因緣。
佛陀為了拔除這種下根聲聞的疑根,就講了過去所發生久遠的一段往事。這段往事牽涉到三個人:一個大通智勝佛,一個釋迦牟尼佛,一個聲聞弟子。那麽這三段因緣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到經文我們詳細說明。總之,這段因緣,佛陀講完以後,聲聞弟子整個疑根徹底拔掉。
這段往事對聲聞人太重要了,其實他們在過去都曾經信解大乘的《法華經》,也發菩提心了。就是說,你怎麽對自己沒有信心呢?你過去都發過菩提心了,你現在隻是暫時地忘失而已。所以,佛陀的大智慧,把過去這件事講出來以後,聲聞弟子就信心具足了。這第一個,講到過去一段往事。這段往事講到他當初學《法華經》,後來又退轉了。
比方我們學《法華經》,我們不可能學完以後就一帆風順,但我們栽培了一個大乘的善根。這過程當中,有些人可能學完《法華經》,來生卻到三惡道去了,也有可能。但是你學過《法華經》,那就不可思議,因為你今天進入到一個眾生本具的善根,這種善根是不可破壞的!就是說,你曾經回過家,跟你一直在外麵流浪那是不一樣。就是說,你曾經回過家,你隻要回過家一次,即便你後來又跑出去了,但你跟別人就不一樣。為什麽不一樣?因為你曾經回過家,這個家是永遠存在的。所以,佛陀這段往事講出來以後,才能夠讓聲聞人斷疑生信。這第一個,講到過去的往事。
第二個,佛陀講這個譬喻,看他怎麽說。看第二段。
二、正說化城。“化城”喻權設之小乘涅盤,“寶所”喻一乘之佛果。由知“化城”是化,則知“寶所”是實。故標“化城”之名,而不失“寶所”之實也。若約觀心,觀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是入“化城”;當體即假,是出“化城”;當體即中,是歸“寶所”。
前麵是建立信心,這以下就堅定他智慧的理解。佛陀又講一個譬喻,叫做化城譬喻。就說,聲聞弟子們!你們成就的空性的涅盤,其實本來是沒有的,沒有這個東西的。沒有這個東西怎麽來的呢?是我暫時施設的。這個空性涅盤是“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是我自己講出來的,其實沒有這個東西。我講這個,目的是讓你稍作休息,然後進一步地回歸心性,是這個意思。就是,化城的目的,是讓你能夠前進寶所用的。化城隻是一個暫時的化現,寶所才是你真實的皈依處,所以,以化城之名來開顯寶所之真實。
如果從觀心的角度,從一念心性的角度,這個化城到底它的價值在哪裏呢?
就是,觀一切法空……我們一心真如有三觀,當體即空。因緣所生、唯心所現、當體即空,即空就是化城。所以,所謂的空性涅盤,從真如的角度,就是一念心性所現的那個清淨相,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心性在寂靜的時候現出那種清淨相就是涅盤,它是心中所現出的影像,那種清淨相是涅盤。當我們發起菩提心的時候,從清淨相生起菩提願的時候,那就是離開化城。當我們把空跟假平衡的時候,當下就是寶所。所以完全是內心的作用,哪有什麽化城呢?
所以這個意思就是,這整段經文,這個因緣說,雖然經文很長,它講兩個重點:一個是法說。法說就講過去的一段往事,來建立聲聞弟子的信心。一個是譬喻。講到化城的譬喻,來堅定聲聞弟子的理解。總而言之,這一科的兩大目的,一個是信心,一個是智慧。
聲聞弟子一路走來,他修無常無我,他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心性上叫自悲敗種。雖然聲聞弟子跟隨佛陀長時間說法,他也看到方等時,他也看到般若時……其實我們回顧過去,佛陀講大乘法,聲聞弟子沒有一次缺席的,沒有缺席。他們也看到菩薩的功德,但是他認為自己做不到。他自己認為做不到,他自我設限,所以,即便他明白了法說、譬喻說的道理,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他道理懂了,但是他還是懷疑自己:我真的能夠發菩提心嗎?我是這種根機嗎?我的心長期處在寂靜當中,我已經灰身泯智了,我已經沒有度化眾生的熱忱了,我真的能夠重新發起菩提心嗎?第一個,他對自己能不能夠發菩提心產生疑惑。
第二個,得少為足。說,我發了菩提心以後,那我辛辛苦苦得到的涅盤……我得涅盤不容易啊!利根人六生,我花了六輩子,犧牲我的睡眠、飲食,犧牲我所有的欲望,我得到這個涅盤,我要放棄嗎?所以,他懷疑:我發了菩提心以後,我是不是從今以後就要失掉涅盤寂靜?我要投入人群,我要行菩薩道,那我是不是涅盤寂靜要失掉?佛陀必須要說清楚,就是說,你的涅盤寂靜本來就沒有失掉,它本來就是你內心的一部分,所以你發菩提心,你涅盤寂靜不但沒有失掉,你還得到更多的寶所。所以,佛陀必須要給聲聞弟子做兩種心理建設:第一個,建立信心;第二個,堅定他的智慧。
這一段主要的內涵,這整個因緣說,主要是建立信心,然後堅定他的智慧的理解,就做的這兩塊。所以,我們在進入經文之前要先了解,雖然整個因緣說很長,就這兩個重點。
己一、正說因緣 分二:庚一、先明知見久遠;庚二、正明宿世因緣
這個因緣說周有兩段,第一個,正說因緣,佛陀就講到過去的久遠一段往事。這一段往事牽涉到三段因緣,有三段因緣交接起來。
第一段因緣就是大通智勝佛,大通智勝佛的成道跟說法,這第一段因緣;第二段因緣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聽法,他聽《法華經》以後跟複講《法華經》,第二段因緣,釋迦牟尼佛;第三段因緣就是聲聞弟子,他聽完《法華經》以後的修學狀態。
所以,雖然因緣說很長,請大家記住這三段因緣,你就不會搞亂了:第一個是大通智勝佛,第二個是釋迦牟尼佛,第三個是聲聞弟子,這三段因緣構成了這一段往事,就是構成這段因緣說。
庚一、先明知見久遠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那麽佛陀講往事之前,先有一段的前言,“先明知見久遠”。就是那人家會說,佛陀!那事情發生這麽久,您老人家怎麽知道呢?佛陀說,因為我的知見力不可思議。佛陀可以知道無量劫的事情,佛陀先展現自己的自性功德力來建立信心。
我們看佛陀怎麽展現。在講往事之前,就說我的確有這個能力講的。
辛一、長行 分二:壬一、出所見事;壬二、喻明久遠
看長行,長行當中分成兩段。
壬一、出所見事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隻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國名好城,劫名大相。諸比丘!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
佛陀為了要取信當下的聲聞弟子,說我有資格能夠講這件事,佛陀“先明知見久遠”。明知見久遠的時候,先標出當時的因緣事相。就說,這件事情發生在什麽時候呢?是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是過去。那麽過去有多遠呢?“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隻劫。”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隻,是印度四個非常非常大的數目,這些都是很大的數目,但是它是有量的數目,非常大。
在這個時間點,有一尊佛出世,叫大通智勝如來。這尊佛他因地到底是修了什麽東西呢?第一個,他具足大神通。這個神通跟禪定有關係,這個佛對禪定特別重視,所以他生起廣大神通。第二個,他有圓滿智慧。具足權實二智,所以叫大通智勝如來。然後有十種的德號,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種德號具足。
有佛,當然要有依報的國土。這個國土叫什麽呢?國名好城。這個國土,他的依報國土,山河大地草木都是由禪定所變現,所以它特別的莊嚴。這個國土跟一般的國土不一樣,特別的莊嚴,好城。
“劫名大相”,這個劫名就是……佛教算時間不像我們現在是二零一九、二零二零,不是這樣子。我們人世間在算這個時間相是從西元,二零一九、二零二零……佛法是用大劫。你看我們現在是賢劫,它這個劫叫什麽?叫大相。因為當時的人特別的高大莊嚴,所以劫名大相。一個劫很長,一個劫有四個中劫,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
“諸比丘!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古德說,要成就一段往事,這個往事的存在性,要確定它是一個因緣所生法,而不是捏造的,有四個條件:第一個,時間相。它的時間是發生在什麽時間?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隻劫,它是在大相,大相劫。這個時間相就是它什麽時候。第二個,佛名。這尊佛的佛名是大通智勝佛。第三個,國名。國名是好城。第四個是劫名,大相。四個條件,時間、佛名、國名、劫名。當然它這個地方的重點在時間,這個時間點太長了,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隻劫這麽長的時間。先說明這個事情的相狀。
壬二、喻明久遠
第二個用譬喻的方式來說明。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複下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於汝等意雲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不也,世尊!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複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隻劫,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四十八麵。我們看戊三的“因緣說周”。
這一大科是講到“約跡門開權顯實”,分成三大科,一個是法說,第二個是譬說,第三個是因緣說,所謂的三周說法。佛陀三周說法,主要的目的是說明我們怎麽樣去修學一佛乘。那麽什麽叫一佛乘呢?蕅益大師用四個字來作解釋,就是“會權入實”。
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什麽叫做會權入實。
我們大乘佛法的傳承當中,修學佛道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華嚴經》的法門,一個是《法華經》的法門,這兩個法門。
《華嚴經》的修學叫做直趨佛道,就是你一個生死凡夫,你直接直奔佛道而去,中間沒有任何的休息站。這對聖位菩薩來說問題不大,因為聖人內心有無漏的功德力。但是,對我們凡夫來說,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因為我們有生死輪回的問題。聖人沒有。所以,當我們生生世世在輪回當中趨向佛道的時候,我們會遇到三種障礙:一個是煩惱障。我們內心是有欲望、有煩惱的。煩惱跟菩提道是相違背的,貪瞋癡的煩惱一發作的時候,就傷害你的菩提道。第二個,業障。我們有生死罪業的逼迫。第三個,報障。我們不是每一生都得到人身,你要是變成一隻狗,變成一隻貓,你就不能行菩薩道。這個報障。
所以,我們凡夫在成佛的過程當中,那叫一個內憂外患,內有煩惱的幹擾,外有業力跟果報的障礙。所以佛陀在<方便品>上說,這種直趨佛道的法門有什麽問題呢?佛陀說:“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如果這個世間上的成佛之道隻有《華嚴經》的法門,就是“若但讚佛乘”,隻有直趨佛道的法門,那麽對聖人來說,聖位的菩薩沒什麽問題。但是,凡夫的眾生在輪回的痛苦逼迫之下,他是內憂外患。他雖然有這個發心,問題是成佛不能靠意氣用事,你沒有這個能力嘛!所以呢,後果是什麽?“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你一開始可能發心很強,但是你生生世世走久了以後,你精疲力盡,最後不但佛道沒有成功,還退失大乘信心,墜落三惡道當中。為什麽?很簡單,法不契機!你的能力太小,卻背負太大的責任,超過你的負荷。
所以,直趨佛道,智者大師說,攝受大乘根熟菩薩,大乘善根特別強的。在他的心中對自己沒有什麽快樂不快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這種人可以修《華嚴經》,他不把自身的安樂當一回事。這種人基本上少數,因為我們一般的善根都是混合型的。我們過去生有人天的善根,有二乘的善根,也有菩薩的善根,我們很難說是純種的大乘善根。那我們怎麽辦呢?
佛陀開出了第二條路,就是《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叫做會權入實。《法華經》知道我們眾生的輪回的問題,它說你不一定要馬上修學真實的菩提道,佛陀施設一個權法,就是方便法門。方便法門的目的是什麽呢?就是成就安穩。就是說,你想成佛,這個發心很好,但是實際操作上你要讓自己先成就安穩。把自己腳跟站穩了,你才可以去度化眾生。
那麽,這個地方問題來了,什麽叫做安穩?每一個人對安穩的定義不同。所以佛陀必須怎麽樣?為實施權。
有些人認為說,我得到人天的快樂我就安穩了。我生生世世,隻要不墮惡道,做人或者生天,衣食無缺,身心健康安樂,我的生命就安穩了。可以!佛陀同意。所以佛陀開出了人天法門,深信業果,斷惡修善,先讓你安穩。你先不要說成佛,你起碼不要墮惡道,這第一種安穩。
第二種安穩,這個人善根更強,他看的東西更深層。他說,這個人天的快樂是有問題的!因為二乘人修無常、無我,他從無常跟無我的智慧去觀這個人天的快樂,那就是無常敗壞。說是這個三界火宅,你雖然有很好的房子,但是一把火終究把你燒掉,“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所以這個世間快樂是不可靠的。二乘人很聰明,他知道說:我不希望被無常傷害,我必須放棄快樂!這是很高的智慧。就是說,你如果不喜歡痛苦,你最好是放棄快樂,因為這兩個是不可切割的。所以二乘人認為說,追求快樂其實是暫時的安穩,那是一個假相。二乘人認為真正的安穩是追求寂靜,而不是追求快樂。快樂本身就不是安穩,因為它背後有很大的憂患,無常敗壞。所以二乘人修四諦十二因緣,他用四諦十二因緣觀進去以後,他認為寂靜比快樂更好。佛陀也同意,開出四諦十二因緣。
那麽菩薩就覺得說,我們不能夠隻是追求寂靜,太消極了,我們得幹一點實事。所以菩薩就開始,雖然不能馬上成佛,但是生生世世怎麽樣呢?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成就功德。我以功德為安穩,我隻要能夠今生比前生進步就好。生生地增上,點點滴滴地下功夫,這就是菩薩道。
那麽這樣講的話,整個權法就開出了五乘的權法。有人以快樂為安穩,有人以寂靜為安穩,有人以功德為安穩,那叫做各得其所。所以佛陀先怎麽樣?為實施權,讓你先成就安穩再說。
那麽這樣好了,你成就安穩以後,我們現在怎麽樣跟無上菩提對接呢?安穩道跟菩提道這中間怎麽對接的問題,是整個《法華經》最關鍵的思想。這個思想你沒有弄通,那你就不是成佛了,你在成就果報。你在追求一種果報,追求一種快樂的果報,追求一種寂靜的果報,追求一種功德的果報,你就談不上無上菩提這件事了。
從安穩道到菩提道中間的對接,這個核心的方法,就是我們本經一再強調的觀心法門。就是說,你該幹嘛你還幹嘛,念佛的你還是念佛,但是請你把佛號跟你的一念心性產生對接,透過觀心,觀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所謂即空,就是本自清淨;即假,就是本自具足。
所以,當我們在追求快樂、追求寂靜、追求功德的時候,你從一念心來看,這三個東西都是“唯心所現”。這四個字很重要,就是一切的快樂、一切的寂靜、一切的功德,站在心性的角度來看它,它隻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如幻的假相而已。你可以暫時受用,但是你不能執著,受而不住。就是借假修真,我把它當作一個過程,但是我不能完全地住進去。這樣講就變成一種雙向的修學了——內觀真如、外修三乘,或者說,淨土宗叫“內觀真如、外順彌陀”。就是,我們雖然是修學權法的方便,讓自己暫時得到安穩,避免生死輪回的幹擾,但是我們也同時開顯自性的功德。
內觀跟外修的因緣,佛陀講一個譬喻,你會更容易了解,佛陀說“藥草喻”。就是說,你看世間上有很多的草木,有大樹,有小樹;有大草,有小草。你一眼望去,從因緣的角度來看,草木各得生長。佛法的大雨普潤大地的時候,草木各得生長:有些人因為學佛生天了,有些人學佛成就涅盤寂靜,有些人因為學佛成就功德。這都沒關係,各有各的安穩,沒關係。但是你記住,所有的草木都要依大地而住。
所以,你看到一棵樹的成長,其實它是雙向的。從虛空的角度,它向上生長,得到它的相應的果實;但是從大地來看,它的根也向下紮根,使令它跟大地安住。所以,根部的成長某種程度幫助了它上麵的枝葉花果,因為它根越大,它吸收的養分越大;而枝葉花果的成長也幫助了根部向下的延伸。
所以,你內觀真如,某種程度你的安住力會幫助你的調伏跟引導力,而你的權法的調伏跟引導力也會幫助你的安住力。所以《法華經》很簡單,你修什麽法門,佛陀都尊重你過去的善根,但是請你跟真如對接,就是會權入實。
那麽這樣子有什麽好處呢?
你既可以得到權法的安穩,你也不離開無上菩提的道路。這樣子的成佛之道,對我們凡夫來說相對合理,合乎我們的人性。所以說,《法華經》的成佛思想是比較人性化的。就是說,它會考慮你過去的根機——你應該是要先怎麽樣。有些人一定要先成就安樂,等他快樂厭惡了再發菩提心;有些人必須要經過寂靜的休息……所以《法華經》的思想是一種階段性的成佛,就是你現階段可以先成就安穩,最後再跟無上菩提對接。
為了講這個會權入實的觀念,佛陀講了三周說法,三大段,法說、譬喻說、因緣說。我們現在在第三周,從因緣的角度,透過這個因緣的法門來說明會權入實的道理。
我們看補充講表第三十二麵,附表第十八。我們先解釋它的標題。標題當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解釋品目
化者神也,以神力故,無而忽有,名之為化。防非禦敵,息苦安身,名之為城。此喻二乘涅盤,能防見思煩惱,禦分段生死,受用息苦安身之樂。若約教釋,藏教於涅盤生安穩想,生滅度想。通教菩薩如父過險,一腳入城,一腳門外,憶其子故,從城入險,誓扶習入生死,而不以空為證也。別教菩薩,不了城如化,用城防險,從城門過而不入,不道此為極也。圓教菩薩,知無賊病,亦不須城,故言化城。今是圓教意,故題為< 化城喻品> 。
我們先解釋這一品的標題。
什麽叫化城呢?我們先看“化”這個字。“化者神也,以神力故,無而忽有,名之為化。”化城,這個化是神通所變現的,以神通力變現出來的,所以它的存在叫做“無而忽有”。我們知道,如果一個法是透過因緣慢慢成長的,是一個因緣所生法,那麽它的顯現要有一個慢慢的過程。如果是神通,它就沒有過程。本來沒有,突然間一下子出現了,這個叫化。就是說,它的生起不是一種正常的因緣所生法,而是佛陀的神通力變現出來的,這叫化。
那麽變化什麽東西呢?變化的是“城”。“防非禦敵,息苦安身,名之為城。”在廣大的沙漠當中,佛陀為什麽要把這個城堡給化現出來呢?他有兩個目的:
第一個,防非禦敵。我們在整個生死輪回當中,那不是平靜的生活,那叫內憂外患。防非,就是防止內心的過非。我們內心就是有貪瞋癡的煩惱,防止內心煩惱的活動。禦敵,抵抗外在的生死業力。所以,這個城主要可以說是防止內心的煩惱,也抵抗外在的業力,這是第一個目的。
第二個,息苦安身。讓我們能夠在這個城堡當中稍作休息,避免生死疲勞之苦,這叫城。
那麽這個化城到底指的是什麽呢?它指的是二乘的空性涅盤。它對內防止見思煩惱的活動,對外抵抗分段生死的業力,使令我們在這個涅盤當中得到寂靜安穩之樂。我們前麵講到三界火宅的譬喻,說整個三界都起火了。這個起火不是隻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都起火了,程度不同。那麽起火的時候我們怎麽辦呢?隻有一道門可以出去。隻有一個門,就是涅盤之門,就是你必須進入空性的涅盤。
這個門就是佛陀施設的。那麽這個門,這個涅盤之門,藏通別圓四教的修行者對這個涅盤,這個空性,各有各的看法。
我們看第一個。“若約教釋,藏教於涅盤生安穩想,生滅度想。”藏教人,這個人就是小乘根機。我們知道,小乘根機對於生死輪回的痛苦有特別的厭惡,所以他對於這種空性的涅盤生安穩想。
就是他還沒有死亡之前,把這個空性涅盤當作他一個安穩的地方。你看阿羅漢,阿羅漢有時候遇到暴風雨,他不想去托缽,他很簡單,他就入滅盡定。所以他的空性涅盤現前的時候,他可以在這個地方稍作休息,他可以休息五天、七天。當然不能超過七天,如果超過七天,他出來以後身體就敗壞,氣血就完全斷了。所以他能夠在空性當中在今生作安穩想。
最關鍵的是他死了以後,他把空性涅盤當作滅度想。他認為這個是他唯一的一生修學的皈依處,進去以後就不再出來了,就生滅度想。
這是藏教。
通教的菩薩就好一點,“如父過險”。通教菩薩對這個城堡他是怎麽想呢?就是有一個父親,他要經過這個災難的險道,那麽他是怎麽辦呢?他一腳在城內,一腳在城外。他為什麽不全部進去呢?因為“憶其子故”。聲聞人比較沒有大悲心,所以他看到空性涅盤就一頭整個栽進去了。通教菩薩好一點,他身體進去一半,他一半安住空性、一半麵對因緣。為什麽他不全部進去呢?因為他大悲心“憶其子故”,所以“從城入險”。他一方麵安住空性的涅盤,一方麵一半就進入這個三界的險道,扶習潤生,而終究不以空性為證。這是通教菩薩,他進去一半。
那別教菩薩,他也不知道這個空性的涅盤——這個城堡是如夢如幻的,他也把它當真實。但是他好一點,他是把這個城堡用來防止危險。別教的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這菩薩道有時候疲累,疲累時他暫時入這個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三三昧,稍作休息,或者作一個防禦。所以他從城門過而不入,他不以這個空性為究竟。
所以,藏、通、別這三教,它們的差別:藏教是全部投進去涅盤,他不再出來了;通教是身體進一半,他留一半,他要度化眾生的;別教是基本上不進去,他是偶爾用來作一種防禦的功能。但是這藏、通、別三教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把空性涅盤當作真實有。隻有圓教的思想例外。
圓教的思想的角度,它不從因緣來看事情。從因緣的角度,那空性涅盤當然是真實的。他因為從心性的角度來看一切法是如夢如幻,所以,圓教思想認為說,煩惱是如夢如幻,生死是如夢如幻。既然煩惱是如夢如幻,那你就不必刻意去斷它,你隻要轉變就好。所以,城堡也是如夢如幻,用如夢如幻的空性來調伏如夢如幻的生死。
所以,能夠稱為“化城”,那是圓教的圓滿思想,因為他真的把空性涅盤當作唯心所現的一個假相。他借假修真,他可以受用,但是他不住。
這個地方很重要!諸位!三乘共坐解脫床。很多人行菩薩道,他怎麽說?他說,我不了生死,我生生世世在輪回當中陪著眾生成長。這個根本就不合乎佛陀的經文,佛陀沒有這句話。誰說菩薩不了生死的?三乘共坐解脫床,隻是他們解脫的方法不一樣。就是說,在生死輪回跟成佛中間一定要有一個涅盤作過渡,隻是你是用什麽方式來了生死。你把涅盤當究竟,你生死了了以後你就不出來。你生死了了以後再出來,就是菩薩。所以每一個人都要經過涅盤的,沒有例外。
所以蕅益大師說,你不要以為圓教修學可以減少很多的過程。你說,欸,我圓教的,我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所以我看煩惱跟生死是如夢如幻的,所以我不需要了生死。執理廢事!蕅益大師說:“譬如一刀千紙。”就是說,圓教的刀比較利,它切那個紙的時候,可以一刀千紙。但是,注意下麵那一句話:“曆曆分明。”圓教了生死是快速的,但不是它不了生死,他這個刀切下去,這一千張紙還是曆曆分明。就是這個刀比較銳利,叫“一刀千紙,曆曆分明”。誰跟你講說圓教人不了生死的?你是一個生死凡夫,你充滿了煩惱,充滿了老病死,你怎麽行菩薩道?你自己的事情你都沒辦法解決!
所以我們看,藏通別圓四教都必須要操作空性涅盤,沒有例外,隻是他們操作的方法技巧圓教最圓滿。因為圓教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如夢如幻,所以,他用如夢如幻的城來抵抗如夢如幻的生死。這個就是化城的意思。整個菩薩道一定要先解脫,先經過解脫道再經過菩提道,沒有例外。這個叫三乘共坐解脫床。
這個<化城喻品>就是這樣安立。就是,從圓教的角度,涅盤就是一念心性所現的一種寂靜相而已,離開一念心性,沒有一個真實的涅盤可得。這個是從佛陀的角度來看事情。
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要義,先看其中第一段。
二、經文要義
本經跡門,開權顯實,會三歸一,顯一佛乘之實相,法說周化上根,譬說周化中根,以下故有因緣周,令下根破執生解,舍權入實,方得授記作佛。本品經文大分為二:
我們先解釋這段總說。
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他分成兩科,一個是跡門,一個是本門。跡門就講到開權顯實,講到佛陀的智慧;本門就開近顯遠,講到佛陀的功德。
我們先看第一段的佛陀智慧,佛陀智慧叫開權顯實。開權顯實,從理論上叫開權顯實,從實際修學來說叫做會權入實,答案都一樣,都是講一佛乘。從理論就是開權顯實,從實修叫會權入實。總而言之,把三乘的教法回歸到一心真如,顯一佛乘的中道實相。
那麽這當中有三段的說法,第一個,法說周,攝受上根的,比方說舍利弗尊者;譬說周就是攝受中根的,四大弟子;以下的因緣說周又攝受其他的千二百弟子,這因緣說是攝受下根人。
為什麽說因緣說呢?
“令下根破執生解,舍權入實。”二乘人對涅盤是很堅固地執著的,所以他必須要再教育,透過這個化城的思想,才能夠放棄空性的涅盤,而入自性功德力,才可以授記作佛的。
二乘人,當然也不錯了,能夠了生死,也值得讚歎,這身為一個尊者。但是從成佛的角度,他有兩點要改變:
第一個,就是他的智慧要再提升。就是他這個執著,對法執太重。當然我們可以理解,因為二乘人的根性對苦,痛苦,他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一般人痛苦過了就算了,二乘人對痛苦有很深的感受,“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他對於曾經傷害他的輪回,是極度地厭惡的。人的情緒是相對的,你特別討厭一個東西,你一定會特別喜歡一個東西來取代,所以他對空性的涅盤也特別地好樂,他把它當作唯一的皈依處。
當然,在成佛的過程當中,我們在操作的時候也會善用涅盤寂靜,但是我們是善用而不是執著。而二乘人不是,二乘人是抓著涅盤不放。那你不放棄涅盤,你就沒有菩提。心中的影像,不管這個影像再好,你抓住一個影像,你就不可能回歸心性了。你執著鏡子上的灰塵,你就永遠回歸不到鏡子,這個灰塵不管它多漂亮。我再講一次,灰塵就是灰塵,你執著灰塵,你就回歸不了鏡子,道理就這麽簡單。
所以二乘人第一個問題,他是智慧有問題,法執太重。在修學當中他曾經好樂的涅盤寂靜,佛陀要他放棄,他有困難,就是智慧有問題。
第二個,他信心不夠。我長時間在涅盤當中,我的心已經是心如死水,我能夠再發菩提心嗎?即便他理論懂了一點,你說我真的能夠從空出假,重新燃起我度化眾生的熱情嗎?他對自己信心是不夠的。
他智慧不夠,信心也不夠,所以必須佛陀再講<化城喻品>。蕅益大師說,其實下根人,就是所謂的千二百弟子們,經過法說、譬喻說,不是完全不懂。理論上是舍利弗尊者在法說開悟了,理論上說是中根人四大弟子在譬喻說開悟了,但是在座的下根人也點點滴滴得到了啟示跟教化。隻是他心中的兩大盲點還要再一次突破:第一個是信心問題,第二個是智慧問題。所以佛陀必須再講因緣說,徹底斷除他的疑根,那就是講這一段。
所以這一段是說明,佛陀講完法說、譬喻說為什麽要講因緣說呢?因為這些人的心中有很深的疑根,必須要進一步地說明。
一、述說宿因。佛敘說過去久遠,大通智勝佛弘化因緣,令下根聲聞,憶念過去退大取小事緣。
因緣說有兩個主題:一個講他過去的因緣;第二個講到一個譬喻,一個化城的譬喻。先看過去的因緣。
佛陀為了拔除這種下根聲聞的疑根,就講了過去所發生久遠的一段往事。這段往事牽涉到三個人:一個大通智勝佛,一個釋迦牟尼佛,一個聲聞弟子。那麽這三段因緣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到經文我們詳細說明。總之,這段因緣,佛陀講完以後,聲聞弟子整個疑根徹底拔掉。
這段往事對聲聞人太重要了,其實他們在過去都曾經信解大乘的《法華經》,也發菩提心了。就是說,你怎麽對自己沒有信心呢?你過去都發過菩提心了,你現在隻是暫時地忘失而已。所以,佛陀的大智慧,把過去這件事講出來以後,聲聞弟子就信心具足了。這第一個,講到過去一段往事。這段往事講到他當初學《法華經》,後來又退轉了。
比方我們學《法華經》,我們不可能學完以後就一帆風順,但我們栽培了一個大乘的善根。這過程當中,有些人可能學完《法華經》,來生卻到三惡道去了,也有可能。但是你學過《法華經》,那就不可思議,因為你今天進入到一個眾生本具的善根,這種善根是不可破壞的!就是說,你曾經回過家,跟你一直在外麵流浪那是不一樣。就是說,你曾經回過家,你隻要回過家一次,即便你後來又跑出去了,但你跟別人就不一樣。為什麽不一樣?因為你曾經回過家,這個家是永遠存在的。所以,佛陀這段往事講出來以後,才能夠讓聲聞人斷疑生信。這第一個,講到過去的往事。
第二個,佛陀講這個譬喻,看他怎麽說。看第二段。
二、正說化城。“化城”喻權設之小乘涅盤,“寶所”喻一乘之佛果。由知“化城”是化,則知“寶所”是實。故標“化城”之名,而不失“寶所”之實也。若約觀心,觀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是入“化城”;當體即假,是出“化城”;當體即中,是歸“寶所”。
前麵是建立信心,這以下就堅定他智慧的理解。佛陀又講一個譬喻,叫做化城譬喻。就說,聲聞弟子們!你們成就的空性的涅盤,其實本來是沒有的,沒有這個東西的。沒有這個東西怎麽來的呢?是我暫時施設的。這個空性涅盤是“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是我自己講出來的,其實沒有這個東西。我講這個,目的是讓你稍作休息,然後進一步地回歸心性,是這個意思。就是,化城的目的,是讓你能夠前進寶所用的。化城隻是一個暫時的化現,寶所才是你真實的皈依處,所以,以化城之名來開顯寶所之真實。
如果從觀心的角度,從一念心性的角度,這個化城到底它的價值在哪裏呢?
就是,觀一切法空……我們一心真如有三觀,當體即空。因緣所生、唯心所現、當體即空,即空就是化城。所以,所謂的空性涅盤,從真如的角度,就是一念心性所現的那個清淨相,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心性在寂靜的時候現出那種清淨相就是涅盤,它是心中所現出的影像,那種清淨相是涅盤。當我們發起菩提心的時候,從清淨相生起菩提願的時候,那就是離開化城。當我們把空跟假平衡的時候,當下就是寶所。所以完全是內心的作用,哪有什麽化城呢?
所以這個意思就是,這整段經文,這個因緣說,雖然經文很長,它講兩個重點:一個是法說。法說就講過去的一段往事,來建立聲聞弟子的信心。一個是譬喻。講到化城的譬喻,來堅定聲聞弟子的理解。總而言之,這一科的兩大目的,一個是信心,一個是智慧。
聲聞弟子一路走來,他修無常無我,他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心性上叫自悲敗種。雖然聲聞弟子跟隨佛陀長時間說法,他也看到方等時,他也看到般若時……其實我們回顧過去,佛陀講大乘法,聲聞弟子沒有一次缺席的,沒有缺席。他們也看到菩薩的功德,但是他認為自己做不到。他自己認為做不到,他自我設限,所以,即便他明白了法說、譬喻說的道理,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他道理懂了,但是他還是懷疑自己:我真的能夠發菩提心嗎?我是這種根機嗎?我的心長期處在寂靜當中,我已經灰身泯智了,我已經沒有度化眾生的熱忱了,我真的能夠重新發起菩提心嗎?第一個,他對自己能不能夠發菩提心產生疑惑。
第二個,得少為足。說,我發了菩提心以後,那我辛辛苦苦得到的涅盤……我得涅盤不容易啊!利根人六生,我花了六輩子,犧牲我的睡眠、飲食,犧牲我所有的欲望,我得到這個涅盤,我要放棄嗎?所以,他懷疑:我發了菩提心以後,我是不是從今以後就要失掉涅盤寂靜?我要投入人群,我要行菩薩道,那我是不是涅盤寂靜要失掉?佛陀必須要說清楚,就是說,你的涅盤寂靜本來就沒有失掉,它本來就是你內心的一部分,所以你發菩提心,你涅盤寂靜不但沒有失掉,你還得到更多的寶所。所以,佛陀必須要給聲聞弟子做兩種心理建設:第一個,建立信心;第二個,堅定他的智慧。
這一段主要的內涵,這整個因緣說,主要是建立信心,然後堅定他的智慧的理解,就做的這兩塊。所以,我們在進入經文之前要先了解,雖然整個因緣說很長,就這兩個重點。
己一、正說因緣 分二:庚一、先明知見久遠;庚二、正明宿世因緣
這個因緣說周有兩段,第一個,正說因緣,佛陀就講到過去的久遠一段往事。這一段往事牽涉到三段因緣,有三段因緣交接起來。
第一段因緣就是大通智勝佛,大通智勝佛的成道跟說法,這第一段因緣;第二段因緣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聽法,他聽《法華經》以後跟複講《法華經》,第二段因緣,釋迦牟尼佛;第三段因緣就是聲聞弟子,他聽完《法華經》以後的修學狀態。
所以,雖然因緣說很長,請大家記住這三段因緣,你就不會搞亂了:第一個是大通智勝佛,第二個是釋迦牟尼佛,第三個是聲聞弟子,這三段因緣構成了這一段往事,就是構成這段因緣說。
庚一、先明知見久遠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那麽佛陀講往事之前,先有一段的前言,“先明知見久遠”。就是那人家會說,佛陀!那事情發生這麽久,您老人家怎麽知道呢?佛陀說,因為我的知見力不可思議。佛陀可以知道無量劫的事情,佛陀先展現自己的自性功德力來建立信心。
我們看佛陀怎麽展現。在講往事之前,就說我的確有這個能力講的。
辛一、長行 分二:壬一、出所見事;壬二、喻明久遠
看長行,長行當中分成兩段。
壬一、出所見事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隻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國名好城,劫名大相。諸比丘!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
佛陀為了要取信當下的聲聞弟子,說我有資格能夠講這件事,佛陀“先明知見久遠”。明知見久遠的時候,先標出當時的因緣事相。就說,這件事情發生在什麽時候呢?是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是過去。那麽過去有多遠呢?“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隻劫。”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隻,是印度四個非常非常大的數目,這些都是很大的數目,但是它是有量的數目,非常大。
在這個時間點,有一尊佛出世,叫大通智勝如來。這尊佛他因地到底是修了什麽東西呢?第一個,他具足大神通。這個神通跟禪定有關係,這個佛對禪定特別重視,所以他生起廣大神通。第二個,他有圓滿智慧。具足權實二智,所以叫大通智勝如來。然後有十種的德號,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種德號具足。
有佛,當然要有依報的國土。這個國土叫什麽呢?國名好城。這個國土,他的依報國土,山河大地草木都是由禪定所變現,所以它特別的莊嚴。這個國土跟一般的國土不一樣,特別的莊嚴,好城。
“劫名大相”,這個劫名就是……佛教算時間不像我們現在是二零一九、二零二零,不是這樣子。我們人世間在算這個時間相是從西元,二零一九、二零二零……佛法是用大劫。你看我們現在是賢劫,它這個劫叫什麽?叫大相。因為當時的人特別的高大莊嚴,所以劫名大相。一個劫很長,一個劫有四個中劫,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
“諸比丘!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古德說,要成就一段往事,這個往事的存在性,要確定它是一個因緣所生法,而不是捏造的,有四個條件:第一個,時間相。它的時間是發生在什麽時間?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隻劫,它是在大相,大相劫。這個時間相就是它什麽時候。第二個,佛名。這尊佛的佛名是大通智勝佛。第三個,國名。國名是好城。第四個是劫名,大相。四個條件,時間、佛名、國名、劫名。當然它這個地方的重點在時間,這個時間點太長了,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隻劫這麽長的時間。先說明這個事情的相狀。
壬二、喻明久遠
第二個用譬喻的方式來說明。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複下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於汝等意雲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不也,世尊!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複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隻劫,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