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零一麵,我們看癸二的“頌合法”。
這一科講到〈譬喻品〉,〈譬喻品〉的內容主要是講到三界火宅。這當中佛陀有四段的說明,就是先分成長行跟重頌,長行當中又分成譬喻跟合法,重頌也是有譬喻跟合法。這個地方是屬於重頌的合法。
三界火宅,佛陀主要是要說明一件事情:我們凡夫的成佛之道跟聖人是不一樣的,凡夫的成佛之道要分成兩塊來處理,就是三界以內跟三界以外。這兩個修學的內涵是不一樣的,三界以內的重點在出離,三界以外的重點在菩提。
為什麽我們在三界以內要重出離呢?
因為我們一念心,當我們修學佛法的時候,它要有一個依止處,就是色身。我們在三界的果報體叫做業報身,就是我們的色身是很不穩定的,它隨業力產生變化。當我們在三界裏麵不斷地一生一生地投胎,我們的業累積得越來越多,業的本質越來越複雜,就是所謂的三界起火了。
三界起火所代表的就是,當這個果報體活在一種動蕩不安的環境,它就會刺激我們內心的煩惱。煩惱是不決定的,你安定下來,它也安定下來;你的環境不斷動蕩,煩惱活躍,活動也特別的厲害。所以當這個三界的果報體是一個不穩定的狀態,我們的煩惱開始活動。煩惱活動就會怎麽樣?造業。造業以後又得另外一個果報,這個果報又帶動另外一個煩惱。就是說,三界的火,它的可怕是怎麽樣?輾轉增盛,它越燒越厲害。
所以佛陀為什麽“長者見火,心生驚怖”?因為這個火會越燒越厲害。你看我今生,我也沒什麽錯,我每天也做功課……諸位!你如果能夠表現這麽好,那麽佛陀幹嘛驚怖呢?重點不是你今天有沒有做功課,重點是你今生比前生退步了。重點是,我們今生再怎麽努力,也比前生退步了,來生又比今生退步了。這個是佛陀最怕的地方。
佛陀為什麽驚怖?因為他看到整個三界的果報,整個修行是退轉的一種循環。
諸位!善根是我們唯一的希望。當善根退轉了,當光明沒有了,黑暗就會出現。所以,善根退轉到一個程度,就很容易墮落三惡道。我們為什麽不墮三惡道?其實我們有很多罪業,但我們有慚愧心,我們有自我反省的心,這就是善根。當一個人在三界裏麵不斷地打滾,時間長了,他的慚愧心消失了,自我反省的功能消失了,落入一種“不覺不知、不驚不怖”,就是你對你自己的過失完全沒有反省能力了,那就是你墮落三惡道的時間到來了。佛陀看到了眾生墮入一種所謂的下勢的循環,感到驚怖,所以定下了修學的目標,兩個字:出離!就是趕快離開這個三界的果報。
所以諸位!從凡夫的角度,佛陀可沒要你在三界裏麵積集資糧、創造功德。佛陀可沒這樣講,那是法身菩薩的境界。就是說,三界不是我們曆練的地方。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活在三界的果報隻能做一件事情,趕快離開三界的果報,因為它已經起火了。
那怎麽辦呢?目標是出離,方法呢?佛陀的大智慧,就是說,你不是去滅火,這個火你是滅不了,這是眾生的共業;你要放棄主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是說,我們之所以不斷地輪回,就是我們對三界的果報想要去主導,強作主宰。所以當我們修無常觀、無我觀的時候,我們放棄對果報的主宰,“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整個三界的業力就沉澱下來了。所以我們離開三界,按照佛陀的意思,是越快越好。最好我們今生就離開三界,因為它已經有退轉善根的情況出現。
離開三界以後,到了界外,那又是另外一個修學了,從一種出離道而轉成菩提道。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對接的問題。
我們在三界的修學重點在麵對自己的妄想,破妄,把妄想裏麵的“我”消滅掉。就是說,你可以打妄想,妄想我們沒辦法控製,但是你不要去主導這個妄想。就把那個妄想裏麵的我拿掉就好了,修我空觀,把妄想裏麵的我拿掉。
我們在三界的修學重點在破妄,但離開三界以後要顯真,開始修菩提心,廣修六度。那這怎麽對接呢?其實在〈譬喻品〉沒有明顯的說明。佛陀隻是許三給一,佛陀說我給你三乘,結果出了三界以後,佛陀開來大白牛車。這個三乘跟大白牛車怎麽對接,卻沒有明顯的說明,但是下一品〈信解品〉有詳細說明。〈信解品〉說,把心帶回家,就是回光返照。
我們簡單說明一下。雖然這個地方還沒講到,但三界的修學到了界外怎麽對接,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我們透過一種內觀的智慧,就是萬法唯是一心。就是說,雖然我們在界內所對治的是妄想,到了界外是修功德,但是我們要想一件事情:妄想是怎麽來的?妄想是我們一念心變現出來的!功德是怎麽來的?也是我們一念心性修出來的!所以,妄想也好,功德也好,都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影像。就好像我們今天拿了一堆火放在鏡子前麵,鏡子出現火的相狀;我們拿一盤的珍寶放在鏡子的前麵,鏡子出現了珍寶的相狀。不管是火的相狀、珍寶的相狀,重點是:鏡子還是鏡子,它不是修來的。也就是說,我們從破妄到顯真,這個地方怎麽貫穿呢?就是一念心性!你回光返照,它就可以對接;你向外攀緣,這兩個就互相矛盾。真妄不兩立,但你回光返照,那就真妄同源。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先求破妄,然後再顯真,重點就是從一心真如來對接。
癸二、頌合法 分二:子一、頌合總喻;子二、頌合別喻
我們來看今天的主題,頌合法,當中分成兩段。
子一、頌合總喻
看經文。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眾聖中尊 世間之父
一切眾生 皆是吾子
深著世樂 無有慧心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 熾然不息
這段經文我們分成兩段,先講在三界裏麵的諸子,再看三界的火宅。我們看三界的諸子是什麽情況。
“告舍利弗”,佛陀告舍利弗說,“我亦如是”,就是我釋迦佛,就正如三界火宅中的長者慈父一般。佛陀作為四聖法界的聖中之尊,同時也是六凡法界的眾生之父,所以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兒子。但是我這個兒子,在三界裏麵的生命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深著世樂;第二個,無有慧心。
“深著世樂”,我們貪愛三界的快樂。當然各貪各的,有些人貪財富,有些人是貪感情,有些人貪名聲。深著世樂,它是不能怪我們今生的,那是前生的習氣。所以佛陀說,我們三界的快樂是遊戲,就是金錢的遊戲、財富的遊戲、情感的遊戲。就像我們今天,這一生你扮演母親,他扮演你兒子;這場戲結束以後,把衣服一脫,你又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又扮演不同的角色,好像作戲一樣。所以這個深著世樂不能怪我們。
重點是第二個,“無有慧心”。佛陀要解決的是第二個。就是,我們攀緣世間的快樂,這是一種過去的等流,我們必須要繼承前生的習氣。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學習智慧,就使令問題更嚴重。我們今天貪著世樂已經很可怕了,我們還對這個業力產生了一種主宰,對這個快樂產生堅固的執取。所以,佛陀要解決的重點是第二個,就是我們要有智慧的觀照。“無有慧心”,就是我們對於過去的習氣沒有產生一種智慧的觀照來調伏。
這是講到在三界裏麵活動的這些三乘諸子的情況。
我們再看三界本身的環境。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作為一個凡夫,我們“深著世樂,無有慧心”。如果生長在一個穩定的環境可能問題還不大,但是如果我們的內心是一種這樣的情況,又活在一種不安定的業報身,這種不安定就像是起火燃燒的家宅,那這個問題就嚴重了。我們既貪著世樂,又沒有觀照力,而處在這個火宅當中,那第一個,“眾苦充滿”,增加我們的痛苦;更嚴重的是“甚可怖畏”,來生的墮落。
我們前麵說過,一個人會墮落隻有一種情況,不是因為罪業,是我們的善根退轉了。罪業最怕的就是慚愧心,一個慚愧心可以消除無量的罪業。而慚愧心來自於自覺、自省、自調,來自於自我覺悟,所以,當我們慚愧心消失了,當我們智慧的善根退轉的時候,那就是無慚無愧了。佛陀一看就是“甚可怖畏”,來生要墮落了!
在墮落之前,當然還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內火。前麵講果報火,這個講內心各式各樣的憂惱之火。“熾然不息”,就是輾轉相續。本來是一個果報引生煩惱,引生煩惱就造業,造業又變成果報;這果報又起另外一個煩惱,“熾然不息”!
佛陀等於是先把這個三界的果報跟三乘的諸子的情況做一個說明。
當然,佛法的修學就是說,我們不要求馬上的正念。內心麵對五蘊的果報,完全不動念頭,那叫聖人。所以我們不要求第一念的正念,也不可能第一念的。所以菩薩戒它對於第一念的煩惱,它不對治,它不製罪。但是你第二念,你受了菩薩戒以後,對於貪瞋的煩惱活動你完全不理它,那表示你的戒體正在喪失當中,就是你完全沒有一種自我反省的功力。
所以佛法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求第二念的正念。就是說,從凡夫的角度判斷一個人,不是你有沒有起煩惱,這強人所難。你煩惱開始活動的時候,你什麽時候開始覺醒,這是關鍵,就是自覺。所以,佛法重點在斷相續,不是說你不能起煩惱,關鍵是你不能讓它相續。
所以,這個地方的問題就是,外境已經很嚴重了,而我們本身的自覺功能又退失了,這個就是佛陀感到驚怖的原因。
子二、頌合別喻 分四:醜一、頌合長者見火;醜二、頌合舍幾用車;醜三、頌合等賜大車
我們看子二的“頌合別喻”。前麵的總喻是一個略說,這以下詳細地說明長者是怎麽樣來救拔三乘的諸子。這地方有四段。
醜一、頌合長者見火
看經文。
如來已離 三界火宅
寂然閑居 安處林野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眾生 悉是吾子
而今此處 多諸患難
唯我一人 能為救護
作為如來,他來到人世間是怎麽來的呢?佛陀是經過三大阿僧隻劫的修學,他已經是離開三界火宅了。所以我們看長者是怎麽來火宅?他是從外麵進去的。我們三乘的諸子是本來就在三界裏麵,在火中追求快樂,而這個長者是在門外看到我們,他是從門外進來的。佛陀是已經成就涅盤了,所以佛陀是作證,“此是滅,我已證”,是用過來人的方式。
所以,“如來已離,三界火宅”,而且是怎麽樣?“寂然閑居,安處林野。”佛陀一方麵安住在大般涅盤,寂靜安穩,不住生死;一方麵安處林野。佛陀在寂靜當中享受常樂我淨的四種功德,又不住涅盤,是真空妙有。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這整個三界都是我教化的處所,這當中的眾生都是我的兒子,都是我生生世世教化他們的。那麽時至今日,到了五濁惡世,這個果報多諸患難,那怎麽辦呢?“唯我一人,能為救護。”蕅益大師解釋這段經文,最關鍵就是這句話“唯我一人,能為救護”。我們說明一下。
這說明三界的火宅隻有一個門可以出去。就是我們在三界裏麵有生死輪回,包括淨土宗的帶業往生,我們都希望能夠在往生的時候把生死的業力降到最低。就是你必須把跟娑婆世界的業力降到最低,把跟極樂世界的願力、往生的願力升到最高。往生的願力我們就先不說,我們講三界的業力。
每一個人都希望降低生死的業力,在臨命終的時候比較好往生,但是每一個人的方法不一樣。比方說有些人修福報,他以為修善法可以降低生死業力。這兩碼事!修善法會讓我們來生得到快樂的果報,但是對降低生死業力,這是不同的因緣。所以善法不可行。
那麽修苦行呢?你看有些人打佛七的時候,他就不吃飯也不睡覺。諸位!重點不在於有沒有吃飯、有沒有睡覺,因為苦行隻是一個助道,它不能當正道。所以,你今天打佛七的時候不吃飯、不睡覺,對於降低生死業力也沒幫助。
那說修禪定!禪定隻是暫時的壓製。我們前麵說過,禪定讓你生到山中的洞穴,三界的火燒得比較淡薄,但是禪定會退失。禪定一退失,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所以諸位!解決三界的業力,靠善法、靠苦行、靠禪定都不可以。隻有一條路,就是三界出離隻有一個門,就是我空的智慧,沒有其他方法。這要不是佛陀出世,沒有人會知道。說,要降低生死業力,原來就是人生該怎麽樣就怎麽樣,不要去主宰它。這沒有人會知道的。“唯我一人,能為救護”,佛陀要不出世,沒有人知道這樣的一種傳承。就是說,離開三界火宅,隻有一個狹小的門,就是放棄主宰,修我空觀。就這個概念。
醜二、頌合舍幾用車
我們看怎麽樣放棄主宰。看經文。
雖複教詔 而不信受
於諸欲染 貪著深故
以是方便 為說三乘
令諸眾生 知三界苦
開示演說 出世間道
是諸子等 若心決定
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
有得緣覺 不退菩薩
佛陀要把我們從三界的火宅帶出去,想出兩個辦法:一開始是用幾,就是用三界裏麵的佛陀各式各樣的功德。就是,你應該要跟著我修功德,用幾。那看看佛陀用這個三界的茶幾是怎麽教化。
“雖複教詔,而不信受。”佛陀說,欸,你們來跟我學。我發菩提心,你也跟著我發菩提心;我修六度,你也跟著我修六度。我們透過積功累德來超越生死輪回。但這個地方有個問題,法大機小,“而不信受”。我們前麵說過,我們長時間在三界輪回的人,就是“深著世樂,無有慧心”,根鈍遮重,善根淺薄,煩惱又重,所以在修習善法的時候,對五欲的快樂還是深生染著。
也就是說,大乘的圓頓止觀是不改變環境的,它要中道。就是你不能偏空也不能著有;你既要“猶如蓮華不著水”,又要“亦如日月不住空”;你既不能離開三界,又不能貪求三界。這對我們生死凡夫來說太困難了!就是說,你不能改變環境,但是你又要從這個地方去曆練,這樣子法太高深,根機承接不住,所以這個法不合適。就是,直接修行華嚴的大乘,對我們根機薄弱的人是很難信受的。這第一個。
所以佛陀放棄了這個方法,舍幾。
那佛陀怎麽辦呢?必須施設方便,要把標準降低。菩提道不可行,那好,那就修出離道。“以是方便,為說三乘。”佛陀說,既然中道的智慧、空有無二的智慧我們沒辦法接受,好,那我們就修出離道,講到三乘的空性。
諸位!治亂世用重典。我們前麵說過,一開始不要要求圓滿,契理對我們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契機,稍微有點偏空都沒事,就是偏重空性。既然你一定要先對立——我們以前就在有相裏麵分別,後來產生了顛倒,所以要先離相,為說三乘法,就是修空性之法。
空性之法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令諸眾生,知三界苦”。出離之道,第一個就是你要先了解你自己的環境,就是三界的果報是痛苦的,這是一個重點。因為沒有出離心,你修空觀也沒有用。就是你要有意樂,你要有一種離開的意樂。修行先有大方向的目標,才有所謂的過程的方法。大方向的目標就是先要出離,所以采取的方法才是我空的智慧。所以佛陀先講苦諦,知苦,然後講到各式各樣的出世間道,講到斷集、慕滅、修道。那麽,我們透過四聖諦產生決定——決定不疑的理解,“若心決定”,慢慢地就能夠成就,“具足三明,及六神通”。這三明六神通就是聲聞的功德,就阿羅漢。
當然,阿羅漢有些是慧解脫阿羅漢,是沒有神通的,這是很少數。小乘人一般都是有神通,至少有初禪以上。一般來說,俱解脫的阿羅漢是有初禪以上的禪定,所以他成就阿羅漢以後,除了涅盤寂靜,他有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還有宿命通、漏盡通,六個。
當然,前麵五通,漏盡通除外,都是通外道。但是三明隻有聖人。三明是什麽呢?
在六種神通裏麵,宿命明。宿命知道過去,外道可以看到你過去的。說,你前生是從天人轉生過來的,叫做宿命通。但是宿命明,他可以知道你為什麽生天,你在天上到底做了什麽事,所以你今生才投胎。他會把各種因緣看得清清楚楚,前因後果,就是明。第一個,宿命明。
第二個,天眼明。天眼明看未來,他也會知道你的未來:因為什麽因緣過去,你會怎麽怎麽遇到誰,然後來生的因緣。
第三個,漏盡明。你可以自己了知自己,已經是斷除見思煩惱。這個明跟通最大的差別就是:明,隻有聖人的智慧才可以產生明。
“有得緣覺”,這是辟支佛;或者成就“不退菩薩”,這是別教七住以上的菩薩,斷見思。
也就是說,佛陀一開始用中道的實相,對我們一個煩惱粗重的人來說是不適合的,就是我們沒辦法做到“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我們必須怎麽樣?采取對立。就是生死是雜染法,四聖道是清淨法,我們要把染淨先切開來。我們一開始不要求中道,對立一點都沒關係,把染淨先分開,透過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重點在於“若心決定”,這關鍵了!
有很多居士私底下跟我講說:師父!厭離娑婆這件事情不用修習。你看我一輩子,我結婚以後到現在生了那麽多小孩,一路栽培他們,我吃盡了痛苦。我的人生經驗就可以告訴我“知苦”。這個觀念不對!諸位,生命經驗是片段的。你今生,就不要說給你活八十歲,就是給你八萬歲,你所嚐盡的因緣也是人生裏麵、三界裏麵的小片段。但是,你思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遍整個三界的果報,上至諸天,下至三惡道。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不學佛法,完全憑生命的經驗,你這種對痛苦的覺悟是不確定的。不確定,我們舉一個例子。佛陀在講到八關齋戒的時候,他講一個公案說,“如狼守齋”。說有一隻狼住在一個山洞,這幾天連續下了七天的大雨,下得特別大,所以這個狼在雨中找食物都找不到,因為牧羊人都不出來,所以這七天出去以後都是空著肚子回來。第八天又下雨,它心裏想說,我今天不出去了,我今天就受齋戒了。我索性受個齋戒,反正我出去也找不到。受齋戒的時候它還發願,希望一切眾生得安穩住。它還發這麽好願。
它發願受持齋戒的時候,又發了好願,這個時候驚動了釋提桓因。釋提桓因說,哎喲,這隻狼能生起這麽好的願,又能夠受持齋戒。就要考驗它的道心。這釋提桓因就變成一隻小羊,在它的洞口前麵咩咩地叫。這個狼本來發心要受八關齋戒,一聽到羊的叫聲,它肚子又餓了。就跑到洞口一看,果然是一隻羊,就衝過去要吃這個羊。那個羊就跑,狼就在後麵追。快追到的時候,這隻羊突然間變成一隻大狗,反過來要咬這隻狼。因為狼很久沒有吃飯了,沒有力氣。它一看,哎喲,是一隻很大的狗,一害怕又躲回山洞。在山洞又想說,哎呀,我今天果然是需要受這個齋戒。
它下定決心受齋戒,結果沒多久又聽到有羊叫的聲音。它一看,哎喲,是不是我眼睛看花了?再次專心地看,果然是一隻羊,沒錯!所以它又出去追,追到一半羊又變成一隻狗,又把它給嚇回來了。這次它真下定決心了,這次就算羊肉放在我前麵我都不吃了。
佛陀講這個“如狼守齋”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個人修行,沒有發願,沒有以願導行,這個修行就是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刺激而產生變化。
有人就說,佛陀不是說調伏三界的業力要修我空觀嗎?幹嘛要知苦呢?你錯了!修行要以願導行,你一定要知道痛苦,然後才能夠產生出離心這種增上意樂,然後修我空觀才有效果。所以關鍵就在這個地方,就是佛陀要先講苦諦,然後再講無常、無我的道法,是這個概念。這兩個,出離心跟我空智慧,缺一不可的。
醜三、頌合等賜大車
看經文。
汝舍利弗 我為眾生
以此譬喻 說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語
一切皆當 成得佛道
前麵講到三車,講到四諦法,結果眾生受益以後成就三乘的道果;現在佛陀必須要對接了,就是怎麽樣來對接。對接裏麵有三段。
先看第一段,三車即一車。
“汝舍利弗,我為眾生,以此譬喻,說一乘法。”我為一切的生死凡夫講到三界火宅的譬喻,來宣說一佛乘的法門。一佛乘就是說,先許三車,最後等賜大車。為什麽先許三車呢?我們前麵說過,三界的修學跟界外的修學環境不一樣,你不能夠說成佛之道就是一條路一直走到底,不可能。三界那叫一個火宅,界外是個空地。你到了空地你可以慢慢來,遊於四方,自在無礙。
諸位!我們看前麵的三界火宅,諸子是怎麽出來?是“競相奔走”,這個三界的諸子是用跑的,跑出來的。離開三界是要越快越好,到了界外那就必須要慢慢來,那是一種長遠的規劃,那要親近十方諸佛,廣學無量法門。所以,三界之內跟三界之外的修學,基本上的方向不一樣。所以他必須要先怎麽樣?先“為實施權”,最後再“開權顯實”。
從權法會權入實,就是一佛乘。
“汝等若能”從三界火宅的譬喻當中,信受三乘跟一乘是同一個道法,那麽一切的三乘的方便最終都是可以成就佛道。我們剛剛講過,三乘要會歸到一乘隻有一種方法,就是內觀,你法法消歸心性,三乘一乘此心同。你要向外攀緣,說四諦法跟六波羅蜜不一樣,如果向外攀緣,那果然會不一樣。但是你要想一件事情,是誰在修四諦?是誰在修六波羅蜜?修者是誰?你回光返照,其實是同一個心性。所以回光返照,三乘一乘此心同。如果落入因緣法,那三乘一乘的因緣的確不一樣。所以,我們回光返照的時候,那“一切皆當,成得佛道”。
這段是把三車跟一車的關係做一個說明。
再看第二段。
是乘微妙 清淨第一
於諸世間 為無有上
佛所悅可 一切眾生
所應稱讚 供養禮拜
無量億千 諸力解脫
禪定智慧 及佛餘法
這個地方說明法門的甚深微妙,說“是乘微妙”。這個地方講一佛乘的實法。前麵講的是權法,這裏講實法妙。這個一佛乘的實法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清淨第一。我們前麵的操作,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偏重在法力。在三界的修學,我們的內心不能用的,因為內心煩惱太重又動蕩不安,所以離開三界靠的是法力,靠的皈依法,靠法力,用四諦法門把我們帶出來。但是離開三界以後入實法,那就是靠心力了,一念清淨心。我們一念心力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清淨義;第二個,具足義。第一個就是清淨。
心性的清淨跟三乘的空性不一樣。心性的清淨是最為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我們說明一下。
我們以前修空觀,那是對治,是沒辦法的。就是我們在因緣裏麵自己捏造一個“我”出來,自己捏造一個我。本來我們的生命體是色、受、想、行、識五個東西,我們一定要把它當作六個東西,我們把它當作色、受、想、行、識、我。當然這個“我”有可能住在色法,對物質享受比較厲害的人看到什麽東西都跟“我”結合,他看到這個花,一定把“我”放到花裏麵——我喜歡這個花!其實花就是花,跟你沒關係。感受強的人,所有的感受生起都會“我”連接。
也就是說,這個“我”是捏造出來的,是本來沒有的。佛陀為了破壞這個多餘的東西,也捏造一個東西,叫“我空”。佛陀安立一個法來破這個“我”,以幻化之法來破幻化的執取,所以佛陀講無常、無我。但是這兩個都不是本具,就是,凡是修來的東西到最後都要舍掉的。所以你看,成佛以後,到了彼岸,你不可能把這個船也拉到對岸去,所以修的法都是一個過程。但是真如本性的清淨可不是這樣,它是本來就清淨,它不是修來的。就是,盡管你整天打妄想,你打你的妄想,真如還是清淨,它不受染汙的。
所以這種清淨是最為第一的,它不受染汙,它是眾生本具的。“佛所悅可”,這是佛陀所讚歎的、所認可的微妙法門,因此一切眾生也應該隨順佛陀,來對這個清淨心稱讚、供養、禮拜,包括隨順。
這是一佛乘妙法的第一個特點,離相清淨。
第二個,本來具足。此一妙法具足無量億千的種種的解脫力,解脫的功德力,禪定跟智慧力,及佛陀其餘的法門,包括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心性不但清淨,它還具足,具足無量的功德妙用。
所以這個法門的微妙就是,它能夠離一切相,又能夠即一切法。這是講到會歸到真實的時候,兩大特點。
我們看第三段。
得如是乘 令諸子等
日夜劫數 常得遊戲
與諸菩薩 及聲聞眾
乘此寶乘 直至道場
以是因緣 十方諦求
更無餘乘 除佛方便
“得如是乘”,我們能夠成就這個一念心性的一佛乘的妙法,就能夠怎麽樣?“日夜劫數,常得遊戲。”在成佛之前,雖然還沒有成佛,我們就能夠在各式各樣的生死業緣當中成就種種的功德莊嚴。前麵的遊戲是顛倒妄想,這裏的遊戲是乘性而起的,是真如本性所生起的,就是作夢幻的佛事,坐水月道場。它是借事修心,“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成佛的道場。所以,“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佛方便”。
諸位!整個修行,為什麽更無餘乘呢?雖然我們現在麵對一個五濁惡世,暫時沒有學《法華經》,沒有啟動真如本性;我們可能就是修四諦法門,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完全靠法力來攝受,其實這個時候真如在不在?它還是在。你為什麽能夠知苦?知苦者誰?還是那一念心性!我們現在叫日用而不知。
為什麽說,從你開始修行到成佛都沒有離開一念心性,都沒有離開一佛乘?隻是佛陀剛開始他不講,因為真如的操作很難,相對比較難,他後麵會說,要麽不信,要麽毀謗,所以佛陀必須先用法力來攝受。其實,所有的法的修學都不離開一念心性,所以更無餘乘。其實,其他的三乘都是方便,會歸起來就是一佛乘,一心真如。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鍾,再來做一個總結。
這一科講到〈譬喻品〉,〈譬喻品〉的內容主要是講到三界火宅。這當中佛陀有四段的說明,就是先分成長行跟重頌,長行當中又分成譬喻跟合法,重頌也是有譬喻跟合法。這個地方是屬於重頌的合法。
三界火宅,佛陀主要是要說明一件事情:我們凡夫的成佛之道跟聖人是不一樣的,凡夫的成佛之道要分成兩塊來處理,就是三界以內跟三界以外。這兩個修學的內涵是不一樣的,三界以內的重點在出離,三界以外的重點在菩提。
為什麽我們在三界以內要重出離呢?
因為我們一念心,當我們修學佛法的時候,它要有一個依止處,就是色身。我們在三界的果報體叫做業報身,就是我們的色身是很不穩定的,它隨業力產生變化。當我們在三界裏麵不斷地一生一生地投胎,我們的業累積得越來越多,業的本質越來越複雜,就是所謂的三界起火了。
三界起火所代表的就是,當這個果報體活在一種動蕩不安的環境,它就會刺激我們內心的煩惱。煩惱是不決定的,你安定下來,它也安定下來;你的環境不斷動蕩,煩惱活躍,活動也特別的厲害。所以當這個三界的果報體是一個不穩定的狀態,我們的煩惱開始活動。煩惱活動就會怎麽樣?造業。造業以後又得另外一個果報,這個果報又帶動另外一個煩惱。就是說,三界的火,它的可怕是怎麽樣?輾轉增盛,它越燒越厲害。
所以佛陀為什麽“長者見火,心生驚怖”?因為這個火會越燒越厲害。你看我今生,我也沒什麽錯,我每天也做功課……諸位!你如果能夠表現這麽好,那麽佛陀幹嘛驚怖呢?重點不是你今天有沒有做功課,重點是你今生比前生退步了。重點是,我們今生再怎麽努力,也比前生退步了,來生又比今生退步了。這個是佛陀最怕的地方。
佛陀為什麽驚怖?因為他看到整個三界的果報,整個修行是退轉的一種循環。
諸位!善根是我們唯一的希望。當善根退轉了,當光明沒有了,黑暗就會出現。所以,善根退轉到一個程度,就很容易墮落三惡道。我們為什麽不墮三惡道?其實我們有很多罪業,但我們有慚愧心,我們有自我反省的心,這就是善根。當一個人在三界裏麵不斷地打滾,時間長了,他的慚愧心消失了,自我反省的功能消失了,落入一種“不覺不知、不驚不怖”,就是你對你自己的過失完全沒有反省能力了,那就是你墮落三惡道的時間到來了。佛陀看到了眾生墮入一種所謂的下勢的循環,感到驚怖,所以定下了修學的目標,兩個字:出離!就是趕快離開這個三界的果報。
所以諸位!從凡夫的角度,佛陀可沒要你在三界裏麵積集資糧、創造功德。佛陀可沒這樣講,那是法身菩薩的境界。就是說,三界不是我們曆練的地方。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活在三界的果報隻能做一件事情,趕快離開三界的果報,因為它已經起火了。
那怎麽辦呢?目標是出離,方法呢?佛陀的大智慧,就是說,你不是去滅火,這個火你是滅不了,這是眾生的共業;你要放棄主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是說,我們之所以不斷地輪回,就是我們對三界的果報想要去主導,強作主宰。所以當我們修無常觀、無我觀的時候,我們放棄對果報的主宰,“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整個三界的業力就沉澱下來了。所以我們離開三界,按照佛陀的意思,是越快越好。最好我們今生就離開三界,因為它已經有退轉善根的情況出現。
離開三界以後,到了界外,那又是另外一個修學了,從一種出離道而轉成菩提道。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對接的問題。
我們在三界的修學重點在麵對自己的妄想,破妄,把妄想裏麵的“我”消滅掉。就是說,你可以打妄想,妄想我們沒辦法控製,但是你不要去主導這個妄想。就把那個妄想裏麵的我拿掉就好了,修我空觀,把妄想裏麵的我拿掉。
我們在三界的修學重點在破妄,但離開三界以後要顯真,開始修菩提心,廣修六度。那這怎麽對接呢?其實在〈譬喻品〉沒有明顯的說明。佛陀隻是許三給一,佛陀說我給你三乘,結果出了三界以後,佛陀開來大白牛車。這個三乘跟大白牛車怎麽對接,卻沒有明顯的說明,但是下一品〈信解品〉有詳細說明。〈信解品〉說,把心帶回家,就是回光返照。
我們簡單說明一下。雖然這個地方還沒講到,但三界的修學到了界外怎麽對接,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我們透過一種內觀的智慧,就是萬法唯是一心。就是說,雖然我們在界內所對治的是妄想,到了界外是修功德,但是我們要想一件事情:妄想是怎麽來的?妄想是我們一念心變現出來的!功德是怎麽來的?也是我們一念心性修出來的!所以,妄想也好,功德也好,都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影像。就好像我們今天拿了一堆火放在鏡子前麵,鏡子出現火的相狀;我們拿一盤的珍寶放在鏡子的前麵,鏡子出現了珍寶的相狀。不管是火的相狀、珍寶的相狀,重點是:鏡子還是鏡子,它不是修來的。也就是說,我們從破妄到顯真,這個地方怎麽貫穿呢?就是一念心性!你回光返照,它就可以對接;你向外攀緣,這兩個就互相矛盾。真妄不兩立,但你回光返照,那就真妄同源。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先求破妄,然後再顯真,重點就是從一心真如來對接。
癸二、頌合法 分二:子一、頌合總喻;子二、頌合別喻
我們來看今天的主題,頌合法,當中分成兩段。
子一、頌合總喻
看經文。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眾聖中尊 世間之父
一切眾生 皆是吾子
深著世樂 無有慧心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 熾然不息
這段經文我們分成兩段,先講在三界裏麵的諸子,再看三界的火宅。我們看三界的諸子是什麽情況。
“告舍利弗”,佛陀告舍利弗說,“我亦如是”,就是我釋迦佛,就正如三界火宅中的長者慈父一般。佛陀作為四聖法界的聖中之尊,同時也是六凡法界的眾生之父,所以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兒子。但是我這個兒子,在三界裏麵的生命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深著世樂;第二個,無有慧心。
“深著世樂”,我們貪愛三界的快樂。當然各貪各的,有些人貪財富,有些人是貪感情,有些人貪名聲。深著世樂,它是不能怪我們今生的,那是前生的習氣。所以佛陀說,我們三界的快樂是遊戲,就是金錢的遊戲、財富的遊戲、情感的遊戲。就像我們今天,這一生你扮演母親,他扮演你兒子;這場戲結束以後,把衣服一脫,你又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又扮演不同的角色,好像作戲一樣。所以這個深著世樂不能怪我們。
重點是第二個,“無有慧心”。佛陀要解決的是第二個。就是,我們攀緣世間的快樂,這是一種過去的等流,我們必須要繼承前生的習氣。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學習智慧,就使令問題更嚴重。我們今天貪著世樂已經很可怕了,我們還對這個業力產生了一種主宰,對這個快樂產生堅固的執取。所以,佛陀要解決的重點是第二個,就是我們要有智慧的觀照。“無有慧心”,就是我們對於過去的習氣沒有產生一種智慧的觀照來調伏。
這是講到在三界裏麵活動的這些三乘諸子的情況。
我們再看三界本身的環境。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作為一個凡夫,我們“深著世樂,無有慧心”。如果生長在一個穩定的環境可能問題還不大,但是如果我們的內心是一種這樣的情況,又活在一種不安定的業報身,這種不安定就像是起火燃燒的家宅,那這個問題就嚴重了。我們既貪著世樂,又沒有觀照力,而處在這個火宅當中,那第一個,“眾苦充滿”,增加我們的痛苦;更嚴重的是“甚可怖畏”,來生的墮落。
我們前麵說過,一個人會墮落隻有一種情況,不是因為罪業,是我們的善根退轉了。罪業最怕的就是慚愧心,一個慚愧心可以消除無量的罪業。而慚愧心來自於自覺、自省、自調,來自於自我覺悟,所以,當我們慚愧心消失了,當我們智慧的善根退轉的時候,那就是無慚無愧了。佛陀一看就是“甚可怖畏”,來生要墮落了!
在墮落之前,當然還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內火。前麵講果報火,這個講內心各式各樣的憂惱之火。“熾然不息”,就是輾轉相續。本來是一個果報引生煩惱,引生煩惱就造業,造業又變成果報;這果報又起另外一個煩惱,“熾然不息”!
佛陀等於是先把這個三界的果報跟三乘的諸子的情況做一個說明。
當然,佛法的修學就是說,我們不要求馬上的正念。內心麵對五蘊的果報,完全不動念頭,那叫聖人。所以我們不要求第一念的正念,也不可能第一念的。所以菩薩戒它對於第一念的煩惱,它不對治,它不製罪。但是你第二念,你受了菩薩戒以後,對於貪瞋的煩惱活動你完全不理它,那表示你的戒體正在喪失當中,就是你完全沒有一種自我反省的功力。
所以佛法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求第二念的正念。就是說,從凡夫的角度判斷一個人,不是你有沒有起煩惱,這強人所難。你煩惱開始活動的時候,你什麽時候開始覺醒,這是關鍵,就是自覺。所以,佛法重點在斷相續,不是說你不能起煩惱,關鍵是你不能讓它相續。
所以,這個地方的問題就是,外境已經很嚴重了,而我們本身的自覺功能又退失了,這個就是佛陀感到驚怖的原因。
子二、頌合別喻 分四:醜一、頌合長者見火;醜二、頌合舍幾用車;醜三、頌合等賜大車
我們看子二的“頌合別喻”。前麵的總喻是一個略說,這以下詳細地說明長者是怎麽樣來救拔三乘的諸子。這地方有四段。
醜一、頌合長者見火
看經文。
如來已離 三界火宅
寂然閑居 安處林野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眾生 悉是吾子
而今此處 多諸患難
唯我一人 能為救護
作為如來,他來到人世間是怎麽來的呢?佛陀是經過三大阿僧隻劫的修學,他已經是離開三界火宅了。所以我們看長者是怎麽來火宅?他是從外麵進去的。我們三乘的諸子是本來就在三界裏麵,在火中追求快樂,而這個長者是在門外看到我們,他是從門外進來的。佛陀是已經成就涅盤了,所以佛陀是作證,“此是滅,我已證”,是用過來人的方式。
所以,“如來已離,三界火宅”,而且是怎麽樣?“寂然閑居,安處林野。”佛陀一方麵安住在大般涅盤,寂靜安穩,不住生死;一方麵安處林野。佛陀在寂靜當中享受常樂我淨的四種功德,又不住涅盤,是真空妙有。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這整個三界都是我教化的處所,這當中的眾生都是我的兒子,都是我生生世世教化他們的。那麽時至今日,到了五濁惡世,這個果報多諸患難,那怎麽辦呢?“唯我一人,能為救護。”蕅益大師解釋這段經文,最關鍵就是這句話“唯我一人,能為救護”。我們說明一下。
這說明三界的火宅隻有一個門可以出去。就是我們在三界裏麵有生死輪回,包括淨土宗的帶業往生,我們都希望能夠在往生的時候把生死的業力降到最低。就是你必須把跟娑婆世界的業力降到最低,把跟極樂世界的願力、往生的願力升到最高。往生的願力我們就先不說,我們講三界的業力。
每一個人都希望降低生死的業力,在臨命終的時候比較好往生,但是每一個人的方法不一樣。比方說有些人修福報,他以為修善法可以降低生死業力。這兩碼事!修善法會讓我們來生得到快樂的果報,但是對降低生死業力,這是不同的因緣。所以善法不可行。
那麽修苦行呢?你看有些人打佛七的時候,他就不吃飯也不睡覺。諸位!重點不在於有沒有吃飯、有沒有睡覺,因為苦行隻是一個助道,它不能當正道。所以,你今天打佛七的時候不吃飯、不睡覺,對於降低生死業力也沒幫助。
那說修禪定!禪定隻是暫時的壓製。我們前麵說過,禪定讓你生到山中的洞穴,三界的火燒得比較淡薄,但是禪定會退失。禪定一退失,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所以諸位!解決三界的業力,靠善法、靠苦行、靠禪定都不可以。隻有一條路,就是三界出離隻有一個門,就是我空的智慧,沒有其他方法。這要不是佛陀出世,沒有人會知道。說,要降低生死業力,原來就是人生該怎麽樣就怎麽樣,不要去主宰它。這沒有人會知道的。“唯我一人,能為救護”,佛陀要不出世,沒有人知道這樣的一種傳承。就是說,離開三界火宅,隻有一個狹小的門,就是放棄主宰,修我空觀。就這個概念。
醜二、頌合舍幾用車
我們看怎麽樣放棄主宰。看經文。
雖複教詔 而不信受
於諸欲染 貪著深故
以是方便 為說三乘
令諸眾生 知三界苦
開示演說 出世間道
是諸子等 若心決定
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
有得緣覺 不退菩薩
佛陀要把我們從三界的火宅帶出去,想出兩個辦法:一開始是用幾,就是用三界裏麵的佛陀各式各樣的功德。就是,你應該要跟著我修功德,用幾。那看看佛陀用這個三界的茶幾是怎麽教化。
“雖複教詔,而不信受。”佛陀說,欸,你們來跟我學。我發菩提心,你也跟著我發菩提心;我修六度,你也跟著我修六度。我們透過積功累德來超越生死輪回。但這個地方有個問題,法大機小,“而不信受”。我們前麵說過,我們長時間在三界輪回的人,就是“深著世樂,無有慧心”,根鈍遮重,善根淺薄,煩惱又重,所以在修習善法的時候,對五欲的快樂還是深生染著。
也就是說,大乘的圓頓止觀是不改變環境的,它要中道。就是你不能偏空也不能著有;你既要“猶如蓮華不著水”,又要“亦如日月不住空”;你既不能離開三界,又不能貪求三界。這對我們生死凡夫來說太困難了!就是說,你不能改變環境,但是你又要從這個地方去曆練,這樣子法太高深,根機承接不住,所以這個法不合適。就是,直接修行華嚴的大乘,對我們根機薄弱的人是很難信受的。這第一個。
所以佛陀放棄了這個方法,舍幾。
那佛陀怎麽辦呢?必須施設方便,要把標準降低。菩提道不可行,那好,那就修出離道。“以是方便,為說三乘。”佛陀說,既然中道的智慧、空有無二的智慧我們沒辦法接受,好,那我們就修出離道,講到三乘的空性。
諸位!治亂世用重典。我們前麵說過,一開始不要要求圓滿,契理對我們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契機,稍微有點偏空都沒事,就是偏重空性。既然你一定要先對立——我們以前就在有相裏麵分別,後來產生了顛倒,所以要先離相,為說三乘法,就是修空性之法。
空性之法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令諸眾生,知三界苦”。出離之道,第一個就是你要先了解你自己的環境,就是三界的果報是痛苦的,這是一個重點。因為沒有出離心,你修空觀也沒有用。就是你要有意樂,你要有一種離開的意樂。修行先有大方向的目標,才有所謂的過程的方法。大方向的目標就是先要出離,所以采取的方法才是我空的智慧。所以佛陀先講苦諦,知苦,然後講到各式各樣的出世間道,講到斷集、慕滅、修道。那麽,我們透過四聖諦產生決定——決定不疑的理解,“若心決定”,慢慢地就能夠成就,“具足三明,及六神通”。這三明六神通就是聲聞的功德,就阿羅漢。
當然,阿羅漢有些是慧解脫阿羅漢,是沒有神通的,這是很少數。小乘人一般都是有神通,至少有初禪以上。一般來說,俱解脫的阿羅漢是有初禪以上的禪定,所以他成就阿羅漢以後,除了涅盤寂靜,他有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還有宿命通、漏盡通,六個。
當然,前麵五通,漏盡通除外,都是通外道。但是三明隻有聖人。三明是什麽呢?
在六種神通裏麵,宿命明。宿命知道過去,外道可以看到你過去的。說,你前生是從天人轉生過來的,叫做宿命通。但是宿命明,他可以知道你為什麽生天,你在天上到底做了什麽事,所以你今生才投胎。他會把各種因緣看得清清楚楚,前因後果,就是明。第一個,宿命明。
第二個,天眼明。天眼明看未來,他也會知道你的未來:因為什麽因緣過去,你會怎麽怎麽遇到誰,然後來生的因緣。
第三個,漏盡明。你可以自己了知自己,已經是斷除見思煩惱。這個明跟通最大的差別就是:明,隻有聖人的智慧才可以產生明。
“有得緣覺”,這是辟支佛;或者成就“不退菩薩”,這是別教七住以上的菩薩,斷見思。
也就是說,佛陀一開始用中道的實相,對我們一個煩惱粗重的人來說是不適合的,就是我們沒辦法做到“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我們必須怎麽樣?采取對立。就是生死是雜染法,四聖道是清淨法,我們要把染淨先切開來。我們一開始不要求中道,對立一點都沒關係,把染淨先分開,透過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重點在於“若心決定”,這關鍵了!
有很多居士私底下跟我講說:師父!厭離娑婆這件事情不用修習。你看我一輩子,我結婚以後到現在生了那麽多小孩,一路栽培他們,我吃盡了痛苦。我的人生經驗就可以告訴我“知苦”。這個觀念不對!諸位,生命經驗是片段的。你今生,就不要說給你活八十歲,就是給你八萬歲,你所嚐盡的因緣也是人生裏麵、三界裏麵的小片段。但是,你思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遍整個三界的果報,上至諸天,下至三惡道。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不學佛法,完全憑生命的經驗,你這種對痛苦的覺悟是不確定的。不確定,我們舉一個例子。佛陀在講到八關齋戒的時候,他講一個公案說,“如狼守齋”。說有一隻狼住在一個山洞,這幾天連續下了七天的大雨,下得特別大,所以這個狼在雨中找食物都找不到,因為牧羊人都不出來,所以這七天出去以後都是空著肚子回來。第八天又下雨,它心裏想說,我今天不出去了,我今天就受齋戒了。我索性受個齋戒,反正我出去也找不到。受齋戒的時候它還發願,希望一切眾生得安穩住。它還發這麽好願。
它發願受持齋戒的時候,又發了好願,這個時候驚動了釋提桓因。釋提桓因說,哎喲,這隻狼能生起這麽好的願,又能夠受持齋戒。就要考驗它的道心。這釋提桓因就變成一隻小羊,在它的洞口前麵咩咩地叫。這個狼本來發心要受八關齋戒,一聽到羊的叫聲,它肚子又餓了。就跑到洞口一看,果然是一隻羊,就衝過去要吃這個羊。那個羊就跑,狼就在後麵追。快追到的時候,這隻羊突然間變成一隻大狗,反過來要咬這隻狼。因為狼很久沒有吃飯了,沒有力氣。它一看,哎喲,是一隻很大的狗,一害怕又躲回山洞。在山洞又想說,哎呀,我今天果然是需要受這個齋戒。
它下定決心受齋戒,結果沒多久又聽到有羊叫的聲音。它一看,哎喲,是不是我眼睛看花了?再次專心地看,果然是一隻羊,沒錯!所以它又出去追,追到一半羊又變成一隻狗,又把它給嚇回來了。這次它真下定決心了,這次就算羊肉放在我前麵我都不吃了。
佛陀講這個“如狼守齋”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個人修行,沒有發願,沒有以願導行,這個修行就是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刺激而產生變化。
有人就說,佛陀不是說調伏三界的業力要修我空觀嗎?幹嘛要知苦呢?你錯了!修行要以願導行,你一定要知道痛苦,然後才能夠產生出離心這種增上意樂,然後修我空觀才有效果。所以關鍵就在這個地方,就是佛陀要先講苦諦,然後再講無常、無我的道法,是這個概念。這兩個,出離心跟我空智慧,缺一不可的。
醜三、頌合等賜大車
看經文。
汝舍利弗 我為眾生
以此譬喻 說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語
一切皆當 成得佛道
前麵講到三車,講到四諦法,結果眾生受益以後成就三乘的道果;現在佛陀必須要對接了,就是怎麽樣來對接。對接裏麵有三段。
先看第一段,三車即一車。
“汝舍利弗,我為眾生,以此譬喻,說一乘法。”我為一切的生死凡夫講到三界火宅的譬喻,來宣說一佛乘的法門。一佛乘就是說,先許三車,最後等賜大車。為什麽先許三車呢?我們前麵說過,三界的修學跟界外的修學環境不一樣,你不能夠說成佛之道就是一條路一直走到底,不可能。三界那叫一個火宅,界外是個空地。你到了空地你可以慢慢來,遊於四方,自在無礙。
諸位!我們看前麵的三界火宅,諸子是怎麽出來?是“競相奔走”,這個三界的諸子是用跑的,跑出來的。離開三界是要越快越好,到了界外那就必須要慢慢來,那是一種長遠的規劃,那要親近十方諸佛,廣學無量法門。所以,三界之內跟三界之外的修學,基本上的方向不一樣。所以他必須要先怎麽樣?先“為實施權”,最後再“開權顯實”。
從權法會權入實,就是一佛乘。
“汝等若能”從三界火宅的譬喻當中,信受三乘跟一乘是同一個道法,那麽一切的三乘的方便最終都是可以成就佛道。我們剛剛講過,三乘要會歸到一乘隻有一種方法,就是內觀,你法法消歸心性,三乘一乘此心同。你要向外攀緣,說四諦法跟六波羅蜜不一樣,如果向外攀緣,那果然會不一樣。但是你要想一件事情,是誰在修四諦?是誰在修六波羅蜜?修者是誰?你回光返照,其實是同一個心性。所以回光返照,三乘一乘此心同。如果落入因緣法,那三乘一乘的因緣的確不一樣。所以,我們回光返照的時候,那“一切皆當,成得佛道”。
這段是把三車跟一車的關係做一個說明。
再看第二段。
是乘微妙 清淨第一
於諸世間 為無有上
佛所悅可 一切眾生
所應稱讚 供養禮拜
無量億千 諸力解脫
禪定智慧 及佛餘法
這個地方說明法門的甚深微妙,說“是乘微妙”。這個地方講一佛乘的實法。前麵講的是權法,這裏講實法妙。這個一佛乘的實法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清淨第一。我們前麵的操作,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偏重在法力。在三界的修學,我們的內心不能用的,因為內心煩惱太重又動蕩不安,所以離開三界靠的是法力,靠的皈依法,靠法力,用四諦法門把我們帶出來。但是離開三界以後入實法,那就是靠心力了,一念清淨心。我們一念心力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清淨義;第二個,具足義。第一個就是清淨。
心性的清淨跟三乘的空性不一樣。心性的清淨是最為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我們說明一下。
我們以前修空觀,那是對治,是沒辦法的。就是我們在因緣裏麵自己捏造一個“我”出來,自己捏造一個我。本來我們的生命體是色、受、想、行、識五個東西,我們一定要把它當作六個東西,我們把它當作色、受、想、行、識、我。當然這個“我”有可能住在色法,對物質享受比較厲害的人看到什麽東西都跟“我”結合,他看到這個花,一定把“我”放到花裏麵——我喜歡這個花!其實花就是花,跟你沒關係。感受強的人,所有的感受生起都會“我”連接。
也就是說,這個“我”是捏造出來的,是本來沒有的。佛陀為了破壞這個多餘的東西,也捏造一個東西,叫“我空”。佛陀安立一個法來破這個“我”,以幻化之法來破幻化的執取,所以佛陀講無常、無我。但是這兩個都不是本具,就是,凡是修來的東西到最後都要舍掉的。所以你看,成佛以後,到了彼岸,你不可能把這個船也拉到對岸去,所以修的法都是一個過程。但是真如本性的清淨可不是這樣,它是本來就清淨,它不是修來的。就是,盡管你整天打妄想,你打你的妄想,真如還是清淨,它不受染汙的。
所以這種清淨是最為第一的,它不受染汙,它是眾生本具的。“佛所悅可”,這是佛陀所讚歎的、所認可的微妙法門,因此一切眾生也應該隨順佛陀,來對這個清淨心稱讚、供養、禮拜,包括隨順。
這是一佛乘妙法的第一個特點,離相清淨。
第二個,本來具足。此一妙法具足無量億千的種種的解脫力,解脫的功德力,禪定跟智慧力,及佛陀其餘的法門,包括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心性不但清淨,它還具足,具足無量的功德妙用。
所以這個法門的微妙就是,它能夠離一切相,又能夠即一切法。這是講到會歸到真實的時候,兩大特點。
我們看第三段。
得如是乘 令諸子等
日夜劫數 常得遊戲
與諸菩薩 及聲聞眾
乘此寶乘 直至道場
以是因緣 十方諦求
更無餘乘 除佛方便
“得如是乘”,我們能夠成就這個一念心性的一佛乘的妙法,就能夠怎麽樣?“日夜劫數,常得遊戲。”在成佛之前,雖然還沒有成佛,我們就能夠在各式各樣的生死業緣當中成就種種的功德莊嚴。前麵的遊戲是顛倒妄想,這裏的遊戲是乘性而起的,是真如本性所生起的,就是作夢幻的佛事,坐水月道場。它是借事修心,“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成佛的道場。所以,“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佛方便”。
諸位!整個修行,為什麽更無餘乘呢?雖然我們現在麵對一個五濁惡世,暫時沒有學《法華經》,沒有啟動真如本性;我們可能就是修四諦法門,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完全靠法力來攝受,其實這個時候真如在不在?它還是在。你為什麽能夠知苦?知苦者誰?還是那一念心性!我們現在叫日用而不知。
為什麽說,從你開始修行到成佛都沒有離開一念心性,都沒有離開一佛乘?隻是佛陀剛開始他不講,因為真如的操作很難,相對比較難,他後麵會說,要麽不信,要麽毀謗,所以佛陀必須先用法力來攝受。其實,所有的法的修學都不離開一念心性,所以更無餘乘。其實,其他的三乘都是方便,會歸起來就是一佛乘,一心真如。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鍾,再來做一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