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知己難求
開局,我被李世民打入天牢 作者:六角形恐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安整理了一下衣衫,正色道:“未請教少卿名諱?”
男人摸了摸胡須,自得的說道:“大理寺少卿孫伏伽,你放心,我會為你主持公道的。”
孫伏伽還怕謝安不相信,又強調了一遍。
什麽,他是孫伏伽?也對,這個時候他就在大理寺。
天啊,這個案子怎麽落在他的手裏,這個人可是出了名的認死理,而且不畏強權,到了他手裏的案子都要查個水落石出。
孫伏伽何人,他是華夏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狀元,是武德年間第一次科舉的頭名。
他一直以自己的狀元身份自豪,所以絕不會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來侮辱這個身份。
他做人的宗旨一直都是剛正不阿、為人正派。
眾所周知名垂青史的魏征是大唐第一諫臣,但是魏征的目的是不是那麽純粹就不得而知了。因為他代表的是山東士族的利益,而且他是幾次投降的投機派,所以他死諫李世民到底是真的為國為民,還是故意為之,這個沒法考證。
但是這個孫伏伽,可是實實在在的諫臣,大唐言官這個職位就是他向李淵上疏所設立的,還有曆史上征稅從按戶變為按人,也是他的提議,要知道這個提議可是實實在在的動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由此可見他是個什麽樣的人?
他可不止懟皇帝,而且連世家大族也不放過,而魏征可隻是懟李世民,至於世家大族做了什麽可不關他的事。
站在老百姓的位置上,他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但是站在謝安的位置上,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謝安可是想要速死的,換作其他官員,肯定是滿臉歡喜的按照謝安的說法結案,進入下一道程序,但是孫伏伽絕對不會如此。
看著謝安震驚的眼神,孫伏伽得意的摸著胡須,他果然聽說過自己,這下子可以毫無顧忌的說出實情了吧,本官也絕不會讓如此良才就這麽為他人赴死。
謝安昂首挺胸,目光如炬道:“公的賢名我自然聽說過,不過這次大人你錯了,這次的事沒有人指使我,全是學生一人所為。
聖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生即是大唐欽點的探花,決不能坐視陛下做出如此違背人倫綱常的事來,不然那即是陛下的錯,同樣也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錯。
我知道公惜才,不想看我年紀輕輕就這麽赴死,但如果今天我的死,可以換來陛下的醒悟,那我的死將重於泰山,芸芸曆史長河中,也必然有我的一席之地。”
謝安知道自己這個時候不管說什麽,孫伏伽都會誤會,自己隻有如此大義凜然,同樣性格的孫伏伽才會心心相惜,必然不會再阻攔自己赴死。
果然,聽到謝安的話,孫伏伽從主位上走下來,他來到謝安麵前,鄭重其事躬身一禮。
“先生高義,所謂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我明白先生所想,孫伏伽必然助先生一臂之力。”
謝安坦然受了一禮,接著孫伏伽回到主位,朗聲說道:“君王不明,違背人倫,探花謝安,以死明誌,天下有識之士必然如過江之鯽,效仿先生今日之壯舉!
但是,皇權不可欺,律法不可廢,謝安,藐視皇權,輕謾君王,犯大不敬之罪,據大唐律,判處刑殺,秋立決,由三司會審後,交由陛下決斷,退堂!”
果然,一切都如謝安所想,謝安在心裏終於鬆了一口氣。
堂審結束後,孫伏伽嗬退了衙役要給謝安上刑具,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笑眯眯的走過來說道:“先生,如不嫌棄,請到後堂歇息。”
一旁的副手見狀,急忙說道:“少卿,他可是欽犯,您這麽做讓陛下知道,會惹惱陛下的。”
“休要多言,公堂上他是欽犯,我是堂官,公堂下哪條律法規定,我們不可以做朋友,還不退下!”孫伏伽義正言辭的嗬斥道。
作為大理寺的二把手,妥妥的副部級高官,孫伏伽自然也有自己休息的地方。
孫伏伽親手給謝安倒上水,說道:“剛才聽聞先生一席話,讓吾感悟頗深,所道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古人誠不欺我啊!”
謝安連忙說道:“孫公切不可如此稱呼,您是我的長輩,您就叫我子昂好了。”
“那好,子昂,我們平輩相交,誰也不要客氣了。”
“你確定想好了嗎?你滿腹經綸,一身才學,如此年紀就輕生,實在有些可惜,隻要你有一絲猶豫,我就是拚了這身官服不要,也要讓陛下寬恕你!”孫伏伽實在忍不住繼續勸說道。
謝安一聽急忙說道:“孫公萬萬不可,您要是真的這麽做了,那才是陷我於不義之地。”
孫伏伽一聽如此,也就放棄了,他覺得謝安和他是同樣的人,自己要是真的那麽做了,那才是對他最大的不尊重。
看到孫伏伽放棄了,謝安這才鬆了一口氣,他還真的怕孫伏伽頭鐵的非要給自己翻案,那個時候自己才是真的欲哭無淚。
接下來,兩人就曆朝曆代的律法探討起來,說到這個,謝安可是不懼。
別說他有係統了,就是沒有係統,他來到這個世界,不管是記憶力還是反應,都比原來強太多了,可以說是過目不忘,不然他怎麽能夠高中探花。
再加上謝安有後世的律法知識加持,孫伏伽哪裏是他的對手,不一會就隻剩下聽的份了。
“我認為律法就是一個國家規範百姓和權貴道德的準繩,所以它應該是一條至高的標準,要做到這個,就要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尤其是皇親國戚,這要需要一位剛正不阿的忠臣義士,還要有一個胸懷天下的君王,隻有做到這個,才能讓律法莊嚴、神聖、不可侵犯。
至於古人說的亂世用重典,我倒是不太認同,重典要用,溫和的手段也要用,尤其是一個剛剛結束亂世的王朝,如果一味的亂用重典,那就會重蹈秦二世的覆轍。而像漢高祖的無為而治,也不太正確。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於一些罪大惡極的罪犯用重典,而其他的就應該寬鬆一點,讓老百姓不再擔驚受怕,鼓勵他們勞作生產,如此隻需要十年時間,肯定又是一個盛世到來。”
男人摸了摸胡須,自得的說道:“大理寺少卿孫伏伽,你放心,我會為你主持公道的。”
孫伏伽還怕謝安不相信,又強調了一遍。
什麽,他是孫伏伽?也對,這個時候他就在大理寺。
天啊,這個案子怎麽落在他的手裏,這個人可是出了名的認死理,而且不畏強權,到了他手裏的案子都要查個水落石出。
孫伏伽何人,他是華夏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狀元,是武德年間第一次科舉的頭名。
他一直以自己的狀元身份自豪,所以絕不會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來侮辱這個身份。
他做人的宗旨一直都是剛正不阿、為人正派。
眾所周知名垂青史的魏征是大唐第一諫臣,但是魏征的目的是不是那麽純粹就不得而知了。因為他代表的是山東士族的利益,而且他是幾次投降的投機派,所以他死諫李世民到底是真的為國為民,還是故意為之,這個沒法考證。
但是這個孫伏伽,可是實實在在的諫臣,大唐言官這個職位就是他向李淵上疏所設立的,還有曆史上征稅從按戶變為按人,也是他的提議,要知道這個提議可是實實在在的動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由此可見他是個什麽樣的人?
他可不止懟皇帝,而且連世家大族也不放過,而魏征可隻是懟李世民,至於世家大族做了什麽可不關他的事。
站在老百姓的位置上,他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但是站在謝安的位置上,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謝安可是想要速死的,換作其他官員,肯定是滿臉歡喜的按照謝安的說法結案,進入下一道程序,但是孫伏伽絕對不會如此。
看著謝安震驚的眼神,孫伏伽得意的摸著胡須,他果然聽說過自己,這下子可以毫無顧忌的說出實情了吧,本官也絕不會讓如此良才就這麽為他人赴死。
謝安昂首挺胸,目光如炬道:“公的賢名我自然聽說過,不過這次大人你錯了,這次的事沒有人指使我,全是學生一人所為。
聖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生即是大唐欽點的探花,決不能坐視陛下做出如此違背人倫綱常的事來,不然那即是陛下的錯,同樣也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錯。
我知道公惜才,不想看我年紀輕輕就這麽赴死,但如果今天我的死,可以換來陛下的醒悟,那我的死將重於泰山,芸芸曆史長河中,也必然有我的一席之地。”
謝安知道自己這個時候不管說什麽,孫伏伽都會誤會,自己隻有如此大義凜然,同樣性格的孫伏伽才會心心相惜,必然不會再阻攔自己赴死。
果然,聽到謝安的話,孫伏伽從主位上走下來,他來到謝安麵前,鄭重其事躬身一禮。
“先生高義,所謂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我明白先生所想,孫伏伽必然助先生一臂之力。”
謝安坦然受了一禮,接著孫伏伽回到主位,朗聲說道:“君王不明,違背人倫,探花謝安,以死明誌,天下有識之士必然如過江之鯽,效仿先生今日之壯舉!
但是,皇權不可欺,律法不可廢,謝安,藐視皇權,輕謾君王,犯大不敬之罪,據大唐律,判處刑殺,秋立決,由三司會審後,交由陛下決斷,退堂!”
果然,一切都如謝安所想,謝安在心裏終於鬆了一口氣。
堂審結束後,孫伏伽嗬退了衙役要給謝安上刑具,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笑眯眯的走過來說道:“先生,如不嫌棄,請到後堂歇息。”
一旁的副手見狀,急忙說道:“少卿,他可是欽犯,您這麽做讓陛下知道,會惹惱陛下的。”
“休要多言,公堂上他是欽犯,我是堂官,公堂下哪條律法規定,我們不可以做朋友,還不退下!”孫伏伽義正言辭的嗬斥道。
作為大理寺的二把手,妥妥的副部級高官,孫伏伽自然也有自己休息的地方。
孫伏伽親手給謝安倒上水,說道:“剛才聽聞先生一席話,讓吾感悟頗深,所道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古人誠不欺我啊!”
謝安連忙說道:“孫公切不可如此稱呼,您是我的長輩,您就叫我子昂好了。”
“那好,子昂,我們平輩相交,誰也不要客氣了。”
“你確定想好了嗎?你滿腹經綸,一身才學,如此年紀就輕生,實在有些可惜,隻要你有一絲猶豫,我就是拚了這身官服不要,也要讓陛下寬恕你!”孫伏伽實在忍不住繼續勸說道。
謝安一聽急忙說道:“孫公萬萬不可,您要是真的這麽做了,那才是陷我於不義之地。”
孫伏伽一聽如此,也就放棄了,他覺得謝安和他是同樣的人,自己要是真的那麽做了,那才是對他最大的不尊重。
看到孫伏伽放棄了,謝安這才鬆了一口氣,他還真的怕孫伏伽頭鐵的非要給自己翻案,那個時候自己才是真的欲哭無淚。
接下來,兩人就曆朝曆代的律法探討起來,說到這個,謝安可是不懼。
別說他有係統了,就是沒有係統,他來到這個世界,不管是記憶力還是反應,都比原來強太多了,可以說是過目不忘,不然他怎麽能夠高中探花。
再加上謝安有後世的律法知識加持,孫伏伽哪裏是他的對手,不一會就隻剩下聽的份了。
“我認為律法就是一個國家規範百姓和權貴道德的準繩,所以它應該是一條至高的標準,要做到這個,就要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尤其是皇親國戚,這要需要一位剛正不阿的忠臣義士,還要有一個胸懷天下的君王,隻有做到這個,才能讓律法莊嚴、神聖、不可侵犯。
至於古人說的亂世用重典,我倒是不太認同,重典要用,溫和的手段也要用,尤其是一個剛剛結束亂世的王朝,如果一味的亂用重典,那就會重蹈秦二世的覆轍。而像漢高祖的無為而治,也不太正確。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於一些罪大惡極的罪犯用重典,而其他的就應該寬鬆一點,讓老百姓不再擔驚受怕,鼓勵他們勞作生產,如此隻需要十年時間,肯定又是一個盛世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