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徐大人點名,許潘忙回道,“回大人,小的是溪山村村長,我們村子的事自然都是知道的。何況我兒子許地他也是在陸東家的作坊做事的。”
“作坊裏的一些事情他就更清楚了,陸東家目前的合作對象,作坊的工人們都知道,就是縣城餘香閣和福星樓的李東家。”
“至於黃家說的作坊跟他們有合作,那當不得真啊。平時陸管事也沒給他們黃家送貨,黃家人也沒來過我們村進貨啊。”
“今日還是黃家人第一來我們村子的,而他們一來村子就鬧事傷人,真的太無法無天了。還望大人還我們溪山村的人一個公道啊。”
“對了,陸管事就是我們陸東家的堂大伯,他今日被黃家那邊鬧事的人推倒受傷了,東家想著他年紀大了,就不折騰他,讓他跟著來縣衙了。這些事,當時在場的官爺們也是知道的。”
“許村長接著說。”徐縣令看了領頭的官爺,點了點頭。
剛剛領頭的官爺已經把在溪山村的一些事情,全都跟他說了。
“是,大人。”
陸以汐在他們村裏開作坊,又心善的雇傭村裏人當工人,帶著大家一起做買賣,溪山村人的日子才慢慢跟著好過的。
何況自己兒子許地就在作坊做事,陸東家的為人,他們也都清楚。
那麽心善大氣,對工人們又好的東家,在這世上都少有。現在附近的人誰不羨慕他們溪山村的人,能在自家門口做工,拿的工錢比縣城都多。
過年過節還有送工人們福利,表現好的工人更是有特別獎勵。就是許地也有幾次因為表現得好,那個月的工錢也額外多了不少獎勵。
因此,附近的村子的人,都特別羨慕他們溪山村人,希望也能進作坊做事。
而他們溪山村的人也都很感恩很珍惜,十分慶幸陸東家來了他們溪山村。
村裏人都說他們陸東家是他們福星,是她讓大家日子越過越好的。大家都是感恩的人,不想他們的這麽好的東家被人無辜冤枉了去。
許潘身為溪山村的村長,自然也想他們村子越來越好,不想他們剛剛有起色的日子,被有心人破壞了。
許潘朝徐縣令行了一禮,接著道,“就像剛剛高大說的一樣,陸東家的作坊不曾和黃家有過合作,他們鋪子出了事,自然不關溪山村作坊的事。”
“而他們黃家卻把這事直接扣在作坊和陸東家的頭上,這怎麽都說不過去啊。”
村裏發生的事,由村長和村民們來說清楚,也可以為陸以汐做個證明。
而村裏人都很樸實善良,自然是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聽了許潘的話,徐縣令又點了點頭。
這村長和陸以汐家的下人說的都大差不差,黃家所說的他們兩家有合作買賣,應該說的不是事實。
黃昌榮聽村長他們說的話,急得差點跳起來,指著人罵道,“你們胡說,明明就是一樣的方子,都是出自你們作坊的東西,怎麽可能不一樣?”
“我看你們就是為了逃避責任,怕大人怪罪,讓你們賠償銀子,你們才在這胡說八道的。”
“你是溪山村的村長,你當然幫著你們村子的人了。大人,你您別信,他們這是怕賠償,不想擔責,才這麽說的,您一定要為我們黃家做主啊。”
見黃昌榮擾亂公堂,徐大人皺了皺眉。
“安靜,安靜。”
“公堂上,豈能由你亂喧嘩。”
“大人問到你,你才能回話,誰要是再不守規矩,就是擾亂公堂。那就先挨了板子,再過來聽大人審案吧。”
領頭的官爺很有眼力見的,忙開口製止。
被官爺教訓了,黃昌榮這才意識到他還在公堂上,也忙收斂了些,直接說不敢了,免得一會兒真要挨了板子,那就得不償失了。
雖然這件事情已經很明了了,但徐大人身為縣令,是百姓的父母官。就要做到公平公正,也讓大家更信服他。
因此,審案子該有的步驟,都不能省。
“黃家公子,你怎麽證明你家鋪子的產品,跟陸家作坊製作的是出自同一家的?”
“本官看你們黃家這產品的外觀,倒是看起來差不多,但除了這點,你們還有別的證據嗎?”
他家夫人的鋪子就是賣這些產品的,平時也沒少用,看著外觀,黃家人仿製得倒是很像。
但黃家的產品他也沒用過,自是不知道這黃家產品的效果和香味什麽的,是否也一樣。
黃昌榮道,“大人,單看我們黃家產品就和陸東家的一樣。何況我們黃家還娶了陸東家的堂妹,這產品的方子,就是她那個堂妹當作嫁妝帶來我們家的。”
“我們都是一家人,方子自然也是一樣出自陸東家同一個作坊的啊。”
“陸東家不能因為怕擔責,連堂妹都不認了吧。那方子可是她堂妹,從陸家帶來的,既然現在產品出了事,陸東家也得負責到底吧。”
黃家這方子是怎麽來的,徐大人也從他家夫人那裏聽說了。這堂妹也不是個好的,是養不熟的白眼狼。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作坊和她堂姐。
這方子就是偷來的,黃家人這麽說,就好像是陸以汐把方子送給那個堂妹當嫁妝,黃家人這顛倒黑白的,實在有點厚顏無恥了。
不過公平起見,徐大人審案,該問的還是要繼續問下去。
“陸家的,你們可還有證據證明黃家鋪子所售賣的東西,和您的陸家無關?”
高大此時也不慌,徐大人他們一家人他都見過,也算是眼熟了。何況這事他們有理,慌的應該是黃家他們才對。
他實話實說就是,“回大人的話,我們作坊製作的產品,和黃家鋪子所售賣的產品,本就不是出自同一家。”
“至於黃家那方子怎麽來的,我們村裏人都知道。這事就是我們東家那個所謂的堂妹偷來的,哦,不是,現在不能說她是我們東家的堂妹了。”
“自從那個陸家桐偷了作坊的方子,把方子給了黃家,出賣了我們東家和作坊。東家就不認這個堂妹,把她趕出作坊了。”
“何且,那陸家桐偷的方子,也就偷學了一點,黃家所製作出的產品當然也就那麽一點像的。和我們作坊的產品相比,可是差遠了。”
“作坊裏的一些事情他就更清楚了,陸東家目前的合作對象,作坊的工人們都知道,就是縣城餘香閣和福星樓的李東家。”
“至於黃家說的作坊跟他們有合作,那當不得真啊。平時陸管事也沒給他們黃家送貨,黃家人也沒來過我們村進貨啊。”
“今日還是黃家人第一來我們村子的,而他們一來村子就鬧事傷人,真的太無法無天了。還望大人還我們溪山村的人一個公道啊。”
“對了,陸管事就是我們陸東家的堂大伯,他今日被黃家那邊鬧事的人推倒受傷了,東家想著他年紀大了,就不折騰他,讓他跟著來縣衙了。這些事,當時在場的官爺們也是知道的。”
“許村長接著說。”徐縣令看了領頭的官爺,點了點頭。
剛剛領頭的官爺已經把在溪山村的一些事情,全都跟他說了。
“是,大人。”
陸以汐在他們村裏開作坊,又心善的雇傭村裏人當工人,帶著大家一起做買賣,溪山村人的日子才慢慢跟著好過的。
何況自己兒子許地就在作坊做事,陸東家的為人,他們也都清楚。
那麽心善大氣,對工人們又好的東家,在這世上都少有。現在附近的人誰不羨慕他們溪山村的人,能在自家門口做工,拿的工錢比縣城都多。
過年過節還有送工人們福利,表現好的工人更是有特別獎勵。就是許地也有幾次因為表現得好,那個月的工錢也額外多了不少獎勵。
因此,附近的村子的人,都特別羨慕他們溪山村人,希望也能進作坊做事。
而他們溪山村的人也都很感恩很珍惜,十分慶幸陸東家來了他們溪山村。
村裏人都說他們陸東家是他們福星,是她讓大家日子越過越好的。大家都是感恩的人,不想他們的這麽好的東家被人無辜冤枉了去。
許潘身為溪山村的村長,自然也想他們村子越來越好,不想他們剛剛有起色的日子,被有心人破壞了。
許潘朝徐縣令行了一禮,接著道,“就像剛剛高大說的一樣,陸東家的作坊不曾和黃家有過合作,他們鋪子出了事,自然不關溪山村作坊的事。”
“而他們黃家卻把這事直接扣在作坊和陸東家的頭上,這怎麽都說不過去啊。”
村裏發生的事,由村長和村民們來說清楚,也可以為陸以汐做個證明。
而村裏人都很樸實善良,自然是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聽了許潘的話,徐縣令又點了點頭。
這村長和陸以汐家的下人說的都大差不差,黃家所說的他們兩家有合作買賣,應該說的不是事實。
黃昌榮聽村長他們說的話,急得差點跳起來,指著人罵道,“你們胡說,明明就是一樣的方子,都是出自你們作坊的東西,怎麽可能不一樣?”
“我看你們就是為了逃避責任,怕大人怪罪,讓你們賠償銀子,你們才在這胡說八道的。”
“你是溪山村的村長,你當然幫著你們村子的人了。大人,你您別信,他們這是怕賠償,不想擔責,才這麽說的,您一定要為我們黃家做主啊。”
見黃昌榮擾亂公堂,徐大人皺了皺眉。
“安靜,安靜。”
“公堂上,豈能由你亂喧嘩。”
“大人問到你,你才能回話,誰要是再不守規矩,就是擾亂公堂。那就先挨了板子,再過來聽大人審案吧。”
領頭的官爺很有眼力見的,忙開口製止。
被官爺教訓了,黃昌榮這才意識到他還在公堂上,也忙收斂了些,直接說不敢了,免得一會兒真要挨了板子,那就得不償失了。
雖然這件事情已經很明了了,但徐大人身為縣令,是百姓的父母官。就要做到公平公正,也讓大家更信服他。
因此,審案子該有的步驟,都不能省。
“黃家公子,你怎麽證明你家鋪子的產品,跟陸家作坊製作的是出自同一家的?”
“本官看你們黃家這產品的外觀,倒是看起來差不多,但除了這點,你們還有別的證據嗎?”
他家夫人的鋪子就是賣這些產品的,平時也沒少用,看著外觀,黃家人仿製得倒是很像。
但黃家的產品他也沒用過,自是不知道這黃家產品的效果和香味什麽的,是否也一樣。
黃昌榮道,“大人,單看我們黃家產品就和陸東家的一樣。何況我們黃家還娶了陸東家的堂妹,這產品的方子,就是她那個堂妹當作嫁妝帶來我們家的。”
“我們都是一家人,方子自然也是一樣出自陸東家同一個作坊的啊。”
“陸東家不能因為怕擔責,連堂妹都不認了吧。那方子可是她堂妹,從陸家帶來的,既然現在產品出了事,陸東家也得負責到底吧。”
黃家這方子是怎麽來的,徐大人也從他家夫人那裏聽說了。這堂妹也不是個好的,是養不熟的白眼狼。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作坊和她堂姐。
這方子就是偷來的,黃家人這麽說,就好像是陸以汐把方子送給那個堂妹當嫁妝,黃家人這顛倒黑白的,實在有點厚顏無恥了。
不過公平起見,徐大人審案,該問的還是要繼續問下去。
“陸家的,你們可還有證據證明黃家鋪子所售賣的東西,和您的陸家無關?”
高大此時也不慌,徐大人他們一家人他都見過,也算是眼熟了。何況這事他們有理,慌的應該是黃家他們才對。
他實話實說就是,“回大人的話,我們作坊製作的產品,和黃家鋪子所售賣的產品,本就不是出自同一家。”
“至於黃家那方子怎麽來的,我們村裏人都知道。這事就是我們東家那個所謂的堂妹偷來的,哦,不是,現在不能說她是我們東家的堂妹了。”
“自從那個陸家桐偷了作坊的方子,把方子給了黃家,出賣了我們東家和作坊。東家就不認這個堂妹,把她趕出作坊了。”
“何且,那陸家桐偷的方子,也就偷學了一點,黃家所製作出的產品當然也就那麽一點像的。和我們作坊的產品相比,可是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