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你很了解本王嗎
愉王殿下,對臣也這般虛偽麽 作者:不愛吃榴蓮的饕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林愉聞言,雙眸低垂,輕聲細語道:“父皇竟如此執著麽?”
魏暮舟又是一聲輕笑:“殿下自己不也執著於不娶之念?況且,殿下覺得,您的執著,能勝過當今聖上嗎?您有這個能力嗎?殿下,不如順從吧。”
元林愉聽罷,亦是一笑,心中暗自思量:我若真能勝過聖上,那這江山怕也要易主了。
魏暮舟已然洞悉她笑容背後的含義,輕聲道:“殿下也別怪微臣多事,微臣隻是擔心,若在這風雪交加之夜,殿下仍執迷不悟,最後傷了身子,可就得不償失了。”
元林愉望向他,語氣中帶著一絲諷刺:“那本王還真得好好謝謝你。”
魏暮舟仿佛對她的諷刺視而不見,搖了搖頭,道:“殿下言重了,不過微臣鬥膽一問,殿下可願娶那楊二小姐?”
元林愉反問:“本王還有第二個選擇嗎?”
魏暮舟輕笑一聲:“若殿下不娶,隻怕會落得父子離心之境。”
他接著說道:“其實這樣也挺好,殿下不是一直想在都城安穩度日嗎?陛下若因此對您心生不滿,那太子與明王也不會對您過分關注,殿下也能少些煩憂。”
元林愉放在大腿上的手指輕輕敲打著,似在深思。
片刻後,她緩緩說道:“你都把本王帶上馬車了,不就是已經替本王做了決定嗎?”
魏暮舟笑得愈發燦爛:“因為微臣知道,殿下是聰明人,自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元林愉定定地看著他,過了半晌,才問道:“你很了解本王嗎?”
魏暮舟望著她冷漠的麵容,麵上的笑容微微一滯,隨即道:“殿下是微臣最看不透的人,就像微臣一直不明白,殿下為何不願娶那楊二小姐。”
元林愉輕笑一聲:“你會娶一個不愛的人嗎?”
魏暮舟低笑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自嘲:“微臣是行走在刀尖上的人,哪敢談兒女情長。”
元林愉聞言,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難怪你不理解。”
魏暮舟又是一笑:“那殿下是想娶那阿奴?且不論世俗眼光,陛下能容忍嗎?如今他已經開始懷疑,殿下是因為阿奴才與楊二小姐退婚的。”
元林愉顯得有些煩躁:“本王說過幾次了,與他無關,本王對他不過是友人之情。”
魏暮舟突然湊近她,聲音低沉:“可是陛下不這麽想,甚至很多人都不這麽想。他們都認為,殿下與阿奴關係密切,有私情,甚至為了他,不惜退掉與楊二小姐的婚約。”
元林愉見魏暮舟突然湊近,往旁邊挪了挪身子,瞪了他一眼:“你幹嘛?魏暮舟,你少放肆!”
魏暮舟見此,眼底閃過一絲笑意:“既然殿下已經想明白,那微臣也就不再多言了。”
元林愉斜睨了他一眼,片刻之後,似乎心中積壓了諸多思緒,急需傾訴,她輕輕垂下了如羽扇般濃密的睫毛,聲音帶著一絲哀愁,緩緩開口。
“父皇為何那般不喜皇兄皇姐與世家親近,甚至嚴禁他們與世家聯姻,偏偏於本王,卻強逼本王與楊二小姐結親,這是何故?”
魏暮舟原本斜倚在馬車內,閉目養神,聞她此言,緩緩睜開那雙深邃的眼眸,望向她,薄唇輕啟,“殿下可知,八年前,除了您外祖母一家遭遇不幸,那英勇的楊小將軍亦遭遇了無妄之災。”
元林愉聞言,頓時瞪大了那雙如秋水般清澈的眼眸,滿是驚愕:“怎會如此?本王還以為他如小舅舅一般,仍在邊關奮勇殺敵。”
魏暮舟輕歎一聲,坐直了身子,語氣中帶著幾分淡然與哀愁:“很多事情,殿下並不知曉。那一年,您的小舅舅在羅城與南漠交戰,遲遲未見援軍,反被敵軍夜襲,損失慘重,無奈之下,隻能退守鳳城。而那本應前去支援的,便是楊小將軍。”
“前線戰報傳回朝廷,陛下方知楊小將軍帶領的楊家軍並未到達前線,頓時大怒,派遣眾多人手全力搜尋楊家軍的下落。最終,隻在一處懸崖之下,找到了一堆屍骨與亂石,通過腰牌辨認,那正是楊家軍的腰牌。”
“然而,楊夫人始終堅信兒子是遭人陷害,便一直跪在禦書房前,求見陛下。可那時的陛下,心事重重,無暇顧及,終是未曾理睬,楊夫人隻能回去。”
“自此之後,楊家便仿佛一蹶不振,楊老將軍甚至上表請辭,欲歸鄉養老,卻被陛下駁回。也因此,陛下與楊將軍之間,產生了難以逾越的鴻溝。”
元林愉聽完,心中湧起一股悲涼之情,難道父皇是想借她的手,收回楊家的兵權嗎?畢竟,她身後空無一人,無依無靠。
元林愉對這位楊小將軍尚有印象,他比她年長一輪,英姿颯爽,威武不凡。幼時,她還常常玩弄他的鎧甲,揚言長大後,也要成為一位女將軍。
魏暮舟見她眼中流露出哀傷之色,心中微動,沉思片刻後,輕聲問道:“殿下在藥王穀的這些年,這些事情都未曾聽聞嗎?”
元林愉輕輕垂首,聲音細若蚊蚋:“不曾。”
魏暮舟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仿佛要看穿她的心思:“那殿下可知,您外祖母家失火不過一周,您小舅舅便打了敗仗。當時,流言四起,說他因那場大火而心神不寧。但陛下並未聽信這些讒言,也未因他戰敗而責罰,反而召他入京賜府,卻被他婉拒,寧願前往北疆駐守。”
元林愉抬起眸子,望向魏暮舟,眼中閃爍著疑惑:“你想說什麽?”
魏暮舟輕輕搖頭,嘴角勾起一抹溫潤的笑容:“臣並無他意,隻是勸殿下日後在陛下麵前,最好還是柔順一些。”
元林愉嘴角揚起一抹嘲諷的弧度,似笑非笑:“你想說什麽,本王心知肚明,本王又不是三歲孩童。”
言罷,元林愉心累地閉上了眼睛,她又豈會不知,伴君如伴虎,父皇終究是皇上,他的旨意,又有誰敢於違抗?
魏暮舟望著她疲憊的麵容,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心中暗自思量:愉王,您是真的不知嗎?臣,可不信呐。
馬車轆轆,轉瞬已至宮門巍峨之前。
車外,侍衛的聲音輕輕打斷了車內兩人紛飛的思緒:“愉王殿下,魏指揮使大人,已經到宮門口了。”
魏暮舟又是一聲輕笑:“殿下自己不也執著於不娶之念?況且,殿下覺得,您的執著,能勝過當今聖上嗎?您有這個能力嗎?殿下,不如順從吧。”
元林愉聽罷,亦是一笑,心中暗自思量:我若真能勝過聖上,那這江山怕也要易主了。
魏暮舟已然洞悉她笑容背後的含義,輕聲道:“殿下也別怪微臣多事,微臣隻是擔心,若在這風雪交加之夜,殿下仍執迷不悟,最後傷了身子,可就得不償失了。”
元林愉望向他,語氣中帶著一絲諷刺:“那本王還真得好好謝謝你。”
魏暮舟仿佛對她的諷刺視而不見,搖了搖頭,道:“殿下言重了,不過微臣鬥膽一問,殿下可願娶那楊二小姐?”
元林愉反問:“本王還有第二個選擇嗎?”
魏暮舟輕笑一聲:“若殿下不娶,隻怕會落得父子離心之境。”
他接著說道:“其實這樣也挺好,殿下不是一直想在都城安穩度日嗎?陛下若因此對您心生不滿,那太子與明王也不會對您過分關注,殿下也能少些煩憂。”
元林愉放在大腿上的手指輕輕敲打著,似在深思。
片刻後,她緩緩說道:“你都把本王帶上馬車了,不就是已經替本王做了決定嗎?”
魏暮舟笑得愈發燦爛:“因為微臣知道,殿下是聰明人,自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元林愉定定地看著他,過了半晌,才問道:“你很了解本王嗎?”
魏暮舟望著她冷漠的麵容,麵上的笑容微微一滯,隨即道:“殿下是微臣最看不透的人,就像微臣一直不明白,殿下為何不願娶那楊二小姐。”
元林愉輕笑一聲:“你會娶一個不愛的人嗎?”
魏暮舟低笑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自嘲:“微臣是行走在刀尖上的人,哪敢談兒女情長。”
元林愉聞言,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難怪你不理解。”
魏暮舟又是一笑:“那殿下是想娶那阿奴?且不論世俗眼光,陛下能容忍嗎?如今他已經開始懷疑,殿下是因為阿奴才與楊二小姐退婚的。”
元林愉顯得有些煩躁:“本王說過幾次了,與他無關,本王對他不過是友人之情。”
魏暮舟突然湊近她,聲音低沉:“可是陛下不這麽想,甚至很多人都不這麽想。他們都認為,殿下與阿奴關係密切,有私情,甚至為了他,不惜退掉與楊二小姐的婚約。”
元林愉見魏暮舟突然湊近,往旁邊挪了挪身子,瞪了他一眼:“你幹嘛?魏暮舟,你少放肆!”
魏暮舟見此,眼底閃過一絲笑意:“既然殿下已經想明白,那微臣也就不再多言了。”
元林愉斜睨了他一眼,片刻之後,似乎心中積壓了諸多思緒,急需傾訴,她輕輕垂下了如羽扇般濃密的睫毛,聲音帶著一絲哀愁,緩緩開口。
“父皇為何那般不喜皇兄皇姐與世家親近,甚至嚴禁他們與世家聯姻,偏偏於本王,卻強逼本王與楊二小姐結親,這是何故?”
魏暮舟原本斜倚在馬車內,閉目養神,聞她此言,緩緩睜開那雙深邃的眼眸,望向她,薄唇輕啟,“殿下可知,八年前,除了您外祖母一家遭遇不幸,那英勇的楊小將軍亦遭遇了無妄之災。”
元林愉聞言,頓時瞪大了那雙如秋水般清澈的眼眸,滿是驚愕:“怎會如此?本王還以為他如小舅舅一般,仍在邊關奮勇殺敵。”
魏暮舟輕歎一聲,坐直了身子,語氣中帶著幾分淡然與哀愁:“很多事情,殿下並不知曉。那一年,您的小舅舅在羅城與南漠交戰,遲遲未見援軍,反被敵軍夜襲,損失慘重,無奈之下,隻能退守鳳城。而那本應前去支援的,便是楊小將軍。”
“前線戰報傳回朝廷,陛下方知楊小將軍帶領的楊家軍並未到達前線,頓時大怒,派遣眾多人手全力搜尋楊家軍的下落。最終,隻在一處懸崖之下,找到了一堆屍骨與亂石,通過腰牌辨認,那正是楊家軍的腰牌。”
“然而,楊夫人始終堅信兒子是遭人陷害,便一直跪在禦書房前,求見陛下。可那時的陛下,心事重重,無暇顧及,終是未曾理睬,楊夫人隻能回去。”
“自此之後,楊家便仿佛一蹶不振,楊老將軍甚至上表請辭,欲歸鄉養老,卻被陛下駁回。也因此,陛下與楊將軍之間,產生了難以逾越的鴻溝。”
元林愉聽完,心中湧起一股悲涼之情,難道父皇是想借她的手,收回楊家的兵權嗎?畢竟,她身後空無一人,無依無靠。
元林愉對這位楊小將軍尚有印象,他比她年長一輪,英姿颯爽,威武不凡。幼時,她還常常玩弄他的鎧甲,揚言長大後,也要成為一位女將軍。
魏暮舟見她眼中流露出哀傷之色,心中微動,沉思片刻後,輕聲問道:“殿下在藥王穀的這些年,這些事情都未曾聽聞嗎?”
元林愉輕輕垂首,聲音細若蚊蚋:“不曾。”
魏暮舟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仿佛要看穿她的心思:“那殿下可知,您外祖母家失火不過一周,您小舅舅便打了敗仗。當時,流言四起,說他因那場大火而心神不寧。但陛下並未聽信這些讒言,也未因他戰敗而責罰,反而召他入京賜府,卻被他婉拒,寧願前往北疆駐守。”
元林愉抬起眸子,望向魏暮舟,眼中閃爍著疑惑:“你想說什麽?”
魏暮舟輕輕搖頭,嘴角勾起一抹溫潤的笑容:“臣並無他意,隻是勸殿下日後在陛下麵前,最好還是柔順一些。”
元林愉嘴角揚起一抹嘲諷的弧度,似笑非笑:“你想說什麽,本王心知肚明,本王又不是三歲孩童。”
言罷,元林愉心累地閉上了眼睛,她又豈會不知,伴君如伴虎,父皇終究是皇上,他的旨意,又有誰敢於違抗?
魏暮舟望著她疲憊的麵容,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心中暗自思量:愉王,您是真的不知嗎?臣,可不信呐。
馬車轆轆,轉瞬已至宮門巍峨之前。
車外,侍衛的聲音輕輕打斷了車內兩人紛飛的思緒:“愉王殿下,魏指揮使大人,已經到宮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