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竹笑意盈盈地答道:“殿下可是忘了?您下午還吩咐屬下和春棠去查大學士的事情呢。隻是春棠讓屬下先回來,她擔心您回來的時候狀態不佳,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元林愉聞言,不禁輕歎一聲:“哎,下午一直心緒不寧,竟把這茬給忘了。”


    隨即,她又說道:“說起來,夏鶴和冬鬆這一去也著實好久了,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秋竹聞言,輕輕地將手搭在元林愉的臂彎,那動作輕柔而又不失親昵,“有屬下時刻陪伴在殿下身邊,殿下又何須掛念他們二人?那兩個大老爺們,粗枝大葉,哪裏及得上屬下懂得如何哄殿下開心呢?”


    元林愉聽著她這番俏皮話,唇邊不禁綻開一抹淺笑,明媚而動人,“確實如此,你雖在武藝上不及夏鶴、冬鬆還有春棠他們三人,但在逗人開心這方麵,你卻是個十足的活寶,總能讓我忘卻煩惱,心生歡喜。”


    秋竹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卻也不忘適時地奉上幾句恭維之詞,“殿下畢竟是金枝玉葉,這女子嘛,心思自然是細膩如絲,容易為瑣事所擾。有屬下這個活寶在旁,定能讓殿下日日喜笑顏開,忘卻塵世煩惱。”


    元林愉聞言,輕笑一聲,心中卻暗自思量:若生於現代,以她這察言觀色、善解人意的本事,隻怕早已是備受推崇的心理谘詢師了,又何須在這都城之中,日複一日地守在我身邊呢?


    馬車悠悠,緩緩駛過都城繁華的一隅,那處集市,恰似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漸漸在眼前鋪陳開來。


    陽光透過車簾,斑駁地灑在車廂內。


    車外,喧囂漸起,宛如潮水般湧來的,是商家們此起彼伏、熱情洋溢的吆喝聲,那聲音裏,帶著對生活的熱愛與不屈,也帶著對過往行人的熱切期盼。


    “殿下,您看,集市好熱鬧啊!”秋竹輕輕掀開車簾一角,眼眸中閃爍著興奮與好奇的光芒。


    元林愉聞言,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淺笑,她輕輕頷首,眼中閃爍著同樣的光芒,輕笑一聲:“是啊,如此熱鬧,怎可錯過?”


    於是,二人便下了馬車,踏入了這片喧囂的海洋。


    集市上,人流如織,各色攤位琳琅滿目,從精致的瓷器到樸素的布匹,從香甜的糕點到鮮美的瓜果,無一不散發著誘人的氣息,交織成一股股濃鬱的生活氣息,讓人沉醉其中。


    元林愉與秋竹穿梭於人群之中,時而駐足於某個攤位前,仔細挑選著心儀之物;時而被某個小販的熱情所感染,忍不住嚐上一口那香氣四溢的小吃。


    “殿下,您看這個發簪,多精致啊!”秋竹手中拿著一支雕刻著細膩花紋的玉簪,眼中滿是喜愛之情。


    元林愉接過,細細端詳,隻見那簪上雕刻的蘭花,栩栩如生,仿佛能嗅到淡淡的蘭香,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確實很美,就買下送你吧。”元林愉輕聲說道,語氣中滿是溫柔與寵溺。


    一番采購之後,二人手中已是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她們重新踏上馬車,車廂內因這些新添的小物件而顯得更加溫馨與生動。


    隨著馬車再次啟程,向著蘭香閣緩緩行去,那份屬於集市的熱鬧與喧囂,也漸漸遠去。


    蘭香閣。


    元林愉步伐穩健,一步步走近這座她心中頗為熟悉的地方,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遠處正熱情地招呼著客人的劉老板身上。


    劉老板麵容和藹,眼中閃爍著精明與熱情的光芒。


    他身著錦袍,衣袂飄飄,舉手投足間盡顯風流倜儻。


    元林愉嘴角上揚,勾勒出一抹淡然的微笑,她緩緩上前,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地問道:“老板,阿奴今日可有空啊?”


    元林愉心中暗自思量,還記得上次劉老板跟她提及,讓她來時提前說一聲,以便安排。然而,今日她到了門口,才猛然想起這茬,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也不知道阿奴有沒有被安排給別的客人。


    劉老板一聽元林愉的聲音,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活計,不再理會他剛才正在招呼的客人,而是拱手行禮,臉上堆滿了笑容。


    “哎呀,殿下,您今日能大駕光臨,真是劉某的榮幸啊!今日劉某起床時,聽到窗外有喜鵲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心中就預感今日定有貴客來臨。”


    “所以啊,劉某特意吩咐下去,今日阿奴沒有安排任何客人,就等著殿下的到來呢。果然,這不,殿下就來了。”


    元林愉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更加燦爛的笑容,她輕聲說道:“那還好本王來了,不然的話,豈不是要耽誤了劉老板的生意?”


    劉老板連忙擺手,一臉誠懇地說道:“怎會怎會,殿下能來,劉某就已經心滿意足了。再說了,劉某這蘭香閣,能得殿下青睞,那是劉某的福氣啊。我這就讓人去叫阿奴,在老包廂等著殿下。”


    說著,劉老板便吩咐身邊的一位小侍去叫阿奴。那小侍聞言,連忙點頭應允,轉身快步離去,身影在人群中穿梭。


    正當元林愉準備拾級而上,步入那雕梁畫棟的二樓之時,一陣紛擾的議論聲忽地在耳畔響起,雖輕柔卻難以忽視。


    “咦,那不是愉王殿下嗎?”一道略顯驚訝的聲音劃破周遭的喧囂。


    “可不是嘛!瞧他這副悠然自得的模樣,想來皇上對他的寵愛果真是名不虛傳,即便麵對朝野上下諸多大臣的彈劾,也依舊能穩如泰山,甚至還得了金牌與聖旨的庇護。”另一人附和道,語氣中不乏幾分豔羨。


    “哎,誰說不是呢?身為皇上最年幼的皇子,這份寵愛自然是水到渠成。”又有人插話進來,言語間滿是感慨。


    然而,這和諧的討論並未持續太久,一道略顯尖銳的聲音突然插入,帶著幾分不為人知的秘密。


    “哼,其實事情遠非如此簡單,皇上之所以對他如此縱容,更多的是出於一份深深的愧疚。你們可曾記得愉王殿下的母家那場慘劇?那位自幼便愛偷偷溜出宮玩耍的小公主,正是他的胞妹,不幸在那場熊熊大火中香消玉殞。”


    此言一出,四周頓時陷入了一片短暫的沉默,緊接著,又有人低聲議論。


    “哎,提起那事,誰又能不心生憐憫?皇上當年硬是狠心未去見嫣妃與小公主最後一麵,連她們的墳墓也是近幾年才得以遷入皇陵,這份愧疚,怕是此生都難以釋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愉王殿下,對臣也這般虛偽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榴蓮的饕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榴蓮的饕餮並收藏愉王殿下,對臣也這般虛偽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