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坊間傳聞
愉王殿下,對臣也這般虛偽麽 作者:不愛吃榴蓮的饕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冬鬆一聽,立刻神色一凜,連忙說道:“殿下放心,既然他們進了王府,那便是殿下的人了。屬下定會與他們和睦相處,絕不會欺負新來的兄弟,定會讓他們與殿下同心協力。”
一旁的夏鶴白了冬鬆一眼,隨即轉向元林愉,恭聲道:“殿下所托之事,屬下已經查探清楚。”
元林愉輕輕抬起如水的眼眸,示意夏鶴繼續說下去。
夏鶴繼續說道:“昨日那刺客,乃是太子府上的門客。此事與前幾日前皇後祭日之時,太子前往天平寺燒香祈福,卻發現前皇後留在天平寺的供物不翼而飛有關。”
元林愉微微皺眉,疑惑道:“前皇後?供物失蹤?難道是遭了賊人?”
夏鶴點了點頭,道:“天平寺如此聲稱,但太子的那些門客卻懷疑,是方丈或是寺中其他僧人監守自盜。太子手下的某個門客便擅自做主,雇了殺手前去敲打一番,卻不料鬧出了人命,方丈竟因此喪命。”
“而後,也不知是何人散布流言,說是太子驚擾了天平寺的清淨,殺害了方丈,引得佛眾震怒,天下將因此不太平。此事傳入陛下耳中,陛下勃然大怒,當即下令讓魏指揮使徹查天平寺方丈遇刺一案,以及前皇後供物被盜一案。”
元林愉聽完,陷入了沉思,片刻後道:“那人身手頗為不凡,我當時正在二樓,他竟能輕而易舉地從窗外躍入。”
冬鬆聞言,不由得一愣,隨即道:“殿下,這似乎並非重點。”
夏鶴輕輕歎了口氣,道:“殿下所言極是,那門客確實身懷武藝,太子府中有武藝高強的門客,亦是常理。”
元林愉輕笑一聲,道:“若是我也能尋得一位武藝高強的門客,那便好了。”
夏鶴正色道:“隻要殿下步入仕途,自然會有諸多門客願意追隨殿下。”
冬鬆亦是連連點頭,附和道:“屬下亦是如此認為。”
元林愉失笑一聲,道:“難怪我今日在禦書房外會碰到太子。”
夏鶴聞言,不由得問道:“那太子殿下可與殿下說了些什麽?”
元林愉神色淡淡,道:“不過是些敘舊之言,無關緊要。”
冬鬆插話道:“屬下還打聽到,今日太子殿下被陛下在禦書房外罰跪,還被責令前往天平寺燒香拜佛一個月,祈求神明原諒。不得不說,當今陛下果真是如傳言那般,是個篤信佛神之人。”
元林愉聞此,唇線緊抿,思緒飄回了那場吞噬了外祖母老宅的熊熊大火,僅餘她與母妃、駐守邊關的舅舅,以及遠在他鄉的二房舅舅一家幸免於難。
那時,她多麽渴望父皇的身影能出現在她最需要的時候,然而,母妃卻告知她,因天平寺方丈之言,陛下不宜涉足亡氣過重之地,需待八皇子與嫣妃娘娘整頓完畢,方能讓他們回歸都城。
念及此景,元林愉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笑:“不過是他尋的一個托詞罷了。”
冬鬆一臉茫然:“殿下所指何事?”
夏鶴輕咳一聲,眼神中帶著幾分凝重:“殿下,如今陛下派遣了龍曄衛的精英守護您,又有魏指揮使登門造訪,我們是否該有所戒備?”
元林愉微微一愣:“為何會有此慮?”
夏鶴連忙解釋:“殿下有所不知,龍曄衛向來直屬於陛下,從未有過護衛皇子的先例,加之陛下親派最信賴的魏指揮使護您周全,昨日蘭香閣之行,今日府邸探訪,加之陛下在禦書房對太子的嚴厲斥責,屬下擔心有人會誤解陛下之意,,,”
元林愉打斷了他的話:“你的擔憂我理解,但我亦相信,若太子真有意爭奪儲君之位,此刻他應無暇顧及我。”
冬鬆接過話題:“說起來,屬下遵殿下之命,在坊間多方打聽,確實聽到了不少關於皇子們的風言風語。”
“都說陛下對太子心有不滿,但因已故皇後的情分,一直未廢太子之位;而對六皇子閑王則頗為賞識,隻是閑王性情淡泊,不問政事。”
“眾人皆猜,未來的贏家可能是五皇子明王,因其母妃乃當今皇後,母家魯氏勢力龐大,且明王本人野心勃勃。”
元林愉聽罷,挑眉問道:“那本王與大皇子濟王呢?”
冬鬆答道:“濟王殿下長於軍中,對朝中事務鮮少插手。”
元林愉輕笑一聲:“那本王呢?”
冬鬆笑道:“殿下回歸都城,僅憑您的容貌與陛下對您的態度,就足以讓那些人的風向標再次轉動。”
元林愉聽出了言外之意:“也就是說,他們依然認為五皇子明王將是下一任帝君,而本王不過與六皇子閑王一般,僅是受寵而已。”
冬鬆堅定地說:“隻要殿下有意,屬下願誓死追隨。”
元林愉搖了搖頭:“本王對那皇位並無興趣,但若有人因覬覦本王而故意刁難,本王定會讓他離那皇位越來越遠。”
冬鬆連忙附和:“殿下所言極是。”
夏鶴朝他翻了個白眼,心中暗自腹誹。
與此同時,在東宮內。
“太子殿下,您怎會如此不明智,這不是明擺著把把柄送到別人手裏嗎?”謀士憂心忡忡地看著元宸。
太子淡然地回望謀士,緩緩說道:“本宮若說,那位門客並非本宮所指使,你可會相信?”
謀士輕歎一聲,麵露難色:“可那位門客在天牢中一口咬定是殿下所為,如今在陛下心中,您的處境,,,”
太子再次輕歎:“不過是多添一條罪名罷了。但還需勞煩謀士暗中查探,究竟是誰收買了他,將罪名嫁禍於本宮,同時又是誰泄露了母後供奉之物遺失的消息。”
謀士點頭應允:“明白。隻是殿下,您是否對愉王殿下有所懷疑?為何偏偏是他被挾持?而且陛下今日還因此事當麵斥責了您。”
太子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深思:“若你真如此想,那便正中幕後黑手之計。愉王殿下剛回都城,相較於本宮這個不受寵的太子,另一人對他更為忌憚。”
謀士恍然大悟:“是袁某疏忽了。不過殿下,您仍需多加留意愉王殿下。先皇後當年以自身安危威脅陛下,保您太子之位,既是擔憂陛下日後廢黜您,也是憂慮愉王回都後,陛下會立他為太子。”
太子眉頭緊鎖,提出疑問:“那母後為何不擔心五弟會取代本宮?”
一旁的夏鶴白了冬鬆一眼,隨即轉向元林愉,恭聲道:“殿下所托之事,屬下已經查探清楚。”
元林愉輕輕抬起如水的眼眸,示意夏鶴繼續說下去。
夏鶴繼續說道:“昨日那刺客,乃是太子府上的門客。此事與前幾日前皇後祭日之時,太子前往天平寺燒香祈福,卻發現前皇後留在天平寺的供物不翼而飛有關。”
元林愉微微皺眉,疑惑道:“前皇後?供物失蹤?難道是遭了賊人?”
夏鶴點了點頭,道:“天平寺如此聲稱,但太子的那些門客卻懷疑,是方丈或是寺中其他僧人監守自盜。太子手下的某個門客便擅自做主,雇了殺手前去敲打一番,卻不料鬧出了人命,方丈竟因此喪命。”
“而後,也不知是何人散布流言,說是太子驚擾了天平寺的清淨,殺害了方丈,引得佛眾震怒,天下將因此不太平。此事傳入陛下耳中,陛下勃然大怒,當即下令讓魏指揮使徹查天平寺方丈遇刺一案,以及前皇後供物被盜一案。”
元林愉聽完,陷入了沉思,片刻後道:“那人身手頗為不凡,我當時正在二樓,他竟能輕而易舉地從窗外躍入。”
冬鬆聞言,不由得一愣,隨即道:“殿下,這似乎並非重點。”
夏鶴輕輕歎了口氣,道:“殿下所言極是,那門客確實身懷武藝,太子府中有武藝高強的門客,亦是常理。”
元林愉輕笑一聲,道:“若是我也能尋得一位武藝高強的門客,那便好了。”
夏鶴正色道:“隻要殿下步入仕途,自然會有諸多門客願意追隨殿下。”
冬鬆亦是連連點頭,附和道:“屬下亦是如此認為。”
元林愉失笑一聲,道:“難怪我今日在禦書房外會碰到太子。”
夏鶴聞言,不由得問道:“那太子殿下可與殿下說了些什麽?”
元林愉神色淡淡,道:“不過是些敘舊之言,無關緊要。”
冬鬆插話道:“屬下還打聽到,今日太子殿下被陛下在禦書房外罰跪,還被責令前往天平寺燒香拜佛一個月,祈求神明原諒。不得不說,當今陛下果真是如傳言那般,是個篤信佛神之人。”
元林愉聞此,唇線緊抿,思緒飄回了那場吞噬了外祖母老宅的熊熊大火,僅餘她與母妃、駐守邊關的舅舅,以及遠在他鄉的二房舅舅一家幸免於難。
那時,她多麽渴望父皇的身影能出現在她最需要的時候,然而,母妃卻告知她,因天平寺方丈之言,陛下不宜涉足亡氣過重之地,需待八皇子與嫣妃娘娘整頓完畢,方能讓他們回歸都城。
念及此景,元林愉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笑:“不過是他尋的一個托詞罷了。”
冬鬆一臉茫然:“殿下所指何事?”
夏鶴輕咳一聲,眼神中帶著幾分凝重:“殿下,如今陛下派遣了龍曄衛的精英守護您,又有魏指揮使登門造訪,我們是否該有所戒備?”
元林愉微微一愣:“為何會有此慮?”
夏鶴連忙解釋:“殿下有所不知,龍曄衛向來直屬於陛下,從未有過護衛皇子的先例,加之陛下親派最信賴的魏指揮使護您周全,昨日蘭香閣之行,今日府邸探訪,加之陛下在禦書房對太子的嚴厲斥責,屬下擔心有人會誤解陛下之意,,,”
元林愉打斷了他的話:“你的擔憂我理解,但我亦相信,若太子真有意爭奪儲君之位,此刻他應無暇顧及我。”
冬鬆接過話題:“說起來,屬下遵殿下之命,在坊間多方打聽,確實聽到了不少關於皇子們的風言風語。”
“都說陛下對太子心有不滿,但因已故皇後的情分,一直未廢太子之位;而對六皇子閑王則頗為賞識,隻是閑王性情淡泊,不問政事。”
“眾人皆猜,未來的贏家可能是五皇子明王,因其母妃乃當今皇後,母家魯氏勢力龐大,且明王本人野心勃勃。”
元林愉聽罷,挑眉問道:“那本王與大皇子濟王呢?”
冬鬆答道:“濟王殿下長於軍中,對朝中事務鮮少插手。”
元林愉輕笑一聲:“那本王呢?”
冬鬆笑道:“殿下回歸都城,僅憑您的容貌與陛下對您的態度,就足以讓那些人的風向標再次轉動。”
元林愉聽出了言外之意:“也就是說,他們依然認為五皇子明王將是下一任帝君,而本王不過與六皇子閑王一般,僅是受寵而已。”
冬鬆堅定地說:“隻要殿下有意,屬下願誓死追隨。”
元林愉搖了搖頭:“本王對那皇位並無興趣,但若有人因覬覦本王而故意刁難,本王定會讓他離那皇位越來越遠。”
冬鬆連忙附和:“殿下所言極是。”
夏鶴朝他翻了個白眼,心中暗自腹誹。
與此同時,在東宮內。
“太子殿下,您怎會如此不明智,這不是明擺著把把柄送到別人手裏嗎?”謀士憂心忡忡地看著元宸。
太子淡然地回望謀士,緩緩說道:“本宮若說,那位門客並非本宮所指使,你可會相信?”
謀士輕歎一聲,麵露難色:“可那位門客在天牢中一口咬定是殿下所為,如今在陛下心中,您的處境,,,”
太子再次輕歎:“不過是多添一條罪名罷了。但還需勞煩謀士暗中查探,究竟是誰收買了他,將罪名嫁禍於本宮,同時又是誰泄露了母後供奉之物遺失的消息。”
謀士點頭應允:“明白。隻是殿下,您是否對愉王殿下有所懷疑?為何偏偏是他被挾持?而且陛下今日還因此事當麵斥責了您。”
太子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深思:“若你真如此想,那便正中幕後黑手之計。愉王殿下剛回都城,相較於本宮這個不受寵的太子,另一人對他更為忌憚。”
謀士恍然大悟:“是袁某疏忽了。不過殿下,您仍需多加留意愉王殿下。先皇後當年以自身安危威脅陛下,保您太子之位,既是擔憂陛下日後廢黜您,也是憂慮愉王回都後,陛下會立他為太子。”
太子眉頭緊鎖,提出疑問:“那母後為何不擔心五弟會取代本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