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白來訪的熱情餘韻還未消散之時,李庚收到了一封來自長安文社的邀請函,邀請他攜家人參加一場別開生麵的長安詩會。詩會定在正月初十,地點選在長安城外風景秀麗的灞河之畔,那裏碧水潺潺,垂柳依依,冬日的蕭索也難掩其獨特的韻味,是文人墨客們吟詩作賦的絕佳之地。
李庚將邀請函遞給永穆公主和李逸,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商議。李逸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興奮得幾乎要從椅子上跳起來:“父親,母親,我們一定要去!我早就盼著能參加這樣的詩會了,聽說詩會上能見到好多有名的詩人,還能聽到他們現場作詩,肯定特別精彩!”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雙手緊緊地握著拳頭,仿佛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奔赴詩會現場。
李庚看著兒子那充滿渴望的模樣,笑著點了點頭:“既然逸兒這麽想去,那我們就一同前往。這也是個增長見識、結交文人雅士的好機會。”永穆公主也微笑著表示讚同:“是啊,平日裏難得有這樣的雅事,一家人去湊湊熱鬧,感受一下這濃厚的文化氛圍也好。”
得到父母的同意後,李逸興奮得一夜未眠,腦海裏不停地想象著詩會的場景,幻想著自己也能在詩會上一展身手,得到大家的讚賞。
正月初十清晨,天色尚早,李府便忙碌起來。李庚身著一襲月白色的長袍,袍上用銀線繡著淡雅的雲紋,這些雲紋線條流暢,仿若天空中飄動的雲朵,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腰間係著一條墨色的腰帶,搭配上一塊溫潤的玉佩,玉佩質地細膩,觸手生涼,隨著他的走動輕輕晃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整個人顯得風度翩翩,儒雅不凡,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一種文人的氣質。
永穆公主則精心挑選了一件繡著海棠花的淡紫色長裙,裙擺上的海棠花繡工精致,花瓣的紋理清晰可見,仿佛每一朵花都散發著淡淡的香氣。裙擺隨風輕擺,宛如海棠綻放,靈動而優雅。她的發髻高高盤起,插著一支翠玉簪子,簪子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翠玉的色澤溫潤,為她增添了幾分溫婉與高貴。
李逸也穿上了他最喜愛的青色錦袍,領口和袖口繡著簡潔的圖案,顯得利落又精神。他在鏡子前轉了幾圈,滿意地看著自己的模樣,還特意整理了一下頭發,想要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詩會上。
一家人乘坐裝飾精美的馬車,緩緩駛向灞河。馬車由兩匹健壯的駿馬牽引,車身雕刻著精美的圖案,車窗上掛著淡藍色的絲綢窗簾,隨著微風輕輕飄動。李逸坐在馬車裏,不停地透過車窗向外張望,嘴裏還念叨著:“怎麽還沒到啊,我都等不及了。”李庚笑著安慰他:“別急,很快就到了。到了詩會現場,你要虛心學習,多聽多看,切勿驕傲自滿。那些文人雅士們都有各自的才華和見解,你要尊重他們,和他們好好交流。”李逸認真地點點頭:“我知道了,父親。我一定會好好表現的。”
當他們抵達灞河之畔時,詩會現場已經聚集了許多人。河岸兩邊,搭建了一排排精致的亭台樓閣,亭台的柱子上雕刻著精美的花鳥圖案,房簷上掛著紅色的燈籠,燈籠隨風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為整個場地增添了幾分喜慶的氛圍。身著各色服飾的文人雅士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高談闊論,或低聲吟誦,手中還拿著書卷,時不時地比劃著。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文化氣息,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
李庚一家剛一下車,便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大家紛紛上前與李庚打招呼,寒暄問候。“李大人,久仰大名,今日能在詩會上見到您,真是榮幸之至!”一位身著深藍色長袍的中年男子說道,他雙手抱拳,臉上帶著恭敬的笑容。李庚一一回應,臉上始終掛著和藹的笑容:“過獎了,大家都是熱愛詩詞之人,今日能相聚在此,實屬緣分。”
這時,長安文社的社長王逸風快步走了過來,他身著一件深灰色的長袍,長袍的麵料質地精良,上麵繡著簡單的圖案,顯得低調而又不失高雅。頭戴一頂黑色的儒冠,臉上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顯得溫文爾雅。
“李大人,您能攜家人前來參加詩會,真是讓我們蓬蓽生輝啊!”王逸風雙手抱拳,恭敬地說道,語氣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王社長客氣了,我也一直想來見識一下長安文人的風采,今日有幸受邀,自然不能錯過。”李庚笑著回應道,眼神中透露出對詩會的期待。
王逸風將李庚一家引領到主賓席就座,隨後宣布詩會正式開始。首先是開場致辭,王逸風站在一個搭建的小舞台上,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地說道:“各位文人雅士,今日我們齊聚灞河之畔,共赴這場詩詞的盛宴。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希望大家能夠在這個平台上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相互交流,共同進步。讓我們用詩詞來描繪這美好的新春,抒發心中的情感與抱負。”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詩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期待的神情。
致辭結束後,詩會進入了第一個環節——命題賦詩。主持人走上舞台,宣布了本次的命題為“新春之景”,要求詩人們在一盞茶的時間內創作一首詩詞。一時間,現場安靜了下來,詩人們紛紛陷入了沉思。有的低頭凝眉,雙手托著下巴,仿佛在腦海中尋找著靈感的火花;有的踱步徘徊,眼睛望著遠方,試圖從周圍的景色中獲取創作的素材;還有的則提筆在紙上奮筆疾書,筆尖在紙上快速地滑動,發出“沙沙”的聲響。
李逸也躍躍欲試,他拿起筆,在紙上認真地書寫起來。他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專注而堅定,時而停頓一下,思考著用詞和韻律,時而又快速地寫下幾個字。李庚和永穆公主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眼中滿是鼓勵和期待。李庚輕輕拍了拍永穆公主的手,輕聲說道:“看逸兒這認真的樣子,說不定能寫出不錯的作品呢。”永穆公主微笑著點點頭:“是啊,希望他能在這次詩會上有所收獲。”
一盞茶的時間很快過去了,詩人們陸續交上了自己的作品。主持人將這些作品收集起來,一一展示在眾人麵前。李白也在詩會現場,他的作品自然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隻見他的詩寫道:“灞河春早柳含煙,瑞氣盈空映碧川。爆竹聲中辭舊歲,梅花影裏賀新年。”詩句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新春的熱鬧與灞河的美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仿佛一幅生動的畫卷展現在眾人眼前。大家紛紛拍手叫好,讚歎聲此起彼伏:“李太白果然名不虛傳,這詩寫得真是妙啊!”“短短幾句,就把新春的神韻都描繪出來了,厲害厲害!”
李逸的作品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寫道:“新春瑞雪落長安,街巷燈籠映笑顏。喜炮聲聲辭舊歲,孩童逐戲鬧街前。”雖然筆法略顯稚嫩,但卻充滿了童真和童趣,把新春裏孩子們的歡樂場景描繪得栩栩如生。大家紛紛對他表示讚賞:“這孩子年紀輕輕,就能寫出這樣的詩,真是前途無量啊!”“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才情,將來必成大器!”李逸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向大家微微鞠躬表示感謝。
接下來是自由賦詩環節,詩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靈感,自由創作詩詞。這個環節將詩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詩人們紛紛登台,朗誦自己的作品。一位身著白色長袍的年輕詩人走上舞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堅定,大聲朗誦道:“壯誌淩雲意氣揚,揮毫潑墨韻悠長。心懷天下蒼生願,不負韶華歲月光。”他的詩詞慷慨激昂,抒發著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以及自己的遠大抱負,台下的觀眾們都被他的激情所感染,報以熱烈的掌聲。
一位身著粉色長裙的女子走上舞台,她的聲音溫柔婉轉,如同黃鶯出穀:“花開花落幾春秋,歲月如流意未休。夢裏相思何處寄,一彎新月照西樓。”她的詩詞婉約細膩,表達著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愛情的向往,讓人們仿佛感受到了她內心深處的柔情與思念。
還有一位詩人,他的詩詞幽默風趣,講述了一個新春裏的趣事,引得眾人哈哈大笑,現場的氣氛變得更加輕鬆愉快。
在詩會的過程中,李庚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才情,起身吟誦了一首自己的新作:“歲首長安瑞氣飄,灞河瀲灩韻聲饒。文人墨客才情展,共賦新春意氣驕。”他的詩句大氣磅礴,展現了他對長安新春的美好祝願和對文人雅士們的讚美之情,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李大人果然文采斐然,這首詩寫得氣勢恢宏,讓人佩服!”“李大人不僅在朝堂上有作為,在詩詞方麵也有如此造詣,真是令人敬仰!”
詩會一直持續到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灑在灞河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河水被染成了橙紅色,仿佛一條流動的彩帶。遠處的山巒也被夕陽鍍上了一層金邊,如夢如幻。詩人們在這美景中,結束了這場充滿才情與詩意的聚會。大家紛紛表示,這次詩會讓他們收獲頗豐,不僅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還在交流中得到了靈感和啟發。
在回家的路上,李逸興奮地向李庚和永穆公主分享著自己在詩會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所想。他的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手舞足蹈地說道:“父親,母親,我今天真是大開眼界,看到了這麽多才華橫溢的詩人,聽到了這麽多優美的詩詞。我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學習詩詞,像他們一樣寫出優秀的作品。”
李庚微笑著點頭:“好,隻要你有這份決心和毅力,父親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詩詞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表達情感、傳遞思想的方式。希望你能在詩詞的世界裏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和價值。”
永穆公主也溫柔地說道:“逸兒,你今天的表現已經很棒了。要繼續保持這份熱愛和努力,不斷進步。”
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踏上了回家的路。這次長安詩會,成為了他們新春記憶中一段難忘的美好時光,那些精彩的詩詞、熱烈的討論和真摯的交流,都將永遠留在他們的心中,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裏不斷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和精神追求 。
李庚將邀請函遞給永穆公主和李逸,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商議。李逸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興奮得幾乎要從椅子上跳起來:“父親,母親,我們一定要去!我早就盼著能參加這樣的詩會了,聽說詩會上能見到好多有名的詩人,還能聽到他們現場作詩,肯定特別精彩!”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雙手緊緊地握著拳頭,仿佛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奔赴詩會現場。
李庚看著兒子那充滿渴望的模樣,笑著點了點頭:“既然逸兒這麽想去,那我們就一同前往。這也是個增長見識、結交文人雅士的好機會。”永穆公主也微笑著表示讚同:“是啊,平日裏難得有這樣的雅事,一家人去湊湊熱鬧,感受一下這濃厚的文化氛圍也好。”
得到父母的同意後,李逸興奮得一夜未眠,腦海裏不停地想象著詩會的場景,幻想著自己也能在詩會上一展身手,得到大家的讚賞。
正月初十清晨,天色尚早,李府便忙碌起來。李庚身著一襲月白色的長袍,袍上用銀線繡著淡雅的雲紋,這些雲紋線條流暢,仿若天空中飄動的雲朵,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腰間係著一條墨色的腰帶,搭配上一塊溫潤的玉佩,玉佩質地細膩,觸手生涼,隨著他的走動輕輕晃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整個人顯得風度翩翩,儒雅不凡,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一種文人的氣質。
永穆公主則精心挑選了一件繡著海棠花的淡紫色長裙,裙擺上的海棠花繡工精致,花瓣的紋理清晰可見,仿佛每一朵花都散發著淡淡的香氣。裙擺隨風輕擺,宛如海棠綻放,靈動而優雅。她的發髻高高盤起,插著一支翠玉簪子,簪子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翠玉的色澤溫潤,為她增添了幾分溫婉與高貴。
李逸也穿上了他最喜愛的青色錦袍,領口和袖口繡著簡潔的圖案,顯得利落又精神。他在鏡子前轉了幾圈,滿意地看著自己的模樣,還特意整理了一下頭發,想要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詩會上。
一家人乘坐裝飾精美的馬車,緩緩駛向灞河。馬車由兩匹健壯的駿馬牽引,車身雕刻著精美的圖案,車窗上掛著淡藍色的絲綢窗簾,隨著微風輕輕飄動。李逸坐在馬車裏,不停地透過車窗向外張望,嘴裏還念叨著:“怎麽還沒到啊,我都等不及了。”李庚笑著安慰他:“別急,很快就到了。到了詩會現場,你要虛心學習,多聽多看,切勿驕傲自滿。那些文人雅士們都有各自的才華和見解,你要尊重他們,和他們好好交流。”李逸認真地點點頭:“我知道了,父親。我一定會好好表現的。”
當他們抵達灞河之畔時,詩會現場已經聚集了許多人。河岸兩邊,搭建了一排排精致的亭台樓閣,亭台的柱子上雕刻著精美的花鳥圖案,房簷上掛著紅色的燈籠,燈籠隨風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為整個場地增添了幾分喜慶的氛圍。身著各色服飾的文人雅士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高談闊論,或低聲吟誦,手中還拿著書卷,時不時地比劃著。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文化氣息,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
李庚一家剛一下車,便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大家紛紛上前與李庚打招呼,寒暄問候。“李大人,久仰大名,今日能在詩會上見到您,真是榮幸之至!”一位身著深藍色長袍的中年男子說道,他雙手抱拳,臉上帶著恭敬的笑容。李庚一一回應,臉上始終掛著和藹的笑容:“過獎了,大家都是熱愛詩詞之人,今日能相聚在此,實屬緣分。”
這時,長安文社的社長王逸風快步走了過來,他身著一件深灰色的長袍,長袍的麵料質地精良,上麵繡著簡單的圖案,顯得低調而又不失高雅。頭戴一頂黑色的儒冠,臉上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顯得溫文爾雅。
“李大人,您能攜家人前來參加詩會,真是讓我們蓬蓽生輝啊!”王逸風雙手抱拳,恭敬地說道,語氣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王社長客氣了,我也一直想來見識一下長安文人的風采,今日有幸受邀,自然不能錯過。”李庚笑著回應道,眼神中透露出對詩會的期待。
王逸風將李庚一家引領到主賓席就座,隨後宣布詩會正式開始。首先是開場致辭,王逸風站在一個搭建的小舞台上,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地說道:“各位文人雅士,今日我們齊聚灞河之畔,共赴這場詩詞的盛宴。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希望大家能夠在這個平台上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相互交流,共同進步。讓我們用詩詞來描繪這美好的新春,抒發心中的情感與抱負。”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詩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期待的神情。
致辭結束後,詩會進入了第一個環節——命題賦詩。主持人走上舞台,宣布了本次的命題為“新春之景”,要求詩人們在一盞茶的時間內創作一首詩詞。一時間,現場安靜了下來,詩人們紛紛陷入了沉思。有的低頭凝眉,雙手托著下巴,仿佛在腦海中尋找著靈感的火花;有的踱步徘徊,眼睛望著遠方,試圖從周圍的景色中獲取創作的素材;還有的則提筆在紙上奮筆疾書,筆尖在紙上快速地滑動,發出“沙沙”的聲響。
李逸也躍躍欲試,他拿起筆,在紙上認真地書寫起來。他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專注而堅定,時而停頓一下,思考著用詞和韻律,時而又快速地寫下幾個字。李庚和永穆公主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眼中滿是鼓勵和期待。李庚輕輕拍了拍永穆公主的手,輕聲說道:“看逸兒這認真的樣子,說不定能寫出不錯的作品呢。”永穆公主微笑著點點頭:“是啊,希望他能在這次詩會上有所收獲。”
一盞茶的時間很快過去了,詩人們陸續交上了自己的作品。主持人將這些作品收集起來,一一展示在眾人麵前。李白也在詩會現場,他的作品自然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隻見他的詩寫道:“灞河春早柳含煙,瑞氣盈空映碧川。爆竹聲中辭舊歲,梅花影裏賀新年。”詩句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新春的熱鬧與灞河的美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仿佛一幅生動的畫卷展現在眾人眼前。大家紛紛拍手叫好,讚歎聲此起彼伏:“李太白果然名不虛傳,這詩寫得真是妙啊!”“短短幾句,就把新春的神韻都描繪出來了,厲害厲害!”
李逸的作品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寫道:“新春瑞雪落長安,街巷燈籠映笑顏。喜炮聲聲辭舊歲,孩童逐戲鬧街前。”雖然筆法略顯稚嫩,但卻充滿了童真和童趣,把新春裏孩子們的歡樂場景描繪得栩栩如生。大家紛紛對他表示讚賞:“這孩子年紀輕輕,就能寫出這樣的詩,真是前途無量啊!”“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才情,將來必成大器!”李逸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向大家微微鞠躬表示感謝。
接下來是自由賦詩環節,詩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靈感,自由創作詩詞。這個環節將詩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詩人們紛紛登台,朗誦自己的作品。一位身著白色長袍的年輕詩人走上舞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堅定,大聲朗誦道:“壯誌淩雲意氣揚,揮毫潑墨韻悠長。心懷天下蒼生願,不負韶華歲月光。”他的詩詞慷慨激昂,抒發著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以及自己的遠大抱負,台下的觀眾們都被他的激情所感染,報以熱烈的掌聲。
一位身著粉色長裙的女子走上舞台,她的聲音溫柔婉轉,如同黃鶯出穀:“花開花落幾春秋,歲月如流意未休。夢裏相思何處寄,一彎新月照西樓。”她的詩詞婉約細膩,表達著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愛情的向往,讓人們仿佛感受到了她內心深處的柔情與思念。
還有一位詩人,他的詩詞幽默風趣,講述了一個新春裏的趣事,引得眾人哈哈大笑,現場的氣氛變得更加輕鬆愉快。
在詩會的過程中,李庚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才情,起身吟誦了一首自己的新作:“歲首長安瑞氣飄,灞河瀲灩韻聲饒。文人墨客才情展,共賦新春意氣驕。”他的詩句大氣磅礴,展現了他對長安新春的美好祝願和對文人雅士們的讚美之情,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李大人果然文采斐然,這首詩寫得氣勢恢宏,讓人佩服!”“李大人不僅在朝堂上有作為,在詩詞方麵也有如此造詣,真是令人敬仰!”
詩會一直持續到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灑在灞河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河水被染成了橙紅色,仿佛一條流動的彩帶。遠處的山巒也被夕陽鍍上了一層金邊,如夢如幻。詩人們在這美景中,結束了這場充滿才情與詩意的聚會。大家紛紛表示,這次詩會讓他們收獲頗豐,不僅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還在交流中得到了靈感和啟發。
在回家的路上,李逸興奮地向李庚和永穆公主分享著自己在詩會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所想。他的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手舞足蹈地說道:“父親,母親,我今天真是大開眼界,看到了這麽多才華橫溢的詩人,聽到了這麽多優美的詩詞。我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學習詩詞,像他們一樣寫出優秀的作品。”
李庚微笑著點頭:“好,隻要你有這份決心和毅力,父親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詩詞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表達情感、傳遞思想的方式。希望你能在詩詞的世界裏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和價值。”
永穆公主也溫柔地說道:“逸兒,你今天的表現已經很棒了。要繼續保持這份熱愛和努力,不斷進步。”
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踏上了回家的路。這次長安詩會,成為了他們新春記憶中一段難忘的美好時光,那些精彩的詩詞、熱烈的討論和真摯的交流,都將永遠留在他們的心中,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裏不斷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和精神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