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書院潛心求學的日子,如白駒過隙般匆匆流逝。轉眼間,書院放長假的日子如期而至。天剛破曉,晨曦微露,李逸便已從床上起身,歸心似箭的他,簡單收拾行囊後,便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馬蹄聲嗒嗒作響,李逸的思緒早已飄回了家中,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父母那親切的麵容,滿心都是與家人團聚的期待。


    當李逸踏入家門的那一刻,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庭院裏,陽光輕柔地灑在花草上,微風拂過,花草輕輕搖曳,似在向他招手,歡迎他的歸來。李庚正在庭院中踱步,手中拿著書卷,眉頭微微皺起,似在思索著什麽。聽到門口傳來的腳步聲,他下意識地抬起頭,目光瞬間與李逸交匯。在看到李逸的那一瞬間,他眼中滿是驚喜與慈愛,原本微皺的眉頭也舒展開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逸兒,你可算回來了!”


    李逸快步上前,走到父親李庚麵前,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父親,孩兒回來了,讓您和母親掛念了。”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久別重逢的激動,還有對父母深深的思念。李庚走上前,眼中滿是關切,伸手輕輕拍了拍李逸的肩膀,感受著兒子的成長與變化:“在書院過得如何?可還習慣?”


    父子倆並肩走到庭院的石凳旁,緩緩坐下。石凳上還殘留著清晨的些許涼意,卻絲毫未影響兩人相聚的喜悅。李逸迫不及待地向父親分享著在書院的點點滴滴。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繪聲繪色地講述著結識的誌同道合的朋友。他描述著趙軒的豪爽大氣,周宇的心思細膩,林悅的溫婉才情,還有他們一起討論學術時的熱烈場景,說到精彩處,還手舞足蹈起來,仿佛那些場景就發生在眼前。


    “父親,書院的夫子學識淵博,授課深入淺出,孩兒在那裏學到了許多從前未曾接觸過的知識。”李逸興致勃勃地說道,“我們還時常探討當下的時局,從民生百態到朝堂政務,從商貿往來到邊疆防務。我愈發覺得,要想讓長安持續繁榮,需要多方麵的努力,絕非一蹴而就。”


    李庚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讚許,靜靜地聽著兒子的講述。他看著眼前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心中滿是感慨。曾經那個在庭院中蹣跚學步的孩子,如今已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擔當的青年。“你能有這樣的感悟,為父很是欣慰。”李庚語重心長地說道,“長安的繁榮來之不易,曆經了無數的風雨和先輩們的不懈努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守護與傳承。”他頓了頓,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目光望向遠方,似乎在回憶著那些過往的歲月,“如今,長安雖表麵太平,但仍有諸多隱患。邊境的局勢時有波動,一些勢力蠢蠢欲動;商貿發展也麵臨著一些挑戰,商路的安全、市場的競爭,都需要我們去應對。這些都需要你們這些年輕人去關注,去思考解決之道。”


    李逸認真地聽著,眼神中透著堅定與專注。他深知,父親多年來為長安的付出與艱辛,也明白自己肩負的使命。長安的繁榮昌盛,不僅是父親的期望,更是他這一代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父親放心,孩兒定會努力學習,將來為長安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堅定地說道,聲音中充滿了決心。


    這時,一陣輕柔的腳步聲傳來,永穆公主從屋內走了出來。她身著一襲淡藍色的衣衫,步伐輕盈,眉眼間滿是溫柔。看到李逸的那一刻,她眼中瞬間盈滿了歡喜,臉上的笑容如同春日盛開的花朵:“逸兒,你回來了,讓母親好好看看。”她快步走到李逸身邊,雙手輕輕捧起李逸的臉,仔細端詳著,眼中滿是心疼:“在書院可吃得好?睡得好?瘦了還是胖了?”


    李逸笑著握住母親的手,感受著母親掌心的溫暖:“母親,您放心,孩兒在書院一切都好。那裏的飯菜合口,同窗和夫子們都很照顧我。倒是您和父親,平日裏操勞,要多注意身體。”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回蕩在庭院中,溫馨而幸福。


    晚餐時,桌上擺滿了李逸愛吃的菜肴。有鮮嫩的紅燒魚,色澤紅亮,香氣撲鼻;還有他最愛吃的糖醋排骨,外酥裏嫩,酸甜可口;精致的糕點,散發著誘人的香甜。一家人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分享著彼此生活中的點滴。李逸講述著書院裏的趣事,引得父母不時開懷大笑;李庚和永穆公主則關心著李逸的學業和生活,叮囑他要照顧好自己。


    飯後,天色漸暗,明月高懸,灑下銀白的光輝,給庭院披上了一層夢幻的薄紗。李逸陪著父母在庭院中散步,月光拉長了他們的身影。他們沿著熟悉的小徑緩緩前行,偶爾停下腳步,欣賞著庭院中的花草樹木。李逸指著角落裏那株新栽的桂花樹,說道:“父親,母親,等來年桂花盛開,咱們一家人又能在樹下賞月、吃桂花糕了。”永穆公主微笑著點頭,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是啊,到時候一家人團團圓圓,那才叫幸福。”


    夜晚,李逸躺在自己的房間裏,回想著與父母的交談,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房間裏的一切都還是那麽熟悉,牆壁上掛著他兒時的畫作,書桌上擺放著他曾經用過的筆墨紙硯。他深知,自己在書院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前途,更是為了傳承父親的誌向,守護長安的和平與繁榮。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不辜負長安百姓的信任。在未來的日子裏,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他都要堅定地走下去,為長安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庚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修仙的小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修仙的小喵並收藏大唐李庚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