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於邊疆大獲全勝的捷報,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地傳回長安。這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石子投入平靜湖麵,整個朝堂瞬間泛起層層漣漪。


    大明宮金殿內,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如金色絲線般傾灑在殿內。李隆基身著明黃龍袍,高坐龍椅之上,威嚴之中難掩欣慰之色。他目光緩緩掃過殿下整齊站立的文武百官,聲音沉穩有力:“李庚將軍此次擊退吐蕃,保衛邊疆,實乃大功一件。眾愛卿,依你們之見,該如何論功行賞?”


    張九齡,這位以正直敢言著稱的大臣,率先出列。他身著朝服,身姿挺拔,拱手行禮後,言辭懇切:“陛下,李將軍智勇雙全,不僅殲滅吐蕃主力,還穩定了邊疆局勢。此番功績,足以彪炳史冊。臣以為,應予以重賞,以激勵天下將士,讓他們知曉為大唐效力,必有厚報。”


    李林甫站在一旁,聽到張九齡的話,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悅。他稍作停頓,向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李庚雖立戰功,但邊疆戰事耗費巨大,國庫支出甚多。如今百姓生活仍有困苦,此時若過度賞賜,恐會加重百姓負擔。臣以為,封賞之事,需謹慎權衡。”


    朝堂上頓時響起一陣竊竊私語,大臣們交頭接耳,各有所思。有的大臣暗自點頭,覺得李林甫所言確實在理,畢竟國庫空虛,需從長計議;有的大臣則麵露不滿,他們深知李林甫一貫心胸狹隘,認為他是在故意打壓李庚,不願看到李庚因功受賞、風光無限。


    這時,高力士邁著沉穩步伐站出來,他微微躬身,不卑不亢地說:“陛下,李將軍為大唐出生入死,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立下赫赫戰功。若不重賞,恐寒了天下將士的心。至於國庫之事,可集思廣益、從長計議。但李將軍的功勞不可磨滅,其功績應當得到應有的認可與獎賞。”


    李隆基微微頷首,沉思片刻,他深知李庚之功不可忽視,亦明白朝堂平衡的重要性。最終,他開口道:“李庚保衛邊疆,功不可沒。朕決定,加封他為驃騎大將軍,賜予丹書鐵券,世襲罔替。”


    李林甫心中一沉,他本想阻止李庚獲得如此殊榮,卻未能如願。但他不敢公然反對聖意,隻能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陛下聖明,李庚能得此殊榮,實乃幸事。此乃他為大唐盡心盡力的回報,相信他日後定會更加效忠於陛下。”


    然而,李林甫怎會就此罷休。退朝後,他回到府邸,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徑直走向書房,招來幾位心腹謀士。書房內,氣氛凝重,李林甫坐在主位,狠狠將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咬牙道:“李庚如今戰功赫赫,深得陛下信任,已經成了我們的心腹大患。必須想個辦法,削弱他的勢力。”


    一位謀士,名叫孫智,此人平日裏足智多謀,擅長算計。他微微低頭,低聲說:“大人,李庚手握重兵,又有陛下庇護,想要直接對付他恐怕不易。不過,我們可以從他身邊的人入手。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若能除去他的得力臂膀,他便不足為懼。”


    李林甫眼睛一亮,急切問道:“此話怎講?”


    孫智接著說:“李庚身邊的崔圓,智謀過人,為他出謀劃策,立下不少功勞。我們可以散布謠言,說崔圓心懷不軌,意圖謀反。李庚為人重情重義,對崔圓信任有加。隻要這謠言傳開,即便李庚不信,也難免會心生間隙。這樣一來,既能離間他們之間的關係,又能借機打壓李庚。”


    李林甫冷笑一聲:“好主意。就這麽辦,此事要做得隱秘,不能讓人察覺是我們所為。若走漏風聲,後果不堪設想。”


    沒過多久,長安城裏便傳出謠言,說崔圓野心勃勃,暗中勾結外敵,想要取代李庚,獨攬大權。這些謠言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在大街小巷、朝堂內外傳開。


    李庚此時雖遠在邊疆,卻也很快聽聞了此事。他正在營帳中與將士們商討軍務,聽到這個消息,氣得臉色鐵青。他深知崔圓忠心耿耿,為大唐、為自己都付出諸多。他立刻修書一封,在信中詳細說明了崔圓的功績,從對抗妖魔時的出謀劃策,到邊疆戰事中的奇謀妙計,無一遺漏。並在信中言辭懇切地表示對崔圓絕對信任,懇請陛下徹查此事,還崔圓一個清白。


    李隆基收到李庚的信後,心中對崔圓之事也起了疑慮。他把李林甫召進宮中,麵色冷峻,將信扔在李林甫麵前,冷冷地說:“這是李庚的信,你看看吧。崔圓為大唐盡心盡力,卻有人在背後惡意中傷。你身為宰相,可知此事?”


    李林甫心中一驚,他沒想到李庚反應如此迅速,且直接上書陛下。但他老謀深算,表麵上卻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撲通一聲跪地,說道:“陛下息怒,臣也是剛剛聽聞此事。定是有人居心叵測,故意造謠生事。臣定會徹查此事,揪出幕後黑手,給陛下和李將軍一個交代。”


    李隆基冷哼一聲:“最好如此。若讓朕發現是有人故意陷害,絕不輕饒!”


    李林甫退出宮殿後,後背早已被汗水濕透。他知道,這次的計劃失敗了,而且差點引火燒身。但他並未就此放棄,心中又開始盤算著新的陰謀。


    而李庚和崔圓,在得知朝堂上的這場風波後,也深知朝堂之上的鬥爭不會就此平息。他們相互對視,眼神中滿是堅定。他們知道,為了大唐的安寧,為了天下百姓的太平,必須時刻保持警惕,迎接未來的每一場挑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庚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修仙的小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修仙的小喵並收藏大唐李庚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