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山縣的中心地帶,坐落著縣委辦公大院。這個大院從前往後整齊地排列著五棟三層的辦公樓,建築風格簡約而莊重,雖然占地麵積都不算大,但每一棟樓的布局都很合理有些蘇式的建築風格。


    在這一排樓房的西邊,一條寬闊的主路筆直地穿過整個院子,猶如一條分界線,將大院清晰地分為南北兩部分。路的南邊,是辦公樓區域,工作人員們在裏麵忙碌地處理著各種政務事務;路的北邊,則是食堂和家屬樓。食堂裏飄出陣陣飯菜的香氣,為辛勤工作的人們提供著能量補給;家屬樓則是一片寧靜的居住區域,見證著許多家庭的生活點滴。


    縣委書記孟亮,正坐在自己略顯陳舊但收拾得井井有條的辦公桌後麵。他眉頭微皺,一臉疑惑地聽著教育局長的匯報。起初,聽到關於捐款的事情時,他並沒有太在意,覺得或許隻是一件普通的善舉,不值得大驚小怪。


    然而,當教育局長提到海盛集團的法人是他們東山縣人時,孟書記的眼睛瞬間一亮,仿佛發現了什麽重要的線索。局長匯報完畢後,孟書記略作思考,然後迅速拿起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口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意味說:“楊局長,你馬上給我調取一下粵海海省嶺南市的海盛集團的工商資料!”


    得到電話那頭工商局楊局長明確答應後,孟書記毫不猶豫地直接掛了電話。他靠在椅背上,心中暗自嘀咕:一下捐這麽多錢,東山什麽時候出了這麽個人物?縣裏居然一點都不知道?這背後會不會有什麽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者機遇呢?


    不到一個小時,那個工商的楊局長就匆匆出現在孟書記辦公室門口。他手裏緊緊握著文件,額頭上還掛著細密的汗珠,顯然是一路匆忙趕來的。他禮貌地敲了敲門,得到回應後走進辦公室,徑直走到孟書記辦公桌前,恭敬地雙手遞上文件,說:“書記,這是海盛的資料。” 孟書記抬頭看了一眼臉上還有汗水的楊局長,微微點了點頭,說:“嗯,你匯報一下!”


    楊局長趕忙翻開手裏的筆記本,一臉認真地開始匯報:“海盛集團,現在的業務主要是集中在高端的泵產業,在這個領域他們具有相當的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他們旗下還有個海盛電器有限公司,是他們的全資子公司,主要生產各類家用電器,產品在市場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此外,他們還控股一家中德合資公司,主要是生產手機的,借助德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在手機市場上也占據了一席之地。他們在嶺南的深潮地產也有 33% 的股權,在房地產領域也有一定的涉足。”


    孟書記微微皺眉,思考了一下,然後問道:“營收規模怎麽樣?”


    楊局長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我在稅務局那邊也查過了,他們海盛泵業去年營收 6.65 億,申報利潤 2.66 億,海盛電器去年營收 3.2 億,申報利潤 1.1 億,合資的海盛通訊科技去年申報營收 8.9 億,利潤 3.4 億,深潮地產去年申報營收 9.6 億,利潤稅務係統沒顯示,但是我根據行業情況和相關數據分析,估計應該在 5 億以上!”


    雖然說海盛的營收不是什麽機密信息,但楊局長能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甚至可能十幾分鍾時間,就拿到這麽多真實有效的數據,這充分體現了公權力的效率。縣級工商局作為正科級單位,雖然級別在行政體係中不算高,局長也就是正科級,但是它在政府職能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主要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相關工作。憑借其職能和資源,在獲取企業相關信息方麵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和權威性,所以他想拿到海盛的數據相對來說比較容易。


    孟書記聽完楊局長的匯報後,表情變得更加嚴肅和認真,他緩緩說道:“這麽看來這個海盛集團還是很有實力的。” 楊局長連忙點頭附和道:“是,從整體的盈利和經營規模來看,確實是個大公司,在行業內應該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聽完楊局長的匯報後,孟亮在辦公桌後麵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說:“老羅,你來我這一下!”


    不到幾分鍾,東山縣統戰部長羅鳴爭就匆匆敲門進來,他臉上帶著恭敬的神情,說:“書記,有事?”


    孟書記一臉認真地說:“你知道嗎,我縣東紅鄉,有個叫李明輝的,在嶺南有個公司,規模很大。前天給縣教育局助學的捐款賬戶裏捐贈了三百萬!”


    羅鳴爭聽到捐款金額後,也是驚訝地喊了一句:“三百萬這麽多?”


    孟書記微微點頭,說:“是,你叫上民政局的同誌,去東紅鄉到他父母的家裏慰問一下。”


    羅書記謹慎地問:“那縣裏需要準備什麽東西送過去嗎?”


    孟書記思考了一下,說:“你讓民政局做個榮譽證書,再做個錦旗給送去,要體現出我們縣裏對他這種善舉的認可和感謝。”


    羅鳴爭點頭說:“好。”


    孟書記一臉正色,認真地囑咐說:“注意一定要給他父母留個好印象,這幾年招商引資的工作不好幹,我們要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這次李明輝的捐款行為或許是一個契機,我們要通過對他家人的關懷,讓他感受到家鄉對他的重視,為以後可能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羅鳴爭鄭重地點頭:“嗯,我懂!” 然後轉身匆匆離去,準備著手安排相關事宜。


    孟書記仔細安排好各項工作之後,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向了東山招商引資這件大事上。他心裏清楚,要是東山縣能招來一家年盈利能力達 12 億的公司,那將會給縣財政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稅收一下子就能增加幾個億,縣財政那緊張的狀況便能立刻得到緩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途商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漢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漢廷並收藏官途商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