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刺殺曾輝
紅夜危機,異變後世界 作者:美原櫻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人走到社團聯的地下基地,這個荒廢的基地,原本是龍國秘密用於研究某種科技的研究所,建設在南湖霧靈山山洞中,可以收納上百人,極為隱蔽。
李皓南在兵敗曾輝之時,就馬上想到這個地方,配合梁偉成的幫助,成功讓大部分科研和軍隊人員轉移至此。
“仲軒,很久不見,收到孫迪的信,我們都非常高興!這位是?”
李皓南首先走過來擁抱了梁仲軒。
“在下黎健,是中南2軍的軍師,早聽聞李首領的英勇事跡,幸會。”
後麵的et、章伊、楊子意、黃家誠、何南、林華、楊朔、向彤......
一個個老麵孔讓梁仲軒都極為激動,相繼寒暄了幾句。
“老梁,你確實有一手,去了中南一段時間,還當上了軍長。”
“社團聯出來的人,不會差到哪裏去,你看孫迪不也成為南湖級別最大的外交官。”
“文斌他們呢,聽孫迪說大家都還安好,沒跟過來麽?”
“感謝李首領的關心,他們都在南田整理,沒過來。”
......
梁仲軒是個科學控,回到社團聯基地後,第一時間就是找陳子城——et,互相暢談這些日子對科學研究的成果。後者得知自己的很多設計理論,在工廠條件比較好的中南得到實踐後,都特別開心,兩人的交談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
說著,兩人不知不覺走到了洞口,看著天空。
“子城,你說這個世界的‘生物化’變得如此奇葩,那我們過去生活,所學習的知識與哲理,還有什麽意義?”
忽然,梁仲軒不禁地感慨起來。確實,當木材不再是燃料,金屬不再能導電,周遭的事物變得如此不讓理解的時候,三觀也會隨之改變。
“這個世界的本質,其實沒有太多改變。比如說,如今的木材燒不起,並不是不存在化學中的氧化反應,而是周遭的環境,支撐不起這個反應條件。簡單來說,燃燒需要可燃物、助燃劑以及反應條件中的高溫。木材依然是有機物,你拿火把燃燒其木材,還是慢慢燒成灰。它的問題隻是,自身燃燒的溫度,不足以滿足其燃燒溫度的高溫,所以無法維持燃燒。”
聽到這裏,梁仲軒滿臉黑線地打斷了et的話。
“說好的‘簡單說’呢?你這個解釋一點都不簡單啊。”
“那我直接說我研究出來的結論吧,紅夜危機後,地球的環境變成我們過往所無法生存的環境了。我猜測是,如今地球的溫度可能已經變成了零下100度,而寒冷的環境其空氣的比熱容也變得和水一樣的高,導致木材在自我燃燒的木柴中,會慢慢受到環境的影響,溫度逐漸下降至燃點,從而熄滅。”
“那火把怎麽解釋?”
“火能量的原理,我解釋不來,或者說,是無法用這個世界在紅月前所接觸的科技來解釋。這是通過催化劑,一種消耗特定的有機物所產生的反應,我現在還是不清楚它是原子反應還是化學反應。”
“你還真是無聊的科學家,一直不停地研究這些東西。”
梁仲軒雖然吐槽這et,但還是對這些發現非常感興趣。
“還有就是導電的問題,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說失去了電學這個概念,隻是說它變得特殊了。電流的產生是分子中的電子運動,如今的金屬由於分子架構應該是有所變化,所以無法導電。但我們五行科技,所表現出的能量,就是現今電學所產生的現象。”
“五行科技?電學?你這樣說就有趣了,具體怎麽說?”
“之前就有說,火把所產生的火焰,並不是由樹液燃燒而成,它們之間隔著一個催化劑——石油塊。
我做了很多實驗,我在中間石油塊的前麵,加上了黃金、瑪瑙、鑽石這類五行催化劑,然後用火科技觸發條件,觸發石油塊,石油塊還是可以做到消耗樹液,產生火焰。
對此,我得出一個結論,樹液就類似我們過去的電池,而火能量的石油塊、金能量的黃金、土能量的瑪瑙、木能量的鑽石則是導體,同時具有用電器的性質。”
聽到這裏,梁仲軒看了看手中的鑽石。
“你這麽說,那我是不是可以舉一反三:我身體所產生的能量,通過我這可導電的人體傳輸到鑽石,觸發了木科技產生的條件。然後鑽石作為用電器,所產生的木能量科技通過複雜的電學,應用到我的身體上?”
“exactness,就是這樣子。陸影的土能量所產生的氣壓與真空、你新學的金能量所產生的空氣盾也是這個原理。這就是這個世界的電學。”
“按照你這個理論,那對號入座去生產紅月前的高科技好像也不再是個難事喔?”
“屁,紅月前的世界,除了物理化學的理論方麵強悍之外,還有很多很重要的學科,目前對於生產卡脖子的方麵,正是材料學和生物學。
比如說,如何產出高效的‘電池’,如何批量生產導體,用電器之間的分類與作用,我們現在所掌握的知識基本就是九牛一毛,這方麵目前也是章伊主攻的方麵。”
“難怪你倆形影不離的,哈哈”
兩人聊了很久關於科學方麵的事情,這讓梁仲軒對這個紅月之後的世界奧秘也不再那麽困惑了。紅月後的一切事與物看似變化巨大,但其實也是用科學可以解釋得到。
章伊聽到兩人談論得如此開心,也湊過來解釋了很多相關的“生活常識”
食物在人類生活的環境下基本難以被細菌分解,是因為如今人體呼氣時,會同時把微小的吞噬細胞、白細胞等免疫類細胞呼出,這類細胞被呼出後還能進行一段時間的生理活動,極度克製周邊的細菌,所以分解者在人類生活的環境基本無法生存。
相反,荒無人煙的地方,分解者的分解速度也是紅月前的數倍。
如今的植物類食物、纖維類物質基本都可以提煉成樹液,供催化劑進行反應所產生能量;而動物類、菌類食物則無法提煉,隻能通過人體的生物反應產生能量。
而無論哪種食物,生物在產生能量方麵的效率也是大大提升,所以如今才可以出現吃一頓飯,管三天飽的情況出現。
除了紅月當天,周圍的物質出現明顯變化以外,後續也沒有這種大異變的情況了。生物上,種植與養殖方麵基本上影響不大,甚至可以說更加方便。
比如說養豬養雞方麵,雖然沒有大型的製造飼料的途徑。但是由於前麵說到生物能的效率大大提升,所需飼料需求也就少了很多,病豬死豬也大大減少。
植物的產量雖然與過往一樣,但其生存力也大大提升,對土壤的要求沒那麽高。過往重金屬等物質對植物的影響也大幅度降低,這也導致紅月過後,隻要有組織的人類社會,對生存壓力不再那麽大,基本都邁入發展科技的道路了。
李皓南在兵敗曾輝之時,就馬上想到這個地方,配合梁偉成的幫助,成功讓大部分科研和軍隊人員轉移至此。
“仲軒,很久不見,收到孫迪的信,我們都非常高興!這位是?”
李皓南首先走過來擁抱了梁仲軒。
“在下黎健,是中南2軍的軍師,早聽聞李首領的英勇事跡,幸會。”
後麵的et、章伊、楊子意、黃家誠、何南、林華、楊朔、向彤......
一個個老麵孔讓梁仲軒都極為激動,相繼寒暄了幾句。
“老梁,你確實有一手,去了中南一段時間,還當上了軍長。”
“社團聯出來的人,不會差到哪裏去,你看孫迪不也成為南湖級別最大的外交官。”
“文斌他們呢,聽孫迪說大家都還安好,沒跟過來麽?”
“感謝李首領的關心,他們都在南田整理,沒過來。”
......
梁仲軒是個科學控,回到社團聯基地後,第一時間就是找陳子城——et,互相暢談這些日子對科學研究的成果。後者得知自己的很多設計理論,在工廠條件比較好的中南得到實踐後,都特別開心,兩人的交談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
說著,兩人不知不覺走到了洞口,看著天空。
“子城,你說這個世界的‘生物化’變得如此奇葩,那我們過去生活,所學習的知識與哲理,還有什麽意義?”
忽然,梁仲軒不禁地感慨起來。確實,當木材不再是燃料,金屬不再能導電,周遭的事物變得如此不讓理解的時候,三觀也會隨之改變。
“這個世界的本質,其實沒有太多改變。比如說,如今的木材燒不起,並不是不存在化學中的氧化反應,而是周遭的環境,支撐不起這個反應條件。簡單來說,燃燒需要可燃物、助燃劑以及反應條件中的高溫。木材依然是有機物,你拿火把燃燒其木材,還是慢慢燒成灰。它的問題隻是,自身燃燒的溫度,不足以滿足其燃燒溫度的高溫,所以無法維持燃燒。”
聽到這裏,梁仲軒滿臉黑線地打斷了et的話。
“說好的‘簡單說’呢?你這個解釋一點都不簡單啊。”
“那我直接說我研究出來的結論吧,紅夜危機後,地球的環境變成我們過往所無法生存的環境了。我猜測是,如今地球的溫度可能已經變成了零下100度,而寒冷的環境其空氣的比熱容也變得和水一樣的高,導致木材在自我燃燒的木柴中,會慢慢受到環境的影響,溫度逐漸下降至燃點,從而熄滅。”
“那火把怎麽解釋?”
“火能量的原理,我解釋不來,或者說,是無法用這個世界在紅月前所接觸的科技來解釋。這是通過催化劑,一種消耗特定的有機物所產生的反應,我現在還是不清楚它是原子反應還是化學反應。”
“你還真是無聊的科學家,一直不停地研究這些東西。”
梁仲軒雖然吐槽這et,但還是對這些發現非常感興趣。
“還有就是導電的問題,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說失去了電學這個概念,隻是說它變得特殊了。電流的產生是分子中的電子運動,如今的金屬由於分子架構應該是有所變化,所以無法導電。但我們五行科技,所表現出的能量,就是現今電學所產生的現象。”
“五行科技?電學?你這樣說就有趣了,具體怎麽說?”
“之前就有說,火把所產生的火焰,並不是由樹液燃燒而成,它們之間隔著一個催化劑——石油塊。
我做了很多實驗,我在中間石油塊的前麵,加上了黃金、瑪瑙、鑽石這類五行催化劑,然後用火科技觸發條件,觸發石油塊,石油塊還是可以做到消耗樹液,產生火焰。
對此,我得出一個結論,樹液就類似我們過去的電池,而火能量的石油塊、金能量的黃金、土能量的瑪瑙、木能量的鑽石則是導體,同時具有用電器的性質。”
聽到這裏,梁仲軒看了看手中的鑽石。
“你這麽說,那我是不是可以舉一反三:我身體所產生的能量,通過我這可導電的人體傳輸到鑽石,觸發了木科技產生的條件。然後鑽石作為用電器,所產生的木能量科技通過複雜的電學,應用到我的身體上?”
“exactness,就是這樣子。陸影的土能量所產生的氣壓與真空、你新學的金能量所產生的空氣盾也是這個原理。這就是這個世界的電學。”
“按照你這個理論,那對號入座去生產紅月前的高科技好像也不再是個難事喔?”
“屁,紅月前的世界,除了物理化學的理論方麵強悍之外,還有很多很重要的學科,目前對於生產卡脖子的方麵,正是材料學和生物學。
比如說,如何產出高效的‘電池’,如何批量生產導體,用電器之間的分類與作用,我們現在所掌握的知識基本就是九牛一毛,這方麵目前也是章伊主攻的方麵。”
“難怪你倆形影不離的,哈哈”
兩人聊了很久關於科學方麵的事情,這讓梁仲軒對這個紅月之後的世界奧秘也不再那麽困惑了。紅月後的一切事與物看似變化巨大,但其實也是用科學可以解釋得到。
章伊聽到兩人談論得如此開心,也湊過來解釋了很多相關的“生活常識”
食物在人類生活的環境下基本難以被細菌分解,是因為如今人體呼氣時,會同時把微小的吞噬細胞、白細胞等免疫類細胞呼出,這類細胞被呼出後還能進行一段時間的生理活動,極度克製周邊的細菌,所以分解者在人類生活的環境基本無法生存。
相反,荒無人煙的地方,分解者的分解速度也是紅月前的數倍。
如今的植物類食物、纖維類物質基本都可以提煉成樹液,供催化劑進行反應所產生能量;而動物類、菌類食物則無法提煉,隻能通過人體的生物反應產生能量。
而無論哪種食物,生物在產生能量方麵的效率也是大大提升,所以如今才可以出現吃一頓飯,管三天飽的情況出現。
除了紅月當天,周圍的物質出現明顯變化以外,後續也沒有這種大異變的情況了。生物上,種植與養殖方麵基本上影響不大,甚至可以說更加方便。
比如說養豬養雞方麵,雖然沒有大型的製造飼料的途徑。但是由於前麵說到生物能的效率大大提升,所需飼料需求也就少了很多,病豬死豬也大大減少。
植物的產量雖然與過往一樣,但其生存力也大大提升,對土壤的要求沒那麽高。過往重金屬等物質對植物的影響也大幅度降低,這也導致紅月過後,隻要有組織的人類社會,對生存壓力不再那麽大,基本都邁入發展科技的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