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有唐一朝
都穿越了還不興我和李二對著幹? 作者:村長也是幹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曉站定,程咬金忽然屁顛屁顛上來,給他遞上一塊長條木頭。
這木頭明顯是剛打磨好的,上麵還歪歪扭扭刻了兩個字:戒方。(戒方,舊時塾師對學生施行體罰時所用的小木板。)
江曉一笑,心說,還不如刻上“止語”呢。(止語,古時說書人所用“醒木”。)
得嘞,咱現在就是說書的!
江曉抬起“戒方”用力一拍。
“話說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為宙,其間有一銀河,銀河之中有一室女,而室女身上有一藍星,此亦係盤古開天辟地而來也……”
“藍星之存譬若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皆齊也。其上亦有五氏,有巢、燧人、伏羲、神農、軒轅均傳也,此即為華夏,亦稱中國,或曰彼中國……”
“彼中國,亦有三皇五帝,堯舜禹湯,周公製禮,五霸七雄,也曾秦兩漢一統,魏蜀吳三分,直至兩晉南北朝,大隋再歸一……”
“然,隋終失其鹿,亦如始皇癡念。”
“皇朝興替尋常事,此雖唏噓,卻是天道。天道輪回終不絕,天命所歸仍有及。繼隋者……”
說到這裏,江曉忽然停住了,笑嘻嘻看著下麵眾人。
而此刻,所有人都張大了嘴巴,好似被什麽掐住了脖子,包括魏征他們在內也是如此。
他剛才說的和眾人知道的沒什麽不同,自然也沒什麽新鮮,大隋之後是什麽樣子,才是令人期待,甚至緊張的。
“繼隋者……何人?小郎君倒是快說呀!”程咬金忍不住叫道。
“稍安勿躁!”魏征扯一下程咬金,但扯完之後發現,自己的手心竟然也出汗了。
江曉微微一笑,果真都很敏感啊。
很好,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感同身受。
其實,對於是否講出唐朝,江曉曾非常認真地思考過,甚至猶豫過。
如果不想人心浮動,他完全可以用“不可考”三字一筆帶過,反正他說的是彼中國之事,這個世界上除了他自己,無人能夠證實或者證偽他所說。
亦或幹脆略過唐朝,直接將隋末群雄並起銜接五代十國,反正都是亂世爭霸,爭個數百年,直到陳橋兵變歸於宋就完了。
然後,兩宋元明清下去,一路通暢。
可這樣,可以嗎?
華夏曆史上的每一個朝代都不普通,都是傳承華夏的一份子,而唐尤甚。
曆朝曆代,無論一統王朝還是割據勢力,都自詡為“大”,可隻有兩朝另有獨號,一曰強漢,二曰巨唐。
不但自稱,更為後世所認可!
唐人《時人為李義甫語》傲言:今日巨唐年,還誅四凶族。
杜甫慨歎:荒哉隋家帝,製此今頹朽。向使國不亡,焉為巨唐有……
韓愈也豪語:巨唐中興!
歐陽修修史《新唐書》更雲:巨唐開洪業,巍巍皇猷昌,止戈成大定,興文繼百王!
明人陳耀文《天中記》還記:巨唐,不亦駭人乎?!
強漢巨唐,就是華夏風華最突出的代表。
要了解和感受華夏的氣象萬千,繞不開,更略不過唐朝!
或許,當江曉說出隋亡唐繼,會有人心浮動,甚至都可能令魏征他們離開塢堡,但如果真的這樣,他也決定認了。
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心裏最後一點愧疚徹底消失,從此心安理得。
因此,他不但要說唐,更會提起淩煙閣,讓魏征、杜如晦他們知道,那裏有他們的位置。
去留請便!
還有一點,就是他曾經思考過的“是否拉李二一把”的問題,也讓江曉覺得他不應該略過唐朝,略過李二。
他知道,他今天所說的一切,一定有機會傳之天下。
天下當它是妄語也好,欺言也罷,終究會讓人記住李二,想起李二。
至於李二會不會因此而為人所不容,曆史不是已經有答案了嗎?
如果李二連這都抵擋不住,那他就不配是李二!
江曉將“戒方”輕輕一拍,終於笑道:“彼之中國,繼隋者……‘巨唐’。”
鴉雀無聲。
片刻後,哄亂驟起。
“巨唐?可是李唐?!”
“李賊竊國,如何稱天命所歸?”
“隻占關中一地爾,何能稱‘巨’?”
“什麽‘巨唐’,小郎君才是天命所歸!”
“不錯,唯我塢堡!”
“聒噪什麽?小郎君不過是在說彼中國之事,又不是此間?”
“哎呀,某怎地忘了這茬兒?此間天下,大勢未定,豈可混之?”
“也是也是,且聽後續!”
短暫的嘈雜之後,重歸平靜。
楊廣幾人倒是從頭至尾默不作聲,但江曉所見,他們此時的神情一個比一個肅穆。
江曉相信現在他們心中一定或驚訝、或不解、或惘然,但絕不會像聽故事一樣平靜……
“不錯,彼中國之巨唐確實是李氏之天下,蓋因李氏有子,天縱之才,風華絕代,是為李二……”
這木頭明顯是剛打磨好的,上麵還歪歪扭扭刻了兩個字:戒方。(戒方,舊時塾師對學生施行體罰時所用的小木板。)
江曉一笑,心說,還不如刻上“止語”呢。(止語,古時說書人所用“醒木”。)
得嘞,咱現在就是說書的!
江曉抬起“戒方”用力一拍。
“話說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為宙,其間有一銀河,銀河之中有一室女,而室女身上有一藍星,此亦係盤古開天辟地而來也……”
“藍星之存譬若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皆齊也。其上亦有五氏,有巢、燧人、伏羲、神農、軒轅均傳也,此即為華夏,亦稱中國,或曰彼中國……”
“彼中國,亦有三皇五帝,堯舜禹湯,周公製禮,五霸七雄,也曾秦兩漢一統,魏蜀吳三分,直至兩晉南北朝,大隋再歸一……”
“然,隋終失其鹿,亦如始皇癡念。”
“皇朝興替尋常事,此雖唏噓,卻是天道。天道輪回終不絕,天命所歸仍有及。繼隋者……”
說到這裏,江曉忽然停住了,笑嘻嘻看著下麵眾人。
而此刻,所有人都張大了嘴巴,好似被什麽掐住了脖子,包括魏征他們在內也是如此。
他剛才說的和眾人知道的沒什麽不同,自然也沒什麽新鮮,大隋之後是什麽樣子,才是令人期待,甚至緊張的。
“繼隋者……何人?小郎君倒是快說呀!”程咬金忍不住叫道。
“稍安勿躁!”魏征扯一下程咬金,但扯完之後發現,自己的手心竟然也出汗了。
江曉微微一笑,果真都很敏感啊。
很好,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感同身受。
其實,對於是否講出唐朝,江曉曾非常認真地思考過,甚至猶豫過。
如果不想人心浮動,他完全可以用“不可考”三字一筆帶過,反正他說的是彼中國之事,這個世界上除了他自己,無人能夠證實或者證偽他所說。
亦或幹脆略過唐朝,直接將隋末群雄並起銜接五代十國,反正都是亂世爭霸,爭個數百年,直到陳橋兵變歸於宋就完了。
然後,兩宋元明清下去,一路通暢。
可這樣,可以嗎?
華夏曆史上的每一個朝代都不普通,都是傳承華夏的一份子,而唐尤甚。
曆朝曆代,無論一統王朝還是割據勢力,都自詡為“大”,可隻有兩朝另有獨號,一曰強漢,二曰巨唐。
不但自稱,更為後世所認可!
唐人《時人為李義甫語》傲言:今日巨唐年,還誅四凶族。
杜甫慨歎:荒哉隋家帝,製此今頹朽。向使國不亡,焉為巨唐有……
韓愈也豪語:巨唐中興!
歐陽修修史《新唐書》更雲:巨唐開洪業,巍巍皇猷昌,止戈成大定,興文繼百王!
明人陳耀文《天中記》還記:巨唐,不亦駭人乎?!
強漢巨唐,就是華夏風華最突出的代表。
要了解和感受華夏的氣象萬千,繞不開,更略不過唐朝!
或許,當江曉說出隋亡唐繼,會有人心浮動,甚至都可能令魏征他們離開塢堡,但如果真的這樣,他也決定認了。
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心裏最後一點愧疚徹底消失,從此心安理得。
因此,他不但要說唐,更會提起淩煙閣,讓魏征、杜如晦他們知道,那裏有他們的位置。
去留請便!
還有一點,就是他曾經思考過的“是否拉李二一把”的問題,也讓江曉覺得他不應該略過唐朝,略過李二。
他知道,他今天所說的一切,一定有機會傳之天下。
天下當它是妄語也好,欺言也罷,終究會讓人記住李二,想起李二。
至於李二會不會因此而為人所不容,曆史不是已經有答案了嗎?
如果李二連這都抵擋不住,那他就不配是李二!
江曉將“戒方”輕輕一拍,終於笑道:“彼之中國,繼隋者……‘巨唐’。”
鴉雀無聲。
片刻後,哄亂驟起。
“巨唐?可是李唐?!”
“李賊竊國,如何稱天命所歸?”
“隻占關中一地爾,何能稱‘巨’?”
“什麽‘巨唐’,小郎君才是天命所歸!”
“不錯,唯我塢堡!”
“聒噪什麽?小郎君不過是在說彼中國之事,又不是此間?”
“哎呀,某怎地忘了這茬兒?此間天下,大勢未定,豈可混之?”
“也是也是,且聽後續!”
短暫的嘈雜之後,重歸平靜。
楊廣幾人倒是從頭至尾默不作聲,但江曉所見,他們此時的神情一個比一個肅穆。
江曉相信現在他們心中一定或驚訝、或不解、或惘然,但絕不會像聽故事一樣平靜……
“不錯,彼中國之巨唐確實是李氏之天下,蓋因李氏有子,天縱之才,風華絕代,是為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