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誤區
都穿越了還不興我和李二對著幹? 作者:村長也是幹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廣掂著手中的方鉛,似乎有些感慨,而江曉也慢慢品過味兒來。
鉛這東西在古代除了入藥,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製造青銅器和……鑄幣,而大隋帝國天崩地裂般崩塌於旦夕,楊廣鑄幣“功不可沒”。
隋初,隋文帝製“五銖”。這種五銖錢,“重如其文”,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質量那是相當過硬。
而且,新錢鑄成後,隋文帝還詔令“立榜置樣為準。不中樣者,不入於市”。很快,大隋就做到了以五銖錢為本位幣的貨幣統一,且幣值堅挺,為開皇之治奠定了經濟基礎。
可到了楊廣這裏,又是打仗,又是營造,錢根本不夠他霍霍。
於是,楊廣便大肆摻假造幣,先是“以鉛代銅”,後來幹脆“剪鐵饃,裁皮糊紙以為錢,相雜用之”。
這樣一來,通貨膨脹,民間財富全被他一卷而空,以致無衣無食,老百姓不造反才怪。
老頭現在如此模樣,估計是想起了自己當年的“壯舉”了吧?
其實怎麽說呢?
老頭雄心壯誌,一心想締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奈何視百姓為“韭菜”,還下手那麽狠,最後淪落至此也是“活該”。
確實該好好反省反省。
“此物倒是有用,不過也無須太多。若是下次他們再運,十有其一即可。”
江曉回了一句,其餘沒有多說,能夠撫慰的失落就不是失落啦。
而且,楊廣也無須安慰。
他不需要,他的雄心更不需要。
江曉回頭,看騾馬隊還運來不少羊毛。
“義成公主捎信來,說她將毛衣樣子給處羅可汗看了,處羅甚喜,願以牛、羊、馬匹、鐵礦等諸般事物換取。”蕭皇後笑道:“突厥人隻會將羊皮熟製,直接裁為穿戴,極為笨重不說還不貼身,有毛衣這等好東西,倒便宜了他們。”
“說來還是我塢堡更得便宜。”江曉笑道,一邊說一邊攙住蕭皇後,“此等便宜來往,幸得阿娘主持,辛苦阿娘!”
從古至今,拋開禮法隻論倫常,老輩最怕的就是小輩的嫌棄,江曉這下沒有一絲刻意的親昵表現和言語頓時讓蕭皇後笑開了花。
“你不怪我一個婦人多事便好!”
“怎會!”江曉繼續笑。
蕭皇後也笑,不過片刻後,臉色凝重:“義成公主和處羅可汗已經離開雲中宮,移駕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中期的國都),她正在極力勸阻處羅繼續南下。”
嗯?
乍聽蕭皇後此言,江曉不由一愣,不過還沒等他再做思考,蘇定方便拎了個木匣過來,其後,則是程咬金拖著一個被五花大綁的人。
“新婚燕銜泥,我等本不想壞你心情,不過事已至此,終究還得啟稟小郎君啊。”魏征苦笑,半是自嘲半是正經地說道,而隨著他這話,蕭瑀、尉遲融和秦瓊也都湊了上來。
“此人是隋王府長史季成。”蕭瑀一努嘴,蘇定方將木匣捧給江曉,裏麵赫然是一顆裹在石灰中的人頭。
就聽蕭瑀繼續道:“此人離開塢堡後逃回定襄,將塢堡之事告知了突厥驍衛首領監利郤……”
蕭瑀語調清晰,慢慢講述,魏征幾人不時再補充兩句,江曉很快明白了整個事情經過,也終於知道了為什麽會有一隊突厥大軍突然出現在榆次。
因為事情真的一點也不複雜。
甚至,魏征還老老實實交代了他和蕭瑀幾人截殺離堡之人的事,並請江曉責罰。
但哪裏有什麽責罰?江曉此時倒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
不是自責於自己的魯莽,而是自責於自己的天真。
其實,在打算利用李元吉將蕭皇後弄到塢堡來之前,江曉不是沒有考慮過後果,但真想得比較簡單。
因為按照他所掌握的曆史的走向,李元吉很快就會棄守晉陽並逃回大興,那這件事大概率會被突厥算到李元吉頭上並且根本無法對證,那塢堡就不會引起突厥的注意。
沒成想,其間出了意外,平陽公主突然出現。雖然,最後的結果是他穩住了平陽,並且達到了將蕭皇後弄到塢堡來的目的,但卻依然沒有引起他足夠的警覺。
直到要放一些不願意呆在塢堡的人離堡時,他還是固執地認為,即便突厥知道了塢堡的存在甚至楊廣還沒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因為《新唐書》告訴他,“處羅曰:我先人失國,賴隋以存,今忘之,不祥”。
處羅對大隋忠心耿耿!
何其天真?
不是曆史不對,而是他錯了!
為什麽他已經相信他已經改變了曆史,但卻還固執地相信曆史?
真以為曆史是穿越賦予他的金手指嗎?
江曉真的覺得他陷入了一個誤區,總以為還沒有發生的就是他所掌握的曆史。
但現實現在告訴他,沒有什麽曆史,隻要是沒有發生的就不是曆史,他不是活在曆史中,而是活在活生生的現實中!
那麽或許,是時候忘掉那些所謂的曆史了……
從今往後,沒有曆史,隻有未知的……現實!
鉛這東西在古代除了入藥,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製造青銅器和……鑄幣,而大隋帝國天崩地裂般崩塌於旦夕,楊廣鑄幣“功不可沒”。
隋初,隋文帝製“五銖”。這種五銖錢,“重如其文”,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質量那是相當過硬。
而且,新錢鑄成後,隋文帝還詔令“立榜置樣為準。不中樣者,不入於市”。很快,大隋就做到了以五銖錢為本位幣的貨幣統一,且幣值堅挺,為開皇之治奠定了經濟基礎。
可到了楊廣這裏,又是打仗,又是營造,錢根本不夠他霍霍。
於是,楊廣便大肆摻假造幣,先是“以鉛代銅”,後來幹脆“剪鐵饃,裁皮糊紙以為錢,相雜用之”。
這樣一來,通貨膨脹,民間財富全被他一卷而空,以致無衣無食,老百姓不造反才怪。
老頭現在如此模樣,估計是想起了自己當年的“壯舉”了吧?
其實怎麽說呢?
老頭雄心壯誌,一心想締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奈何視百姓為“韭菜”,還下手那麽狠,最後淪落至此也是“活該”。
確實該好好反省反省。
“此物倒是有用,不過也無須太多。若是下次他們再運,十有其一即可。”
江曉回了一句,其餘沒有多說,能夠撫慰的失落就不是失落啦。
而且,楊廣也無須安慰。
他不需要,他的雄心更不需要。
江曉回頭,看騾馬隊還運來不少羊毛。
“義成公主捎信來,說她將毛衣樣子給處羅可汗看了,處羅甚喜,願以牛、羊、馬匹、鐵礦等諸般事物換取。”蕭皇後笑道:“突厥人隻會將羊皮熟製,直接裁為穿戴,極為笨重不說還不貼身,有毛衣這等好東西,倒便宜了他們。”
“說來還是我塢堡更得便宜。”江曉笑道,一邊說一邊攙住蕭皇後,“此等便宜來往,幸得阿娘主持,辛苦阿娘!”
從古至今,拋開禮法隻論倫常,老輩最怕的就是小輩的嫌棄,江曉這下沒有一絲刻意的親昵表現和言語頓時讓蕭皇後笑開了花。
“你不怪我一個婦人多事便好!”
“怎會!”江曉繼續笑。
蕭皇後也笑,不過片刻後,臉色凝重:“義成公主和處羅可汗已經離開雲中宮,移駕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中期的國都),她正在極力勸阻處羅繼續南下。”
嗯?
乍聽蕭皇後此言,江曉不由一愣,不過還沒等他再做思考,蘇定方便拎了個木匣過來,其後,則是程咬金拖著一個被五花大綁的人。
“新婚燕銜泥,我等本不想壞你心情,不過事已至此,終究還得啟稟小郎君啊。”魏征苦笑,半是自嘲半是正經地說道,而隨著他這話,蕭瑀、尉遲融和秦瓊也都湊了上來。
“此人是隋王府長史季成。”蕭瑀一努嘴,蘇定方將木匣捧給江曉,裏麵赫然是一顆裹在石灰中的人頭。
就聽蕭瑀繼續道:“此人離開塢堡後逃回定襄,將塢堡之事告知了突厥驍衛首領監利郤……”
蕭瑀語調清晰,慢慢講述,魏征幾人不時再補充兩句,江曉很快明白了整個事情經過,也終於知道了為什麽會有一隊突厥大軍突然出現在榆次。
因為事情真的一點也不複雜。
甚至,魏征還老老實實交代了他和蕭瑀幾人截殺離堡之人的事,並請江曉責罰。
但哪裏有什麽責罰?江曉此時倒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
不是自責於自己的魯莽,而是自責於自己的天真。
其實,在打算利用李元吉將蕭皇後弄到塢堡來之前,江曉不是沒有考慮過後果,但真想得比較簡單。
因為按照他所掌握的曆史的走向,李元吉很快就會棄守晉陽並逃回大興,那這件事大概率會被突厥算到李元吉頭上並且根本無法對證,那塢堡就不會引起突厥的注意。
沒成想,其間出了意外,平陽公主突然出現。雖然,最後的結果是他穩住了平陽,並且達到了將蕭皇後弄到塢堡來的目的,但卻依然沒有引起他足夠的警覺。
直到要放一些不願意呆在塢堡的人離堡時,他還是固執地認為,即便突厥知道了塢堡的存在甚至楊廣還沒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因為《新唐書》告訴他,“處羅曰:我先人失國,賴隋以存,今忘之,不祥”。
處羅對大隋忠心耿耿!
何其天真?
不是曆史不對,而是他錯了!
為什麽他已經相信他已經改變了曆史,但卻還固執地相信曆史?
真以為曆史是穿越賦予他的金手指嗎?
江曉真的覺得他陷入了一個誤區,總以為還沒有發生的就是他所掌握的曆史。
但現實現在告訴他,沒有什麽曆史,隻要是沒有發生的就不是曆史,他不是活在曆史中,而是活在活生生的現實中!
那麽或許,是時候忘掉那些所謂的曆史了……
從今往後,沒有曆史,隻有未知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