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好機會
都穿越了還不興我和李二對著幹? 作者:村長也是幹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世積現在體會到了尉遲融的鬱悶,怎麽總有意外發生?
從來都是他掌控戰局的,但今天意外一個接一個。
其實,他們這一方的局麵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因為他在亂軍之中認出了一個人。
秦瓊——他的瓦崗故人!
雖說他和秦瓊年紀相差二十多歲,私交算不上過命,但終歸是一個鍋裏攪過勺的關係,而且這也充分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
因為,秦瓊已早他一步歸降了李唐,絕對是唐軍無疑。
秦瓊也幾乎同時認出了徐世積,兩人都是大喜,立即合兵一處。
徐世積擅長指揮,秦瓊勇猛蓋世,這一下配合起來,立時令散亂不堪的局麵大為改觀。
可突然就不知從何處殺出一隊人來,人數雖然不多,還都是婦卒,但卻擁有他從未見過的厲害“軍械”,一陣火光巨響加黑煙,便將戰場中的士卒大片擊殺。
而且還是“無差別”擊殺。
這又是哪一方勢力?
不過,徐世積還真不愧“神機”之稱,立即命其麾下和秦瓊所屬離這群婦卒遠遠的。
她們不是無差別攻擊嗎?那便讓那些“誰打他們他們便打誰”的一根筋突厥人去擋刀子,他們雙方互相牽製,更能讓他集中兵力扮演黃雀在後的角色。
如意算盤打得美,那群婦卒和突厥人確實戰在一起,可還沒一會兒,怎地又來兩隊人馬?
這兩隊人馬可不是婦卒,不但也有厲害“軍械”,而且個個都是如狼似虎的銳士。
頓時,場上各方勢力都叫苦不迭。
雙方原本旗鼓相當,殺的難解難分,那傷亡必然是極大,戰到此時,各自人馬均已折損大半,且士氣已是低落不堪。
這一支生力軍出現,那簡直要逮誰滅誰了。
“且戰且退!”徐世積當機立斷,這時候誰退的早誰活命,晚一步就可能成為他人逃跑的墊腳石。
秦瓊懊惱,這一戰他已經在陣中無數次殺進殺出,遍尋尉遲融麾下人馬,卻根本沒見程咬金的身影,從這個角度說,這一仗算是白打了。
“便依懋功所言,退!”
秦瓊忿忿地最後看一眼殺來的這隊人馬,突然眼睛圓睜,而後欣喜若狂。
“懋功,是知節!”
徐世積定睛一看,也是大喜,連聲大叫:“援軍已到,眾軍殺啊!”
廝殺到這份兒上,其實打的就是士氣。
一聽有援軍,徐秦麾下包括尉遲融僅剩的一點人馬立即精神一振,而突厥人則為之一靡。
“豎起某家大旗!”秦瓊也大喊。
後麵的戰況都不用說了。
程咬金看見秦瓊,戰鬥力更加爆表,在確保江曉徹底安全之後,率軍瘋狂衝殺,並時不時便往突厥人陣中甩出一顆小莫或小陶。
監利郤被徹底打懵,跨上一匹戰馬就要逃跑,可惜被蘇定方一箭射落。
他至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死於何方勢力、何人之手,這仗打得莫名其,死得更是憋屈無比。
主將既死,突厥兵更加潰不成軍,在各方的掩殺之下,隻有寥寥數百軍馬逃入山中。
萬人大軍隻剩數百,突厥這次也算全軍覆沒了。
不過,徐秦和尉遲融這裏也好不到哪兒去。
徐世積八千人還有五千左右,秦瓊折損一半還有大概一千五百人,最慘的是尉遲融,從兵發葦澤關到現在,兩萬大軍僅剩千把人。
所以停戰之時,尉遲融怒視徐世積,恨不得吃了他。
但也僅此而已了,尉遲融又不是傻,總不能再戰一番,他這幾苗人,明顯不是個兒嘛。
沒看人家一幫子正熱情見禮?
秦瓊和程咬金自然是大喜過望。兩人在瓦崗同為驃騎,又一起反了王世充,關係好得不要不要的,不然秦瓊也不會私自率軍來尋程咬金。
至於魏征和徐世積,那也是瓦崗的故人。
雖然徐世積早先是跟翟讓的,屬於瓦崗之中的翟派,而魏征、秦程都屬李派,但後來翟讓死後,徐世積跟隨李密也算忠心耿耿,不然也不會“懷主推功”,把降唐的功勞全讓給李密。
所以,幾人關係都還算不錯。
而看著眼前一切,魏征眼珠滴溜溜亂轉。
這特麽簡直是收人的天賜良機呀。
小郎君果然是福澤深厚、上天眷顧之人,逃個婚都能誤打誤撞搞出這麽大一個機會來!
眼看江曉和楊媛過來,魏征抬腿就給程咬金一腳:“鳥廝,還不把秦將軍引薦給主公!”
“是極!某家兄長驍勇忠義之名世所知也,小郎君仁義寬厚、無所不能,更是天下難得的明主,此番際遇,定然是英主得良將,風飛雲會!兄長,來來來,見過某家主公,也就是兄長以後的主公,哈哈哈。”
程咬金拉著秦瓊就往江曉身前走去。
程咬金此時的心理狀態完全是,好東西必須要和好兄弟一起分享,自己遇到個明主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兄弟也跟著他,那樣才是夠兄弟、夠義氣。
秦瓊倒是有些躊躇,他是來尋兄弟的,沒想到自己的兄弟居然又新認了個主公。
不過,秦瓊雖然不了解江曉,但卻了解程咬金。
別看這家夥平日大大咧咧,其實極有抱負,且心思縝密,絕不會輕易認人為主,能讓他認作主公的必不同凡響。
而且,魏征更是個心高氣傲、有經緯之才的人,連他都口稱“主公”,顯然也是折服於此人了,那這人……
怎麽是個……毛頭小子?!
江曉一路行來,滿眼的殘肢斷臂,滾滾人頭。
這算是他第一次見識冷兵器時代萬人以上“混戰”的場景,但他的內心此時已似乎不再有波瀾。
看透了自己的生死,似乎也連帶著看透了世間的生死。
不過江曉並不認為自己就不再重視生命。恰恰相反,此時他反而因為看淡了死,而更重視生。
因為隻有把握生,才能不惋惜死。
好好活在當下,至於死,死則死矣,那就去特麽……
從來都是他掌控戰局的,但今天意外一個接一個。
其實,他們這一方的局麵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因為他在亂軍之中認出了一個人。
秦瓊——他的瓦崗故人!
雖說他和秦瓊年紀相差二十多歲,私交算不上過命,但終歸是一個鍋裏攪過勺的關係,而且這也充分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
因為,秦瓊已早他一步歸降了李唐,絕對是唐軍無疑。
秦瓊也幾乎同時認出了徐世積,兩人都是大喜,立即合兵一處。
徐世積擅長指揮,秦瓊勇猛蓋世,這一下配合起來,立時令散亂不堪的局麵大為改觀。
可突然就不知從何處殺出一隊人來,人數雖然不多,還都是婦卒,但卻擁有他從未見過的厲害“軍械”,一陣火光巨響加黑煙,便將戰場中的士卒大片擊殺。
而且還是“無差別”擊殺。
這又是哪一方勢力?
不過,徐世積還真不愧“神機”之稱,立即命其麾下和秦瓊所屬離這群婦卒遠遠的。
她們不是無差別攻擊嗎?那便讓那些“誰打他們他們便打誰”的一根筋突厥人去擋刀子,他們雙方互相牽製,更能讓他集中兵力扮演黃雀在後的角色。
如意算盤打得美,那群婦卒和突厥人確實戰在一起,可還沒一會兒,怎地又來兩隊人馬?
這兩隊人馬可不是婦卒,不但也有厲害“軍械”,而且個個都是如狼似虎的銳士。
頓時,場上各方勢力都叫苦不迭。
雙方原本旗鼓相當,殺的難解難分,那傷亡必然是極大,戰到此時,各自人馬均已折損大半,且士氣已是低落不堪。
這一支生力軍出現,那簡直要逮誰滅誰了。
“且戰且退!”徐世積當機立斷,這時候誰退的早誰活命,晚一步就可能成為他人逃跑的墊腳石。
秦瓊懊惱,這一戰他已經在陣中無數次殺進殺出,遍尋尉遲融麾下人馬,卻根本沒見程咬金的身影,從這個角度說,這一仗算是白打了。
“便依懋功所言,退!”
秦瓊忿忿地最後看一眼殺來的這隊人馬,突然眼睛圓睜,而後欣喜若狂。
“懋功,是知節!”
徐世積定睛一看,也是大喜,連聲大叫:“援軍已到,眾軍殺啊!”
廝殺到這份兒上,其實打的就是士氣。
一聽有援軍,徐秦麾下包括尉遲融僅剩的一點人馬立即精神一振,而突厥人則為之一靡。
“豎起某家大旗!”秦瓊也大喊。
後麵的戰況都不用說了。
程咬金看見秦瓊,戰鬥力更加爆表,在確保江曉徹底安全之後,率軍瘋狂衝殺,並時不時便往突厥人陣中甩出一顆小莫或小陶。
監利郤被徹底打懵,跨上一匹戰馬就要逃跑,可惜被蘇定方一箭射落。
他至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死於何方勢力、何人之手,這仗打得莫名其,死得更是憋屈無比。
主將既死,突厥兵更加潰不成軍,在各方的掩殺之下,隻有寥寥數百軍馬逃入山中。
萬人大軍隻剩數百,突厥這次也算全軍覆沒了。
不過,徐秦和尉遲融這裏也好不到哪兒去。
徐世積八千人還有五千左右,秦瓊折損一半還有大概一千五百人,最慘的是尉遲融,從兵發葦澤關到現在,兩萬大軍僅剩千把人。
所以停戰之時,尉遲融怒視徐世積,恨不得吃了他。
但也僅此而已了,尉遲融又不是傻,總不能再戰一番,他這幾苗人,明顯不是個兒嘛。
沒看人家一幫子正熱情見禮?
秦瓊和程咬金自然是大喜過望。兩人在瓦崗同為驃騎,又一起反了王世充,關係好得不要不要的,不然秦瓊也不會私自率軍來尋程咬金。
至於魏征和徐世積,那也是瓦崗的故人。
雖然徐世積早先是跟翟讓的,屬於瓦崗之中的翟派,而魏征、秦程都屬李派,但後來翟讓死後,徐世積跟隨李密也算忠心耿耿,不然也不會“懷主推功”,把降唐的功勞全讓給李密。
所以,幾人關係都還算不錯。
而看著眼前一切,魏征眼珠滴溜溜亂轉。
這特麽簡直是收人的天賜良機呀。
小郎君果然是福澤深厚、上天眷顧之人,逃個婚都能誤打誤撞搞出這麽大一個機會來!
眼看江曉和楊媛過來,魏征抬腿就給程咬金一腳:“鳥廝,還不把秦將軍引薦給主公!”
“是極!某家兄長驍勇忠義之名世所知也,小郎君仁義寬厚、無所不能,更是天下難得的明主,此番際遇,定然是英主得良將,風飛雲會!兄長,來來來,見過某家主公,也就是兄長以後的主公,哈哈哈。”
程咬金拉著秦瓊就往江曉身前走去。
程咬金此時的心理狀態完全是,好東西必須要和好兄弟一起分享,自己遇到個明主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兄弟也跟著他,那樣才是夠兄弟、夠義氣。
秦瓊倒是有些躊躇,他是來尋兄弟的,沒想到自己的兄弟居然又新認了個主公。
不過,秦瓊雖然不了解江曉,但卻了解程咬金。
別看這家夥平日大大咧咧,其實極有抱負,且心思縝密,絕不會輕易認人為主,能讓他認作主公的必不同凡響。
而且,魏征更是個心高氣傲、有經緯之才的人,連他都口稱“主公”,顯然也是折服於此人了,那這人……
怎麽是個……毛頭小子?!
江曉一路行來,滿眼的殘肢斷臂,滾滾人頭。
這算是他第一次見識冷兵器時代萬人以上“混戰”的場景,但他的內心此時已似乎不再有波瀾。
看透了自己的生死,似乎也連帶著看透了世間的生死。
不過江曉並不認為自己就不再重視生命。恰恰相反,此時他反而因為看淡了死,而更重視生。
因為隻有把握生,才能不惋惜死。
好好活在當下,至於死,死則死矣,那就去特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