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改進黑火藥
都穿越了還不興我和李二對著幹? 作者:村長也是幹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媛可能是隱藏版的平陽公主著實讓江曉驚訝和興奮不已。
平陽公主算是華夏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公主了。
大業末年,這位奇女子司竹舉兵,和弟弟李二會師於渭河北岸,共同攻破長安,爾後鎮守李淵老巢晉陽後方,其所駐之地也因其名而稱“娘子關”。
其死後不但成為大唐第一個上“諡”的公主,更成為華夏曆史上唯一一個以軍禮下葬的公主,真正的生榮死哀。
江曉其實一直擔心自己掛了之後塢堡的前途。如果楊媛真是一個堪比平陽的人,那也許塢堡會有一個更可靠的未來。
隋唐之時,胡漢相融,整個社會風氣“胡風”甚濃,普遍對女子較為寬容,就是在這種氛圍中,隋唐女性形成了一種豪爽剛健、包容大氣的性格,平陽公主能誕生於這個時代,誰能說“越國公主”就不行呢?
甚至……
江曉腦中冒出一個封號:則天大聖皇帝。
好吧,這個還是想想就算了。
……
雖說出兵收兵的事不用江曉操心,但盡可能地為老魏和蘇定方提供一些具有威懾力的東西還是很有必要的。
小莫這東西真心說有點太歹毒,把人弄的非死即傷,而且傷了就不好活。原來四十多個受傷的現在已經死的隻剩十幾個。
不過這十幾個倒是有活下來的希望。說句不好聽的,要死的早死了,能挺到現在的都是生命力旺盛的。
江曉讓李元吉送了些硫磺和硝土來,現在是時候正兒八經配一些黑火藥,做一些土味兒“手雷”了。
魏征和蘇定方“出征”雖然隻是帶一百多人出去,但準備工作一點也不簡單,要出發也到第二日了,江曉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他的“製作”。
“一硝二磺三木炭”的口訣早已耳熟能詳,這是曆經百年確定的黑火藥最佳配方,無須更改,但有一個小改進卻可以在不改變配方、不增加其它任何配料的情況下極大提升黑火藥的性能。
那就是黑火藥的顆粒化。
沒有成型機,江曉隻能采用最土也最簡單的辦法。
江曉讓老秦找了一些可靠的人過來,先讓人把硝土、硫磺和木炭盡可能研磨成粉末狀,然後按照比例充分混合,形成顆粒細膩的黑火藥。
再取硝土田中過濾過的硝土水和黑火藥混合,做成“火藥泥”。
說是泥,但其實這種“火藥泥”並沒有什麽粘性,江曉隻是要它們形成“板結”。
為了加速這種“板結”,江曉直接讓老秦他們準備了一些過過火的石板,將“火藥泥”攤在上麵,利用石板的餘溫將之烤幹。
烤幹後的黑火藥便如同大旱時皸裂的地皮一樣,一塊一塊的。
這樣的黑火藥再上磨碾碎,碾成大約小米粒大小顆粒的即可。
這就是加強版黑火藥,其內部因遇水再幹裂而形成的縫隙能讓黑火藥的爆速至少提升30%,幾乎可以稱之為“爆轟”了。
爆炸大致可分為爆燃和爆轟兩種。
爆燃是一種爆速小於聲音在炸藥內傳遞速度的爆炸,而爆轟則為超音速的爆炸,其化學反應是以震波的形式傳遞的,所以爆轟產生的爆炸壓力及破壞力均遠大於爆燃。
土法手搓的黑火藥由於受原料、顆粒密度等基本物理性質的限製,爆速一般是超不過音速的,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樣的爆炸隻能稱為“爆燃”。
但“顆粒化”後的黑火藥爆速基本上就能超過音速,達到“爆轟”的標準了,這威力的提升可堪稱“飛躍”。
當然,再飛躍也不能和後世的猛炸藥相比,現代工業條件下生產的黑火藥爆速一般也就每秒500到700米,是用來造鞭炮的,而典型的猛性炸藥如tnt爆速都超過二十倍音速。
不過,能有超過音速的“黑火藥”就不錯啦,還真夢想有正兒八經的炸藥啊?反正都是做夢,你咋不想核爆呢?
除了盡可能提升土法黑火藥的性能,江曉還準備在“手雷”的彈體上做一些改進。
原來的小莫是光滑彈體,現在可以在上麵搞些預製破片槽。
這個很容易,反正都是陶製的,直接在燒造前的胚體上刻出來就是。
至於在彈體內再內置些鐵珠子什麽的就算了。這需要搞雙層彈體,雖然能實現,但有些費勁兒並且意義不大。
在黑火藥威力本身就不大而且裝藥量有限的情況下再放些鐵珠子,效果真的未必好。
加白糖?
很可行,白糖和硝酸鉀的燃燒氧化反應能釋放大量高溫氣體,確實可以令爆炸威力倍增。
但可惜,南北朝時華夏才初步掌握粗砂糖製造技術,唐代才學會製造紅砂糖和粗冰糖。
現在根本沒白糖,而且就是有,江曉也不會加,不但敗家也沒必要。
爆速飛行的陶瓷碎片威力就不差啦
江曉覺得這個威力應該正正好,夠響、夠炫目、能傷人還不至於像小莫一樣把人搞得生不如死,就是救治也相對容易些。
怎麽說這些人都是準備收了的,搞那麽大威力都炸死了收誰去?
平陽公主算是華夏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公主了。
大業末年,這位奇女子司竹舉兵,和弟弟李二會師於渭河北岸,共同攻破長安,爾後鎮守李淵老巢晉陽後方,其所駐之地也因其名而稱“娘子關”。
其死後不但成為大唐第一個上“諡”的公主,更成為華夏曆史上唯一一個以軍禮下葬的公主,真正的生榮死哀。
江曉其實一直擔心自己掛了之後塢堡的前途。如果楊媛真是一個堪比平陽的人,那也許塢堡會有一個更可靠的未來。
隋唐之時,胡漢相融,整個社會風氣“胡風”甚濃,普遍對女子較為寬容,就是在這種氛圍中,隋唐女性形成了一種豪爽剛健、包容大氣的性格,平陽公主能誕生於這個時代,誰能說“越國公主”就不行呢?
甚至……
江曉腦中冒出一個封號:則天大聖皇帝。
好吧,這個還是想想就算了。
……
雖說出兵收兵的事不用江曉操心,但盡可能地為老魏和蘇定方提供一些具有威懾力的東西還是很有必要的。
小莫這東西真心說有點太歹毒,把人弄的非死即傷,而且傷了就不好活。原來四十多個受傷的現在已經死的隻剩十幾個。
不過這十幾個倒是有活下來的希望。說句不好聽的,要死的早死了,能挺到現在的都是生命力旺盛的。
江曉讓李元吉送了些硫磺和硝土來,現在是時候正兒八經配一些黑火藥,做一些土味兒“手雷”了。
魏征和蘇定方“出征”雖然隻是帶一百多人出去,但準備工作一點也不簡單,要出發也到第二日了,江曉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他的“製作”。
“一硝二磺三木炭”的口訣早已耳熟能詳,這是曆經百年確定的黑火藥最佳配方,無須更改,但有一個小改進卻可以在不改變配方、不增加其它任何配料的情況下極大提升黑火藥的性能。
那就是黑火藥的顆粒化。
沒有成型機,江曉隻能采用最土也最簡單的辦法。
江曉讓老秦找了一些可靠的人過來,先讓人把硝土、硫磺和木炭盡可能研磨成粉末狀,然後按照比例充分混合,形成顆粒細膩的黑火藥。
再取硝土田中過濾過的硝土水和黑火藥混合,做成“火藥泥”。
說是泥,但其實這種“火藥泥”並沒有什麽粘性,江曉隻是要它們形成“板結”。
為了加速這種“板結”,江曉直接讓老秦他們準備了一些過過火的石板,將“火藥泥”攤在上麵,利用石板的餘溫將之烤幹。
烤幹後的黑火藥便如同大旱時皸裂的地皮一樣,一塊一塊的。
這樣的黑火藥再上磨碾碎,碾成大約小米粒大小顆粒的即可。
這就是加強版黑火藥,其內部因遇水再幹裂而形成的縫隙能讓黑火藥的爆速至少提升30%,幾乎可以稱之為“爆轟”了。
爆炸大致可分為爆燃和爆轟兩種。
爆燃是一種爆速小於聲音在炸藥內傳遞速度的爆炸,而爆轟則為超音速的爆炸,其化學反應是以震波的形式傳遞的,所以爆轟產生的爆炸壓力及破壞力均遠大於爆燃。
土法手搓的黑火藥由於受原料、顆粒密度等基本物理性質的限製,爆速一般是超不過音速的,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樣的爆炸隻能稱為“爆燃”。
但“顆粒化”後的黑火藥爆速基本上就能超過音速,達到“爆轟”的標準了,這威力的提升可堪稱“飛躍”。
當然,再飛躍也不能和後世的猛炸藥相比,現代工業條件下生產的黑火藥爆速一般也就每秒500到700米,是用來造鞭炮的,而典型的猛性炸藥如tnt爆速都超過二十倍音速。
不過,能有超過音速的“黑火藥”就不錯啦,還真夢想有正兒八經的炸藥啊?反正都是做夢,你咋不想核爆呢?
除了盡可能提升土法黑火藥的性能,江曉還準備在“手雷”的彈體上做一些改進。
原來的小莫是光滑彈體,現在可以在上麵搞些預製破片槽。
這個很容易,反正都是陶製的,直接在燒造前的胚體上刻出來就是。
至於在彈體內再內置些鐵珠子什麽的就算了。這需要搞雙層彈體,雖然能實現,但有些費勁兒並且意義不大。
在黑火藥威力本身就不大而且裝藥量有限的情況下再放些鐵珠子,效果真的未必好。
加白糖?
很可行,白糖和硝酸鉀的燃燒氧化反應能釋放大量高溫氣體,確實可以令爆炸威力倍增。
但可惜,南北朝時華夏才初步掌握粗砂糖製造技術,唐代才學會製造紅砂糖和粗冰糖。
現在根本沒白糖,而且就是有,江曉也不會加,不但敗家也沒必要。
爆速飛行的陶瓷碎片威力就不差啦
江曉覺得這個威力應該正正好,夠響、夠炫目、能傷人還不至於像小莫一樣把人搞得生不如死,就是救治也相對容易些。
怎麽說這些人都是準備收了的,搞那麽大威力都炸死了收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