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盤點一下
都穿越了還不興我和李二對著幹? 作者:村長也是幹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出意料,王淨顏死了。
江曉不知道隋末唐初的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這麽一號人物,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人物在曆史上一定不少,因為曆史的長河沉澱了太多的沙子,最終能在其中閃閃發光的終究隻是極少數。
所以,江曉看到王淨顏屍體的時候,沒有憎恨,沒有憐憫,也沒有了惡趣味,有的隻是平靜,就好像真的在麵對一粒沙子。
大家都是沙子,誰又有資格嘲笑誰呢?
說不定明天,自己也會像這樣被人瞻仰。
除了帶王淨顏的屍體回來,蘇定方還抓了小一百的俘虜,其中包括二十多個受傷的,其餘的人就都作鳥獸散了。蘇定方不可能帶人大範圍追襲、搜山,也隻能就此作罷。
至此,作為隋末唐初無數不起眼烽煙中的一股,這位自封“並州保境安民都元帥”的王淨顏及其勢力徹底化作了嫋嫋青煙。
江曉估計,殘兵之中肯定還會有人回王淨顏的老巢整頓勢力,但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而他也沒打算趁機去收了王淨顏的老巢。
還是那句話,高築牆、廣積糧、不稱王,隻求自保絕不擴張。
對於勸降過來的那些跳蕩兵和蘇定方最後抓回來的那些俘虜,江曉還是秉持老原則——來去自由,理由前文已述,這裏就不再解釋。
反正,或因見識到塢堡的強悍,或因感受到塢堡的仁義,又或因終於徹底無處可去,最終的結果就是,隻有七人惦念家中親人要回老家,剩下的全部要求留在塢堡。
這倒和上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這七人,江曉二話不說,每人奉送碩大一塊醃肉,放人。同時也告訴那些要留在塢堡的人,要走他們也可以隨時。
現在,倒是可以盤點一下這王家父子兩次“送貨上門”的所得了。
首先,收人一百六十三,其中傷者四十八。
人,始終是江曉最看重的,沒有人,什麽都無從談起。
其次,收環首鐵刀一百四十五。
為什麽叫鐵刀呢?因為實在不配叫鋼刀啊。
除少數以外,這些刀的質量都極差。江曉曾試著用其中一把砍了下樹,樹沒斷,刀倒崩了個大口子。按老秦的話說,這些玩意兒隻配回爐重煉。
另收擘張弩三十一,長弓三十六,短弓二十九。
這些弓弩也大都使用日久。蘇定方試了一把長弓,發力稍大了些,竟然直接將弓幹拉斷。按蘇定方的標準,堪用的不過半數。
再收明光甲兩副、山文甲一副、皮甲六副,阜絹甲兩副、布背甲八副、木甲三副,主打一個豐富多彩,但同樣多有殘破,也就王家父子各自所著的明光甲還算不錯,可惜也被燒得不成樣子。
除了這些,最後幾樣收獲倒讓江曉笑出豬叫。
鐮刀三把、鋤頭兩把、釘耙一把,樵斧一把。
這王家父子看來也混得不易,江曉不由感歎,可其實他也知道,拿這些農具充作武器也再正常不過。
華夏曆史上戰爭的主力軍從來都是農民。十六國時期,編戶甚至直接拿著農具就被編為軍隊開始作戰,直到近代,無數華夏兒女還拿著最簡陋的農具抵抗侵略。
而客觀地說,王家父子能有這些家當已算相當不錯了。
以上即所得。
至於損失,嗯,不能說很小,隻能說沒有。
三顆小莫嘛。
當楊廣在餐議會上宣布以上結果時,全場歡呼。當然,全場之人不包括那些“降卒”,因為這結果令他們羞愧還來不及。
不過,楊廣接著又宣布,奉小郎君之意,即日起,所有“降卒”便都是塢堡之人,非奴、非仆、非役、非佃,和原塢堡之人一樣,統統被塢堡視為“堡民”。
這話一出,算是徹底打消了“降卒”們最後一絲顧慮。隨即,“小郎君英明仁義”的喊聲便響徹全場,那架勢就差山呼萬歲了。
江曉沒想到楊廣又替他安利一把。論籠絡人心,楊廣也是把好手呢。
不過,這話也確實是他想說的。他就是想讓每一個留在塢堡的人都能視塢堡為“家”。隻有這樣,當塢堡有難之時,才會有人舍身保衛。
王淨顏欲來攻時,婦孺們沒有一個選擇離開,就是因為她們已把塢堡當作自己的家,願意和塢堡共存亡。
剩下的事江曉就不關心了。說白了,現在的塢堡不過是個擁有二百多號人的村子而已,楊廣、魏征哪個不是信手拈來?
就在剛才,江曉還聽到兩個老狐狸和蘇定方在商量,要不要幹脆直接給男男女女們配對算了。
這個想法江曉也絕對讚成,都是家破人亡的,趕緊重新組織家庭,天一黑燈一吹該幹嘛就幹嘛,到時孩子娃娃生一堆,塢堡就算後繼有人了。
好了,現在諸事皆宜,唯一讓江曉可惜的就是那四十八個傷者了。
這四十八人中,有二十六個燒傷嚴重,哺食前就死了三個,江曉不知道最後能幾個活下來。
燒傷的抗感染治療,即便是放到二十一世紀,也屬於高難度的。魏征這個二把刀大夫,隻會讓人去野外采點地榆、金銀花什麽的搗碎了抹傷口。
當然,江曉還不如魏征呢。對蘇定方、楊廣施展的蛆蟲療法和“渡陽奪命術”都是江曉趕巧知道,而對燒傷,他是完全不懂。
所以,當魏征詢問江曉怎麽處理時,他隻能建議魏征多給傷者補水並必須用鹽水清理傷口。
剩下的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其實呢,除了燒傷者,還有一個也令江曉牽腸掛肚。
小妮子晚上居然萎靡得連哺食都不吃,這讓江曉打定主意要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健康權就是生命權嘛,誰說塢堡的安居樂業隻需要安全,不需要健康?
靠,治不了燒傷還止不住血了嗎?
江曉不知道隋末唐初的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這麽一號人物,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人物在曆史上一定不少,因為曆史的長河沉澱了太多的沙子,最終能在其中閃閃發光的終究隻是極少數。
所以,江曉看到王淨顏屍體的時候,沒有憎恨,沒有憐憫,也沒有了惡趣味,有的隻是平靜,就好像真的在麵對一粒沙子。
大家都是沙子,誰又有資格嘲笑誰呢?
說不定明天,自己也會像這樣被人瞻仰。
除了帶王淨顏的屍體回來,蘇定方還抓了小一百的俘虜,其中包括二十多個受傷的,其餘的人就都作鳥獸散了。蘇定方不可能帶人大範圍追襲、搜山,也隻能就此作罷。
至此,作為隋末唐初無數不起眼烽煙中的一股,這位自封“並州保境安民都元帥”的王淨顏及其勢力徹底化作了嫋嫋青煙。
江曉估計,殘兵之中肯定還會有人回王淨顏的老巢整頓勢力,但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而他也沒打算趁機去收了王淨顏的老巢。
還是那句話,高築牆、廣積糧、不稱王,隻求自保絕不擴張。
對於勸降過來的那些跳蕩兵和蘇定方最後抓回來的那些俘虜,江曉還是秉持老原則——來去自由,理由前文已述,這裏就不再解釋。
反正,或因見識到塢堡的強悍,或因感受到塢堡的仁義,又或因終於徹底無處可去,最終的結果就是,隻有七人惦念家中親人要回老家,剩下的全部要求留在塢堡。
這倒和上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這七人,江曉二話不說,每人奉送碩大一塊醃肉,放人。同時也告訴那些要留在塢堡的人,要走他們也可以隨時。
現在,倒是可以盤點一下這王家父子兩次“送貨上門”的所得了。
首先,收人一百六十三,其中傷者四十八。
人,始終是江曉最看重的,沒有人,什麽都無從談起。
其次,收環首鐵刀一百四十五。
為什麽叫鐵刀呢?因為實在不配叫鋼刀啊。
除少數以外,這些刀的質量都極差。江曉曾試著用其中一把砍了下樹,樹沒斷,刀倒崩了個大口子。按老秦的話說,這些玩意兒隻配回爐重煉。
另收擘張弩三十一,長弓三十六,短弓二十九。
這些弓弩也大都使用日久。蘇定方試了一把長弓,發力稍大了些,竟然直接將弓幹拉斷。按蘇定方的標準,堪用的不過半數。
再收明光甲兩副、山文甲一副、皮甲六副,阜絹甲兩副、布背甲八副、木甲三副,主打一個豐富多彩,但同樣多有殘破,也就王家父子各自所著的明光甲還算不錯,可惜也被燒得不成樣子。
除了這些,最後幾樣收獲倒讓江曉笑出豬叫。
鐮刀三把、鋤頭兩把、釘耙一把,樵斧一把。
這王家父子看來也混得不易,江曉不由感歎,可其實他也知道,拿這些農具充作武器也再正常不過。
華夏曆史上戰爭的主力軍從來都是農民。十六國時期,編戶甚至直接拿著農具就被編為軍隊開始作戰,直到近代,無數華夏兒女還拿著最簡陋的農具抵抗侵略。
而客觀地說,王家父子能有這些家當已算相當不錯了。
以上即所得。
至於損失,嗯,不能說很小,隻能說沒有。
三顆小莫嘛。
當楊廣在餐議會上宣布以上結果時,全場歡呼。當然,全場之人不包括那些“降卒”,因為這結果令他們羞愧還來不及。
不過,楊廣接著又宣布,奉小郎君之意,即日起,所有“降卒”便都是塢堡之人,非奴、非仆、非役、非佃,和原塢堡之人一樣,統統被塢堡視為“堡民”。
這話一出,算是徹底打消了“降卒”們最後一絲顧慮。隨即,“小郎君英明仁義”的喊聲便響徹全場,那架勢就差山呼萬歲了。
江曉沒想到楊廣又替他安利一把。論籠絡人心,楊廣也是把好手呢。
不過,這話也確實是他想說的。他就是想讓每一個留在塢堡的人都能視塢堡為“家”。隻有這樣,當塢堡有難之時,才會有人舍身保衛。
王淨顏欲來攻時,婦孺們沒有一個選擇離開,就是因為她們已把塢堡當作自己的家,願意和塢堡共存亡。
剩下的事江曉就不關心了。說白了,現在的塢堡不過是個擁有二百多號人的村子而已,楊廣、魏征哪個不是信手拈來?
就在剛才,江曉還聽到兩個老狐狸和蘇定方在商量,要不要幹脆直接給男男女女們配對算了。
這個想法江曉也絕對讚成,都是家破人亡的,趕緊重新組織家庭,天一黑燈一吹該幹嘛就幹嘛,到時孩子娃娃生一堆,塢堡就算後繼有人了。
好了,現在諸事皆宜,唯一讓江曉可惜的就是那四十八個傷者了。
這四十八人中,有二十六個燒傷嚴重,哺食前就死了三個,江曉不知道最後能幾個活下來。
燒傷的抗感染治療,即便是放到二十一世紀,也屬於高難度的。魏征這個二把刀大夫,隻會讓人去野外采點地榆、金銀花什麽的搗碎了抹傷口。
當然,江曉還不如魏征呢。對蘇定方、楊廣施展的蛆蟲療法和“渡陽奪命術”都是江曉趕巧知道,而對燒傷,他是完全不懂。
所以,當魏征詢問江曉怎麽處理時,他隻能建議魏征多給傷者補水並必須用鹽水清理傷口。
剩下的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其實呢,除了燒傷者,還有一個也令江曉牽腸掛肚。
小妮子晚上居然萎靡得連哺食都不吃,這讓江曉打定主意要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健康權就是生命權嘛,誰說塢堡的安居樂業隻需要安全,不需要健康?
靠,治不了燒傷還止不住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