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玩不成小的那就玩大的
都穿越了還不興我和李二對著幹? 作者:村長也是幹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後兩天的日子倒是既忙碌又充實。
其實忙倒真說不上多忙,就是燒硝土田而已,但充實是真充實,嘴都沒辦法閑住。
自打前晚給一撥人描述了一個奇幻的世界後,塢堡中人有事沒事就跑來向江曉打問各種新奇之事,連魏征、蘇定方、老秦幾個也不例外。
最後,還是楊廣祭出“誰要再敢多問以致影響小郎君作息便逐出塢堡”的狠話,才稍微止住這種風氣,但私下,老楊頭自己也沒少來找江曉滿足好奇心。
反正,塢堡中的一群婦人們開始對“美顏”、“濾鏡”、“整形”啥的產生無比的向往。
這兩日,蘇定方帶人繼續橫掃山林,又計獵獲野豬一頭、花豹一隻、野山羊七隻。配合一些野菜,這些獵物絕對能滿足塢堡之人十日所食了。
塢堡大門修複工程也徹底完工。眾人看著這厚重的“鐵”門,無不安全感滿滿,隻覺大門一關,誰來了都不鳥。
婦人們這麽有信心,可江曉卻有些惴惴,他知道所有人的信心可能都來源於他,但如果他做不出足夠的小莫,僅靠“大門”和王淨顏幹耗的話,是極為被動的。
楊媛這兩天還帶人在塢堡附近搜尋了一遍。在野外的石縫和小溝坎中倒也有可能有硝土,因為如果一些小動物曾經生活在其間,那其遺留物就有形成硝土的可能。
但這就要看運氣了,而且量肯定不會太多。
楊媛他們的運氣算是不錯。兩天下來倒又為江曉貢獻了兩個小莫的硝土。
那現在就是五個小莫再加鐵門,隻是籌碼多了一點,但還是改變不了被動的局麵啊,江曉心中依然犯嘀咕。
那,就隻能看聞了兩天的尿味到底值不值了。
“開熬!”
江曉一聲令下,洗了兩遍的硝土水便被倒入老秦特意燒製的幾個大盆中。
柴火接著燃起。很快,濃烈的味道再次彌漫在塢堡中,這味道甚至比燒硝土田還要大,不但刺激鼻子,還刺激眼睛。
奶奶的,江曉心中暗罵,可惜這些氨氣收集不起來,不然讓你們嚐嚐生化武器的味道!
隨著水汽的蒸發,很快陶盆中出現一些淡黃色的結晶。老實說,江曉並不確定這些是不是硝土,因為尿液中本身就有無機鹽。
(額外多說一句:含氮有機的硝化過程十分複雜,硝土的形成還需要土壤中有比較豐富的鉀元素,其過程就是人為幹預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上世紀六十年代人工種硝,即便是在非常有利的自然條件下,也大概需要二十天到一個月。文中將這一過程簡化了,畢竟這是小說,不是科普文章。)
取過一碗事先準備好的木炭粉,江曉將這些黃色結晶撒在木炭上,然後給老秦使了個眼色。
老秦持火條接近木炭,不到一息時間,木炭發出一陣耀眼的光芒,開始燃燒起來。
“是硝土。”老秦點點頭,“不過不純。”
“嗯。”江曉也看出來了,反應速度明顯比正常獲得的硝土慢一些,應該是硝化不完全造成的。
“老秦,看來又要辛苦你了。”
“先生吩咐便是。”
“再燒製些圓罐來,依舊小口,加一提把,但我要人頭那麽大!”
“喏!”
看著老秦遠去的背影,江曉露出得意的笑容,硝土不純?沒關係,玩不成小的,咱就玩大的!
……
朝陽又升。
按照計算,王淨顏最快今日就要到了。塢堡中終於開始有了一絲凝重的味道,除了斥候,所有的人都已回到塢堡並不再被允許外出。
小院中,江曉還在攪拌著煤焦油。院中放滿了老秦燒好的圓罐。
這些圓罐大小不一,圓扁也不一,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老秦也沒拉胚機,隻能用泥板成型法手工捏製陶胚,在匆忙間趕製出這些已屬難能可貴。
所以,也沒什麽好介意的,而且,這些東西本來就是一次性消耗品,品相不品相的扯淡。
江曉把小莫搞大肚子當然也是無奈之舉,硝土不純隻能加大用量。好在,經過試驗,大肚子小莫燃燒率還是可以的,隻比正常小莫差一點。
引火繩江曉也做了改進,用鬆油代替了煤焦油。鬆油易燃性是比煤焦油差了些,但更易凝固定型,且還不易揮發,比煤焦油穩定多了,而且也易得,山中老鬆下撿就是。
現在,除了江曉攪拌配料外,魏征和蘇定方負責往圓罐中灌入混合好的煤焦油,楊媛和老秦負責放置引火繩,最後再交給楊廣用粘土封口。
一條“完美”的生產線。
按楊廣的說法,小莫屬於“重器”,決不能輕易讓外人知道製造的秘密,哪怕是塢堡中的人也是能不讓知道就不讓知道。所以,小莫最後的成品都由他們幾個來完成。
對此,江曉也表示同意。
製鹽法、冶鐵法江曉都不吝讓別人知道,因為那是造福的事兒,但小莫還是算了,他可不是加特林。
當年,“善良”的軍醫加特林認為,要是能減少士兵的數量就能減少士兵傷亡,所以他希望發明一種槍,依靠凶猛的火力,減少上戰場上士兵的人數,從而達到減少戰爭傷亡的目的,於是他發明了加特林機槍。
嗯,不可否認他的絕頂聰明,但發明機槍的目的居然是想減少傷亡,這什麽腦回路?
當然,江曉也不認為小莫能和機槍比。
機槍啊,直到現在還是班排火力的核心,整個班排仍然以它為核心製定戰術。
要是有一挺機槍,嗯,此書到此完本……
“小郎君!”隨著一聲叫喊,劉大跑進院中,氣喘籲籲。
“斥候回來了,說那個王八蛋已引兵出現,就在塢堡五裏外!”
“好,來的正是時候。老秦,搖人,搬小莫!”
其實忙倒真說不上多忙,就是燒硝土田而已,但充實是真充實,嘴都沒辦法閑住。
自打前晚給一撥人描述了一個奇幻的世界後,塢堡中人有事沒事就跑來向江曉打問各種新奇之事,連魏征、蘇定方、老秦幾個也不例外。
最後,還是楊廣祭出“誰要再敢多問以致影響小郎君作息便逐出塢堡”的狠話,才稍微止住這種風氣,但私下,老楊頭自己也沒少來找江曉滿足好奇心。
反正,塢堡中的一群婦人們開始對“美顏”、“濾鏡”、“整形”啥的產生無比的向往。
這兩日,蘇定方帶人繼續橫掃山林,又計獵獲野豬一頭、花豹一隻、野山羊七隻。配合一些野菜,這些獵物絕對能滿足塢堡之人十日所食了。
塢堡大門修複工程也徹底完工。眾人看著這厚重的“鐵”門,無不安全感滿滿,隻覺大門一關,誰來了都不鳥。
婦人們這麽有信心,可江曉卻有些惴惴,他知道所有人的信心可能都來源於他,但如果他做不出足夠的小莫,僅靠“大門”和王淨顏幹耗的話,是極為被動的。
楊媛這兩天還帶人在塢堡附近搜尋了一遍。在野外的石縫和小溝坎中倒也有可能有硝土,因為如果一些小動物曾經生活在其間,那其遺留物就有形成硝土的可能。
但這就要看運氣了,而且量肯定不會太多。
楊媛他們的運氣算是不錯。兩天下來倒又為江曉貢獻了兩個小莫的硝土。
那現在就是五個小莫再加鐵門,隻是籌碼多了一點,但還是改變不了被動的局麵啊,江曉心中依然犯嘀咕。
那,就隻能看聞了兩天的尿味到底值不值了。
“開熬!”
江曉一聲令下,洗了兩遍的硝土水便被倒入老秦特意燒製的幾個大盆中。
柴火接著燃起。很快,濃烈的味道再次彌漫在塢堡中,這味道甚至比燒硝土田還要大,不但刺激鼻子,還刺激眼睛。
奶奶的,江曉心中暗罵,可惜這些氨氣收集不起來,不然讓你們嚐嚐生化武器的味道!
隨著水汽的蒸發,很快陶盆中出現一些淡黃色的結晶。老實說,江曉並不確定這些是不是硝土,因為尿液中本身就有無機鹽。
(額外多說一句:含氮有機的硝化過程十分複雜,硝土的形成還需要土壤中有比較豐富的鉀元素,其過程就是人為幹預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上世紀六十年代人工種硝,即便是在非常有利的自然條件下,也大概需要二十天到一個月。文中將這一過程簡化了,畢竟這是小說,不是科普文章。)
取過一碗事先準備好的木炭粉,江曉將這些黃色結晶撒在木炭上,然後給老秦使了個眼色。
老秦持火條接近木炭,不到一息時間,木炭發出一陣耀眼的光芒,開始燃燒起來。
“是硝土。”老秦點點頭,“不過不純。”
“嗯。”江曉也看出來了,反應速度明顯比正常獲得的硝土慢一些,應該是硝化不完全造成的。
“老秦,看來又要辛苦你了。”
“先生吩咐便是。”
“再燒製些圓罐來,依舊小口,加一提把,但我要人頭那麽大!”
“喏!”
看著老秦遠去的背影,江曉露出得意的笑容,硝土不純?沒關係,玩不成小的,咱就玩大的!
……
朝陽又升。
按照計算,王淨顏最快今日就要到了。塢堡中終於開始有了一絲凝重的味道,除了斥候,所有的人都已回到塢堡並不再被允許外出。
小院中,江曉還在攪拌著煤焦油。院中放滿了老秦燒好的圓罐。
這些圓罐大小不一,圓扁也不一,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老秦也沒拉胚機,隻能用泥板成型法手工捏製陶胚,在匆忙間趕製出這些已屬難能可貴。
所以,也沒什麽好介意的,而且,這些東西本來就是一次性消耗品,品相不品相的扯淡。
江曉把小莫搞大肚子當然也是無奈之舉,硝土不純隻能加大用量。好在,經過試驗,大肚子小莫燃燒率還是可以的,隻比正常小莫差一點。
引火繩江曉也做了改進,用鬆油代替了煤焦油。鬆油易燃性是比煤焦油差了些,但更易凝固定型,且還不易揮發,比煤焦油穩定多了,而且也易得,山中老鬆下撿就是。
現在,除了江曉攪拌配料外,魏征和蘇定方負責往圓罐中灌入混合好的煤焦油,楊媛和老秦負責放置引火繩,最後再交給楊廣用粘土封口。
一條“完美”的生產線。
按楊廣的說法,小莫屬於“重器”,決不能輕易讓外人知道製造的秘密,哪怕是塢堡中的人也是能不讓知道就不讓知道。所以,小莫最後的成品都由他們幾個來完成。
對此,江曉也表示同意。
製鹽法、冶鐵法江曉都不吝讓別人知道,因為那是造福的事兒,但小莫還是算了,他可不是加特林。
當年,“善良”的軍醫加特林認為,要是能減少士兵的數量就能減少士兵傷亡,所以他希望發明一種槍,依靠凶猛的火力,減少上戰場上士兵的人數,從而達到減少戰爭傷亡的目的,於是他發明了加特林機槍。
嗯,不可否認他的絕頂聰明,但發明機槍的目的居然是想減少傷亡,這什麽腦回路?
當然,江曉也不認為小莫能和機槍比。
機槍啊,直到現在還是班排火力的核心,整個班排仍然以它為核心製定戰術。
要是有一挺機槍,嗯,此書到此完本……
“小郎君!”隨著一聲叫喊,劉大跑進院中,氣喘籲籲。
“斥候回來了,說那個王八蛋已引兵出現,就在塢堡五裏外!”
“好,來的正是時候。老秦,搖人,搬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