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唐大唐,我是南瓜我是南瓜
都穿越了還不興我和李二對著幹? 作者:村長也是幹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曉從未想過自己會對一粒狗屎感興趣,更想不到自己甚至會親手扒拉它。
原因就在於狗屎中有顆白色的東西。
江曉看著這東西先是不敢相信,爾後便哀嚎一聲捶胸頓足,最後仿佛想起什麽起身便狂追楊媛。
“車騎將軍這幾日多在何處便溺?”江曉追上楊媛,喘著粗氣急問。
楊媛不知江曉為何突然關心起狗子的排泄物來,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快告訴我!”江曉更急。
楊媛無解,隻能環視了一下整個塢堡。
仙人板板!
江曉心中大罵一聲,這狗子還真把整個塢堡都當領地了。
“找人,所有能找的人都找來!告訴楊叔,我要把塢堡內所有的狗屎都找出來!”
饒是楊媛聰明伶俐,也一下不知江曉到底是要找人還是要找狗屎了。
車騎將軍也歪著小腦袋看江曉,不知自己的屎什麽時候這麽稀罕了。
不過看江曉的樣子,這一定是件了不得的大事,楊媛不敢耽擱,馬上去找人。
很快,塢堡中所有的人都被召來,隻為尋屎。
“看見狗屎切莫亂動,馬上告訴某家,某要一一驗看。”江曉神情嚴肅看著眾人,直到此時,所有才知道江曉絕不是開玩笑。
好在江曉現在在塢堡中的威望獨一無二,眾人雖然都大惑不解,卻也無一人質疑。
“務必仔細,萬勿遺漏!”江曉最後叮囑,反正他現在是準備把塢堡徹底翻個底朝天了,塢堡裏沒有就再去外麵,總之要把所有的狗屎都找到他才甘心。
說完,江曉率先奔向牆根,開始尋找,身後楊廣開始吩咐:
“你等,塢堡西北,你等,西南……”
尋屎行動如火如荼,倒是找到不少,不過江曉挨個仔細檢查後都一無所獲。近午時時,塢堡上下終於徹底搜了一遍,結果還是令江曉失望。
難道是空歡喜?
回到自己院中暫歇的江曉揉著腦袋鬱悶不已。
楊媛將一碗肉菜湯端到江曉麵前,江曉看了一眼,心情更加鬱悶,人類生存可不僅需要蛋白質和脂肪,還需要碳水化合物啊。
“那個,莫強求。”楊媛安慰道,一上午了,雖然江曉什麽也沒說,但她也看出來了,江曉在找一樣很重要的東西。
江曉搖搖頭,實在沒什麽心情。
忽地,楊媛想起了什麽,轉身出去,片刻後叫道:“此處還有!”
那是西偏房,初到塢堡時,楊媛曾將車騎將軍關在裏麵過。
江曉立即過去。牆角,一坨狗屎安靜地呆著。
這一次,沒有細看,江曉就仰天一聲長歎。
楊媛剛要出言安慰,卻猝不及防地被江曉攔腰抱起,然後就聽到一陣震天的狂笑。
抱著楊媛足足轉了十幾圈,直到感覺正在恢複的肩膀有點受不了了,江曉才停下,而楊媛剛要喘口氣卻又感覺額上被重重親了一下。
作死啊!
楊媛羞惱,但看江曉的樣子,應該是找到了他要找的東西,大事當前,也隻好輕輕咬下嘴唇就這麽算了。
江曉彎腰捧起狗屎,送到楊媛麵前,臉色因興奮而變得通紅:“知道這是什麽嗎?”
楊媛看著眼前的狗屎,並未覺得如何,如果非要說有何特別的話,那就是這狗屎上長出了一顆嫩芽,嫩芽上還頂著一粒黃白色的種子殼。
“這是吃的!”江曉又興奮地大叫。
這一下楊媛慌了,捧著狗屎說吃的,江曉怕不是癔症了?
楊媛轉身就去尋楊廣。
等楊廣和蘇定方趕到的時候,江曉還捧著狗屎傻樂呢。
“逐月,你……”楊廣擔心地道。
“楊叔,你們來的正好,你們可知這是什麽?”江曉笑道。
總不會是吃的,楊媛撇撇嘴。楊廣和蘇定方也是不明所以。
“南瓜,是南瓜!”江曉終於用難以壓抑的興奮激動地喊出這兩個字。
江曉此刻的心情確實無法用語言表達。
當在狗屎裏第一眼看到南瓜子時他激動,當看到這南瓜子是癟的時他懊惱,當終於看到這棵活生生的南瓜苗時他簡直就要相信,車騎將軍就是來拯救這個世界的。
你們有土豆了不起嗎?你們有紅薯了不起嗎?
咱有南瓜!
哈哈哈,南瓜呀!
還真別怪江曉現在高興得和傻子似的。南瓜出現在在這個時代真的如同神器。
南瓜明時傳入華夏,在很多地方稱之為“飯瓜”,隻此一條足見其價值。
事實上,南瓜雖不如土豆、紅薯澱粉含量高,但也是相對而言,老南瓜的澱粉含量就不比土豆少,而且南瓜的含糖量還比土豆高,在曆史上的饑荒之年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南瓜的畝產比土豆還要高。明時南瓜的畝產就達到了三千斤,而同期的土豆畝產不過兩千斤。
至於種子的退化問題,江曉又想大笑。
感謝花房老王這個摳門貨從來不舍得買種子,他種的都是非雜交的土南瓜。
再感謝老王祖宗十八代,讓小豆子每天吃他地裏的老南瓜。
不存在退化問題的南瓜種子就這麽神奇地讓小豆子裹在屎裏帶到了隋唐!
“南瓜?”楊廣詫異,他也算整個華夏最見多識廣的人之一,這玩意兒可從來沒聽說過。
“對,一種饑荒之時可以當糧而食的作物!”
“可當糧食?”楊廣、楊媛還有蘇定方的眼立即睜大,
“不錯!”
“此地可作?產量幾何?”
“且猜之。”
楊廣和蘇定方凝神思考,不敢輕易說出數字,而楊媛看江曉賣關子的這副欠收拾的樣子不由有點來氣,“新仇舊恨”同時湧上心頭,於是搗亂似的地道:“三十斛。”
“媛兒莫胡鬧!”楊廣一聽這個數字立即斥責楊媛,作為這個帝國曾經的最高統治者,他對各種作物各地的基本產量還是熟悉的。
以北方主產的粟、麥和南方主產的稻為例,小麥畝產大約一斛(石)多一些,粟則不過五鬥(此據《新唐書·食貨誌》),稻米畝產約一斛(石)半(此據狄仁傑《乞免民租疏》)。
總之,無論什麽作物都不可能有兩斛(石),楊媛這麽說在楊廣看來就是搗亂。
不料江曉看著楊媛卻豎起大拇指,這小妮子猜得真準!
“厲害!”江曉表揚楊媛。
“賢弟,小娘子說的是三十斛,不是三斛!”
“是啊,是三十斛啊,小弟沒聽錯啊。”隋末唐初,一斛(石)的重量在八十到一百一十斤之間來回變,取平均數算一百斤一斛(石),三千斤可不就是三十斛(石)?
“此言當真?!”蘇定方的聲音突然發顫了。
“小弟何時說過空話?”
此話一出,楊廣白眼一翻,一口氣便沒上來。
原因就在於狗屎中有顆白色的東西。
江曉看著這東西先是不敢相信,爾後便哀嚎一聲捶胸頓足,最後仿佛想起什麽起身便狂追楊媛。
“車騎將軍這幾日多在何處便溺?”江曉追上楊媛,喘著粗氣急問。
楊媛不知江曉為何突然關心起狗子的排泄物來,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快告訴我!”江曉更急。
楊媛無解,隻能環視了一下整個塢堡。
仙人板板!
江曉心中大罵一聲,這狗子還真把整個塢堡都當領地了。
“找人,所有能找的人都找來!告訴楊叔,我要把塢堡內所有的狗屎都找出來!”
饒是楊媛聰明伶俐,也一下不知江曉到底是要找人還是要找狗屎了。
車騎將軍也歪著小腦袋看江曉,不知自己的屎什麽時候這麽稀罕了。
不過看江曉的樣子,這一定是件了不得的大事,楊媛不敢耽擱,馬上去找人。
很快,塢堡中所有的人都被召來,隻為尋屎。
“看見狗屎切莫亂動,馬上告訴某家,某要一一驗看。”江曉神情嚴肅看著眾人,直到此時,所有才知道江曉絕不是開玩笑。
好在江曉現在在塢堡中的威望獨一無二,眾人雖然都大惑不解,卻也無一人質疑。
“務必仔細,萬勿遺漏!”江曉最後叮囑,反正他現在是準備把塢堡徹底翻個底朝天了,塢堡裏沒有就再去外麵,總之要把所有的狗屎都找到他才甘心。
說完,江曉率先奔向牆根,開始尋找,身後楊廣開始吩咐:
“你等,塢堡西北,你等,西南……”
尋屎行動如火如荼,倒是找到不少,不過江曉挨個仔細檢查後都一無所獲。近午時時,塢堡上下終於徹底搜了一遍,結果還是令江曉失望。
難道是空歡喜?
回到自己院中暫歇的江曉揉著腦袋鬱悶不已。
楊媛將一碗肉菜湯端到江曉麵前,江曉看了一眼,心情更加鬱悶,人類生存可不僅需要蛋白質和脂肪,還需要碳水化合物啊。
“那個,莫強求。”楊媛安慰道,一上午了,雖然江曉什麽也沒說,但她也看出來了,江曉在找一樣很重要的東西。
江曉搖搖頭,實在沒什麽心情。
忽地,楊媛想起了什麽,轉身出去,片刻後叫道:“此處還有!”
那是西偏房,初到塢堡時,楊媛曾將車騎將軍關在裏麵過。
江曉立即過去。牆角,一坨狗屎安靜地呆著。
這一次,沒有細看,江曉就仰天一聲長歎。
楊媛剛要出言安慰,卻猝不及防地被江曉攔腰抱起,然後就聽到一陣震天的狂笑。
抱著楊媛足足轉了十幾圈,直到感覺正在恢複的肩膀有點受不了了,江曉才停下,而楊媛剛要喘口氣卻又感覺額上被重重親了一下。
作死啊!
楊媛羞惱,但看江曉的樣子,應該是找到了他要找的東西,大事當前,也隻好輕輕咬下嘴唇就這麽算了。
江曉彎腰捧起狗屎,送到楊媛麵前,臉色因興奮而變得通紅:“知道這是什麽嗎?”
楊媛看著眼前的狗屎,並未覺得如何,如果非要說有何特別的話,那就是這狗屎上長出了一顆嫩芽,嫩芽上還頂著一粒黃白色的種子殼。
“這是吃的!”江曉又興奮地大叫。
這一下楊媛慌了,捧著狗屎說吃的,江曉怕不是癔症了?
楊媛轉身就去尋楊廣。
等楊廣和蘇定方趕到的時候,江曉還捧著狗屎傻樂呢。
“逐月,你……”楊廣擔心地道。
“楊叔,你們來的正好,你們可知這是什麽?”江曉笑道。
總不會是吃的,楊媛撇撇嘴。楊廣和蘇定方也是不明所以。
“南瓜,是南瓜!”江曉終於用難以壓抑的興奮激動地喊出這兩個字。
江曉此刻的心情確實無法用語言表達。
當在狗屎裏第一眼看到南瓜子時他激動,當看到這南瓜子是癟的時他懊惱,當終於看到這棵活生生的南瓜苗時他簡直就要相信,車騎將軍就是來拯救這個世界的。
你們有土豆了不起嗎?你們有紅薯了不起嗎?
咱有南瓜!
哈哈哈,南瓜呀!
還真別怪江曉現在高興得和傻子似的。南瓜出現在在這個時代真的如同神器。
南瓜明時傳入華夏,在很多地方稱之為“飯瓜”,隻此一條足見其價值。
事實上,南瓜雖不如土豆、紅薯澱粉含量高,但也是相對而言,老南瓜的澱粉含量就不比土豆少,而且南瓜的含糖量還比土豆高,在曆史上的饑荒之年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南瓜的畝產比土豆還要高。明時南瓜的畝產就達到了三千斤,而同期的土豆畝產不過兩千斤。
至於種子的退化問題,江曉又想大笑。
感謝花房老王這個摳門貨從來不舍得買種子,他種的都是非雜交的土南瓜。
再感謝老王祖宗十八代,讓小豆子每天吃他地裏的老南瓜。
不存在退化問題的南瓜種子就這麽神奇地讓小豆子裹在屎裏帶到了隋唐!
“南瓜?”楊廣詫異,他也算整個華夏最見多識廣的人之一,這玩意兒可從來沒聽說過。
“對,一種饑荒之時可以當糧而食的作物!”
“可當糧食?”楊廣、楊媛還有蘇定方的眼立即睜大,
“不錯!”
“此地可作?產量幾何?”
“且猜之。”
楊廣和蘇定方凝神思考,不敢輕易說出數字,而楊媛看江曉賣關子的這副欠收拾的樣子不由有點來氣,“新仇舊恨”同時湧上心頭,於是搗亂似的地道:“三十斛。”
“媛兒莫胡鬧!”楊廣一聽這個數字立即斥責楊媛,作為這個帝國曾經的最高統治者,他對各種作物各地的基本產量還是熟悉的。
以北方主產的粟、麥和南方主產的稻為例,小麥畝產大約一斛(石)多一些,粟則不過五鬥(此據《新唐書·食貨誌》),稻米畝產約一斛(石)半(此據狄仁傑《乞免民租疏》)。
總之,無論什麽作物都不可能有兩斛(石),楊媛這麽說在楊廣看來就是搗亂。
不料江曉看著楊媛卻豎起大拇指,這小妮子猜得真準!
“厲害!”江曉表揚楊媛。
“賢弟,小娘子說的是三十斛,不是三斛!”
“是啊,是三十斛啊,小弟沒聽錯啊。”隋末唐初,一斛(石)的重量在八十到一百一十斤之間來回變,取平均數算一百斤一斛(石),三千斤可不就是三十斛(石)?
“此言當真?!”蘇定方的聲音突然發顫了。
“小弟何時說過空話?”
此話一出,楊廣白眼一翻,一口氣便沒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