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方主流的陶瓷窯爐是饅頭窯,像著名的定窯、鈞窯、耀州窯都是。江曉壘的這個爐子雖然不是專門為了燒陶,但和饅頭窯其實很像,隻是小了很多。


    江曉曾在北方某地見過北宋期的一座饅頭窯遺址,對其也算了解。


    現在江曉決定上大火起窯,也就意味著一個相當辛苦的過程就要開始了,並且還不能保證成功。


    江曉將一個不算大但絕對厚實的坩堝胚穩穩地放在爐基上,四周盡可能地堆滿炭塊。


    這個坩堝胚是江曉親自捏製和修整的,他雖然灑脫,但還不至於把這麽重要的東西真交給小屁孩去做。而之所以讓娃兒們也捏製各種玩意兒,純粹是為了讓他們參與。


    一個人的歸屬是慢慢積累的。這些小玩意兒的存在會讓孩子們親眼看到他們為塢堡的付出。江曉希望這種共同的付出能讓這些原本的陌生人真正走到一起,他不希望再有土難家那樣的人出現。


    隻有團結才是人們麵對一切災時最大的依仗,而這也是我們這個民族麵對無數天災人禍一次又一次崛起的唯一原因。(有感於京津冀水災而發,水災都那麽嚴重了,咱這不算水字吧?真的很克製了,要水我能水兩章。)


    所有的東西都一一擺好,江曉大喊:“王三,把你砸好的石頭拿過來!”


    固定好石頭,套好弓繩和特製“五明扇”將扇柄的一頭放在石頭的凹坑中,江曉一拉弓繩,五明扇旋轉,江曉立即感到一股頗為強勁的風力。


    “王三扶扇,劉大拉弓!”


    “喏!”


    短暫的生澀之後,三人的配合默契起來,一股股風力順著風道進入爐中,殘存的火苗迅速點燃炭塊,爐內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通紅起來。


    如前所述,這個頗為辛苦的過程正式開始。


    辛苦主要辛苦在兩個方麵。


    一是要熬時間。“試玉須燒三日滿”,燒製陶瓷坩堝雖然要不了這麽長的時間,並且江曉也不追求將坩堝徹底瓷化,隻要成型就行,但依舊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


    照江曉估計,兩個時辰是少不了的,而這兩個時辰必須保證持續的風力。


    二是要忍受高溫。爐子的溫度很快就會超過一千度直到更高,哪怕是在室外,哪怕還隻是春天,幾米之外都熱浪滾滾,如坐蒸籠。鋼鐵廠爐前工拿高工資不是沒有道理。


    其實,造成這麽辛苦的原因還因為江曉所壘的爐子很多地方還不完善。


    比如,為了方便進料,爐子的開口較大,導致熱能大量損失;五明扇沒有專門的風室,也極大降低了送風效率,但這些都不是一下子能解決的,隻能一步一步來。


    “所有人和我去取水!”


    楊媛一聲令下,帶著剩下的人便匆匆去了。江曉一笑,這個女人總是不用自己多說一句,總會在恰當的時候做出合適的事情。


    河裏倒是有水,不過自江曉到了塢堡就請秦老要求所有人都別再直接飲用河水。江曉相信這個時代的水質,但是他不能保證河水沒有受到屍體什麽的汙染。


    還是那句話,在這個時代,任何感染都是致命的。


    很快,楊媛帶著人端著壇壇罐罐返回。這時江曉已經大汗淋漓,急需補水了。


    楊媛端水過來,送到江曉眼前,也不說話,意思是快喝水。


    江曉也不說話,先看看拉弓的右手,再看看自己的左肩,然後衝楊媛一笑,仰頭張開嘴巴,意思是請投喂。


    這要不趁機占點便宜,不是傻嗎?江曉偷笑。


    楊媛臉色微微一紅,卻也有沒有猶豫,端碗便給江曉喂水,隻是在隻剩個碗底的時候一抬手腕,將剩下的水一下灌進了江曉嘴裏,江曉猝不及防頓時流了一身。


    江曉做個委屈的表情,楊媛噗嗤一笑。


    “小娘子,我也要喝。”劉大可憐兮兮地看著楊媛。


    楊媛走過去,接過劉大手裏的弓繩,隨即擺手讓另一名稍大些的孩子過來,替下了王家三郎。


    現在變成江曉和楊媛互相拉扯了。


    爐前的溫度確實很高,沒有片刻,江曉就見到楊媛兩鬢被汗水打濕,不過這兩縷彎曲的發梢緊緊貼在臉上,倒更為楊媛平添一份嫵媚。


    說起來,楊媛和江曉雖然幹一樣的卻是要更辛苦一些,因為她和江曉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工作姿勢。


    江曉是大大咧咧盤腿坐著,而楊媛卻是“正襟危坐”,也就是禮稱的“跽坐”,上身直立,臀部坐在小腿和腳上。


    以現代人的眼光看,這完全是一種“反人類”的坐法,實屬越坐越累的姿勢。但在唐以前,這卻是古人最“正經”的坐法。


    江曉不由有些心疼,故意咳嗽一聲,吸引楊媛注意。


    見楊媛看過來,江曉看一眼楊媛的腿,又看一眼自己的,楊媛頓時會意,江曉這是讓她像他那樣坐著。楊媛小臉瞬間一紅。


    也別怪楊媛總是動不動害羞,雖然現代傳承於古代,但終究有很多已經移風易俗,兩者極易碰撞。


    在楊媛看來,江曉這樣的坐姿是跏趺坐,雖然談不上什麽無禮,但終究不是女人可以采取的坐姿。


    讓一個女人盤膝,衝人分開雙腿,這這這……楊媛簡直不敢想象,她又哪裏知道,一千多年後,這已再正常不過。


    不過,她現在的姿勢雖然有“禮”,但確實不方便幹活。楊媛猶豫片刻,終於還是妥協,畢竟現在不是“坐而謙之”,更不是“坐而論道”。


    當然,楊媛再“妥協”也不會像江曉那樣盤膝坐著,她隻是將臀部從小腿和腳上移到了地上,這樣既降低了身體的重心,減輕了幹活的負擔,也解放了下肢,可以不那麽辛苦。


    由此,楊媛在江曉麵前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半側身坐姿,有一點正經,有一點慵懶,有一點嫵媚,更有一點妖嬈……


    其實若隻是如此,也就罷了。江曉自問憑他閱東京熱無數修煉出來的定力,勉強還能抵擋一二。


    但當楊媛由於側坐不經意露出一隻腳,小巧的腳拇指調皮地從芒鞋中鑽出,怯怯地展示自己白白的,肉肉的身姿時,江曉隻能大呼一聲:


    靠,受不鳥!


    再大叫一聲:


    “劉大,給某端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穿越了還不興我和李二對著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村長也是幹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村長也是幹部並收藏都穿越了還不興我和李二對著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