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地主都居住在鄉間的地主圍子當中,就連李自成破了北京城都沒打破過多少地主圍子——當然還是破過一部分的,畢竟地主圍子的防禦能力也分三六九等,其中最高等級的地主圍子,別說李自成就連幾百年後的侵華日軍都沒能破開地主圍子,在山東的侵華日軍隻能老老實實的給地主當長工換糧或者拿武器彈藥換糧食就是這一幕的真實寫照。
像是明朝朝廷沒錢裝備的各種火炮甚至包括紅衣大炮、魯密銃、更大口徑的斑鳩銃,這些不差錢的地主圍子都有裝備。
而李自成等流寇,攻城基本依靠內應——像是開封城李自成打了幾次最後還是掘開黃河灌入洪水才下的開封城。
當時的李自成水淹開封隻是為了報仇(開封守將射瞎了李自成一隻眼),最後啥也沒得到。
李自成這麽生氣是因為自古中國曆史上,從無開國的殘疾皇帝,更別提還是破相加殘疾。
另外,根據考古發現和明廷的史料記載,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的緣故是因為在宮內跑馬時落馬摔斷了一條腿(發掘出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遺骸一隻腿骨的確有變形),落下殘疾,因為朝會規矩是群臣先上朝,然後皇帝最後來,退朝的時候是皇帝先走,群臣後走。
這樣萬曆皇帝一旦上朝就會被群臣發現作為真龍天子的皇帝是個瘸子。
朱翊鈞寧肯忍著幾十年不上朝,也不肯讓人發現自己身有殘疾。
所以,李自成雖然攻破北京城,短暫的建立大順,但仍不算是正經當過皇帝——李自成這樣的算皇帝,那樓蘭國有段時間比大順的地盤還大呢,那樓蘭國王算不算皇帝呢,肯定不算嗎。
生化兵們接到的任務就是,帶著糧食去陝西,然後用糧食吸引流民加入,並加以訓練,最後一個個破開那些地主圍子,然後得到更多的糧食。就如同陳克在安徽做的那樣。
當然,水利建設和工業化也是要發展的,不然像是流寇一樣隻知道搶劫和破壞,那就沒有可持續發展了。
雖然明朝末年小冰河時期十年九災,但是有了完善的水利設施以及高產抗寒、抗倒伏、抗病蟲害的良種,不說畝產千斤,至少畝產五六百斤小麥還是能實現的。
加上良種土豆、良種玉米、良種紅薯等找坡地丘陵種植,陝西開發出來,至少能養活五千萬人口不是問題。
明末人口最多兩億。陝西一省能解決四分之一的話,沒遇到太多自然災害的南方幾省,絕對能解決剩下的四分之三。
另外,打地主圍子最大的一點好處是,朝廷不會認為鄉間饑民破了幾個地主圍子就是造反了。
造反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破城殺官,哪個地方官也不希望自己任上有造反的,對地方官而言這是抹不掉的政治汙點——你還想不想繼續加加擔子為人民服務了。
所以說,隻要和陳克一樣,不去占領縣城隻在鄉間打地主分田地搞工業化搞農田水利,就不會遇到朝廷大軍來圍剿。
至於那些和地主圍子有血緣關係的官員,也沒那個能力調動邊軍或者在朝廷造勢派大軍圍剿——開玩笑,大軍出征從開播費到清理欠餉等規矩,銀子水一樣的流出去,無非是幾個鄉間活不下去搶大戶的亂民,派大軍圍剿你出錢填補軍費啊。
這支被羅伯特稱為人民軍的隊伍,在羅伯特的刻意控製下,走的不緊不慢,一天按照路程的好走程度,走四十裏或者五十裏。剩下的時間,都在訓練軍紀背軍規,以及背軍規的同時識字。
一千多人民軍初春離開的遵化,到了陝北已經是初夏。夏初的陝北在小冰河時期並不算熱,甚至早晚還有寒意。想想小冰河時期廣東海南都有降雪紀錄,也就不算奇怪了。
這期間,羅伯特在遵化生意做得越來越大,甚至有京師來的商人來這裏購買白麵——畢竟這個機製白麵成色太好了,做出來的大餅、麵條、饅頭都是雪白的。
就算稍貴一些,有錢人家也願意買白麵吃——不然想吃白麵就要不斷的利用人力篩麵粉去除麵粉中的麥麩。最後得到相對白的麵粉,很是費時費力。
奢靡之風,是大明幾百年富足的生活傳承下來的,大明南方杭州揚州等地,家中無擔米之儲的人家仍然有著恥穿素布的風氣。
在遵化,羅伯特買了幾萬畝荒地,招收了數千戶流民,在當地開荒種地。平整的土地就打機井種良種麥子,坡地等按照情況,種植玉米、土豆、白薯,其實這三種作物,明朝已經開始種植了。
隻是因為沒有培育良種加上水土不服,這三種新作物產量並不高,但是好處是這三種作物都抗旱,明朝水田基本都是官紳家族出身的地主老爺的或者勳貴宦官的,就算以前不是以後也會是的,畢竟權力這東西是真的美妙——因此老百姓隻能種旱田或者坡地。
農政全書的作者徐光啟曾經在天津興修水利開發出幾十萬畝水田,後來徐光啟調職,這些水田很快被勳貴官紳們強占了,沒過幾年因為水利設施無人修繕,這些水田又變成了旱田,從旱田又變成了荒地。
這三種新作物此時產量雖然不高,但是它不需要水田就能種,甚至山地坡地種植也無所謂。至於口感,比大米麥子的確是差了點,但也是強過野菜和樹皮吧。
這期間,朝廷最大的事情就是在渾河一役中,白杆兵和戚家軍聯手滅了建奴大部三萬多人——包括努爾哈赤一家和五大臣等,基本都報銷了。
送到北京的真韃人頭就有一萬多個,剩下的韃子人頭,因為200毫米火炮高爆彈爆炸威力太大,都打碎了——總不能學瘋狂的格爾曼斯帕羅一樣,把人頭用膠水粘起來吧,就算真有人有這等絕世手藝,粘一個人頭手工費也不止八十兩白銀了。
驚喜連連的天啟皇帝和一眾內閣大佬在幾次三番確認後,終於在五月底給出了戚家軍和白杆兵的賞格。
首先是一萬多人頭的賞銀,不就一百萬兩銀子嗎,賞下去。天啟皇帝可不是崇禎,沒那麽窮——實際上崇禎剛上台那幾年也是用哥哥天啟留下的內帑撐著的。
然後是各位有功人員的封賞,秦良玉封忠貞侯、一步到位。
秦邦屏封忠勇伯,四川總兵。
戚金封滅奴伯,遼東總兵。
周敦吉一個遊擊,也被破格提拔為遼東副將,直接越過了參將。
像是明朝朝廷沒錢裝備的各種火炮甚至包括紅衣大炮、魯密銃、更大口徑的斑鳩銃,這些不差錢的地主圍子都有裝備。
而李自成等流寇,攻城基本依靠內應——像是開封城李自成打了幾次最後還是掘開黃河灌入洪水才下的開封城。
當時的李自成水淹開封隻是為了報仇(開封守將射瞎了李自成一隻眼),最後啥也沒得到。
李自成這麽生氣是因為自古中國曆史上,從無開國的殘疾皇帝,更別提還是破相加殘疾。
另外,根據考古發現和明廷的史料記載,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的緣故是因為在宮內跑馬時落馬摔斷了一條腿(發掘出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遺骸一隻腿骨的確有變形),落下殘疾,因為朝會規矩是群臣先上朝,然後皇帝最後來,退朝的時候是皇帝先走,群臣後走。
這樣萬曆皇帝一旦上朝就會被群臣發現作為真龍天子的皇帝是個瘸子。
朱翊鈞寧肯忍著幾十年不上朝,也不肯讓人發現自己身有殘疾。
所以,李自成雖然攻破北京城,短暫的建立大順,但仍不算是正經當過皇帝——李自成這樣的算皇帝,那樓蘭國有段時間比大順的地盤還大呢,那樓蘭國王算不算皇帝呢,肯定不算嗎。
生化兵們接到的任務就是,帶著糧食去陝西,然後用糧食吸引流民加入,並加以訓練,最後一個個破開那些地主圍子,然後得到更多的糧食。就如同陳克在安徽做的那樣。
當然,水利建設和工業化也是要發展的,不然像是流寇一樣隻知道搶劫和破壞,那就沒有可持續發展了。
雖然明朝末年小冰河時期十年九災,但是有了完善的水利設施以及高產抗寒、抗倒伏、抗病蟲害的良種,不說畝產千斤,至少畝產五六百斤小麥還是能實現的。
加上良種土豆、良種玉米、良種紅薯等找坡地丘陵種植,陝西開發出來,至少能養活五千萬人口不是問題。
明末人口最多兩億。陝西一省能解決四分之一的話,沒遇到太多自然災害的南方幾省,絕對能解決剩下的四分之三。
另外,打地主圍子最大的一點好處是,朝廷不會認為鄉間饑民破了幾個地主圍子就是造反了。
造反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破城殺官,哪個地方官也不希望自己任上有造反的,對地方官而言這是抹不掉的政治汙點——你還想不想繼續加加擔子為人民服務了。
所以說,隻要和陳克一樣,不去占領縣城隻在鄉間打地主分田地搞工業化搞農田水利,就不會遇到朝廷大軍來圍剿。
至於那些和地主圍子有血緣關係的官員,也沒那個能力調動邊軍或者在朝廷造勢派大軍圍剿——開玩笑,大軍出征從開播費到清理欠餉等規矩,銀子水一樣的流出去,無非是幾個鄉間活不下去搶大戶的亂民,派大軍圍剿你出錢填補軍費啊。
這支被羅伯特稱為人民軍的隊伍,在羅伯特的刻意控製下,走的不緊不慢,一天按照路程的好走程度,走四十裏或者五十裏。剩下的時間,都在訓練軍紀背軍規,以及背軍規的同時識字。
一千多人民軍初春離開的遵化,到了陝北已經是初夏。夏初的陝北在小冰河時期並不算熱,甚至早晚還有寒意。想想小冰河時期廣東海南都有降雪紀錄,也就不算奇怪了。
這期間,羅伯特在遵化生意做得越來越大,甚至有京師來的商人來這裏購買白麵——畢竟這個機製白麵成色太好了,做出來的大餅、麵條、饅頭都是雪白的。
就算稍貴一些,有錢人家也願意買白麵吃——不然想吃白麵就要不斷的利用人力篩麵粉去除麵粉中的麥麩。最後得到相對白的麵粉,很是費時費力。
奢靡之風,是大明幾百年富足的生活傳承下來的,大明南方杭州揚州等地,家中無擔米之儲的人家仍然有著恥穿素布的風氣。
在遵化,羅伯特買了幾萬畝荒地,招收了數千戶流民,在當地開荒種地。平整的土地就打機井種良種麥子,坡地等按照情況,種植玉米、土豆、白薯,其實這三種作物,明朝已經開始種植了。
隻是因為沒有培育良種加上水土不服,這三種新作物產量並不高,但是好處是這三種作物都抗旱,明朝水田基本都是官紳家族出身的地主老爺的或者勳貴宦官的,就算以前不是以後也會是的,畢竟權力這東西是真的美妙——因此老百姓隻能種旱田或者坡地。
農政全書的作者徐光啟曾經在天津興修水利開發出幾十萬畝水田,後來徐光啟調職,這些水田很快被勳貴官紳們強占了,沒過幾年因為水利設施無人修繕,這些水田又變成了旱田,從旱田又變成了荒地。
這三種新作物此時產量雖然不高,但是它不需要水田就能種,甚至山地坡地種植也無所謂。至於口感,比大米麥子的確是差了點,但也是強過野菜和樹皮吧。
這期間,朝廷最大的事情就是在渾河一役中,白杆兵和戚家軍聯手滅了建奴大部三萬多人——包括努爾哈赤一家和五大臣等,基本都報銷了。
送到北京的真韃人頭就有一萬多個,剩下的韃子人頭,因為200毫米火炮高爆彈爆炸威力太大,都打碎了——總不能學瘋狂的格爾曼斯帕羅一樣,把人頭用膠水粘起來吧,就算真有人有這等絕世手藝,粘一個人頭手工費也不止八十兩白銀了。
驚喜連連的天啟皇帝和一眾內閣大佬在幾次三番確認後,終於在五月底給出了戚家軍和白杆兵的賞格。
首先是一萬多人頭的賞銀,不就一百萬兩銀子嗎,賞下去。天啟皇帝可不是崇禎,沒那麽窮——實際上崇禎剛上台那幾年也是用哥哥天啟留下的內帑撐著的。
然後是各位有功人員的封賞,秦良玉封忠貞侯、一步到位。
秦邦屏封忠勇伯,四川總兵。
戚金封滅奴伯,遼東總兵。
周敦吉一個遊擊,也被破格提拔為遼東副將,直接越過了參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