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內,自從傳出哥舒翰率大軍進攻吐蕃,因為李林甫案壓抑了幾個月的長安城頓時沸騰了起來,一時間,各種各樣的消息滿天飛,讓人不好辨知真假。


    但是唯一能確定的是,大唐對吐蕃再次用兵了,自從大唐軍隊柱石王忠嗣死後,大唐已經很久沒有正式對吐蕃開戰了,導致吐蕃屢屢犯邊,邊境的民眾苦不堪言。


    而有識之士一直在上書,希望大唐能夠對吐蕃開戰,收複被吐蕃侵占的領土,可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回複,沒想到這一次突然大唐就被吐蕃開戰了。


    然而,更勁爆的消息隨後從宮中傳出,此次大唐對吐蕃用兵,不僅僅是哥舒翰一路節度使的事情,而是集結了安西,河西,隴右三個節度使同時出兵征戰吐蕃。


    這一消息傳出並得到確認後,整個長安城瞬間再次沸騰了起來,畢竟自認天下中心的大唐,一直被認為是蠻夷的吐蕃所襲擾而沒有回應,這讓人高傲的唐人無法接受。


    甚至民間還傳出了一些不好的言論,說是李隆基老了沒有了曾經的銳氣,隻顧著自己安逸享樂驕奢淫逸,不管邊境民眾的死活。


    而當前,因為李林甫案件的牽扯,很多人都認為事態還將擴大的時候,坐在深宮之中的李隆基再一次展現出了雄主之姿,真正讓天下人認識到了什麽叫做雷厲風行。


    不動則已,動則全力出擊,畢竟三路節度使同時征戰吐蕃,這簡直就是朝著滅國而去,畢竟以前對吐蕃開戰也僅僅是一路節度使,就足以讓吐蕃全力應對。


    而這一次,直接就是三路節度使同時出擊,不得不讓人聯想翩翩,畢竟,當大唐開動起戰爭機器的時候,周邊的任何國家絕對要抖三抖,生怕大唐的軍隊順手把自己給滅了。


    而此刻,最為著急的則是駐紮在大唐長安城裏的吐蕃使者,之前還看著大唐朝廷因為李林甫的死而產生動蕩,還在沾沾自喜。


    認為唐人,隻會窩裏鬥不顧大局的吐蕃使者,當聽到大唐三路節度使同時出兵征戰吐蕃的時候,瞬間嚇得亡魂大冒。


    由於長時間駐紮在大唐帝國的中心長安城,親眼見識了大唐的繁華以及強大,雖然平時嫉妒超過了羨慕,但是也深刻的見識到了大唐的強大,天下的中心可不是說說而已。


    正是因為見識了大唐的強大,平時吐蕃時不時的犯邊或者掠奪,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引起大唐全力反擊,雖然占了不少的好處,也導致了吐蕃軍中一些將領認為大唐也不過如此。


    而駐紮在大唐長安城的吐蕃使者,則是一直寫信告訴他們的讚普,要警惕大唐的反撲,占點便宜就可以了,千萬不要真的惹怒了大唐,不然招來的絕對是滅國之災。


    雖然平時仗著李隆基不理朝政事務安逸享樂的時機,吐蕃軍隊時不時的占一點便宜還可以,但是真的把大唐這頭猛虎給招惹毛了,那絕對是夠吐蕃喝一壺的。


    而這一次,從皇宮內傳出來消息,說是三路節度使同時征戰吐蕃,立馬讓吐蕃使者慌了神,立馬想要進宮求見李隆基,然而,遞上去的外交照會紛紛石沉大海,沒有一點消息反饋回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眼見情況越來越危急,吐蕃使者不得不親自前往皇宮門外求見李隆基,結果結果剛到宮門口,就被禦林軍給攔住了。


    見此情況吐蕃使者心急如焚,在宮門外大聲叫嚷著一定要麵見聖上。而守衛們不為所動,隻說沒有接到召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闖宮門,否則立殺無赦。


    麵對強硬的禦林軍,吐蕃使者無奈隻能跪在宮門前苦苦哀求,這時一位大臣路過,看到吐蕃使者這般狼狽模樣,心中暗笑,沒想到對方也有今天。


    以前,這位吐蕃使者可是趾高氣昂,甚至在一些場合大放厥詞,絲毫不把大唐放在眼裏,在很多場合他都要宣揚吐蕃如何的強大,沒想到當大唐認真起來,對方也隻是紙老虎而已。


    吐蕃使者趕忙拉住大臣的衣角,求他幫忙通傳,還許諾事後必有重謝。而大臣輕蔑地看了他一眼說道:“昔日你們吐蕃屢屢犯我大唐邊境之時,可曾想到今日?”說完便甩袖而去,絲毫不理會徒步使者的苦苦哀求。


    就這樣,吐蕃使者在宮門外徘徊了三天,見到進宮或者出宮的大臣,不管有用沒用,都上前苦苦哀求一番,並許諾下各種利益,但是都無濟於事。


    甚至有的人見到吐蕃使者,就像見到瘟神一般都遠遠的躲開,絲毫不給對方糾纏的機會,就怕跟對方牽扯上後,會給自己招來禍事一般。


    正在吐蕃使者陷入絕望之際,突然聽到皇宮裏的一名太監傳來了李隆基的旨意,允許他入宮覲見。


    當聽到消息的那一刻他大喜過望,連忙整衣進入,畢竟隻要見到了李隆基便有一線的希望,隻有說動了李隆基才能夠改變當下的危急局麵。


    吐蕃使者跟在前來傳令的太監身後,向著皇宮內部走去,然而,對方根本就不管吐蕃使者著急的模樣,隻是在前邊慢慢悠悠的領著路,仿佛散步一般,不急不緩向前走著。


    此刻已經著急上火的吐蕃使者,不得不快速走上跟前,對著平時自己根本看不上的太監宦官,賠著笑臉邊說邊從袖子裏遞給對方一袋足夠分量的銀子。


    “公公,勞煩您快些帶路,小的這事兒真是十萬火急呀。”太監斜睨了一眼銀子,以前貪財的太監此刻臉上卻露出了一臉的嚴肅,隨即連忙退後兩步,拉開了與吐蕃使者的距離。


    這才緩緩的說道:“使者,這是幹什麽?咱家隻是奉皇上之命,前來帶吐蕃使者覲見皇上,你可不要害了咱家。”


    說完後也不理會吐蕃使者五彩斑斕的表情,再一次轉身悠哉悠哉的向前走著,仿佛剛才的事情沒有發生一般。


    吐蕃使者見狀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將心中的不快壓下,畢竟自己此刻還沒時間跟這位太監計較,便隻好跟著太監七拐八繞,慢悠悠的前進著,終於來到了李隆基所在的宮殿外。


    他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冠,正要進去,卻被太監伸手攔住。“陛下正在處理要事,你且在此等候傳喚。”吐蕃使者心中焦急萬分,卻也隻能站在那裏幹等著。


    過了半晌,裏麵傳來傳喚聲。吐蕃使者終於急忙進殿,隻見李隆基高坐龍椅之上,雖然年齡已大,但是此刻卻顯露出了足夠的威嚴。


    吐蕃使者再也沒有了之前在各種場合的趾高氣昂,立馬不顧形象的跪下磕頭,口中高呼萬歲。


    李隆基緩緩開口道:“汝等來我大唐多年,享我大唐恩澤,而爾等的軍隊卻屢屢犯我邊境,今朕興兵,爾等作何感想?”李隆基的聲音沉穩有力,在大殿中回蕩。


    吐蕃使者額頭冷汗直冒,顫抖著說:“陛下聖明,此前皆是吐蕃國內激進之人所為,與臣等無關呐。陛下若肯罷兵,吐蕃願歲歲朝貢,獻上諸多奇珍異寶。”


    李隆基冷笑一聲:“哼,如今才知求饒,早為何去了?朕之百姓受爾等欺淩許久,這筆賬豈能輕易作罷?”


    吐蕃使者一聽,心裏涼了半截,但仍不死心:“陛下,三路大軍齊發,雖可重創吐蕃,但必然也會損兵折將,若是此時收手,於兩國皆有利啊。”


    李隆基目光如炬:“朕意已決,如果想讓我大唐撤兵,吐蕃需歸還所占之地,並且割地千裏,另賠銀百萬兩,世代向我大唐稱臣,如此方可止戰。”


    吐蕃使者麵露難色:“陛下,這……數額太過巨大,而且陛下的要求,臣難以應承。”


    李隆基拍案而起:“那便不必多言,朕之大軍不日即將踏平吐蕃,既然你不能做主,那我大唐便自己去取回屬於我大唐自己的東西。”吐蕃使者癱倒在地,深知吐蕃已麵臨滅頂之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滇草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滇草烏並收藏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