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禦史逼宮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隆基回到後宮後,怒不可恕,此刻的李隆基猶如一頭暴怒的獅子他來回踱步,心中滿是對那名禦史的憤怒。
之前李隆基將之前上奏的奏折遠遠的扔出去,已經說明了自己的態度,沒想到今日還有人給自己上眼藥,簡直就是不把自己看在眼裏。
“高力士!”李隆基大喊一聲,高力士急忙前來聽令。“傳朕旨意,給我加派人手徹查這般不知天高地厚的言官,到底是誰在串聯煽動他們做出如此行為,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誰在暗中指使的,稍有異動,即刻稟報。”高力士領命而去。
但李隆基內心的憤怒仍難以平息,他深知大唐盛世下已潛藏危機,難道是自己的寬容,讓這些人以為自己是提不動刀了,還是怎麽回事,既然敢如此羞辱於他。
這時,楊貴妃嫋嫋婷婷而來,看到李隆基盛怒模樣,忙輕聲勸慰。
她輕挽住李隆基的手臂,柔聲道:“陛下莫要氣壞了身子,那禦史不過跳梁小醜,陛下聖明定能掌控全局。”
李隆基看著楊貴妃的如花容顏,心中怒火稍減。然而,他並不想放過這幫隻會空口白話,誤國誤民的朝廷蛀蟲。
但是自太宗皇帝時便立下規矩,言官在朝堂之上可以暢所欲言,不能因為言官的犀利言辭,便治言官的罪。
沒想到這幫人現在竟然得寸進尺,絲毫不把自己放在眼裏,越來越過分,拿著雞毛當令箭。
李雄雖說在討伐葛羅祿時,大開殺戒,但是朝堂的中等眾人根本就沒人在乎,別的不說就這段時間,源源不斷從西域運來的各種金銀財寶,和大量的俘虜便已經證明了一切。
要知道現在南方還有大片大片的無人區,以及大量的沃土需要大量的人手去開發,而李雄從西域運送回來的俘虜以及大量的財物,可以說是大大的緩解了朝廷在這方麵的需求。
可是這些人反而視而不見,隻為自己的那一點利益,而蒙蔽了雙眼,根本就沒有把大唐的發展放在心上。
李隆基心中十分清楚,自己必須出手整治一番,不然在如此下去,大唐必將被這幫蛀蟲搞得民不聊生。
而李雄剛把葛羅祿部落給滅了,為大唐增加了一大塊的領土,正好需要大量的人手去治理,那就把這些人給派到西域李雄的手下,讓他們去西域見識見識。
正在氣頭上的李隆基立刻讓人擬詔“來人擬詔!現大唐西域安西都護府剛剛開辟了大量的疆土,上奏需大量文官去治理地方。
禦史台官員劉培恩表現突出,現在命禦史言官劉培恩即刻到安西都護府報道,任職葛羅祿知府,無召命不得回京。”
此封詔書一出,可以說,立刻震動了長安,也讓眾人明白,這是李隆基開始對禦史台動手了。
眾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有人慶幸這次沒輪到自己,也有人擔心下一個會不會就是自己。
而在長安城的將領們確是鬆了一口氣,如果在外領軍打仗取得了勝利,還要被禦史彈劾,那以後這仗就沒辦法打了。
看樣子這位整天花天酒地的皇帝陛下,還是站在他們這邊的。
而在丞相府內,當李林甫得到消息時,並沒有露出吃驚的神色,反而好似勝券在握一般,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劉培恩接到詔書後大驚失色,他沒想到皇帝會如此對待自己。但君命難違,他隻能收拾行囊準備西行。
他心裏暗暗叫苦,那安西都護府地處偏遠,環境惡劣,而且剛剛平定的葛羅祿地區更是局勢複雜,去那裏任職簡直是九死一生。
然而,李雄得知此事卻笑了起來。他本就不滿這些禦史整天對自己指手畫腳,如今皇帝將他們中的一員送來,正好可以讓其看看自己是如何苦心經營這片土地的。
若是劉培恩識趣,或許還能在這西域幹出一番事業;若還是那般迂腐,哼,這西域可不比京城,自有一套生存法則。
就這樣,劉培恩懷著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途,不知等待他的究竟是什麽命運。
李隆基本以為此事就此結束,結果沒想到卻捅了馬蜂窩,要知道能當禦史言官的,無不是口才犀利,把身後名看的無比重要的人。
那些禦史們聯合起來,每日上朝便開始彈劾李隆基寵信奸佞、荒廢朝政之類。
李隆基起初還不當回事,可日子一長,朝堂之上整日都是這種彈劾之聲,搞得他心煩意亂。
李林甫見狀,趁機向李隆基進言:“陛下,這些禦史抱團鬧事,實乃大不敬之舉。臣以為,應再下一詔,警告於他們。”李隆基略作思考,點頭同意。
詔書再次下達,可禦史們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其中為首者站出來高呼:“陛下此舉乃是堵塞聖聽,我等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陛下不聽諫言,乃是大唐之禍。”
這下李隆基徹底惱怒,欲嚴懲這些禦史。但朝中許多大臣紛紛求情,稱禦史雖言辭過激,但也是忠心為國。
甚至禦史們集體常跪在大明宮外,逼迫李隆基讓其承認其錯誤,甚至放出豪言,如果李隆基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便長跪不起。
李隆基得知自己宮門被圍,再一次被氣的暴跳如雷,李隆基在宮中來回踱步,心中怒火難平。
甚至咆哮道:“讓他們跪,既然不想起來,那就讓他們跪到他們想起來為止。”
這時高力士輕聲說道:“陛下,老奴以為,禦史們固然冒犯龍顏,但畢竟心係大唐江山。
若嚴懲,恐失民心。不如陛下暫避鋒芒,先安撫眾臣之心。”李隆基眉頭緊皺,冷哼一聲道:“朕貴為天子,難道還要向臣子低頭不成?”
高力士趕忙俯身道:“陛下聖明,自是不必低頭。陛下可下旨稱之前詔書措辭不當,並非要堵塞聖聽,隻是希望禦史們進諫也需講究方式。
同時,陛下可承諾廣開言路,如此既給了禦史台階,也彰顯陛下大度。”李隆基沉思良久,覺得此計可行。
於是命高力士擬旨傳達。禦史們聽到旨意後,麵麵相覷,最終為首者歎氣道:“陛下既有此言,我等也不是不知好歹,非要可得寸進尺,隻是希望聖上能夠以此為戒,莫要再行那阻塞聖聽之事。”隨後眾人散去。
之前李隆基將之前上奏的奏折遠遠的扔出去,已經說明了自己的態度,沒想到今日還有人給自己上眼藥,簡直就是不把自己看在眼裏。
“高力士!”李隆基大喊一聲,高力士急忙前來聽令。“傳朕旨意,給我加派人手徹查這般不知天高地厚的言官,到底是誰在串聯煽動他們做出如此行為,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誰在暗中指使的,稍有異動,即刻稟報。”高力士領命而去。
但李隆基內心的憤怒仍難以平息,他深知大唐盛世下已潛藏危機,難道是自己的寬容,讓這些人以為自己是提不動刀了,還是怎麽回事,既然敢如此羞辱於他。
這時,楊貴妃嫋嫋婷婷而來,看到李隆基盛怒模樣,忙輕聲勸慰。
她輕挽住李隆基的手臂,柔聲道:“陛下莫要氣壞了身子,那禦史不過跳梁小醜,陛下聖明定能掌控全局。”
李隆基看著楊貴妃的如花容顏,心中怒火稍減。然而,他並不想放過這幫隻會空口白話,誤國誤民的朝廷蛀蟲。
但是自太宗皇帝時便立下規矩,言官在朝堂之上可以暢所欲言,不能因為言官的犀利言辭,便治言官的罪。
沒想到這幫人現在竟然得寸進尺,絲毫不把自己放在眼裏,越來越過分,拿著雞毛當令箭。
李雄雖說在討伐葛羅祿時,大開殺戒,但是朝堂的中等眾人根本就沒人在乎,別的不說就這段時間,源源不斷從西域運來的各種金銀財寶,和大量的俘虜便已經證明了一切。
要知道現在南方還有大片大片的無人區,以及大量的沃土需要大量的人手去開發,而李雄從西域運送回來的俘虜以及大量的財物,可以說是大大的緩解了朝廷在這方麵的需求。
可是這些人反而視而不見,隻為自己的那一點利益,而蒙蔽了雙眼,根本就沒有把大唐的發展放在心上。
李隆基心中十分清楚,自己必須出手整治一番,不然在如此下去,大唐必將被這幫蛀蟲搞得民不聊生。
而李雄剛把葛羅祿部落給滅了,為大唐增加了一大塊的領土,正好需要大量的人手去治理,那就把這些人給派到西域李雄的手下,讓他們去西域見識見識。
正在氣頭上的李隆基立刻讓人擬詔“來人擬詔!現大唐西域安西都護府剛剛開辟了大量的疆土,上奏需大量文官去治理地方。
禦史台官員劉培恩表現突出,現在命禦史言官劉培恩即刻到安西都護府報道,任職葛羅祿知府,無召命不得回京。”
此封詔書一出,可以說,立刻震動了長安,也讓眾人明白,這是李隆基開始對禦史台動手了。
眾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有人慶幸這次沒輪到自己,也有人擔心下一個會不會就是自己。
而在長安城的將領們確是鬆了一口氣,如果在外領軍打仗取得了勝利,還要被禦史彈劾,那以後這仗就沒辦法打了。
看樣子這位整天花天酒地的皇帝陛下,還是站在他們這邊的。
而在丞相府內,當李林甫得到消息時,並沒有露出吃驚的神色,反而好似勝券在握一般,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劉培恩接到詔書後大驚失色,他沒想到皇帝會如此對待自己。但君命難違,他隻能收拾行囊準備西行。
他心裏暗暗叫苦,那安西都護府地處偏遠,環境惡劣,而且剛剛平定的葛羅祿地區更是局勢複雜,去那裏任職簡直是九死一生。
然而,李雄得知此事卻笑了起來。他本就不滿這些禦史整天對自己指手畫腳,如今皇帝將他們中的一員送來,正好可以讓其看看自己是如何苦心經營這片土地的。
若是劉培恩識趣,或許還能在這西域幹出一番事業;若還是那般迂腐,哼,這西域可不比京城,自有一套生存法則。
就這樣,劉培恩懷著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途,不知等待他的究竟是什麽命運。
李隆基本以為此事就此結束,結果沒想到卻捅了馬蜂窩,要知道能當禦史言官的,無不是口才犀利,把身後名看的無比重要的人。
那些禦史們聯合起來,每日上朝便開始彈劾李隆基寵信奸佞、荒廢朝政之類。
李隆基起初還不當回事,可日子一長,朝堂之上整日都是這種彈劾之聲,搞得他心煩意亂。
李林甫見狀,趁機向李隆基進言:“陛下,這些禦史抱團鬧事,實乃大不敬之舉。臣以為,應再下一詔,警告於他們。”李隆基略作思考,點頭同意。
詔書再次下達,可禦史們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其中為首者站出來高呼:“陛下此舉乃是堵塞聖聽,我等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陛下不聽諫言,乃是大唐之禍。”
這下李隆基徹底惱怒,欲嚴懲這些禦史。但朝中許多大臣紛紛求情,稱禦史雖言辭過激,但也是忠心為國。
甚至禦史們集體常跪在大明宮外,逼迫李隆基讓其承認其錯誤,甚至放出豪言,如果李隆基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便長跪不起。
李隆基得知自己宮門被圍,再一次被氣的暴跳如雷,李隆基在宮中來回踱步,心中怒火難平。
甚至咆哮道:“讓他們跪,既然不想起來,那就讓他們跪到他們想起來為止。”
這時高力士輕聲說道:“陛下,老奴以為,禦史們固然冒犯龍顏,但畢竟心係大唐江山。
若嚴懲,恐失民心。不如陛下暫避鋒芒,先安撫眾臣之心。”李隆基眉頭緊皺,冷哼一聲道:“朕貴為天子,難道還要向臣子低頭不成?”
高力士趕忙俯身道:“陛下聖明,自是不必低頭。陛下可下旨稱之前詔書措辭不當,並非要堵塞聖聽,隻是希望禦史們進諫也需講究方式。
同時,陛下可承諾廣開言路,如此既給了禦史台階,也彰顯陛下大度。”李隆基沉思良久,覺得此計可行。
於是命高力士擬旨傳達。禦史們聽到旨意後,麵麵相覷,最終為首者歎氣道:“陛下既有此言,我等也不是不知好歹,非要可得寸進尺,隻是希望聖上能夠以此為戒,莫要再行那阻塞聖聽之事。”隨後眾人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