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求情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各反抗首領頑固分子和漏網之魚清理完畢,大軍開始逐步撤回碎葉城,留下一座座京觀威懾後人。
李雄甚至命人在葛羅祿與突厥的交界處,尋到了一處陡峭的山崖,刻碑立誌震懾西突厥。
通篇刻碑,殺氣凜然再結合大大小小的京觀,讓人不感覺毛骨悚然,讓人明白大唐說到做到,背叛大唐的結果將是無比的沉重。
讓曾經大漢朝的日月所照,皆為漢土,範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再一次的重現,甚至有過有過之而不及。
讓西域的眾族再一次,感受到了漢人不管內部如何征伐,但是骨子裏的威嚴不容挑釁。
不是不報,隻是時候未到,強如葛羅祿,雖有數十萬之眾,但是大唐僅派出一支偏軍,別讓葛羅祿成為了曆史。
雖然整篇石刻沒有一個殺字,但其中的殺意卻直衝雲霄。
“751年大唐號召仆從葛羅祿隨軍參戰,然葛羅祿勾結大食,陣前反水背刺大唐天軍,然而陰謀被識破,雖有損傷,但大唐軍隊艱苦奮戰,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可背叛之事無法容忍,最終,大唐派出安西副節度使李雄,率領大軍掃平葛羅祿,以示懲戒,威懾西域,其中,對於敢於反抗之人就地處決,大軍過後,雞犬不留,後鑄京觀警示眾人。”
隨著大軍離開,石刻的內容,隨著經過此地的遊牧民族和商人傳播,逐漸傳遍西域,這消息也傳入了其他國家的耳中。
吐蕃國主聽聞此事後,心中大驚,原本還蠢蠢欲動,妄圖侵占大唐邊境之地的心思瞬間收斂起來。
他深知大唐如今國力強盛,對待叛徒手段如此狠厲,若是自己有所冒犯,恐怕下場比葛羅祿還要淒慘,雖然自己占據地利之便,但是此可以大唐開戰,且不是明智之舉。
曾經在小勃律之戰中和李雄在藤橋對戰的眾人聽到消息,無不感到慶幸,幸好當時李雄沒有率軍追擊,不然以當時的潰軍,根本就無法抵擋李雄的進攻,必然會成為李雄的刀下之鬼。
其實,眾多西域小國最膽寒的還是突厥,生怕李雄調轉大軍攻向自己,於是,突厥趕忙派遣使者前往長安。
使者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珍奇異獸,一路小心翼翼,誠惶誠恐。
到達長安後,使者畢恭畢敬地求見皇帝李隆基,表示突厥願歲歲朝貢,永為大唐藩屬,絕無半點異心,並且願意派出公主到大堂進行和親以示誠意。
李隆基高坐龍椅之上,微微點頭,收下禮物後,命人好生招待使者。同時傳旨下去,令安西軍暫駐原地,不必再進逼突厥。突厥得到消息,鬆了一大口氣。
而遠在西域的各國聽聞突厥的舉動,更加確信大唐不可侵犯。那些曾有二心的部落紛紛效仿突厥,派使者前往長安,進貢寶物並表達臣服之意。
當大軍回到碎葉城當大軍回到碎葉城,城中百姓夾道歡迎。李雄騎在馬上,望著歡呼的人群,心中明白,如果自己不能在稍後的安史之亂中,盡快結束戰亂,那現在的輝煌都將成為過眼雲煙。
回營之後,李雄開始整頓軍務,總結此戰經驗。他深知,戰爭雖暫時停歇,但邊疆仍需長久穩固。一日,他登上城樓眺望遠方,心想這一片土地皆因大唐強大才得以太平。
就在眾將士滿心歡喜的時候,王衝卻知道此戰中,自己雖然表現突出,但是畢竟兩次違抗李雄的軍令,李雄沒有將他當場拿下,已經是給他爺爺王忠嗣麵子了,接下來必定會被清算。
就算他王家是累士將門,但是戰場抗命這種事情,是所有將領都無法容忍。
果不其然當打大軍歸建,李雄的一隊傳令兵便找了過來。
“王衝校尉何在?將軍讓王衝校尉前往將軍府進行議事,跟我走吧!”
說完後,一隊傳令兵看似傳令,實則押送一般將王衝帶至將軍府。
“將軍王衝校尉帶到。”
“帶進來!”
王衝走入將軍府後,看見眾位將軍都在,李雄則高坐主位,兩側則是依次按職位高低,眾人坐成兩排。
看到王衝進來後,李雄直接開口道:“王衝,你可知罪?”
“末將知罪!”
“好,衛兵何在?拉出去斬了!”
這時候眾人一驚,沒想到李雄剛剛歸建,便直接拿手下校尉開刀,眾人都十分清楚王衝的背景,乃是大唐現任軍方第一人的孫子,沒想到李雄直接不給麵子,開口便是拉出去斬了。
這時候,眾人紛紛反應過來,開口為王衝求情,甚至連李嗣業都開口為王衝求情道:“大人,王衝雖然違抗軍令,但是卻沒有私心,雖說功過不能相抵,但是希望大人看在他初犯的情況上,希望大人能夠從輕發落。
畢竟王充在此戰中,也立下了一些功勞,而且帶兵有方,如果未來能夠好好培養,也是大唐的一員的得力幹將,現在斬了,未免過於可惜,不如讓他戴罪立功,彌補自己的過失。”
李雄聽著眾人的求情,臉上毫無波瀾,隻是靜靜地看著王衝。王衝卻一臉坦然,仿佛早已料到今日結局。
這時,李雄緩緩開口:“王衝,你兩次違抗軍令,本應處死,但本將念你殺敵有功,且年少氣盛,但是畢竟功過不能相抵。
今日本將給你兩條路,一是脫去軍裝,從此遠離軍旅,滾回長安去,繼續做你二世祖,大唐軍隊,不需要你這種擅作主張之人。
二是撤掉你的校尉之職,然後出門領五十軍棍,能扛得過去,那你便繼續留在軍中,如果死在軍棍之下,那也是你的命。
李雄看著眾人,還想開口勸誡,直接開口道:“本將意已決,無需再說。”
說完後,便直接看向王衝,等待他的選擇。
王衝心裏舒了一口氣,一切堅定的說道:“多謝將軍的不殺之恩,王衝願意領受軍棍留在軍中,戴罪立功。
看王衝選擇後,李雄雖然麵無表情但是心裏也算舒了一口氣,甚至高看了王衝一眼,畢竟五十軍棍,可不是那麽好領受的。
王衝就這樣被親衛,押送著下去接受懲罰,而眾人也接著商議如何上報朝廷。
當戰報傳至朝廷後不久後,朝廷傳來旨意,表彰安西軍之功,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封招李嗣業,回長安述職的聖旨也一同抵達。
封賞李雄官升一級,賞賜諸多財物。但他並未因此而懈怠,反而加緊訓練士兵,提升軍隊戰鬥力。
與此同時,那些前來長安表示臣服的部落,開始與大唐展開貿易往來。絲綢之路上商隊絡繹不絕,各種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大唐的繁華景象隨著來往的商旅進一步傳向西方諸國,而李雄所在的碎葉城也成了一個重要的商貿樞紐。
一時間,大唐威名遠揚,萬邦來朝。但在這一片繁榮之下,卻有暗流湧動。李雄在安西軍中威望日盛,引起朝中一些大臣的嫉妒與忌憚。
他們暗中向李隆基進讒言,稱李雄擁兵自重,恐生異心。李隆基雖信任李雄,但眾口鑠金,也不免心生疑慮。
於是,李隆基下密詔一道,宣李雄回長安述職。
李雄甚至命人在葛羅祿與突厥的交界處,尋到了一處陡峭的山崖,刻碑立誌震懾西突厥。
通篇刻碑,殺氣凜然再結合大大小小的京觀,讓人不感覺毛骨悚然,讓人明白大唐說到做到,背叛大唐的結果將是無比的沉重。
讓曾經大漢朝的日月所照,皆為漢土,範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再一次的重現,甚至有過有過之而不及。
讓西域的眾族再一次,感受到了漢人不管內部如何征伐,但是骨子裏的威嚴不容挑釁。
不是不報,隻是時候未到,強如葛羅祿,雖有數十萬之眾,但是大唐僅派出一支偏軍,別讓葛羅祿成為了曆史。
雖然整篇石刻沒有一個殺字,但其中的殺意卻直衝雲霄。
“751年大唐號召仆從葛羅祿隨軍參戰,然葛羅祿勾結大食,陣前反水背刺大唐天軍,然而陰謀被識破,雖有損傷,但大唐軍隊艱苦奮戰,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可背叛之事無法容忍,最終,大唐派出安西副節度使李雄,率領大軍掃平葛羅祿,以示懲戒,威懾西域,其中,對於敢於反抗之人就地處決,大軍過後,雞犬不留,後鑄京觀警示眾人。”
隨著大軍離開,石刻的內容,隨著經過此地的遊牧民族和商人傳播,逐漸傳遍西域,這消息也傳入了其他國家的耳中。
吐蕃國主聽聞此事後,心中大驚,原本還蠢蠢欲動,妄圖侵占大唐邊境之地的心思瞬間收斂起來。
他深知大唐如今國力強盛,對待叛徒手段如此狠厲,若是自己有所冒犯,恐怕下場比葛羅祿還要淒慘,雖然自己占據地利之便,但是此可以大唐開戰,且不是明智之舉。
曾經在小勃律之戰中和李雄在藤橋對戰的眾人聽到消息,無不感到慶幸,幸好當時李雄沒有率軍追擊,不然以當時的潰軍,根本就無法抵擋李雄的進攻,必然會成為李雄的刀下之鬼。
其實,眾多西域小國最膽寒的還是突厥,生怕李雄調轉大軍攻向自己,於是,突厥趕忙派遣使者前往長安。
使者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珍奇異獸,一路小心翼翼,誠惶誠恐。
到達長安後,使者畢恭畢敬地求見皇帝李隆基,表示突厥願歲歲朝貢,永為大唐藩屬,絕無半點異心,並且願意派出公主到大堂進行和親以示誠意。
李隆基高坐龍椅之上,微微點頭,收下禮物後,命人好生招待使者。同時傳旨下去,令安西軍暫駐原地,不必再進逼突厥。突厥得到消息,鬆了一大口氣。
而遠在西域的各國聽聞突厥的舉動,更加確信大唐不可侵犯。那些曾有二心的部落紛紛效仿突厥,派使者前往長安,進貢寶物並表達臣服之意。
當大軍回到碎葉城當大軍回到碎葉城,城中百姓夾道歡迎。李雄騎在馬上,望著歡呼的人群,心中明白,如果自己不能在稍後的安史之亂中,盡快結束戰亂,那現在的輝煌都將成為過眼雲煙。
回營之後,李雄開始整頓軍務,總結此戰經驗。他深知,戰爭雖暫時停歇,但邊疆仍需長久穩固。一日,他登上城樓眺望遠方,心想這一片土地皆因大唐強大才得以太平。
就在眾將士滿心歡喜的時候,王衝卻知道此戰中,自己雖然表現突出,但是畢竟兩次違抗李雄的軍令,李雄沒有將他當場拿下,已經是給他爺爺王忠嗣麵子了,接下來必定會被清算。
就算他王家是累士將門,但是戰場抗命這種事情,是所有將領都無法容忍。
果不其然當打大軍歸建,李雄的一隊傳令兵便找了過來。
“王衝校尉何在?將軍讓王衝校尉前往將軍府進行議事,跟我走吧!”
說完後,一隊傳令兵看似傳令,實則押送一般將王衝帶至將軍府。
“將軍王衝校尉帶到。”
“帶進來!”
王衝走入將軍府後,看見眾位將軍都在,李雄則高坐主位,兩側則是依次按職位高低,眾人坐成兩排。
看到王衝進來後,李雄直接開口道:“王衝,你可知罪?”
“末將知罪!”
“好,衛兵何在?拉出去斬了!”
這時候眾人一驚,沒想到李雄剛剛歸建,便直接拿手下校尉開刀,眾人都十分清楚王衝的背景,乃是大唐現任軍方第一人的孫子,沒想到李雄直接不給麵子,開口便是拉出去斬了。
這時候,眾人紛紛反應過來,開口為王衝求情,甚至連李嗣業都開口為王衝求情道:“大人,王衝雖然違抗軍令,但是卻沒有私心,雖說功過不能相抵,但是希望大人看在他初犯的情況上,希望大人能夠從輕發落。
畢竟王充在此戰中,也立下了一些功勞,而且帶兵有方,如果未來能夠好好培養,也是大唐的一員的得力幹將,現在斬了,未免過於可惜,不如讓他戴罪立功,彌補自己的過失。”
李雄聽著眾人的求情,臉上毫無波瀾,隻是靜靜地看著王衝。王衝卻一臉坦然,仿佛早已料到今日結局。
這時,李雄緩緩開口:“王衝,你兩次違抗軍令,本應處死,但本將念你殺敵有功,且年少氣盛,但是畢竟功過不能相抵。
今日本將給你兩條路,一是脫去軍裝,從此遠離軍旅,滾回長安去,繼續做你二世祖,大唐軍隊,不需要你這種擅作主張之人。
二是撤掉你的校尉之職,然後出門領五十軍棍,能扛得過去,那你便繼續留在軍中,如果死在軍棍之下,那也是你的命。
李雄看著眾人,還想開口勸誡,直接開口道:“本將意已決,無需再說。”
說完後,便直接看向王衝,等待他的選擇。
王衝心裏舒了一口氣,一切堅定的說道:“多謝將軍的不殺之恩,王衝願意領受軍棍留在軍中,戴罪立功。
看王衝選擇後,李雄雖然麵無表情但是心裏也算舒了一口氣,甚至高看了王衝一眼,畢竟五十軍棍,可不是那麽好領受的。
王衝就這樣被親衛,押送著下去接受懲罰,而眾人也接著商議如何上報朝廷。
當戰報傳至朝廷後不久後,朝廷傳來旨意,表彰安西軍之功,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封招李嗣業,回長安述職的聖旨也一同抵達。
封賞李雄官升一級,賞賜諸多財物。但他並未因此而懈怠,反而加緊訓練士兵,提升軍隊戰鬥力。
與此同時,那些前來長安表示臣服的部落,開始與大唐展開貿易往來。絲綢之路上商隊絡繹不絕,各種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大唐的繁華景象隨著來往的商旅進一步傳向西方諸國,而李雄所在的碎葉城也成了一個重要的商貿樞紐。
一時間,大唐威名遠揚,萬邦來朝。但在這一片繁榮之下,卻有暗流湧動。李雄在安西軍中威望日盛,引起朝中一些大臣的嫉妒與忌憚。
他們暗中向李隆基進讒言,稱李雄擁兵自重,恐生異心。李隆基雖信任李雄,但眾口鑠金,也不免心生疑慮。
於是,李隆基下密詔一道,宣李雄回長安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