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又與陳宮寒暄了一陣,便離開了他的府邸。


    劉備並沒有在陳宮麵前表明自己的態度,更沒提陳珪讓他送信的事。


    當然了,陳宮也沒有闡述自己的觀點。


    劉備知道陳宮城府極深,所以也沒有刨根問底。


    然而通過言語之間,劉備卻看出了陳宮的意思。


    他是希望呂布不戰而降,這樣對大部分人是有利的,對陳宮本人也更為有利。


    既然如此,再提策反楊奉、韓暹的事,便會讓陳宮產生反感,並會插手阻止這件事。


    所以劉備本打算說的重點,隻好在陳宮麵前隻字不提。


    一時之間,劉備感到甚是茫然無助。


    看來沒有人能幫他了,隻恨自己一時衝動,當初答應了陳珪去送信。


    陳宮的話,讓劉備越發感到恐懼。


    策反楊奉、韓暹這件事,劉備當時想的太簡單了。


    就算楊奉與韓暹真的能背叛袁術,投靠呂布,全部兵力加起來,也與袁術的兵力相差甚遠,根本無法與之對抗。


    如果劉備是楊奉的話,也不會幹出棄明投暗、自尋死路的事情來。


    楊奉、韓暹既然都是大將,又豈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可一旦策反計劃失敗,呂布就更無心戀戰了。


    陳宮力主投降,呂布又最聽他的話,不戰而降幾乎勢在必行。


    曹操秘密交給劉備的任務沒完成,倒不是什麽天大的事情。


    大不了曹操對劉備的印象打幾分折扣,但卻不會把劉備怎麽樣。


    但如果袁術一旦拿下徐州,對劉備來說,必將是一場滅頂之災。


    袁術有可能會殺了呂布,再換別人擔任徐州牧。


    也有可能繼續讓呂布統領徐州,但要對袁術惟命是從。


    劉備昔日討好許昌朝廷,早就與袁術結下了梁子。


    袁術控製整個徐州之後,又豈能容得下劉備?


    劉備要想活命的話,隻能是一旦聽說呂布正式投降,就刻不容緩地逃往許昌投奔曹操。


    可如此一來,就與劉備的夢想漸行漸遠了。


    他在徐州忍辱負重了這麽多年,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得到徐州和貂蟬。


    如果劉備離開了徐州,隻怕是這輩子也很難再見到貂蟬了。


    曹操攻打徐州不但勝負難料,就連打不打、什麽時候打都是未知之數。


    劉備越想越不甘心,他不想就這樣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哪怕隻有一絲希望,他也要試上一試。


    現在看來,陳宮是指望不上了,呂布更是別提。


    陳珪雖然是跟劉備一夥,希望呂布能早日覆滅,但他卻交給了劉備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現在劉備唯一能指望的人,也隻有他自己了。


    但陳珪寫的這封信,劉備卻不想自己去送。


    他覺得九死一生的事,應該找別人去做。


    隻要能找出個人來,滿足陳珪說的那些條件就行了。


    首先,那人要有分量,讓楊奉、韓暹能夠認可。


    其次,那人是劉備信得過的人,對劉備足夠忠心。


    可別去了之後,沒策反成楊奉他們,最後反而還投敵了。


    再次,那人要有勇有謀,既能將生死置之度外,又會隨機應變、臨危不亂。


    劉備根據這些條件,開始在腦海之中,對自己身邊的人逐一篩選起來。


    趙雲頭腦冷靜、處事沉穩,無論武藝,還是帶兵,都是天下間數一數二的水平。


    但趙雲一直沒機會在世人麵前嶄露頭角,所以迄今為止,他仍然是個無名之輩。


    別說是楊奉、韓暹,就連袁術、呂布都不曾注意到他。


    而且此時他因兄長去世而回家奔喪,並不在劉備身邊。


    所以派趙雲去送信的話,顯然不合適。


    糜竺頭腦靈活、思維敏捷,陶謙去世之後,他便死心塌地地追隨了劉備。


    當年呂布竊取了徐州,俘獲了劉備的妻兒。


    在劉備人生最低穀的時候,糜竺始終不離不棄。


    他不但時常在劉備身邊鼓勵安慰,還把親妹妹糜夫人許配給了劉備。


    若論忠心,劉備的這個內兄絕對沒得說,他身邊的這些人無出其右。


    論分量的話,糜竺出身於徐州當地的士族大戶。


    在糜竺出仕之前,是個腰纏萬貫、富甲一方的商人,也算是響當當的人物。


    但糜竺的名氣,隻限於徐州本地人知道。


    恐怕出了徐州,很少有人聽說過他的名字。


    內兄對劉備恩重如山,劉備也實在不忍心讓他去冒險。


    孫乾是經學大師鄭玄的門下高足,經恩師舉薦而踏入仕途,在徐州擔任文職工作。


    他胸有溝壑、腹有良謀,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天下士人的眼裏,鄭玄是泰山北鬥級的人物,很少有人能入他的法眼。


    所以鄭玄舉薦的人,絕對是有真才實學的,也足以令文化界的人們刮目相看。


    如果派孫乾去送信,憑他的智謀和應變能力,完全可以周旋於兩個黃巾匹夫之間。


    隻是萬一有個什麽閃失,該如何向鄭玄他老人家交代?


    今後誰還敢再給劉備當謀士?


    誰還會再向劉備輸送人才?


    還有一點很重要,鄭玄與陳珪頗有交情。


    如果日後真的深究起來,陳珪一定會跟鄭玄實話實說。


    本來劉備當麵答應了去送信,就因為他貪生怕死,才讓孫乾當了替死鬼。


    劉備現在身邊最缺的就是謀士,就隻有孫乾一人。


    所以劉備覺得,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派孫乾去送信都不合適。


    簡雍與劉備是同鄉,二人相識多年,亦兄亦友、相得甚歡。


    簡雍能言善辯、巧舌如簧,很少有人能說得過他。


    如果楊奉、韓暹能認可簡雍,憑他出眾的口才,很可能會說服他們。


    關鍵問題是,楊奉、韓暹能不能給他說話的機會。


    俗話說: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當兵的沒什麽文化,更沒什麽耐心去聽文化人磨嘰。


    他們一遇到不認識的人,先看是什麽來頭,再看順不順眼。


    當兵的從內心當中,是非常排斥說起話來滔滔不絕、頭頭是道的人的,所以經常管他們叫腐儒。


    由此可見,簡雍也不是合適的人選。


    最後,劉備又想到了關羽和張飛。


    這兩個人鞍前馬後地追隨劉備多年,他們食則同器、寢則同席。


    雖不是親兄弟,卻比親兄弟還要親許多。


    劉備早就把他們二人視為了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


    之所以在最後才想到他們,是因為劉備實在不願意自毀羽翼、自斷手足。


    但現在實在是沒別人了,能想到的人全都不合適。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壯士在萬般無奈之下,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寧可舍棄自己的手足。


    想到這裏,劉備狠了狠心,開始琢磨起關羽和張飛來。


    張飛忠心耿耿自然沒得說。


    武藝高強、膽識過人,這些都是他的優點。


    但他性烈如火、暴虎馮河,經常打罵兵士。


    如果他遇見了楊奉、韓暹那般粗人,隻怕是兩句話沒說上來就大打出手了。


    想到張飛平日裏一貫的作風,劉備不禁苦笑著搖了搖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