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為官之道,講究一個剛柔並濟、恩威並施。
曹操向皇帝劉協和漢朝老臣示完了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權利。
接下來,他覺得應該對大家施恩了。
袁紹是曹操考慮的第一個人選。
昔日十八路諸侯的盟主,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又在北方的戰場上捷報頻傳,大有吞並公孫瓚之勢,這樣的人物曹操哪敢怠慢。
呂布占領兗州的時候,袁紹也曾經出兵幫過他。
所以於公於私,曹操都要先向這個炙手可熱的老大哥示好。
當時劉協要封曹操做朝廷大將軍,曹操不接受當然也有更深層的考慮。
論手中的兵馬、錢糧、地盤、人才,曹操都遠遠不及袁紹。
如果曹操做了朝廷大將軍,位居袁紹之上,袁紹豈能善罷甘休?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曹操目前遠不如袁紹,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但曹操覺得,也絕不能封袁紹為大將軍,如果讓他統領天下兵馬的話,必將後患無窮。
思來想去,曹操認為還是封袁紹為太尉比較穩妥。
一方麵,太尉位列三公,與曹操平起平坐。
另一方麵,大將軍一職表麵上虛位以待,實際上則是曹操的位置。
拿定主意之後,曹操便以皇帝的名義,任命袁紹為太尉,加封鄴侯。
沒想到袁紹不但毫不感恩,還向曹操提出了一個十分苛刻的條件——把國都遷到鄄城。
鄄城雖然也是曹操的地盤,卻地處兗州與冀州交界,離袁紹的首府鄴城僅有一箭之地。
而且那裏是曹操的軍事薄弱地帶,一旦發生戰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袁紹提出這個條件,擺明了是想跟曹操搶天子。
曹操當然不能同意。
本來是一番好心,想討好一下自己的盟友,結果袁紹不但不識抬舉,反而得寸進尺。
不管怎麽說,曹操現在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他決定給袁紹點兒顏色看看。
自從把天子接到了許昌,曹操無論自己想幹什麽事,都以皇帝的名義,把假傳聖旨發揮到了極致。
這次也不例外,他又以皇帝的名義,下詔書責備袁紹,說他擁兵自重、結黨營私、大逆不道、圖謀不軌等等。
連曹操自己寫完了,看著都想樂。
袁紹接到皇帝的詔書,也不知道到底真是皇帝的意思,還是曹操的意思,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與此同時,袁術又不樂意了。
他聽說朝廷給袁紹加官進爵,而沒有自己的份,整天罵皇上有眼無珠、親讒遠忠。
在袁術心中,袁紹隻不過是袁家的小妾所生,後來又過繼給了別人。
他才是正統血脈,是袁家的嫡子嫡孫。
皇上竟然本末倒置,實在是昏庸無道,倒不如自己取而代之。
曹操故意不加封袁術,實際也是為了討好袁紹。
昔日十八路諸侯四分五裂,袁紹對曹操還是很不錯的,後來又把他和劉表拉攏到其麾下。
袁術與公孫瓚、孫堅、陶謙一派,與袁紹勢同水火。
如果加封袁紹而故意冷落袁術,袁紹心裏應該感到滿意。
結果他卻完全不識好歹,反倒把曹操當成了敵人。
劉備這段時間也沒閑著。
他看到曹操如日中天、勢頭正盛,便寫信恭賀曹操,還在信中承諾願為其所用。
曹操挾天子遷都許昌後,有實力的諸侯都不承認他的合法地位,唯獨劉備向他俯首稱臣。
曹操心裏總算得到了一絲安慰,立刻以天子的名義拜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
劉備討好曹操,其實也是迫不得已。
不久之前袁術發兵征討他,他本來人馬就不多,又沒什麽作戰經驗,哪裏打得過袁術,很快就被打得節節敗退。
袁術又秘密通知呂布,說劉備率軍出征,下邳守衛空虛,城中張飛與曹豹正在內鬥。
呂布便率軍打下了下邳,並俘獲了劉備的妻妾兒女。
劉備被袁術打得大敗,無奈隻好回徐州向呂布乞和。
呂布一方麵念在劉備昔日收留他的情分上,一方麵怕袁術再發兵徐州攻打自己,便同意了劉備的請求。
呂布讓劉備駐守小沛,擔任豫州刺史,自領徐州牧。
徐州發生了這樣一番變故,曹操隻感到力不從心、鞭長莫及。
如果發兵去幫劉備,呂布和袁術就會聯合發兵對抗。
自己本來就與袁紹鬧得十分不愉快,貿然出兵徐州的話,再被袁紹端了老巢搶走皇帝,可就得不償失了。
於是曹操也隻能選擇裝聾作啞、置之不理。
各路諸侯該封賞的都封賞完了,接下來曹操又開始招賢納士。
曹操手下有個叫戲誌才的謀士,他一直都很賞識,卻在不久前病逝了。
曹操此時也急需一個得力的助手。
這一日,荀彧把一個叫郭嘉的人帶到了曹操身邊。
曹操打眼一看,不由心涼了半截。
此人不過二十幾歲,一副少不更事、弱不禁風的樣子,又怎可堪當大任?
出於禮貌,曹操還是拿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問道:“先生此前在哪裏高就啊?”
“在下此前在家隱居六載有餘!”郭嘉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哦?為何要隱居呢?”曹操眉頭微皺著問道。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曹操聽了之後感到很有趣,笑著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我這裏不是危邦亂邦,而我曹某人也是有道之人,所以你才入世效力了?”
“回司空大人,正是!在下隱居之前,曾在袁紹麾下待過一段時間,他也對我禮遇有加,可後來在下還是毅然決然地離他而去了。”
郭嘉開始把話題引到曹操愛聽的地方。
“嗬嗬嗬,袁紹!昔日十八路諸侯盟主,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如今他又兵強馬壯、糧多地廣,眼看著就要坐擁並、冀、青、幽四州,成為天下間第一號霸主。這樣的一位大英雄,又對你不錯,你竟然還離他而去了?”
曹操雖然嘴上說著袁紹的諸多優勢,心中卻十分不服。
“司空大人有所不知!袁紹表麵上看著很強大,實則外寬而內忌、少謀而多疑。他之所以暫時成為各路諸侯中首屈一指的人物,隻是因為他還沒碰到過真正強大的對手。”
郭嘉口中真正強大的對手,明顯指的是曹操。
曹操手下能說出這番話的人很多,坐而論道在他眼中不算什麽本事。
但荀彧推薦的人,怎麽也得給個麵子,於是他笑著道:“荀令君力薦的人,必有真才實學,今後就留下來輔佐我吧!”
曹操對眼前這個稚嫩的年輕人充滿了不信任,卻沒想到正是此人,在他日後斬呂布、降張繡、滅袁紹、平烏桓的過程當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曹操向皇帝劉協和漢朝老臣示完了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權利。
接下來,他覺得應該對大家施恩了。
袁紹是曹操考慮的第一個人選。
昔日十八路諸侯的盟主,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又在北方的戰場上捷報頻傳,大有吞並公孫瓚之勢,這樣的人物曹操哪敢怠慢。
呂布占領兗州的時候,袁紹也曾經出兵幫過他。
所以於公於私,曹操都要先向這個炙手可熱的老大哥示好。
當時劉協要封曹操做朝廷大將軍,曹操不接受當然也有更深層的考慮。
論手中的兵馬、錢糧、地盤、人才,曹操都遠遠不及袁紹。
如果曹操做了朝廷大將軍,位居袁紹之上,袁紹豈能善罷甘休?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曹操目前遠不如袁紹,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但曹操覺得,也絕不能封袁紹為大將軍,如果讓他統領天下兵馬的話,必將後患無窮。
思來想去,曹操認為還是封袁紹為太尉比較穩妥。
一方麵,太尉位列三公,與曹操平起平坐。
另一方麵,大將軍一職表麵上虛位以待,實際上則是曹操的位置。
拿定主意之後,曹操便以皇帝的名義,任命袁紹為太尉,加封鄴侯。
沒想到袁紹不但毫不感恩,還向曹操提出了一個十分苛刻的條件——把國都遷到鄄城。
鄄城雖然也是曹操的地盤,卻地處兗州與冀州交界,離袁紹的首府鄴城僅有一箭之地。
而且那裏是曹操的軍事薄弱地帶,一旦發生戰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袁紹提出這個條件,擺明了是想跟曹操搶天子。
曹操當然不能同意。
本來是一番好心,想討好一下自己的盟友,結果袁紹不但不識抬舉,反而得寸進尺。
不管怎麽說,曹操現在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他決定給袁紹點兒顏色看看。
自從把天子接到了許昌,曹操無論自己想幹什麽事,都以皇帝的名義,把假傳聖旨發揮到了極致。
這次也不例外,他又以皇帝的名義,下詔書責備袁紹,說他擁兵自重、結黨營私、大逆不道、圖謀不軌等等。
連曹操自己寫完了,看著都想樂。
袁紹接到皇帝的詔書,也不知道到底真是皇帝的意思,還是曹操的意思,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與此同時,袁術又不樂意了。
他聽說朝廷給袁紹加官進爵,而沒有自己的份,整天罵皇上有眼無珠、親讒遠忠。
在袁術心中,袁紹隻不過是袁家的小妾所生,後來又過繼給了別人。
他才是正統血脈,是袁家的嫡子嫡孫。
皇上竟然本末倒置,實在是昏庸無道,倒不如自己取而代之。
曹操故意不加封袁術,實際也是為了討好袁紹。
昔日十八路諸侯四分五裂,袁紹對曹操還是很不錯的,後來又把他和劉表拉攏到其麾下。
袁術與公孫瓚、孫堅、陶謙一派,與袁紹勢同水火。
如果加封袁紹而故意冷落袁術,袁紹心裏應該感到滿意。
結果他卻完全不識好歹,反倒把曹操當成了敵人。
劉備這段時間也沒閑著。
他看到曹操如日中天、勢頭正盛,便寫信恭賀曹操,還在信中承諾願為其所用。
曹操挾天子遷都許昌後,有實力的諸侯都不承認他的合法地位,唯獨劉備向他俯首稱臣。
曹操心裏總算得到了一絲安慰,立刻以天子的名義拜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
劉備討好曹操,其實也是迫不得已。
不久之前袁術發兵征討他,他本來人馬就不多,又沒什麽作戰經驗,哪裏打得過袁術,很快就被打得節節敗退。
袁術又秘密通知呂布,說劉備率軍出征,下邳守衛空虛,城中張飛與曹豹正在內鬥。
呂布便率軍打下了下邳,並俘獲了劉備的妻妾兒女。
劉備被袁術打得大敗,無奈隻好回徐州向呂布乞和。
呂布一方麵念在劉備昔日收留他的情分上,一方麵怕袁術再發兵徐州攻打自己,便同意了劉備的請求。
呂布讓劉備駐守小沛,擔任豫州刺史,自領徐州牧。
徐州發生了這樣一番變故,曹操隻感到力不從心、鞭長莫及。
如果發兵去幫劉備,呂布和袁術就會聯合發兵對抗。
自己本來就與袁紹鬧得十分不愉快,貿然出兵徐州的話,再被袁紹端了老巢搶走皇帝,可就得不償失了。
於是曹操也隻能選擇裝聾作啞、置之不理。
各路諸侯該封賞的都封賞完了,接下來曹操又開始招賢納士。
曹操手下有個叫戲誌才的謀士,他一直都很賞識,卻在不久前病逝了。
曹操此時也急需一個得力的助手。
這一日,荀彧把一個叫郭嘉的人帶到了曹操身邊。
曹操打眼一看,不由心涼了半截。
此人不過二十幾歲,一副少不更事、弱不禁風的樣子,又怎可堪當大任?
出於禮貌,曹操還是拿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問道:“先生此前在哪裏高就啊?”
“在下此前在家隱居六載有餘!”郭嘉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哦?為何要隱居呢?”曹操眉頭微皺著問道。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曹操聽了之後感到很有趣,笑著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我這裏不是危邦亂邦,而我曹某人也是有道之人,所以你才入世效力了?”
“回司空大人,正是!在下隱居之前,曾在袁紹麾下待過一段時間,他也對我禮遇有加,可後來在下還是毅然決然地離他而去了。”
郭嘉開始把話題引到曹操愛聽的地方。
“嗬嗬嗬,袁紹!昔日十八路諸侯盟主,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如今他又兵強馬壯、糧多地廣,眼看著就要坐擁並、冀、青、幽四州,成為天下間第一號霸主。這樣的一位大英雄,又對你不錯,你竟然還離他而去了?”
曹操雖然嘴上說著袁紹的諸多優勢,心中卻十分不服。
“司空大人有所不知!袁紹表麵上看著很強大,實則外寬而內忌、少謀而多疑。他之所以暫時成為各路諸侯中首屈一指的人物,隻是因為他還沒碰到過真正強大的對手。”
郭嘉口中真正強大的對手,明顯指的是曹操。
曹操手下能說出這番話的人很多,坐而論道在他眼中不算什麽本事。
但荀彧推薦的人,怎麽也得給個麵子,於是他笑著道:“荀令君力薦的人,必有真才實學,今後就留下來輔佐我吧!”
曹操對眼前這個稚嫩的年輕人充滿了不信任,卻沒想到正是此人,在他日後斬呂布、降張繡、滅袁紹、平烏桓的過程當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