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安史之亂(三)
震驚!一道金幕通古今! 作者:杉菜阿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刻萬界之中,帝王們基本都用了同一個詞概括李隆基殺封常清和高仙芝的行為:自毀長城。
固守潼關雖然看起來有些慫,但卻是當時最佳的戰略——因為安祿山也沒辦法處理。
金幕給到叛軍,大本營中,安祿山有些愁眉苦臉。
“這兩個慫貨!他媽的,就知道縮在潼關裏不出來,搞得朕在這裏停滯不前!”安祿山痛罵道——沒錯,安祿山現在已經稱帝了。在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陛下,我們還要繼續攻擊嗎?”一旁的將領小心翼翼地問道。
“媽的!還攻擊?攻擊個屁!朕的史思明老弟已經快頂不住了!咱們撤軍吧。”安祿山朝著地下啐了一口,有些不甘地說道。
“報——”就在這時,一個跑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士兵進了安祿山的營帳,氣喘籲籲地說道:
“陛下,有大事相報!”
“講!”
“那監軍邊令城帶著李隆基的手諭,過來把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斬殺了!”
“你說什麽?!消息保真?”安祿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千真萬確,在下親眼看到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兩人的屍體!”
聽罷,安祿山爆發出了一陣大笑:“真是天助我也!李隆基啊李隆基,你真是老糊塗了,做不了皇帝啦!既然如此,那就讓朕來替你做吧!”
“傳令下去,全軍集結,直取潼關!就讓史思明再堅持一會兒吧!”
封常清和高仙芝已死,但潼關絕對不可無人鎮守,李隆基決定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軍20萬,鎮守潼關。
哥舒翰也是個猛人,有詩為證: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胡馬,不敢過臨洮!
哥舒翰雖然已經年邁,但腦子轉的還是很快的,進駐潼關後,他立即加固城防,深溝高壘,閉關固守。
天寶十五年正月,安祿山命兒子安慶緒率兵攻潼關,被哥舒翰擊退。叛軍主力被阻於潼關數月,不能西進。
與此同時,郭子儀和李光弼正在河北暴打史思明,潼關依舊堅固無比,按這個事態發展下去,叛軍必然不攻自破。
“以朕多年的作戰經驗,如果……”李世民的心情又由陰轉晴,興致勃勃地開口。
“咳咳咳咳咳咳!”見狀,長孫無忌和魏征等人連忙一通咳嗽,硬生生把李世民想說的話嗆了回去。
“嘿嘿嘿…”李世民撓撓頭,有些尷尬地笑道:“上次完全是邊令城那個死太監從中作祟!這次難不成他還會梅開二度不成?”
……
郭子儀和李光弼在河北取得的大勝,無疑是一劑十分有效的強心劑,打在了大唐朝堂上。
大家不再像之前那樣沉默寡言,而是積極討論接下來的戰略該如何製定。
當然,跳的最歡的肯定是楊國忠先生。
“陛下,戰事穩中向好,相信安祿山那賊人,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押送至長安啦!郭子儀和李光弼也取得大勝,他們也是臣舉薦的!”楊國忠嘴皮子一張,就開始自賣自誇,底下的大臣紛紛在心裏鄙視了他一萬遍。
奶奶的,你但凡是個人,安祿山的墳頭草都應該兩米了,還好意思在這裏表功?
當然,李隆基先生還是非常高興的,他先是表揚了楊國忠先生為國盡忠的偉大品質,又掏出一份奏疏,問群臣了一個問題:
“崔乾佑在陝郡,跟朕說了 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 的情報,諸位愛卿有何見解?”
聽到這個情報,有些大臣心裏泛起了嘀咕。
很奇怪啊!
事實上,奇怪就對了!因為這個提交情報的崔乾佑,已經投降了安祿山,成為了叛徒。
安祿山見強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將老弱病殘的士卒屯於陝郡,而將精銳部隊隱蔽起來,想誘使哥舒翰棄險出戰。
哥舒翰沒上當,但不代表有人不會上當。
果然,楊國忠先生聽到這個情報後興奮不已,他那可憐的腦容量注定了他是不會分析問題的,他立馬跟李隆基請示,命令哥舒翰帶兵出擊!
哥舒翰接到命令一臉懵逼,他立即上書李隆基,認為:
安祿山久習用兵,今起兵叛亂,不會不作準備,一定是用羸師弱卒來引誘我們,如若進兵,正好中計。況且叛軍勞師遠征,利在速。官軍憑借潼關天險抵擋他們,利在堅守。
且叛軍暴虐無道,失去民心,日漸衰頹,很快就要發生內亂,那時再攻打他便可不戰而擒。
哥舒翰的話有理有據,但楊國忠根本不講理,他懷疑哥舒翰意在謀己,便對李隆基說,哥舒翰按兵不動,會坐失良機。
李隆基輕信了他的讒言,便連續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戰。
畫麵一轉,又是邊令城這個混蛋玩意,他翹著二郎腿,責問哥舒翰道:
“陛下讓你出擊,你為什麽按兵不動?”
哥舒翰哭喪著臉,終於體會到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的難言之隱,他向邊令城解釋,無疑是對牛彈琴。
“出戰吧。”哥舒翰跟手下的將軍們下令。
眾將軍大驚,他們認為此刻出戰,和自投羅網沒什麽區別。
“你們以為老夫不知道嗎?但皇上三番五次的催我出擊,我要是再在潼關待著,下場不會比封常清和高仙芝兩人好多少!”哥舒翰苦笑一聲,和將軍們解釋道。
大家沉默了。
最終,哥舒翰被迫於六月初四領兵出關,初七,便在靈寶西原與崔乾佑部相遇。
崔乾佑預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麵山上,於初八領兵與唐軍決戰。
唐軍以王思禮等率精兵五萬在前,龐忠等率十萬大軍繼後,另派三萬人在黃河北岸高處擊鼓助攻。
兩軍相交,唐軍見叛軍陣勢不整,偃旗欲逃,便長驅直進,窮追不舍。
追著追著,哥舒翰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固守潼關雖然看起來有些慫,但卻是當時最佳的戰略——因為安祿山也沒辦法處理。
金幕給到叛軍,大本營中,安祿山有些愁眉苦臉。
“這兩個慫貨!他媽的,就知道縮在潼關裏不出來,搞得朕在這裏停滯不前!”安祿山痛罵道——沒錯,安祿山現在已經稱帝了。在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陛下,我們還要繼續攻擊嗎?”一旁的將領小心翼翼地問道。
“媽的!還攻擊?攻擊個屁!朕的史思明老弟已經快頂不住了!咱們撤軍吧。”安祿山朝著地下啐了一口,有些不甘地說道。
“報——”就在這時,一個跑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士兵進了安祿山的營帳,氣喘籲籲地說道:
“陛下,有大事相報!”
“講!”
“那監軍邊令城帶著李隆基的手諭,過來把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斬殺了!”
“你說什麽?!消息保真?”安祿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千真萬確,在下親眼看到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兩人的屍體!”
聽罷,安祿山爆發出了一陣大笑:“真是天助我也!李隆基啊李隆基,你真是老糊塗了,做不了皇帝啦!既然如此,那就讓朕來替你做吧!”
“傳令下去,全軍集結,直取潼關!就讓史思明再堅持一會兒吧!”
封常清和高仙芝已死,但潼關絕對不可無人鎮守,李隆基決定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軍20萬,鎮守潼關。
哥舒翰也是個猛人,有詩為證: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胡馬,不敢過臨洮!
哥舒翰雖然已經年邁,但腦子轉的還是很快的,進駐潼關後,他立即加固城防,深溝高壘,閉關固守。
天寶十五年正月,安祿山命兒子安慶緒率兵攻潼關,被哥舒翰擊退。叛軍主力被阻於潼關數月,不能西進。
與此同時,郭子儀和李光弼正在河北暴打史思明,潼關依舊堅固無比,按這個事態發展下去,叛軍必然不攻自破。
“以朕多年的作戰經驗,如果……”李世民的心情又由陰轉晴,興致勃勃地開口。
“咳咳咳咳咳咳!”見狀,長孫無忌和魏征等人連忙一通咳嗽,硬生生把李世民想說的話嗆了回去。
“嘿嘿嘿…”李世民撓撓頭,有些尷尬地笑道:“上次完全是邊令城那個死太監從中作祟!這次難不成他還會梅開二度不成?”
……
郭子儀和李光弼在河北取得的大勝,無疑是一劑十分有效的強心劑,打在了大唐朝堂上。
大家不再像之前那樣沉默寡言,而是積極討論接下來的戰略該如何製定。
當然,跳的最歡的肯定是楊國忠先生。
“陛下,戰事穩中向好,相信安祿山那賊人,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押送至長安啦!郭子儀和李光弼也取得大勝,他們也是臣舉薦的!”楊國忠嘴皮子一張,就開始自賣自誇,底下的大臣紛紛在心裏鄙視了他一萬遍。
奶奶的,你但凡是個人,安祿山的墳頭草都應該兩米了,還好意思在這裏表功?
當然,李隆基先生還是非常高興的,他先是表揚了楊國忠先生為國盡忠的偉大品質,又掏出一份奏疏,問群臣了一個問題:
“崔乾佑在陝郡,跟朕說了 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 的情報,諸位愛卿有何見解?”
聽到這個情報,有些大臣心裏泛起了嘀咕。
很奇怪啊!
事實上,奇怪就對了!因為這個提交情報的崔乾佑,已經投降了安祿山,成為了叛徒。
安祿山見強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將老弱病殘的士卒屯於陝郡,而將精銳部隊隱蔽起來,想誘使哥舒翰棄險出戰。
哥舒翰沒上當,但不代表有人不會上當。
果然,楊國忠先生聽到這個情報後興奮不已,他那可憐的腦容量注定了他是不會分析問題的,他立馬跟李隆基請示,命令哥舒翰帶兵出擊!
哥舒翰接到命令一臉懵逼,他立即上書李隆基,認為:
安祿山久習用兵,今起兵叛亂,不會不作準備,一定是用羸師弱卒來引誘我們,如若進兵,正好中計。況且叛軍勞師遠征,利在速。官軍憑借潼關天險抵擋他們,利在堅守。
且叛軍暴虐無道,失去民心,日漸衰頹,很快就要發生內亂,那時再攻打他便可不戰而擒。
哥舒翰的話有理有據,但楊國忠根本不講理,他懷疑哥舒翰意在謀己,便對李隆基說,哥舒翰按兵不動,會坐失良機。
李隆基輕信了他的讒言,便連續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戰。
畫麵一轉,又是邊令城這個混蛋玩意,他翹著二郎腿,責問哥舒翰道:
“陛下讓你出擊,你為什麽按兵不動?”
哥舒翰哭喪著臉,終於體會到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的難言之隱,他向邊令城解釋,無疑是對牛彈琴。
“出戰吧。”哥舒翰跟手下的將軍們下令。
眾將軍大驚,他們認為此刻出戰,和自投羅網沒什麽區別。
“你們以為老夫不知道嗎?但皇上三番五次的催我出擊,我要是再在潼關待著,下場不會比封常清和高仙芝兩人好多少!”哥舒翰苦笑一聲,和將軍們解釋道。
大家沉默了。
最終,哥舒翰被迫於六月初四領兵出關,初七,便在靈寶西原與崔乾佑部相遇。
崔乾佑預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麵山上,於初八領兵與唐軍決戰。
唐軍以王思禮等率精兵五萬在前,龐忠等率十萬大軍繼後,另派三萬人在黃河北岸高處擊鼓助攻。
兩軍相交,唐軍見叛軍陣勢不整,偃旗欲逃,便長驅直進,窮追不舍。
追著追著,哥舒翰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