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星際地動儀
穿進年代文工具人我瀟灑度日 作者:呲兒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蔡曉玲在腦子裏感慨了這麽多,可是現實中其實也就是一個恍惚的功夫。
即使心裏想著事兒,蔡曉玲的臉上也沒有露出什麽情緒來。
依然樂嗬嗬的跟陳丹陽討論這關於她結婚的話題
“那丹陽姐你是不是馬上就要回城可?”
陳丹陽聽到蔡曉玲說回城,臉上的笑容也大了一些,點頭說道“對,手續辦好了,估計七月二十多號就能回去了。”
回城,有哪個知青是不想回城的呢,尤其是在他們剛背井離鄉過來的那一兩年。
繁重的農活,獨身在外的惶恐,有可能朝不保夕的糧食,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
可以說不管是哪一樣,都讓那個時候的自己倍感煎熬
雖然現在大隊成立了食品廠,陳丹陽也在裏麵找到了一份比較輕鬆又有錢賺的工作。
但是回城已經是她這麽多年的執念了,所以哪怕心裏再是對這份工作舍不得,陳丹陽還是決定要回去。
如果她早把自己心裏的糾結告訴蔡曉玲,那估計蔡曉玲肯定拍著她的肩膀告訴她,
‘莫擔心,左右等到明年恢複了高考之後,知青就要開始返鄉了,他們到了那個時候,也是要離開這裏的,隻是一個早晚得問題。”
當天晚上快八點的時候,陳丹個和蔡曉玲已經把當天要學的內容都學完了。
陳丹陽又跟蔡小玲閑話了幾句,就收拾東西離開了。
等陳丹陽走了之後,蔡曉玲快速的收拾了一下個人衛生,然後就躺在炕上,開始思索關於地震的事情要怎麽操作。
首先這事兒呢,單靠她一個人,是肯定沒有辦法解決的。
畢竟她還沒有把自己暴露在人民眼中的打算。
而且相比相信個人,我們種花家的老百姓,從古至今都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國家。
所以蔡曉玲還是打算,躲在國家爸爸的身後,偷偷摸摸的搞事情,
至於解決的方法嗎,也就是兩種。
第一種,把馬上要發生地震的這件事,大張旗鼓哦的鬧起來,比如給各大部門寄匿名信。
但是這個方法其實是個下策,它很難取信於人,畢竟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關於地震的預警,也還沒有能提前一個月就能被預知的技術。
更不要說是百廢待興的七十年代了。
這種明顯很離譜的事情,到時候可能直接被當成是敵特事件,可能還會被認為這是敵特勢力在故意挑動人民的恐慌情緒,企圖搞分裂。
而另一種呢,就需要一個證據,把事情擺在明麵上,證明未來的一個月裏真的會發生地震。
這樣的話,蔡曉玲隻要保證能把關於地震的消息,直接交給決策人的手裏,就可以了,然後所有的所有的事情都由國家出麵解決。
唯一麻煩的,就是就是要讓星際時代的東西提前現世了。
畢竟21世紀的技術無法預測時間比較長遠之後發生的地震,但是星際時代的技術,確是可以的。
在蔡曉玲本來的計劃,是想等到高考恢複了之後,在找個機會,把商城裏那些可以買的技術資料,陸續給國家送過去。
但是現在突發情況,時間也不等人,蔡曉玲也就隻能提前了。
蔡曉玲一邊在心裏琢磨著,一邊飛快的在商城裏找到了她需要的東西,“地動感應器”。
‘地動感應器’是一個跟鞋盒差不多大的長方形儀器。
外殼是黑色的,是蔡曉玲從來沒有見過的材料,上麵還有隱隱的還能看見一層流光,從側麵看過去隱隱能看見一些顏色。
這估計就是傳說中的,五彩斑斕的黑。
‘地動感應器’在星際那邊,其實並不是什麽稀罕東西。
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是為了避震而研發出來的。
後來因為有很多野外探險家,以及一些星球掮客的需求,感應器的受眾也就超寬了不少。
所以現在的感應器,在星際那邊也並不是什麽非常罕見的東西,價格當然也不是特別的貴。
5000星幣一個,光能驅動,可以獨立操作,而且操作起來還特別的方便。
除了占據了一半的顯示器之外,一共就幾個按鈕,可以說完全就是傻瓜式的。
並且還不需要連接任何其他的電子設備,就連上麵顯示的語言,都是可以自己設置的,蔡曉玲在下單之前,就已經把機器設置成了華語。
可以說,這個機器,是非常適合這個時代藍星的情況了。
蔡曉玲現在其實現在,在商城裏買的東西並不是特別多,除了除了一些吃喝之外,一些日用品也都不是什麽特別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
再說每隔一段時間時間,還有折扣日,所以相對於她的進賬積分來說,蔡曉玲的花銷基本可以算是九牛一毛。
5000積分的東西,她買下來倒是一點都沒覺得心疼。
東西拿到手裏之後,蔡曉玲也沒再研究,隻是看了一下裏麵的說明書,發現的確不難操作之後,就馬不停蹄的搞了一封信出來。
不是那種手寫的,畢竟啥時候都不能輕易的低估別人的智商,當然也不是打印機打的。
畢竟打印大字報那招,在她上第一次抓特務和死變態的時候都已經用過了。
她估計,即使過了這麽長時間了,但是公安局那邊,肯定還留著之前那兩件事情的傳說,以及當時關於那兩件事情的留檔。
如果她再打印一封信送出去,很可能就會被聰明人聯係在一起。
畢竟這可不是滿大街都能看見打印社的後世,這不是明晃晃的告訴人家,那個神秘的小個子男人又出來搞事情了?
到時候可能又會把上麵的目光吸引到這邊來。
蔡曉玲可是還想在接下來的一年多,能安安穩穩的生活呢,並不想在做什麽節外生枝的事情。
至於上麵的字是怎麽弄的?都是從她在空間裏存著的報紙上剪下來的。
這些報紙,還是她第一次回家探親的時候,特意去回收站買的。
至於為啥要買?隻能說是因為一時的腦抽加貪心。
即使心裏想著事兒,蔡曉玲的臉上也沒有露出什麽情緒來。
依然樂嗬嗬的跟陳丹陽討論這關於她結婚的話題
“那丹陽姐你是不是馬上就要回城可?”
陳丹陽聽到蔡曉玲說回城,臉上的笑容也大了一些,點頭說道“對,手續辦好了,估計七月二十多號就能回去了。”
回城,有哪個知青是不想回城的呢,尤其是在他們剛背井離鄉過來的那一兩年。
繁重的農活,獨身在外的惶恐,有可能朝不保夕的糧食,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
可以說不管是哪一樣,都讓那個時候的自己倍感煎熬
雖然現在大隊成立了食品廠,陳丹陽也在裏麵找到了一份比較輕鬆又有錢賺的工作。
但是回城已經是她這麽多年的執念了,所以哪怕心裏再是對這份工作舍不得,陳丹陽還是決定要回去。
如果她早把自己心裏的糾結告訴蔡曉玲,那估計蔡曉玲肯定拍著她的肩膀告訴她,
‘莫擔心,左右等到明年恢複了高考之後,知青就要開始返鄉了,他們到了那個時候,也是要離開這裏的,隻是一個早晚得問題。”
當天晚上快八點的時候,陳丹個和蔡曉玲已經把當天要學的內容都學完了。
陳丹陽又跟蔡小玲閑話了幾句,就收拾東西離開了。
等陳丹陽走了之後,蔡曉玲快速的收拾了一下個人衛生,然後就躺在炕上,開始思索關於地震的事情要怎麽操作。
首先這事兒呢,單靠她一個人,是肯定沒有辦法解決的。
畢竟她還沒有把自己暴露在人民眼中的打算。
而且相比相信個人,我們種花家的老百姓,從古至今都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國家。
所以蔡曉玲還是打算,躲在國家爸爸的身後,偷偷摸摸的搞事情,
至於解決的方法嗎,也就是兩種。
第一種,把馬上要發生地震的這件事,大張旗鼓哦的鬧起來,比如給各大部門寄匿名信。
但是這個方法其實是個下策,它很難取信於人,畢竟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關於地震的預警,也還沒有能提前一個月就能被預知的技術。
更不要說是百廢待興的七十年代了。
這種明顯很離譜的事情,到時候可能直接被當成是敵特事件,可能還會被認為這是敵特勢力在故意挑動人民的恐慌情緒,企圖搞分裂。
而另一種呢,就需要一個證據,把事情擺在明麵上,證明未來的一個月裏真的會發生地震。
這樣的話,蔡曉玲隻要保證能把關於地震的消息,直接交給決策人的手裏,就可以了,然後所有的所有的事情都由國家出麵解決。
唯一麻煩的,就是就是要讓星際時代的東西提前現世了。
畢竟21世紀的技術無法預測時間比較長遠之後發生的地震,但是星際時代的技術,確是可以的。
在蔡曉玲本來的計劃,是想等到高考恢複了之後,在找個機會,把商城裏那些可以買的技術資料,陸續給國家送過去。
但是現在突發情況,時間也不等人,蔡曉玲也就隻能提前了。
蔡曉玲一邊在心裏琢磨著,一邊飛快的在商城裏找到了她需要的東西,“地動感應器”。
‘地動感應器’是一個跟鞋盒差不多大的長方形儀器。
外殼是黑色的,是蔡曉玲從來沒有見過的材料,上麵還有隱隱的還能看見一層流光,從側麵看過去隱隱能看見一些顏色。
這估計就是傳說中的,五彩斑斕的黑。
‘地動感應器’在星際那邊,其實並不是什麽稀罕東西。
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是為了避震而研發出來的。
後來因為有很多野外探險家,以及一些星球掮客的需求,感應器的受眾也就超寬了不少。
所以現在的感應器,在星際那邊也並不是什麽非常罕見的東西,價格當然也不是特別的貴。
5000星幣一個,光能驅動,可以獨立操作,而且操作起來還特別的方便。
除了占據了一半的顯示器之外,一共就幾個按鈕,可以說完全就是傻瓜式的。
並且還不需要連接任何其他的電子設備,就連上麵顯示的語言,都是可以自己設置的,蔡曉玲在下單之前,就已經把機器設置成了華語。
可以說,這個機器,是非常適合這個時代藍星的情況了。
蔡曉玲現在其實現在,在商城裏買的東西並不是特別多,除了除了一些吃喝之外,一些日用品也都不是什麽特別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
再說每隔一段時間時間,還有折扣日,所以相對於她的進賬積分來說,蔡曉玲的花銷基本可以算是九牛一毛。
5000積分的東西,她買下來倒是一點都沒覺得心疼。
東西拿到手裏之後,蔡曉玲也沒再研究,隻是看了一下裏麵的說明書,發現的確不難操作之後,就馬不停蹄的搞了一封信出來。
不是那種手寫的,畢竟啥時候都不能輕易的低估別人的智商,當然也不是打印機打的。
畢竟打印大字報那招,在她上第一次抓特務和死變態的時候都已經用過了。
她估計,即使過了這麽長時間了,但是公安局那邊,肯定還留著之前那兩件事情的傳說,以及當時關於那兩件事情的留檔。
如果她再打印一封信送出去,很可能就會被聰明人聯係在一起。
畢竟這可不是滿大街都能看見打印社的後世,這不是明晃晃的告訴人家,那個神秘的小個子男人又出來搞事情了?
到時候可能又會把上麵的目光吸引到這邊來。
蔡曉玲可是還想在接下來的一年多,能安安穩穩的生活呢,並不想在做什麽節外生枝的事情。
至於上麵的字是怎麽弄的?都是從她在空間裏存著的報紙上剪下來的。
這些報紙,還是她第一次回家探親的時候,特意去回收站買的。
至於為啥要買?隻能說是因為一時的腦抽加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