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玲成功解決了張佳年偶爾產生的小情緒。


    不過老張家的其他人,看張佳年的眼神就越來越怪異了。


    自從上次張永富因為那點兒誤會,差點被張佳年給孝死以後,他就不再過問兒子學功夫的事兒了。


    除了心裏對蔡曉玲的濾鏡有些龜裂之外,隻要張佳年不出去惹事兒,他也就不掛心張佳年都學啥了。


    眼瞅著兒子好像確實比以前壯實了一點兒,飯量也見長了,張永富就已經很滿意了。


    可是這幾天就不一樣了……


    張佳年不是今天出門帶把菜刀,就是明天又拿把剪子的,前兩天還拿個爐鉤子在院子裏比比劃劃的……


    弄得張佳華都不敢往他跟前湊。


    宋春香晚上都忍不住跟張永富嘀咕“小玲兒到底教佳年啥了?看他一天天跟抽風了似的……”


    …………


    蔡曉玲這邊的日子過的瀟灑又充實。


    而燕京那邊也再一次收到了蔡曉玲寄過來的包裹。


    依然是熟悉的開箱場麵,全家人聚在一起,看著桌上比上次更大的兩個包裹咋舌。


    周長英拿著剪刀,剛把包裹給拆開,就被裏頭漏出來的皮子嚇了一跳,剪子都差點甩出去!


    “媽呀!什麽東西這是?”


    蔡建軍趕緊過去查看,伸手翻了翻,才拿出了一條兔皮,又把信拿給周長英和蔡曉琴


    “是皮子,應該是那邊弄這東西方便,老閨女特意給換的,不過這也弄了太多了,快看看老閨女信上怎麽說的。”


    周長英看清楚了裏頭的東西,才平複了一下心跳。


    周長英把信封打開,看著到除了信還有一張折起來的報紙,有些不明所以,還是先拿著信認真的看起來,順便給大家讀了一遍。


    信上除了照舊的問好和報平安,還有就是介紹了她這段時間的生活,當然都是那些有趣的,危險的事情半點兒也沒提。


    像抓蛤蟆,圍獵啊,冬捕啊,還有就是她寄回來的東西都有什麽,以及怎麽分配。


    最後才寫到,自己前段突發奇想,寫了一篇文章,現在已經發表,這次也把樣刊寄給他們,讓家裏人也高興高興。


    她以後還會繼續寫,記錄自己的知青生活,家人也可以通過文章,知道她在那邊的詳細情況,不要再擔心她。


    周長英拿著信,又心酸,又驕傲。


    把之前掉在桌上的報紙拿起來,小心的打開鋪平,找到蔡曉玲寫的那篇《小蔡知青下鄉記》一含著眼淚,一邊給大家讀。


    蔡曉琴坐在一邊笑著抹眼淚“小妹真厲害,寫的文章都能上報紙了,誒呀,怎麽把我也寫上去了,怪不好意思的~”


    “得了便宜還賣乖呢,那不是想著你麽”周長英笑著罵了她一句。


    孫國慶在一邊嘿嘿直樂,這小姨子還真是有本事。


    看看下鄉才多長時間,不光能給家裏寄東西,現在都登報了。


    這篇文章寫到蔡曉玲坐上火車的時候,也順帶著寫了他這個大姐夫起大早幫忙準備食物,和送行的事兒,還誇了一下自己的手藝,嘿嘿,咱這也是上過報紙的人了。


    蔡建軍抹著報紙感慨道“老閨女出息了啊。”


    還得是他蔡建軍的姑娘,就是有本事!還重情義!


    以前在家不顯,那是家裏都慣著她,現在離家遠了,這本事,心眼兒,不就提現出來了。


    小墩子抱著剛才的兔皮,貼在臉上一個勁兒的蹭“對!二姐厲害!媽快看看,二姐給我寄好吃的沒有?”


    周長英橫了小兒子一眼“光長個吃的心眼兒。”嘴上這麽說,手上倒也沒停。


    各種皮子十好幾張,周長英和蔡曉玲稀罕的挨個抹了一遍,這可是難得的好東西。


    周長英都多少年沒見過皮子了,外頭根本就買不著,就算誰家有,那也是找門路淘換的。


    這麽多皮子,足夠給家裏一人做個坎肩了,穿在裏頭又保暖,又不顯眼。


    還有就是蔡曉玲給蔡建軍做的兩幅鞋墊和護膝,高興的蔡建軍都合不攏嘴,打算晚上洗完了腳再好好試試。


    那三罐子魚鬆也深受大家的喜歡,一開罐子,就聞到一股鮮香,大家分著嚐了一口,就把罐子蓋上了,好東西得省著點吃。


    尤其是,周長英和蔡建軍兩口子,又不會做飯,有了這個東西,早晨起來配點粥,就能吃挺好了。


    最後的雪蛤,是用個簡單的木頭盒子裝的。


    雪蛤這東西他們家根本就不知道是啥,小墩子手疾眼快的打開了盒子,看見裏頭那擠在一起,標板兒溜直的幹蛤蟆,頭發差點沒嚇立起來!


    還是孫建國因為工作的關係聽說過一些,笑著跟其他人解釋


    “我以前聽師傅說過,這雪蛤可是好東西,可以補身體,對女人尤其好,主要就是吃肚子裏麵白色的那部分,前一天晚上用水泡上,兩三隻就能泡出挺多,用冰糖燉著吃就行。


    這東西就隻有東北那邊的好,等處理好了,再運到其他地方,一般人根本吃不起,也就是咱家玲子會挑地方!”


    周長英聽完高興的見牙不見眼。


    姑娘果然沒白疼,碰上金貴東西還惦記著家裏。


    當天晚上孫國慶掌勺,大家好好的吃了一頓,就又馱著一大包東西回家了。


    還好天晚了,不然整不好得被圍觀。


    孫國慶他媽,看車大梁上掛著那一大包,聽孫國慶說是小姨子從東北寄的,看蔡曉琴更是滿意的不得了。


    她到是也沒惦記著要兒媳婦東西,主要是覺得這樣的親家省心。


    小兒媳婦賢惠懂事,不掐尖,娘家明事理又敞亮,就連下鄉的妹妹,寄東西也沒忘了給姐姐一份,這樣的家庭事兒少,隻要小兒子以後日子過的和睦她就知足了。


    蔡曉玲的姥姥和大舅媽收到東西,也是紅光滿麵,尤其是老太太,摸著皮子又看看雪蛤,臉上的褶子都笑的深了幾分,沒想到老了老了,還能有這樣的福氣!


    蔡曉玲寄回家的這批東西和報紙,不光讓家裏對她在鄉下的生過更放心了一些,也讓蔡建軍和周長英長了好大的臉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進年代文工具人我瀟灑度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呲兒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呲兒花並收藏穿進年代文工具人我瀟灑度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