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催婚
下鄉女知青被催婚十年 作者:天蓮噬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飯,王書寧也不下炕,攏著毯子望著外麵的雪發呆。
洗好碗,宋桂英和張秀珍走過來,“你真不去?”
王書寧直搖頭,“不去,外麵好冷。”
過年人多,就連國營商場裏也全是人頭。
宋桂英用手翻找被紅布料蓋在底下的其他布料,沒找到淺黃色的。
“同誌,有沒有淺黃色的布料?”
手忙腳亂的工作人員挑眉,“嬸子,這個季節哪來的淺黃色布料,夏天還差不多。過年紅色賣的最好,最喜慶。”
宋桂英皺眉有些為難,“我女兒不想要紅色,那有沒有其他淡點的顏色。”
張秀珍站在一旁用手翻那些紅布料,自己也想買布料做衣服,可這趟是為小姑子跑的,得等婆婆買到布料後再提自己也想要。
工作人員邊整理布料邊思考,“倉庫裏有秋天沒賣完的布料,嬸子要是不覺得麻煩就自己進去找。”
宋桂英連忙順著方向鑽進倉庫。
門一開,一股重重的灰塵撲麵而來。
站在身後的張秀珍連忙捂住口鼻,這是多久沒打開了,這麽髒。
走進倉庫,布料全部被透明薄膜蓋著,宋桂英彎腰從側邊看顏色。
“這裏全是淺色的,拿出來看看。”看到一摞淺色布料,宋母連忙喊兒媳婦幫忙。
掀開透明薄膜手上沾一手灰,怕把布料染髒,兩人從口袋裏拿手帕把手擦幹淨才開始翻找。
“媽,這顏色會不會太淺了。”怎麽看怎麽別扭。
宋桂英抽出一匹明黃色的防水布料,這個顏色好看,“小寧愛穿黃色就黃色,好不容易回家過年,又不讓她幹活,弄不髒。等她走的時候把衣服扔在家裏,我再給她洗幹淨就是。”
張秀珍撇嘴淡淡地笑,回家一個月不幹活,是要當小姐養著。
,罷了罷了,小姑子不在家的時候老是寄東西回來,那些紅棗桂圓自己也沒少吃。
“媽,你怎麽還拿粉色和藍色的。”見宋母連抽好幾種顏色,還有一匹白色棉布。
宋桂英數著搭在手臂上的四批布料,應該能做三身衣服,“小寧給我的布票不少,她又不出島不經常買衣服,自己又不會做,我再給她做幾身春夏天的衣服帶過去。”
張秀珍抿嘴,這麽買,自己的新衣服估計是黃了。
等兩人頂著滿頭灰從倉庫出來,工作人員見宋母挑得全不是應季的顏色,這也太特殊了點。
接過布料翻看,“嬸子,雖說是今年秋天積剩下的布料,可你挑的都是好顏色,價格可不怎麽打折。”
宋桂英嘴角上挑,瞳孔表達出一絲自信和驕傲,“我小女兒是小學老師,就得穿的體麵點,我再買一身紅色的,你多少給點折扣,過兩天還得來呢。”
工作人員:“行吧。”
國營商店的東西價格都是定好的,沒賣掉的布料本來價格就會低點,工作人員這麽說無非是怕宋桂英覺得貴,不買。
這倉庫都打開了,要是挑完不買,他們還得放回去收拾。
宋桂英走到攤子邊上,抽出一匹略深一點的紅色布料,“就這匹,給我大兒媳婦做新衣服。”
張秀珍咧開嘴高興地笑,“謝謝媽。”
宋桂英斜眼,“你跟過來我還能少了你的不成。”
張秀珍抱著布料笑。
接著買完棉花後兩人就回了家,吃的用的,早在王書寧回來之前就提前買好放在家裏,今天下雪,不在外麵多待。
到家後,宋母見王書寧蓋著毯子坐在炕上嗑瓜子,“你吃完飯下來過嗎?”
王書寧搖頭,“離開炕就冷,好不容易渾身烘熱,我不想它冷下來。”
放下布料和棉花,宋母拿皮尺過來給王書寧量尺寸,“把棉衣脫了,我再給你量兩身春夏天穿的。”
王書寧低頭看一眼粉色和天藍色的布匹,原來都是給自己買的,“媽,你眼光真不錯,金山島天藍海藍,就適合穿藍色。”
宋母邊量尺寸邊說:“給你做兩身好看的衣服,也好在島上找個好對象,我之前寫信叮囑你的事情你問了嗎?”
王書寧視線上移不太想聽,這才回來第二天就開始催婚,接下來的一個月還不得天天說。
宋母見她不說話,瞪眼道:“我看你是沒把我的話放在心上,過完年二十歲,年紀可不小了。”
王書寧抬高音量給自己辯解,“誰說我沒放在心上,島上舉辦聯誼會我還參加了呢,這不沒有看中的嘛。”
宋母聽狀問道:“聯誼會都是些什麽人參加,你一個都沒看上?”
王書寧沉吟一聲,思索道:“都是部隊上的人,我聊過幾個,都不合適。”
宋母蹙眉,“是他們沒看上你,還是你沒看上人家?”
王書寧回答道:“我看上的,沒看上我,看上我的,我沒看上。”
張秀珍正拿著紅布料給自己裁衣服,“小妹長相不差,腰細屁股大,一看就好生養。工作也體麵,我們家裏條件也還不錯,還會有人看不上你?”
“當然有,這談對象又不完全看長相條件,看對眼也很重要,估計我的緣分還沒到。”
宋母嫌棄道:“我看是他們太挑,像你這樣的條件在大院裏別提多搶手,要不是工作在金山島,就這過年期間,不知道會有多少媒人搶著上門,可惜就是工作地方太遠,男方不太可能跟過去,島上也沒法安排工作。”
等三年支援過去回到弋河鎮找對象,還不如找個當兵的呢。
尺寸量完,王書寧把長棉衣穿好,盤腿坐在炕上繼續嗑瓜子,自己家裏炒的瓜子,宋母特意炒焦點,味道更香。
屋外的雪斷斷續續地下,地上的雪越積越厚,耳邊沒有收音機的聲音,王書寧覺得有點無聊。
望向坐在對麵全神貫注做衣服的兩人,王書寧開口問道:“媽,街角那家舊書攤還在不在?”
宋母抬起頭,“不清楚,應該在吧。”
正挑蜂窩煤回來的王建軍大聲講道:“書攤還在,就是不知道年前什麽時候關門。”
王書寧眼睛裏閃過一道亮光,“今天開著嗎?”
王建軍抿嘴,不敢肯定地回答道:“應該開著吧。”
洗好碗,宋桂英和張秀珍走過來,“你真不去?”
王書寧直搖頭,“不去,外麵好冷。”
過年人多,就連國營商場裏也全是人頭。
宋桂英用手翻找被紅布料蓋在底下的其他布料,沒找到淺黃色的。
“同誌,有沒有淺黃色的布料?”
手忙腳亂的工作人員挑眉,“嬸子,這個季節哪來的淺黃色布料,夏天還差不多。過年紅色賣的最好,最喜慶。”
宋桂英皺眉有些為難,“我女兒不想要紅色,那有沒有其他淡點的顏色。”
張秀珍站在一旁用手翻那些紅布料,自己也想買布料做衣服,可這趟是為小姑子跑的,得等婆婆買到布料後再提自己也想要。
工作人員邊整理布料邊思考,“倉庫裏有秋天沒賣完的布料,嬸子要是不覺得麻煩就自己進去找。”
宋桂英連忙順著方向鑽進倉庫。
門一開,一股重重的灰塵撲麵而來。
站在身後的張秀珍連忙捂住口鼻,這是多久沒打開了,這麽髒。
走進倉庫,布料全部被透明薄膜蓋著,宋桂英彎腰從側邊看顏色。
“這裏全是淺色的,拿出來看看。”看到一摞淺色布料,宋母連忙喊兒媳婦幫忙。
掀開透明薄膜手上沾一手灰,怕把布料染髒,兩人從口袋裏拿手帕把手擦幹淨才開始翻找。
“媽,這顏色會不會太淺了。”怎麽看怎麽別扭。
宋桂英抽出一匹明黃色的防水布料,這個顏色好看,“小寧愛穿黃色就黃色,好不容易回家過年,又不讓她幹活,弄不髒。等她走的時候把衣服扔在家裏,我再給她洗幹淨就是。”
張秀珍撇嘴淡淡地笑,回家一個月不幹活,是要當小姐養著。
,罷了罷了,小姑子不在家的時候老是寄東西回來,那些紅棗桂圓自己也沒少吃。
“媽,你怎麽還拿粉色和藍色的。”見宋母連抽好幾種顏色,還有一匹白色棉布。
宋桂英數著搭在手臂上的四批布料,應該能做三身衣服,“小寧給我的布票不少,她又不出島不經常買衣服,自己又不會做,我再給她做幾身春夏天的衣服帶過去。”
張秀珍抿嘴,這麽買,自己的新衣服估計是黃了。
等兩人頂著滿頭灰從倉庫出來,工作人員見宋母挑得全不是應季的顏色,這也太特殊了點。
接過布料翻看,“嬸子,雖說是今年秋天積剩下的布料,可你挑的都是好顏色,價格可不怎麽打折。”
宋桂英嘴角上挑,瞳孔表達出一絲自信和驕傲,“我小女兒是小學老師,就得穿的體麵點,我再買一身紅色的,你多少給點折扣,過兩天還得來呢。”
工作人員:“行吧。”
國營商店的東西價格都是定好的,沒賣掉的布料本來價格就會低點,工作人員這麽說無非是怕宋桂英覺得貴,不買。
這倉庫都打開了,要是挑完不買,他們還得放回去收拾。
宋桂英走到攤子邊上,抽出一匹略深一點的紅色布料,“就這匹,給我大兒媳婦做新衣服。”
張秀珍咧開嘴高興地笑,“謝謝媽。”
宋桂英斜眼,“你跟過來我還能少了你的不成。”
張秀珍抱著布料笑。
接著買完棉花後兩人就回了家,吃的用的,早在王書寧回來之前就提前買好放在家裏,今天下雪,不在外麵多待。
到家後,宋母見王書寧蓋著毯子坐在炕上嗑瓜子,“你吃完飯下來過嗎?”
王書寧搖頭,“離開炕就冷,好不容易渾身烘熱,我不想它冷下來。”
放下布料和棉花,宋母拿皮尺過來給王書寧量尺寸,“把棉衣脫了,我再給你量兩身春夏天穿的。”
王書寧低頭看一眼粉色和天藍色的布匹,原來都是給自己買的,“媽,你眼光真不錯,金山島天藍海藍,就適合穿藍色。”
宋母邊量尺寸邊說:“給你做兩身好看的衣服,也好在島上找個好對象,我之前寫信叮囑你的事情你問了嗎?”
王書寧視線上移不太想聽,這才回來第二天就開始催婚,接下來的一個月還不得天天說。
宋母見她不說話,瞪眼道:“我看你是沒把我的話放在心上,過完年二十歲,年紀可不小了。”
王書寧抬高音量給自己辯解,“誰說我沒放在心上,島上舉辦聯誼會我還參加了呢,這不沒有看中的嘛。”
宋母聽狀問道:“聯誼會都是些什麽人參加,你一個都沒看上?”
王書寧沉吟一聲,思索道:“都是部隊上的人,我聊過幾個,都不合適。”
宋母蹙眉,“是他們沒看上你,還是你沒看上人家?”
王書寧回答道:“我看上的,沒看上我,看上我的,我沒看上。”
張秀珍正拿著紅布料給自己裁衣服,“小妹長相不差,腰細屁股大,一看就好生養。工作也體麵,我們家裏條件也還不錯,還會有人看不上你?”
“當然有,這談對象又不完全看長相條件,看對眼也很重要,估計我的緣分還沒到。”
宋母嫌棄道:“我看是他們太挑,像你這樣的條件在大院裏別提多搶手,要不是工作在金山島,就這過年期間,不知道會有多少媒人搶著上門,可惜就是工作地方太遠,男方不太可能跟過去,島上也沒法安排工作。”
等三年支援過去回到弋河鎮找對象,還不如找個當兵的呢。
尺寸量完,王書寧把長棉衣穿好,盤腿坐在炕上繼續嗑瓜子,自己家裏炒的瓜子,宋母特意炒焦點,味道更香。
屋外的雪斷斷續續地下,地上的雪越積越厚,耳邊沒有收音機的聲音,王書寧覺得有點無聊。
望向坐在對麵全神貫注做衣服的兩人,王書寧開口問道:“媽,街角那家舊書攤還在不在?”
宋母抬起頭,“不清楚,應該在吧。”
正挑蜂窩煤回來的王建軍大聲講道:“書攤還在,就是不知道年前什麽時候關門。”
王書寧眼睛裏閃過一道亮光,“今天開著嗎?”
王建軍抿嘴,不敢肯定地回答道:“應該開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