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鄉之戰梁軍的總指揮王景仁,曾經可是被朱溫讚譽為“趙子龍”的吳國大將王茂章!


    他和王彥章一樣,都被人們稱為“王鐵槍”。


    想當年,正是他接受了楊行密的命令,率領軍隊前去營救王師範。


    而朱溫的侄子朱友寧,也正是命喪於王彥章的麾下。


    這位王彥章,那真是勇猛無比,有著千軍萬馬都難以阻擋的勇氣。


    他在朱溫的梁軍中來回衝殺數次,簡直就像是進入了無人之地一般。


    這英勇的表現,讓朱溫都不禁動了愛才之心,不僅稱讚他是趙子龍轉世,更是說出了“得王茂章者得天下”這樣的話語。


    那麽,如此厲害的王茂章又是怎麽投奔到梁朝的呢?其實,這都是因為楊渥容不下他啊!


    王茂章為楊行密的吳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吳國所屬的寧國節度使田頵和潤州團練使安仁義起兵叛亂。楊行密以王茂章為潤州行營招討使,讓他攻打安仁義,他通過挖地道攻入潤州,生擒安仁義。


    王茂章又和台蒙一同攻打田頵,先後在廣德、黃池大敗叛軍,迫使田頵退守宣州。


    這楊行密病重之時,便將當時擔任宣州觀察使的長子楊渥召回了廣陵。同時,他還任命王茂章接替楊渥成為新的宣州觀察使。


    然而,當楊渥離開宣州之際,他本想帶著自己的親兵一同離去,但這個請求卻遭到了王茂章的斷然拒絕。楊渥心中頓時燃起了一股憤恨之情,對王茂章心生怨恨。


    楊行密晚年對王景仁心生猜忌,曾登上廣陵城樓,望著王景仁在城中營建的府第,不禁感歎道:“天下尚未安定,王茂章便營造如此巍峨的府邸,他還能為我在戰場上舍生忘死嗎?”


    他因病臨終之時,還對兒子楊渥說道:“張顥、王茂章、李遇,皆是製造混亂的惡徒,隻可惜我不能為我兒鏟除他們了。”


    楊行密說得這三個人都背叛了他,真的讓他說中了。


    楊渥順利地承襲了淮南節度使的職位,並獲封弘農郡王。


    沒多久,楊渥就下令讓李簡統率軍隊攻打宣州。天佑三年(公元 906 年)的正月,吳王李簡率領的吳軍已經抵達宣州城下,準備發動攻擊。


    王茂章深知單憑自己的力量難以抵禦敵人的進攻,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率領部隊投奔盤踞在兩浙地區的錢鏐。


    與此同時,吳將陶雅剛剛攻占了錢鏐管轄下的睦州(位於今天的浙江建德)。


    但得知王茂章投靠錢鏐後,陶雅擔心自己的退路會被截斷,於是急忙率軍撤退回到歙州(現今安徽歙縣)。


    而睦州則重新落入了錢鏐的手中。錢鏐對王茂章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任命他為兩府行軍司馬和鎮東軍節度副使。


    後來,錢鏐更是上表推薦王茂章擔任寧國節度使,以示對他的信任和重視。


    當年十二月,朝廷下詔,以王茂章遙領寧國節度使,加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保。


    開平元年(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建立後梁,錢鏐乃向後梁稱臣,被封為吳越王,正式建立吳越國。


    王茂章則更名為王景仁,以避朱溫曾祖朱茂琳之諱。


    當時,朱溫因素聞王景仁之名,遣使召其入朝。


    而錢鏐亦有意聯合梁軍攻滅吳國,(908年)八月,王景仁奉表入汴京(後梁國都,治今河南開封),向朱溫麵陳攻取淮南之策。


    朱溫對王景仁待以殊禮,賞賜非常優厚,對他承諾:“等我討平代北賊寇(指晉國),便盡起大軍,由你統兵南征。”


    後來,朱溫仍讓王景仁遙領寧國節度使,並加授檢校太傅、同平章事,讓他和宰相同班朝會。


    而此時的吳國,楊渥已被弑殺。


    其弟楊隆演雖襲任淮南節度使、弘農郡王,吳國的軍政大權皆被徐溫所控製。


    忠武節度使劉知俊叛降岐國。


    王景仁隨楊師厚兵進關中,準備攻打同州。


    劉知俊遂放棄同州,到鳳翔投奔岐王李茂貞。


    此後,王景仁隨軍攻取雍州(治今陝西西安)、華州,多有戰功。


    成德節度使趙王王鎔因擔心被朱溫吞並領地,轉而與晉國結盟。


    晉王李存勖乃命周德威率部進駐趙州(治今河北趙縣)。


    朱溫遂以王景仁為北麵行營都招討使[讓他統領七萬精兵,與副使韓勍、前鋒李思安攻打成德鎮(趙國)。


    王景仁於當年十二月進駐柏鄉。


    韓勍、李思安因為王景仁新來梁朝就在自己之上很不服氣,對王景仁的命令多有不從。


    王景仁也沒有辦法,將帥失和這仗沒法打了。


    柏鄉的慘敗,讓朱溫怒火衝天,他雷霆大怒地將王景仁拘禁在家中,然而由於王景仁是由錢鏐所引薦而來,朱溫考慮到這一層關係,並沒有對其施以重罰,僅僅是剝奪了他的兵權和同平章事的頭銜。


    但是對待李思安時,朱溫可就沒這麽客氣了,他毫不留情地就地罷免了李思安的職務,沒過多久更是下令處死了他。


    事後,朱溫冷靜下來後覺得有些不妥,便又重新恢複了王景仁的官職爵位。


    此時的朱溫也明白王景仁之所以會遭遇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韓勍和李思安這些人輕視王景仁作為外來將領的身份,不願意聽從他的指揮調度。


    於是朱溫語重心長地對王景仁說道:“我心裏很清楚,這次戰敗並非完全是你的責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韓勍、李思安他們看不起你這個客將,不願意服從你的節製調遣啊!”


    可惜,後來王景仁領兵又與吳國的“霍丘之戰”,是先勝後慘敗,又令梁國損兵折將。


    王景仁是員猛將,也有些智謀,是個將而不是帥才,他遠遠配不上朱溫對他的評價。但他在朱溫死後依然效忠梁朝政權也算是對得起朱溫對他的禮遇了!


    王景仁晚年統兵伐吳時,軍隊浩浩蕩蕩地路過獨山。當得知山上有供奉楊行密的廟祠時,他立刻翻身下馬,跌跌撞撞地跑進廟祠裏,像個孩子一樣痛哭流涕,祭拜完楊行密後,才緩緩離去。


    倘若楊渥擁有楊行密那般廣闊的胸襟和卓越的能力,又怎會逼迫王茂章反叛呢?而楊渥接班吳國國主,卻連自身性命都難以保全,由此可見,在曆史的滾滾長河中,能力是多麽重要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唐晚來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夢羅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夢羅漢並收藏南唐晚來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