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按照計劃,徐知誥一行人應該徑直穿過梁國到達目的地吳國,但由於他們一進入梁地的第二天就似乎被人注意上的原因,他們不得不改變行程。
於是,隊伍進入梁地後轉而向東行進。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來可以避開朱溫主力軍的眼線,降低被發現的風險;二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他們還能向北折返,選擇走海路以確保安全。
經過一路奔波,徐知誥等人終於來到了滑州魏鎮,並決定在此歇腳,他們入住福來客棧。
這是徐知誥踏入梁地後的第三個夜晚,而這個夜晚似乎注定不會平靜。
事實上,自從徐知誥踏進梁境那一刻起,他的一舉一動便引起了諜報部門的關注,並迅速報告給了朱溫。對於這位未來的重要人物,朱溫自然不會掉以輕心,他早已做好部署,派遣手下大將胡真率領軍隊全力追擊徐知誥,務必將其攔下。
“主公,自我們進關,就被人一直追蹤,朱溫有可能有不利於我方的行動。”
“報主公,東三十裏駐紮有二千精兵,西五十裏駐紮有一千精兵,北麵有一千精兵正往這裏趕,離我們大概有四十裏地沒有停軍的意思。”
“這個鎮詭異的很,精壯年突然增多,應該是對我們的埋伏。”
徐知誥與幾名頭目正在議事,聽到最後這句話,他心裏一緊,李存勖曾建議走海路是對的,他們已經被包圍了。
“咚!咚!”傳來了敲門聲。
“誰?”林一問道。
“吾乃胡真!”門外回答。
徐知誥讓手下開門,一名高大魁梧的身影走了進來,果真是胡真。
“胡將軍真的是你。”徐知誥迎上前去。
“快請座,風九看茶。”
胡真緩緩地坐下來,沉重地歎了一口氣,然後開口說道:“你啊,我還是更希望你能像以前一樣稱呼我為胡叔。”
徐知誥揮手示意其他眾人離開房間。然而,雲十一心中仍有疑慮,放心不下,於是並沒有離去。徐知誥見狀,安慰他說:“不必擔心,我隻是和胡將軍單獨敘敘舊罷了。”
胡真看著徐知誥,語氣嚴肅地說:“梁王派我來傳達一個消息。
他有意招攬你成為他的女婿,並冊封你為華州節度使、檢校太保以及行營都統。
如果你對與朱允兒的婚姻有所顧慮,可以拒絕這門親事。但隻要你留在梁國,他都會將你收為義子。
此外,梁王還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認為自己現有的兒子們才能平庸,無一可取之處。
所以在挑選繼承人時,不僅限於親生骨肉,義子亦可列入考慮範圍之內。
你,應該能夠理解其中深意吧?你可願意留在梁王麾下呢?”
這番話充分顯示出了朱溫極大的誠意,同時也隱晦地表示,如果徐知誥願意歸順梁王並盡心盡意為其效力,將來甚至有可能繼承大統。
胡真接著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道:“自從我跟隨梁王起兵以來,深知他的為人處世之道。
他雖然生性多疑,但對於真正有才華之人卻格外賞識;盡管有時手段略顯殘忍無情,但他也推行了許多有益於百姓生計的政策措施。”
最關鍵對你有利的事就是梁王繼位者真的不看血緣關係,隻要此人有足夠的能力讓國家興旺,他就會選擇,他是真的不同尋常人思想。
誥兒,你好好想想吧!明日給我答複。”
胡真是心急如焚,他賞識徐知誥,也把他當兒子,如徐知誥不答應,那朱溫必誅殺他!
胡真想了想又急言道:“你小子有前途,可是在哪兒也比不上在梁國的收益最大。
吳王好幾個親兒子能力一般,氣量狹小,聽說他們小時候都容不下你,何況長大後能力超群的你呢?所以回吳國是最不明智之舉。
在晉地,如果李存勖接班,最多也是一人之下的王侯而已,後麵發展都很難說呢!
隻有在梁國梁王處有出人頭地的可能,隻要你帶軍隊立功,把上上下下治理的井井有條,那憑借你的能力完全是有可能成為儲君。
即使不能繼位大統,梁王如果不在了,那幾個蠢兒子也很難守住江山,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徐知誥聽明白了胡真的話,這是胡真的肺腑之言。他望著胡真兩鬢斑白,心裏感動,問道:“胡叔,盈兒近日可好?”
胡真紅了眼,悠悠說道:“哎,她日日思念你,學做女紅等事就期盼你回來,她還不知道你的事情。你如不答應梁王的期望,我也保不了你,到時候我也不知道如何向她交代啊!”
“胡叔叔,讓我好好想想吧!”徐知誥說道,現在他的頭腦思緒很亂。
聽胡真的話,留在梁國是自己目前最好的選擇。梁王挾天子以令諸侯,日後,他必取而代之成為皇帝。而今後也必然引來各路諸侯的討伐,自己授封重要官職,也一定能在大梁建功立業。
但是有可能對手的是自己的義兄,還有曾經的義父。自己是唐室後人,難道要認賊作父,助紂為虐嗎?
徐知誥陷入了深思,大丈夫做事能屈能伸,目前情況自己這邊已經被朱溫的人包圍了,如不同意等待自己的必然是血雨腥風……
還有朱允兒,胡盈兒她們是多麽的傷心!徐知誥一度衝動,很想答應下來。
但是,還是理智占了上風,父親在世的時候反複給他講並讓他一定記住:他們是血脈相承的唐室後人,天下大亂,一定要再興唐室。
到吳國可以實現再興大唐嗎?……徐知誥坐在那裏一動不動,陷入了沉思。
胡真見徐知誥在思考,知道他在抉擇,便沉默不語。等了片刻,他起身說道:“君子明哲保身,你一定想清楚了,明日晨時,我會再來。”說罷,起身走了。
徐知誥心中無比痛苦,胡叔啊!想我堂堂大唐李姓之後,怎能投靠朱氏逆賊呢?若真如此取得天下,必定會遭世人唾棄嘲笑!
於是,他將林一等親信侍衛召集過來,鄭重地吩咐道:“立即傳令下去,讓所有人今晚即刻啟程離開此地。我們先向南行進,然後轉向東方到兗州,再朝北出梁到滄州,或者到青州,改為海路返回吳國。”
其實,在他心底深處依然渴望回到吳國。盡管在那裏,對他個人而言並無太多依靠和保障,未來充滿變數與未知;但畢竟他已在此生活了整整八年時光。
那些歲月裏所經曆過的種種溫暖人情仍曆曆在目——義父徐溫雖不苟言笑卻有時默默帶回來一隻美味雞腿或其他好吃的;李媽媽用心縫製的嶄新衣裳穿在身上格外舒適;徐家小妹給予的甜蜜糖果如同陽光般照亮心田;還有吳王楊行密暗自安排照料自己的人們……這一切都成為他生命中無法磨滅的記憶。
正是這些平凡而又真摯的情感紐帶,使得徐知誥始終對吳國懷有深深眷戀之情。
即便前途未卜、道路崎嶇,他也堅信唯有回歸故鄉,才能獲得真正的歸屬感與安寧的心境。
於是,隊伍進入梁地後轉而向東行進。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來可以避開朱溫主力軍的眼線,降低被發現的風險;二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他們還能向北折返,選擇走海路以確保安全。
經過一路奔波,徐知誥等人終於來到了滑州魏鎮,並決定在此歇腳,他們入住福來客棧。
這是徐知誥踏入梁地後的第三個夜晚,而這個夜晚似乎注定不會平靜。
事實上,自從徐知誥踏進梁境那一刻起,他的一舉一動便引起了諜報部門的關注,並迅速報告給了朱溫。對於這位未來的重要人物,朱溫自然不會掉以輕心,他早已做好部署,派遣手下大將胡真率領軍隊全力追擊徐知誥,務必將其攔下。
“主公,自我們進關,就被人一直追蹤,朱溫有可能有不利於我方的行動。”
“報主公,東三十裏駐紮有二千精兵,西五十裏駐紮有一千精兵,北麵有一千精兵正往這裏趕,離我們大概有四十裏地沒有停軍的意思。”
“這個鎮詭異的很,精壯年突然增多,應該是對我們的埋伏。”
徐知誥與幾名頭目正在議事,聽到最後這句話,他心裏一緊,李存勖曾建議走海路是對的,他們已經被包圍了。
“咚!咚!”傳來了敲門聲。
“誰?”林一問道。
“吾乃胡真!”門外回答。
徐知誥讓手下開門,一名高大魁梧的身影走了進來,果真是胡真。
“胡將軍真的是你。”徐知誥迎上前去。
“快請座,風九看茶。”
胡真緩緩地坐下來,沉重地歎了一口氣,然後開口說道:“你啊,我還是更希望你能像以前一樣稱呼我為胡叔。”
徐知誥揮手示意其他眾人離開房間。然而,雲十一心中仍有疑慮,放心不下,於是並沒有離去。徐知誥見狀,安慰他說:“不必擔心,我隻是和胡將軍單獨敘敘舊罷了。”
胡真看著徐知誥,語氣嚴肅地說:“梁王派我來傳達一個消息。
他有意招攬你成為他的女婿,並冊封你為華州節度使、檢校太保以及行營都統。
如果你對與朱允兒的婚姻有所顧慮,可以拒絕這門親事。但隻要你留在梁國,他都會將你收為義子。
此外,梁王還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認為自己現有的兒子們才能平庸,無一可取之處。
所以在挑選繼承人時,不僅限於親生骨肉,義子亦可列入考慮範圍之內。
你,應該能夠理解其中深意吧?你可願意留在梁王麾下呢?”
這番話充分顯示出了朱溫極大的誠意,同時也隱晦地表示,如果徐知誥願意歸順梁王並盡心盡意為其效力,將來甚至有可能繼承大統。
胡真接著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道:“自從我跟隨梁王起兵以來,深知他的為人處世之道。
他雖然生性多疑,但對於真正有才華之人卻格外賞識;盡管有時手段略顯殘忍無情,但他也推行了許多有益於百姓生計的政策措施。”
最關鍵對你有利的事就是梁王繼位者真的不看血緣關係,隻要此人有足夠的能力讓國家興旺,他就會選擇,他是真的不同尋常人思想。
誥兒,你好好想想吧!明日給我答複。”
胡真是心急如焚,他賞識徐知誥,也把他當兒子,如徐知誥不答應,那朱溫必誅殺他!
胡真想了想又急言道:“你小子有前途,可是在哪兒也比不上在梁國的收益最大。
吳王好幾個親兒子能力一般,氣量狹小,聽說他們小時候都容不下你,何況長大後能力超群的你呢?所以回吳國是最不明智之舉。
在晉地,如果李存勖接班,最多也是一人之下的王侯而已,後麵發展都很難說呢!
隻有在梁國梁王處有出人頭地的可能,隻要你帶軍隊立功,把上上下下治理的井井有條,那憑借你的能力完全是有可能成為儲君。
即使不能繼位大統,梁王如果不在了,那幾個蠢兒子也很難守住江山,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徐知誥聽明白了胡真的話,這是胡真的肺腑之言。他望著胡真兩鬢斑白,心裏感動,問道:“胡叔,盈兒近日可好?”
胡真紅了眼,悠悠說道:“哎,她日日思念你,學做女紅等事就期盼你回來,她還不知道你的事情。你如不答應梁王的期望,我也保不了你,到時候我也不知道如何向她交代啊!”
“胡叔叔,讓我好好想想吧!”徐知誥說道,現在他的頭腦思緒很亂。
聽胡真的話,留在梁國是自己目前最好的選擇。梁王挾天子以令諸侯,日後,他必取而代之成為皇帝。而今後也必然引來各路諸侯的討伐,自己授封重要官職,也一定能在大梁建功立業。
但是有可能對手的是自己的義兄,還有曾經的義父。自己是唐室後人,難道要認賊作父,助紂為虐嗎?
徐知誥陷入了深思,大丈夫做事能屈能伸,目前情況自己這邊已經被朱溫的人包圍了,如不同意等待自己的必然是血雨腥風……
還有朱允兒,胡盈兒她們是多麽的傷心!徐知誥一度衝動,很想答應下來。
但是,還是理智占了上風,父親在世的時候反複給他講並讓他一定記住:他們是血脈相承的唐室後人,天下大亂,一定要再興唐室。
到吳國可以實現再興大唐嗎?……徐知誥坐在那裏一動不動,陷入了沉思。
胡真見徐知誥在思考,知道他在抉擇,便沉默不語。等了片刻,他起身說道:“君子明哲保身,你一定想清楚了,明日晨時,我會再來。”說罷,起身走了。
徐知誥心中無比痛苦,胡叔啊!想我堂堂大唐李姓之後,怎能投靠朱氏逆賊呢?若真如此取得天下,必定會遭世人唾棄嘲笑!
於是,他將林一等親信侍衛召集過來,鄭重地吩咐道:“立即傳令下去,讓所有人今晚即刻啟程離開此地。我們先向南行進,然後轉向東方到兗州,再朝北出梁到滄州,或者到青州,改為海路返回吳國。”
其實,在他心底深處依然渴望回到吳國。盡管在那裏,對他個人而言並無太多依靠和保障,未來充滿變數與未知;但畢竟他已在此生活了整整八年時光。
那些歲月裏所經曆過的種種溫暖人情仍曆曆在目——義父徐溫雖不苟言笑卻有時默默帶回來一隻美味雞腿或其他好吃的;李媽媽用心縫製的嶄新衣裳穿在身上格外舒適;徐家小妹給予的甜蜜糖果如同陽光般照亮心田;還有吳王楊行密暗自安排照料自己的人們……這一切都成為他生命中無法磨滅的記憶。
正是這些平凡而又真摯的情感紐帶,使得徐知誥始終對吳國懷有深深眷戀之情。
即便前途未卜、道路崎嶇,他也堅信唯有回歸故鄉,才能獲得真正的歸屬感與安寧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