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風雲變幻的亂世之中,大地版圖如棋局般錯綜複雜,各路英豪紛紛崛起,爭奪著那虛無縹緲的正統之名。


    河北之地,東西二路,本是宋朝故土,卻因時局動蕩,成了趙偲自立為王,號稱“東宋”的沃土。


    一時間,這方天地內,龍旗飄揚,卻也暗流湧動,正邪難辨。


    趙偲,這位自封的帝王,於亂世中尋得一隅安身立命之所,心中卻藏著吞吐天下的野心。


    他深知,若要坐穩這江山,除了內修政理,外交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於是,他派出了麾下強將——董林,踏上了前往齊國的征途,意圖借齊國之力,為自己正名,讓“東宋”之名響徹四海。


    董林背負著趙偲的厚望,跨馬揚鞭,穿越千山萬水,終至齊國都城——泰山。


    此時的泰山,雲霧繚繞,仿佛是天界與人間的分界,而董林即將踏入的,便是那決定“東宋”命運的朝堂之上。


    武百端坐於朝堂之上,龍袍加身,威嚴不可侵犯。


    當董林踏入這金碧輝煌的宮殿,跪拜高呼“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時,武百的目光如炬,審視著這位遠道而來的使者。


    “平身。”武百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董林起身,恭敬地站立於堂下,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出此行目的:“我家皇上派我來,是欲與大齊結秦晉之好,共謀天下大事,建立兩國之交的。”


    武百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他故意問道:“你家皇帝?哪一位?這天下間,姓趙的皇帝可不止一位。”


    董林聞言,心中雖有幾分忐忑,但麵上依舊鎮定自若,答道:“自然是趙偲陛下,他乃真龍天子,於東西二路建立東宋,以繼大宋之正統。”


    武百聞言,哈哈大笑,笑聲中帶著幾分不屑:“你家也是宋,那趙佶的宋朝也是宋,我這做皇帝的,到底該承認哪一個?你倒是給我說說看。”


    董林早有準備,他向前一步,言辭懇切:“陛下明鑒,我東宋雖新立,但承襲大宋血脈,乃是正統無疑。”


    “那趙佶雖居中原,然其朝政腐敗,民不聊生,已失民心。”


    “而我東宋,自趙偲陛下登基以來,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此乃天命所歸,望陛下明察。”


    武百收起笑容,目光如劍,直刺董林心底:“你家正統?哼,好一個冠冕堂皇之詞!東西二路,自古便是隋國之地,既非你宋,亦非你東宋,你們這般擅自割據,豈非是強盜行徑,非法之極!”


    董林聞言,心中一凜,但他深知此行責任重大,不容退縮。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辯解道:“陛下此言差矣,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我東宋雖起於微末,卻順應民心,乃是曆史之必然。”


    “至於東西二路,雖曾為隋土,然隋已亡國多年,土地無主,我東宋得之,亦是天意。”


    “望陛下念及兩國和平,共謀發展,勿使刀兵相見,傷了和氣。”


    武百目光如炬,直言不諱道:“要想讓我大齊承認你東宋之存在,非在土地上有所作為不可。”


    “昔日隋國之地,今被爾等瓜分,若欲平息我主之怒,須得讓隋國複國,否則,即便趙佶不征,我齊國大軍亦將踏平你東宋河山!”


    董林麵不改色,上前一步,拱手問道:“那麽,陛下對於隋國複國,可有具體方案?我東宋願聞其詳。”


    武百冷笑一聲,緩緩道出條件:“河北西路,可歸你東宋所有,但河北東路,必須歸還隋國。”


    “此乃底線,若不同意,一切免談。”


    董林聞言,心中雖有萬般不願,但礙於形勢,隻得暫且應承:“好!我即刻返回,將此意稟告我家聖上。”


    武百點了點頭,以示滿意,隨後轉身離去,留下一片議論紛紛的大殿。


    董林不敢耽擱,即刻啟程返回大名府。沿途所見,皆是百姓安居樂業之景,卻不知這和平之下,暗流湧動。他心中暗自思量,如何將這燙手山芋呈於義父高俅麵前。


    回到大名府,董林直奔高俅府邸。府門之外,守衛森嚴,卻也難掩其內之繁華。董林步入廳堂,跪拜於地,高聲道:“兒臣拜見義父!”


    高俅聞聲而出,見董林神色匆匆,便知必有要事。他扶起董林,關切地問道:“回來了,路上可還順利?那武百究竟是何意思,快快說來。”


    董林起身,將齊國使者的條件一五一十地稟告給高俅。言畢,廳堂內陷入了一片沉寂,隻有窗外偶爾傳來的風聲,似乎在訴說著這亂世的無奈。


    高俅眉頭緊鎖,背手而立,凝視著窗外的遠方,仿佛在思考著國家的未來。良久,他緩緩開口:“如果我們把河北東路歸還給隋國,那麽,齊國真的會如他們所言,承認我們,甚至支持我們嗎?”


    董林搖了搖頭,答道:“他們並未明確表態,隻是提出了這個條件,作為承認我們的前提。”


    高俅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抹決絕:“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輕率決定,沒說就繼續談,這次我親自去齊國,會一會那武百,看看他究竟有何打算。”


    近日,武百自麾下第一軍中,精挑細選出一支精銳之師,共計兩萬人馬,這支部隊,便是他即將揮向敵方的鋒利劍刃。


    這支部隊,非同小可,全員皆裝備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火繩槍。


    這火繩槍,威力驚人,射程之遠,足以讓敵軍聞風喪膽。


    武百深知此等利器的重要性,趕緊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訓練,誓要讓這支部隊成為無敵之師。


    校場上,烈日炎炎,熱浪滾滾,但士兵們的訓練熱情卻絲毫未減。


    他們身著棉甲,手持火繩槍,隨著指揮官的口令,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射擊練習。槍聲此起彼伏,火光閃爍,仿佛預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經過多日的艱苦訓練,士兵們已經熟練掌握了火繩槍的使用技巧。他們學會了如何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快速裝填彈藥,如何在敵軍的箭雨與衝鋒中保持冷靜,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了如何與戰友們配合無間,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武百站在校場的高台上,目光如炬,凝視著下方那些正在刻苦訓練的士兵們。他的心中充滿了自豪與期待,他知道,這支部隊將會成為他征服天下的重要力量。


    “淩振!”武百突然高聲喊道。


    淩振,乃是大齊國有名的火炮專家,他精通火器製造之術,所造火炮威力巨大,無人能敵。聽到武百的呼喚,他連忙放下手中的圖紙,快步走到武百麵前。


    “見過皇上!”淩振躬身行禮道。


    “你看朕訓練的火槍手,如何?”武百微笑著問道。


    淩振抬頭望向校場,隻見那些士兵們手持火繩槍,動作整齊劃一,射擊精準有力,不禁讚歎道:“皇上英明!這些火槍手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實乃天下無敵之師!”


    武百聞言,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深知淩振的才華與忠誠,於是繼續說道:“淩振啊,朕有個想法,想讓你設計一種威力更大的火炮,與我們的火槍手相結合,形成更加強大的戰鬥力。”


    淩振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他深知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展現自己才華的絕佳機會。於是,他躬身領命道:“臣遵旨!定當竭盡所能,為皇上設計出一款威力驚人的火炮!”


    接下來的日子裏,淩振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火炮的設計之中。他夜以繼日地研究圖紙、試驗材料、改進設計,隻為能夠打造出一款能夠與大齊火槍手完美結合的火炮。


    與此同時,武百也沒有閑著。他親自督戰,繼續加強火槍手的訓練,並親自指導他們如何與火炮協同作戰。


    在他的精心調教下,火槍手們的戰鬥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他們與火炮之間的配合也變得越來越默契。


    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淩振終於完成了他的傑作——一款名為“震天炮”的火炮橫空出世。


    這款火炮不僅威力巨大,射程極遠,而且設計精巧,操作簡便。


    當它被安置在校場上進行試射時,那震耳欲聾的炮聲、那遮天蔽日的火光、那震撼人心的威力無不讓在場的所有人為之驚歎。


    武百看著眼前的“震天炮”,心中充滿了激動與自豪。


    他知道,有了這款火炮的加入再加上他精心訓練的火槍手們大齊國的軍隊將如虎添翼,戰無不勝!


    於是,他下令將“震天炮”與火槍手們進行聯合演練。


    在校場上隻見火炮轟鳴、火光衝天火槍手們則緊隨其後進行精準的射擊。


    他們之間的配合默契無間仿佛已經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


    武百站在校場的高台上,望著下方那支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火槍手部隊,心中雖有滿意,卻也隱隱感到一絲不足。


    他深知,僅憑先進的武器和士兵的勇猛,還不足以在殘酷的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戰術,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淩振啊,”武百轉過身,目光如炬地望向身旁的淩振,“這第一軍第三師,從今往後,便是朕的王牌之師,朕欲將此重任交托於你。”


    淩振聞言,心中一震,隨即跪倒在地,雙手抱拳,聲音堅定:“謝皇上隆恩!臣淩振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負皇上厚望!”


    武百扶起淩振,語重心長地說道:“淩振,你不僅是火炮製造的大師,更是朕的股肱之臣。”


    “朕知你忠誠勇猛,智慧過人,故將此重任交於你手。”


    “但朕也要提醒你,光有勇猛和智慧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戰術,需要步炮協同的戰術。”


    淩振聞言,眉頭微皺,顯然對這個新名詞感到陌生:“皇上,臣愚鈍,不知這‘步炮協同’是何意?”


    武百微微一笑,解釋道:“步炮協同,乃是一種將步兵與火炮緊密結合,相互支援,共同作戰的戰術。”


    “在戰場上,步兵負責接近敵人,進行肉搏戰或占領陣地;而火炮則負責遠程打擊,摧毀敵人的防禦工事和重要目標。”


    “兩者相互配合,便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淩振聞言,恍然大悟,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原來如此!皇上高瞻遠矚,臣佩服之至!隻是,這步炮協同具體該如何實施呢?”


    武百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步炮協同,關鍵在於信息的傳遞與指揮的協調。”


    “首先,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通訊係統,確保步兵與火炮之間能夠實時傳遞信息。”


    “其次,我們需要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明確步兵與火炮的任務分工和行動路線。”


    “最後,在戰場上,我們需要靈活應變,根據敵情變化及時調整戰術部署。”


    說到這裏,武百停頓了一下,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淩振啊,你可知這步炮協同的精髓何在?”


    淩振搖了搖頭,表示不解。


    武百繼續說道:“步炮協同的精髓,在於‘協同’二字。”


    “它要求步兵與火炮之間必須緊密配合,相互信任,共同進退。”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戰場上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讓敵人聞風喪膽。”


    淩振聞言,深感震撼。


    他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種戰術上的變革,更是一種思想上的轉變。


    他必須摒棄以往的偏見和固執,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接受和學習這種新的戰術。


    於是,淩振躬身行禮道:“皇上所言極是!臣定當虛心學習,努力鑽研步炮協同之術。”


    “同時,臣也會加強與其他將領的溝通與合作,共同為皇上效力!”


    武百滿意地點了點頭:“好!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朕相信,在你的帶領下,第一軍第三師定能成為我大齊國的驕傲!”


    接下來的日子裏,武百與淩振一起,親自指導火槍手和炮兵的訓練。


    他們不僅加強了槍炮射擊的訓練,還著重進行了步炮協同的演練。


    在演練中,他們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調整戰術部署,力求達到最佳的協同效果。


    這段日子裏,陽光似乎比往常更加熾熱,它不僅照耀著大齊國的每一寸土地,也點燃了武百心中的熊熊鬥誌。


    他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帝王,而是化身為一名普通的士兵,與第三師的將士們同甘共苦,共同磨礪著這支即將成為國家利劍的部隊。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進了簡陋卻充滿生機的軍營。


    武百早已起身,他身穿與士兵無異的粗布軍裝,腳踏布鞋,肩上搭著一條擦汗的毛巾,與士兵們一同開始了新一天的訓練。


    他的身影穿梭在隊列之間,時而親自示範動作要領,時而耐心糾正士兵們的錯誤,那份專注與投入,讓每一個在場的士兵都深受鼓舞。


    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三師在武百的親自帶領下,逐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士兵們的體能得到了顯著提升,戰術素養也日益增強。


    他們不僅掌握了火繩槍的使用技巧,更在武百的教導下,學會了如何在複雜多變的戰場上靈活運用戰術,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戰鬥力。


    這天,校場上彌漫著一種不同尋常的氛圍。陽光依舊熾熱,但士兵們的眼神中卻多了一份堅定與期待。


    武百站在靶場前,手持火繩槍,正進行著一場精準的射擊表演。


    每一次扣動扳機,都伴隨著清脆的槍聲和靶心被擊中的歡呼聲。


    他的射擊技巧之高超,讓在場的士兵們無不歎為觀止。


    正當大家沉浸在武百的精彩表演中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校場的寧靜。


    外交大臣扈成匆匆而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凝重,顯然有要事相告。


    “皇上,東宋的使臣高俅已經抵達城外,請求覲見。”扈成的聲音雖輕,卻清晰地傳入了每個人的耳中。


    武百聞言,停下了手中的射擊,轉過身來,目光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高俅這個名字,對於他來說並不陌生。此人現在是東宋朝廷中的一位重臣,曾經還當過宋朝太尉,也投奔過自己,妥妥的三姓家奴。


    武百心中暗自思量,高俅此來,究竟有何目的?


    “高俅這家夥,確實有兩下子,走到哪裏都吃得開。”武百輕歎一聲,語氣中既有對高俅能力的認可,也不乏一絲無奈。


    他深知,與東宋的關係複雜多變,既有合作的可能,也有衝突的風險。


    “皇上,您打算在哪裏見他?”扈成見武百沉默不語,便小心翼翼地問道。


    武百沉吟片刻,目光再次掃過校場上的士兵們,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皇上的忠誠。


    這一刻,武百做出了決定:“讓他來校場吧。”


    “我要讓他看看,我們大齊國的軍隊是如何訓練的,是如何在朕的帶領下,一步步變得強大的。”


    扈成領命而去,心中卻暗自揣摩著武百的用意。他知道武百此舉並非僅僅是為了展示軍威,更是為了向高俅傳遞一個明確的信息:大齊國已經做好了應對一切挑戰的準備。


    不久,高俅在侍衛的陪同下,步入了校場。他身著華麗的官服,臉上掛著慣有的圓滑笑容。


    當他看到校場上那些訓練有素、士氣高昂的士兵時,不禁暗暗吃驚。


    高俅緩緩跪下,身形雖顯恭順,眼神中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他高聲唱道:“拜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願吾皇龍體康健,福澤萬民。”


    武百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他緩步走至高俅麵前,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高俅啊高俅,你這家夥,果真是天生的政客,走到哪兒都能混得風生水起,討個官當當,真是讓人羨慕。”


    高俅心中一凜,麵上卻依舊保持著那抹圓滑的笑容,他微微欠身,恭敬答道:“皇上言重了,臣不過是東宋一介微臣,全賴我家聖上洪福齊天,方能有些許作為。”


    武百輕笑一聲,聲音裏帶著幾分冷冽:“說吧,你這次千裏迢迢而來,究竟有何貴幹?總不會是單純為了給我請安吧?”


    高俅聞言,心中暗自盤算,隨即正色道:“皇上明鑒,我東宋近年來雖國力強盛,但西宋咄咄逼人,邊境戰事頻發,我朝實乃腹背受敵。”


    “近日,我朝內部有議,欲承認隋國之餘緒,並願將河北東路劃歸隋國,以助其複國。”


    “然則,此舉需得齊國鼎力相助,共同抵禦西宋之侵擾。”


    武百聞言,笑容更甚,但那笑容中卻無半點溫度:“承認隋國?哼,你們東宋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趙佶那小子,與我雖非親兄弟,卻勝似手足,你讓我幫你們對付他?這豈不是讓我親手斬斷自己的臂膀?”


    高俅心中一緊,他深知武百與趙佶之間的深厚情誼,此番提議無異於火中取栗,但他仍不死心,試圖說服武百:“皇上,此乃權宜之計,非長久之策,若齊國能助我東宋一臂之力,待局勢穩定,我朝自會另有重謝。”


    武百冷笑一聲,目光如刀,直刺高俅心窩:“重謝?你們東宋的‘重謝’,我可消受不起,再者,我齊國自立國以來,從未有過背信棄義之舉。”


    “趙佶乃是我兄弟,我豈能因一己之私而陷他於不義?”


    高俅見武百態度堅決,心中暗自叫苦,但他仍不死心,繼續遊說道:“皇上,此事關乎兩國興衰,還望皇上三思而後行。”


    “若齊國執意不助,我東宋亦將無奈,隻能另尋他路。”


    武百聞言,臉色驟變,他猛地一拍身旁的木案,怒喝道:“他路?哼,你東宋若真敢行此大不韙之事,我齊國定當傾全國之力,踏平你東宋河山!你高俅,也別想活著離開這個世界!”


    高俅被這突如其來的怒喝嚇得渾身一顫,他連忙跪伏在地,顫聲道:“皇上息怒,臣隻是奉命行事,還望皇上開恩。”


    武百冷哼一聲,目光如鷹隼般銳利:“開恩?你當我齊國是善堂嗎?今日你既敢提此非分之想,就需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


    “你且記住,我武百說到做到,下次我們再見之時,定是在你東宋的國都大名府,而你,則將以俘虜的身份,跪在我的麵前!”


    言罷,武百轉身離去,隻留下一道決絕的背影和滿場的寂靜。


    高俅跪在地上,久久不敢起身,他深知自己今日之舉已徹底激怒了武百,未來的路,恐怕將更加艱難。


    此時,校場上的士兵們也都屏息凝視,他們被武百的霸氣所震撼,也為自己能跟隨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而感到自豪。在這一刻,第三師的將士們更加堅定了保衛國家、守護疆土的決心,他們知道,隻要有武百在,就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武大郎:最強帝王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扶風曉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扶風曉月並收藏重生武大郎:最強帝王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