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叫媛媛過來。”


    蘇父停下腳步,扭頭朝門外喊。


    “回老爺,二小姐出府去城中心了。”仆從回聲道。


    “立即去尋她回來。”


    “是。”


    此時的蘇雲媛已經被帶到二樓的某個雅間,隻稍等片刻,飄茗軒的老板就敲門而入。


    趙可蓉望著與蘇雲宛有幾分相似的客人,眸光微微一閃:“不知姑娘怎麽稱呼?”


    “我叫蘇雲媛,您就是這家茶館的老板嗎?”蘇雲媛起身問道。


    趙可蓉坐到對麵,笑應道:“沒錯。”


    蘇雲媛為她斟上一杯茶,溫婉淺笑,目光清澈,從容道明來意:“聽聞飄茗軒是城中唯一一家女子開的店鋪,其茶飲和點心實屬一絕。剛開張時,還有彈奏樂曲,令不少行人駐足傾聽,後來不知何故取消了。我曾拜名師學琴,想毛遂自薦。”


    為了逃離那個家,她顧不得自貶身份,與樂伶同伍。


    而飄茗軒,是方圓百裏最好的去處。


    “你的家人知道嗎?”趙可蓉抬眸問道。


    蘇雲媛預判過老板的諸多考驗,卻沒料到她一張口便問及家人,心中一動,“您認識我家人?”


    “令尊可是年前自京城而來的前禮部侍郎?”


    “正是,您也是自京城而來的嗎?可認得家父?”


    趙可蓉神色淡淡,一抹嘲意自嘴邊泛起:“我不認識令尊,倒是令堂,曾阻止我與宛宛往來。”


    “你跟我阿姐很熟?我娘做了什麽?到底怎麽回事?”蘇雲媛驚訝急了,一連三問。


    趙可蓉輕抿一口茶水,將陳年往事緩緩道來。


    蘇雲媛的臉色一會紅,一會白,羞得恨不能鑽入地縫。


    平日裏,嚴氏會身行力踐地教導她宅鬥技巧,但都僅限於妻妾之爭。


    她一直以為,對於阿姐,娘親隻是缺了那一層血緣關係,漠視罷了。畢竟後母難為,多做多錯,不如一切按照慣例和規矩辦。


    萬萬沒想到,她那和藹可親的娘親,對於完全構不成威脅的阿姐,竟會做出此等齷齪之事。


    這讓她倍感羞愧,再無顏留在茶館,慚聲道:“我沒想到......叨擾了。”


    她失魂落魄地走出茶館,正好遇到前來尋找的仆從,就一起回家。


    趙可蓉從二樓雅間的窗口往下望,看到蘇雲媛鑽進驢車,緩緩歎了一口氣。


    對於蘇家來到幽州,在秦家屢屢碰壁之事,她早已有所耳聞。本以為蘇雲媛找上門來,意在通過她,與宛宛修複關係,眼下看來,是她想多了。


    想起剛才提及的彈奏樂曲之事,她秀眉微蹙,苦惱地揉了揉眉間。


    燕雲縣建設之初,她與胞妹說服父母,盤下了一個店鋪開設茶館。姊妹倆齊心協力,各自發揮所長,很快就做得風生水起。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秦沐經常往府城跑,喜歡他的胞妹發現了尹若姝的存在。


    向蘇雲宛打探到兩人的淵源後,胞妹自知沒了希望,默默退出,卻從此一蹶不振,再無心經營茶館。


    等尹若姝搬到北嶺村居住,胞妹更是久居在縣城,不想回北嶺村了。


    也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胞妹才能放下這段尚未開始就終結的感情。


    另一邊,蘇雲媛回到家中,聽到父親與娘親統一戰線,要她嫁給秦君屹的話,不由閉了閉雙眸,苦笑道:“阿姐與姐夫伉儷情深,女兒根本涉足不了。”


    “秦家曆任家主向來坐享齊人之福,到了秦君屹,也不可能隻有你阿姐一人。如今長子已生,他很快便會露出原形,你且多與他接觸接觸,占得先機。”


    “是。”蘇雲媛乖巧恭順地應下,心中卻有自己的打算。


    想起剛抵達幽州關隘時那不經意的一眼,臉頰悄悄爬上紅暈。


    蘇父與嚴氏看見她這一副嬌羞小女兒態的模樣,兩人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笑容。


    *


    滿月宴之後不久,燕雲縣迎來春麥大豐收。


    春季播種時宣揚的雙倍收成,在風調雨順之下,得以兌現。


    有一些耕作精細的農戶,還獲得高達三倍之多的收成!


    曾經屢禁不止偷賣良種的幾個農夫捶胸頓足,悔不當初。


    附近城池的官員、富紳等人紛紛前來燕雲縣縣衙求購良種,遭受直言拒絕後,將目光轉移至百姓家。


    盡管以楚翊為代表的官方已經明確表示,收成作為自留種,沒有增收效益,卻依然抵不住外地人想要增收的迫切心情。


    他們高價從百姓手中收購春麥作為麥種的事,蘇雲宛聽了一耳朵,當做笑談,沒放在心上。


    比起那些熱鬧,她更關心收完小麥後,田地種植些什麽。


    放在後世,小麥收完種玉米,實現雙豐收。


    可眼下大周朝並未引入玉米,也沒有土豆種植,農田裏的冬小麥和春小麥收完後,隻種些許蔬菜。


    蘇雲宛思來想去,將目標定在大豆上。


    大豆也叫黃豆,是末世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除了能提供大量的蛋白質和營養之外,還對土壤有固氮作用,改善農田肥力。


    她如法炮製,將空間中儲藏的大豆進行改良,使其可以更加適應自然環境,當然,最重要的是增加收成。


    按照慣例,唯有秦家治下百姓才有購買資格。


    有了春麥的先例在,再無人質疑秦家,紛紛加入優質大豆的購買大軍。


    任異地之人如何加價,也沒人再願意冒著風險,私下賣出了。


    而百姓們能放心種植,很大原因,是由於秦家公布了大豆的用途。


    除了常見的用來做各種豆製品外,還能榨取豆油、釀造醬油調理。另外,豆渣和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可以喂養禽畜。


    秦家擁有數千精銳騎兵,大豆可以喂養軍馬,故而放出話,可以按一定價錢采購農戶日後收成的黃豆。


    既可自用,又有銷路,百姓們熱火朝天地種起大豆來。


    就在這時,外調的秦君宇婚期將近,回到秦府。


    在去年年底,他就正式向楚家提親。兩家定下婚約,並選好了良辰吉日成親。


    秦君宇此番回來,還帶回來幾個幽州其他地區的官員。


    他們主動投靠而來,以無償奉上轄地當做投名狀。


    秦君屹盛情款待,不費一兵一卒,就收複了好幾個縣城。


    可在這秦家事業欣欣向榮時,府中四房卻出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逃荒變蜜月,我慫恿夫君造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塵之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塵之戀並收藏逃荒變蜜月,我慫恿夫君造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