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冬去春來
逃荒變蜜月,我慫恿夫君造反了 作者:紅塵之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若芙放下茶盞,笑問道:“我們昨日打探消息,得知幽州城已經有一家大鏢行,為了避免惡性競爭,我想將鎮遠鏢局設立在燕雲縣,不知可不可以。”
蘇雲宛:“當然可以,你們以前的主顧基本都是冀州城的百姓,現在他們遷徙到燕雲縣,你們做熟客生意,立足不成問題。”
“現在燕雲縣百廢待興,正需要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歡迎鎮遠鏢局加入。”秦君屹以茶代酒,敬了一杯。
之後,他又對夏一鳴道:“夏公子,你手中若還有貨物,也可賣到燕雲縣百姓,甚至可以在燕雲縣成立一個據點,為縣中商戶供應南貨。”
“請容在下考慮考慮。”商人逐利,夏一鳴不做賠本的買賣,需調查市場需求後,再做下決定。
蘇雲宛笑道:“應該的,若是你不急著走,我正好有一個新鮮玩意兒,肯定能大賺一筆。”
“哦?是什麽東西?”夏一鳴很感興趣。
蘇雲宛卻賣起了關子:“過幾天你就知道了。”
夏一鳴:“那行,沒見到你說的東西,在下就不走了!”
“哈哈......”
夏一鳴和南若芙留宿了一晚,次日朝食後回府城。
離去前,夏一鳴給了一筆豐厚的報酬,將連子濯兄弟倆以及一個小女孩潘玉兒帶走了。
潘玉兒是當初在山野荒廟解救的一群孩子之一,與連子濯關係親近。
抵達北嶺村後,這群孩子被安置在村莊一角,每日習武打磨身體素質。
連子濯將小弟弟托付給方氏,加入其中一起鍛煉。
昨夜他跟潘玉兒告別,兩人難舍難分,連子濯一衝動,生出帶潘玉兒一起走的念頭。
潘玉兒聽他說完,連連點頭。
就這樣,夏一鳴除了酬謝外,多給了一筆贖身錢,將潘玉兒也帶上。
蘇雲宛多看了潘玉兒兩眼,願這對青梅竹馬,能擁有個美好的未來。
隻是她心裏知道,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潘玉兒作為一個孤女,若跟著去連子濯府苑,大概率淪為他的貼身奴婢,就算另有安排,在極為講究門當戶對的當下,沒什麽機會成為正妻。
但她自己選擇的道路,無論前程如何,都要自己走下去。
待他們走後,蘇雲宛便讓秦君屹招人正式開采煤礦,並將煤粉和石灰漿、黏土、香料按一定比例摻合在一起,用李茂做成的花型鐵製模具,做成一個個小巧的煤餅。
放置火爐子燃燒,可散發出淡淡的香味,絕對是富人愛用的雅致之物。
夏一鳴試用後連連稱讚,當即下了一筆訂單,努力打開幽州上流人家的市場。
由於冬季大雪封路,運輸困難,考慮沿途風險後,夏一鳴放棄了送貨至江南出售的心思,隻等來年有了好時節再進貨。
他還親手調製了多種獨特香料和外形,讓蘇雲宛定做,豐富產品。
一時間,煤餅成了幽州仕紳富戶極為吹捧、喜愛之物。
這個冬天,夏、秦兩家靠著煤餅,賺了個滿盆缽,也使得燕雲縣縣衙獲得第一筆豐厚的商稅收入。
州府一眾官員得知後,心熱得不得了,也派人去勘測煤礦,試圖做出同類煤餅。
然而,那些勘測人員遇到了和秦君屹一樣的難題——大雪覆山,隻能無功而返。
東方先生受命與秦家合作,引進煤粉加工製作,然而他們做成的煤餅有著一股刺鼻的氣味,品質完全沒得比。
州牧又讓他向秦家購買製作秘方,毫不意外地遭到秦君屹的拒絕,之後,他又搞背後的小動作,卻發現那些長工全部采取封閉式管理,外人根本難以接觸,再次徒勞無功。
而就算他使計收買了製作煤餅的長工,他們也不得而知。
秦家能消除煤餅氣味,是用石灰漿代替了部分黏土,而這一配方,隻掌握在秦家自己人手中。
蘇雲宛製成煤餅後,李茂的實驗也有了結果:“我按夫人的方法,確實能煉成精鐵。隻是溫度上不去,很難冶煉成功。”
“放心,等過段時間,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就在前幾天,她已經讓人把耐火磚拉至山裏,修建煉焦爐,等有了焦炭做燃料,再建起煉鐵高爐,就可以采用之前收集的鐵礦,投入生產了。
她早已畫好的煉鐵高爐設計圖,還設計出水利鼓風機和水利鍛造錘,一旦建成並投入使用,能省下不少人工。
“對了,我已經讓人把招收煉鐵弟子的消息傳播出去,有不少人報名,你先去挑上三十個人統一培養。”
“這麽多人,我恐怕顧不過來啊!”李茂驚呼。
鐵匠帶徒弟,最多帶三五個人,何時能幾十人一起了?
蘇雲宛笑道:“實不相瞞,我打算在來年春季農耕之前,造出盡可能多的曲轅犁,用於開荒耕地。所以我會提供你授徒要用的各種工具,盡快幫我帶出一批人,先鍛造犁頭。”
“什麽是曲轅犁?”
“以後你就知道了。”
*
時間就像細沙,不經意地從指間流逝。隨著嚴冬的消退,北方的土地開始逐漸蘇醒。
寒風逐漸溫柔,吹拂著萬物生長的氣息。白雪覆蓋的大地慢慢被新生的綠意所取代,樹枝上,嫩綠的芽兒破殼而出,迎接著溫暖的陽光。
所有遷徙而來的冀州城百姓走出窯洞,前往分配的鄉村。各家獲得的宅基地上,一棟棟土坯房平地而起。隨著自家房屋的建成,百姓陸續搬離北嶺村。
此時,燕雲縣中心的官署和街道商鋪已經在嚴冬來臨之前加速蓋完,服徭役的民眾致力於內城牆建設。
而北嶺村大山深處,鑄鐵山莊終於建成,並成功鑄造出第一批曲轅犁的犁頭。
蘇雲宛早在貓冬時,就將曲轅犁的圖紙及製作方法交給秦家的木工組,讓他們製作木頭配件。
如今鋼質犁頭一鑄成,第一張曲轅犁很快麵世。
在幽州這片地界,鐵犁牛耕的技術尚未普及,依然大範圍使用人力耒耕,沒法深耕。
寥寥幾把鐵犁牛耕,采用的是直轅犁,耕地費力,回轉困難。
曲轅犁將直轅改成曲轅,並在轅頭加上了犁盤,可以自由轉動的,使得轉彎、掉頭等操作靈活,節省畜力。另外,整個結構還增加了犁建和犁平,既可以深耕又可以淺耕,滿足不同要求,進行精耕細作。
今天上午,第一張曲轅犁下地。
蘇雲宛脫去厚厚的大氅,換上了輕便的春裝,踏著融化的積雪,與秦君屹一起走向靠近村頭的熟地。
蘇雲宛:“當然可以,你們以前的主顧基本都是冀州城的百姓,現在他們遷徙到燕雲縣,你們做熟客生意,立足不成問題。”
“現在燕雲縣百廢待興,正需要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歡迎鎮遠鏢局加入。”秦君屹以茶代酒,敬了一杯。
之後,他又對夏一鳴道:“夏公子,你手中若還有貨物,也可賣到燕雲縣百姓,甚至可以在燕雲縣成立一個據點,為縣中商戶供應南貨。”
“請容在下考慮考慮。”商人逐利,夏一鳴不做賠本的買賣,需調查市場需求後,再做下決定。
蘇雲宛笑道:“應該的,若是你不急著走,我正好有一個新鮮玩意兒,肯定能大賺一筆。”
“哦?是什麽東西?”夏一鳴很感興趣。
蘇雲宛卻賣起了關子:“過幾天你就知道了。”
夏一鳴:“那行,沒見到你說的東西,在下就不走了!”
“哈哈......”
夏一鳴和南若芙留宿了一晚,次日朝食後回府城。
離去前,夏一鳴給了一筆豐厚的報酬,將連子濯兄弟倆以及一個小女孩潘玉兒帶走了。
潘玉兒是當初在山野荒廟解救的一群孩子之一,與連子濯關係親近。
抵達北嶺村後,這群孩子被安置在村莊一角,每日習武打磨身體素質。
連子濯將小弟弟托付給方氏,加入其中一起鍛煉。
昨夜他跟潘玉兒告別,兩人難舍難分,連子濯一衝動,生出帶潘玉兒一起走的念頭。
潘玉兒聽他說完,連連點頭。
就這樣,夏一鳴除了酬謝外,多給了一筆贖身錢,將潘玉兒也帶上。
蘇雲宛多看了潘玉兒兩眼,願這對青梅竹馬,能擁有個美好的未來。
隻是她心裏知道,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潘玉兒作為一個孤女,若跟著去連子濯府苑,大概率淪為他的貼身奴婢,就算另有安排,在極為講究門當戶對的當下,沒什麽機會成為正妻。
但她自己選擇的道路,無論前程如何,都要自己走下去。
待他們走後,蘇雲宛便讓秦君屹招人正式開采煤礦,並將煤粉和石灰漿、黏土、香料按一定比例摻合在一起,用李茂做成的花型鐵製模具,做成一個個小巧的煤餅。
放置火爐子燃燒,可散發出淡淡的香味,絕對是富人愛用的雅致之物。
夏一鳴試用後連連稱讚,當即下了一筆訂單,努力打開幽州上流人家的市場。
由於冬季大雪封路,運輸困難,考慮沿途風險後,夏一鳴放棄了送貨至江南出售的心思,隻等來年有了好時節再進貨。
他還親手調製了多種獨特香料和外形,讓蘇雲宛定做,豐富產品。
一時間,煤餅成了幽州仕紳富戶極為吹捧、喜愛之物。
這個冬天,夏、秦兩家靠著煤餅,賺了個滿盆缽,也使得燕雲縣縣衙獲得第一筆豐厚的商稅收入。
州府一眾官員得知後,心熱得不得了,也派人去勘測煤礦,試圖做出同類煤餅。
然而,那些勘測人員遇到了和秦君屹一樣的難題——大雪覆山,隻能無功而返。
東方先生受命與秦家合作,引進煤粉加工製作,然而他們做成的煤餅有著一股刺鼻的氣味,品質完全沒得比。
州牧又讓他向秦家購買製作秘方,毫不意外地遭到秦君屹的拒絕,之後,他又搞背後的小動作,卻發現那些長工全部采取封閉式管理,外人根本難以接觸,再次徒勞無功。
而就算他使計收買了製作煤餅的長工,他們也不得而知。
秦家能消除煤餅氣味,是用石灰漿代替了部分黏土,而這一配方,隻掌握在秦家自己人手中。
蘇雲宛製成煤餅後,李茂的實驗也有了結果:“我按夫人的方法,確實能煉成精鐵。隻是溫度上不去,很難冶煉成功。”
“放心,等過段時間,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就在前幾天,她已經讓人把耐火磚拉至山裏,修建煉焦爐,等有了焦炭做燃料,再建起煉鐵高爐,就可以采用之前收集的鐵礦,投入生產了。
她早已畫好的煉鐵高爐設計圖,還設計出水利鼓風機和水利鍛造錘,一旦建成並投入使用,能省下不少人工。
“對了,我已經讓人把招收煉鐵弟子的消息傳播出去,有不少人報名,你先去挑上三十個人統一培養。”
“這麽多人,我恐怕顧不過來啊!”李茂驚呼。
鐵匠帶徒弟,最多帶三五個人,何時能幾十人一起了?
蘇雲宛笑道:“實不相瞞,我打算在來年春季農耕之前,造出盡可能多的曲轅犁,用於開荒耕地。所以我會提供你授徒要用的各種工具,盡快幫我帶出一批人,先鍛造犁頭。”
“什麽是曲轅犁?”
“以後你就知道了。”
*
時間就像細沙,不經意地從指間流逝。隨著嚴冬的消退,北方的土地開始逐漸蘇醒。
寒風逐漸溫柔,吹拂著萬物生長的氣息。白雪覆蓋的大地慢慢被新生的綠意所取代,樹枝上,嫩綠的芽兒破殼而出,迎接著溫暖的陽光。
所有遷徙而來的冀州城百姓走出窯洞,前往分配的鄉村。各家獲得的宅基地上,一棟棟土坯房平地而起。隨著自家房屋的建成,百姓陸續搬離北嶺村。
此時,燕雲縣中心的官署和街道商鋪已經在嚴冬來臨之前加速蓋完,服徭役的民眾致力於內城牆建設。
而北嶺村大山深處,鑄鐵山莊終於建成,並成功鑄造出第一批曲轅犁的犁頭。
蘇雲宛早在貓冬時,就將曲轅犁的圖紙及製作方法交給秦家的木工組,讓他們製作木頭配件。
如今鋼質犁頭一鑄成,第一張曲轅犁很快麵世。
在幽州這片地界,鐵犁牛耕的技術尚未普及,依然大範圍使用人力耒耕,沒法深耕。
寥寥幾把鐵犁牛耕,采用的是直轅犁,耕地費力,回轉困難。
曲轅犁將直轅改成曲轅,並在轅頭加上了犁盤,可以自由轉動的,使得轉彎、掉頭等操作靈活,節省畜力。另外,整個結構還增加了犁建和犁平,既可以深耕又可以淺耕,滿足不同要求,進行精耕細作。
今天上午,第一張曲轅犁下地。
蘇雲宛脫去厚厚的大氅,換上了輕便的春裝,踏著融化的積雪,與秦君屹一起走向靠近村頭的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