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收為己用
逃荒變蜜月,我慫恿夫君造反了 作者:紅塵之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雲宛曾在末世走過一遭,對人性的善與惡看得格外通透。
在極端的環境中,人類會退化成生物的原始狀態,終其一生的目的隻為兩點:生存和繁衍。
眼前這些村民隻為其一,讓無善無惡的性質徹底傾覆。
既然遵循叢林法則,那就弱肉強食便成了自然規律。
他們技不如人,那就隻能任人宰割,一如那些被視為二腳羊的孩童一般。
蘇雲宛心中很快有了決斷,微微側目看向秦君屹。
一向以保護國土完整,百姓安寧為己任的他,會放過眼前這些人嗎?
秦君屹側影如劍鋒般挺拔,目光冰冷徹骨,周身散發凜冽殺氣,“既然已失去最基本的人性,活著還會殘害弱小,就地處決。”
鍾威心中一凜,出言附和:“我也是這麽想的。”
伍少寒抱拳領命,卻並沒有立即動手,而是讓人將一旁的孩子們先帶走。
“我來我來!”薑小六尾隨鍾威過來,聞言立即出聲。
他朝那些孩子們招手:“你們乖乖跟我走,我找些好吃的給你們吃。”
不得不說,她極為懂得這些小孩們的渴求。
一聽有吃的,早已餓得快不行了的小家夥們立即邁開腳步,圍到薑小六身邊,“大哥哥,真的有吃的嗎?”
“那當然,但是你們得乖乖聽話,跟我來吧。”薑小六像幼兒園的老師一樣,有說有笑地領著一群小豆丁朝正殿走去。
伍少寒看著他拉起彎腰說話的聲音,眼中閃過連自己都尚未察覺的柔光。
蘇雲宛從薑小六身上收回目光,眉眼含笑側目看向秦君屹:“你看看薑小六,對小孩多親切啊。你可不能隻當個嚴父,講究什麽抱孫不抱子的破規矩。”
秦君屹麵色微微一僵,不敢直接保證,隻好道:“我盡量。”
上至皇親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遵循“君子抱孫不抱子”的禮法思想。
“嚴父慈母”的家庭教育,深入大周千家萬戶。
秦家作為治家如治軍的將門之家,更是深諳此道。
秦君屹深受父親掌控之苦,當然不想自己的孩子走上他的老路,可有三房的先例在那,他也不可能溺愛孩子。
這其中該如何把握,他現在完全沒有頭緒。
蘇雲宛笑哼一聲,輕輕揭過。
不管怎樣,她相信秦君屹絕不缺乏愛子之心。
隻要有愛,沒有什麽不能解決的。
兩人都初為人父人母,在教育孩子方麵,很難說誰對誰錯,到時候商量著來吧。
這時,影衛來報,已經安排好一間偏房。
蘇雲宛便沒再多說,和秦君屹一起進屋。
很快,外麵便傳來殺戮的慘叫聲。
“我還想著,你會不會放過那些人呢。”蘇雲宛接過秦君屹泡的茶水,輕飲一口。
秦君屹任勞任怨地整理她從空間移出的過夜物品,聞言隻道:“慈不掌兵。”
蘇雲宛一笑,又道:“那些個小孩已經被家人拋棄,就算回家也難逃厄運。我想給找個避世之所供他們安身,再留些糧食給他們。至於以後會怎麽樣,就管不了那麽多了。”
當初她麵對末世災難,也是離群索居,自然而然就想到這個主意。
國庫收繳的銀兩有十萬之多,過往沿途發放的糧食折算成錢後,還剩下不少,這些小孩也是難民之一,留下的口糧就當是替朝廷賑災了。
秦君屹沉思片刻,道:“他們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又都是少不更事的年紀。失去管製和約束,難保不會以強欺弱,生出霸權。另外一旦被他人發現,必會遭遇搶劫,甚至惹來滅頂之災。”
“那你有什麽想法?”
“按以往慣例,孤兒會送往官府管轄的慈善堂。可這些小孩家人健在,不符合收容規定。”秦君屹話音一頓,抬眸看向蘇雲宛,“我想留下收為己用。”
蘇雲宛挑眉問道:“送入影衛營?”
秦君屹搖頭:“不一定,先帶著上路,日後根據資質再做安排。當然,我會先問他們的想法,一切遵循自願原則。”
蘇雲宛不以為然:“有了食物和水的誘惑,我想沒人會想留下等死。”
事情果然就像蘇雲宛說的那樣。
翌日清晨,秦君屹詢問時,那些小孩全都點頭表示願意追隨,連聲表示隻要給一口飯吃,他們會好好聽話,讓做什麽就做什麽。
經過這一災難的洗禮,幾歲的小孩迅速成長,知道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對他人好。
畢竟連生養他們的父母至親,都可以做出將他們的命換取糧食的事,別人又怎麽可能白吃白喝養著他們。
秦君屹見多了戰爭孤兒早熟的模樣,沒再與他們多說,隻讓人給他們送上食水,並讓親兵隊來領人。
現在親兵隊伍假扮的商隊,早已不隻是西北出發時的那些人員。
左慶和徒弟阿江,以及修橋的柳子安都在其列,沿途還招納了上百名年輕難民,昨日又多了個秦君宇,今兒還會多十幾個孩子,可謂人員複雜極了。
他們一路上除了行拱衛之職,還要擠出時間開展軍事訓練,風餐露宿不在話外。
此時,離荒廟不遠的樹林中,林氏坐在大石頭上,輕揉著依然疼痛難忍的雙膝,“姍姍,你去跟宛宛好好說說,讓你哥回來吧。你也見過親兵隊的狀況,他們連口熱飯都吃不上,夜裏還要辛苦訓練,太難了。”
由於她是密接人員,昨日早上秦君宇收到傳令,收拾完畢後隔著牆與林氏告別。
麵對母親的依依不舍,秦君宇心中有些感傷,但更多的是熱血沸騰。
大哥讓他跟親兵隊同行,他絲毫不覺意外。而且他還知道,若能通過考核,就能加入親兵營。
到那時候,他再也不用像父母那樣,靠卑躬屈膝討生活。
然而,任秦君宇如何隱晦地將這重好處說與娘親聽,林氏還是想要他留在眼前。
就像在京城王府時一樣,平平安安過日子就好。
可林氏卻忘了,以前在王府時她並不滿足於此。
那時她一心想讓兒子去西北秦家大本營發展,好母憑子貴,提高四房在王府的地位。
人心就是這樣,此山望著彼山高,欲壑永難填。
在極端的環境中,人類會退化成生物的原始狀態,終其一生的目的隻為兩點:生存和繁衍。
眼前這些村民隻為其一,讓無善無惡的性質徹底傾覆。
既然遵循叢林法則,那就弱肉強食便成了自然規律。
他們技不如人,那就隻能任人宰割,一如那些被視為二腳羊的孩童一般。
蘇雲宛心中很快有了決斷,微微側目看向秦君屹。
一向以保護國土完整,百姓安寧為己任的他,會放過眼前這些人嗎?
秦君屹側影如劍鋒般挺拔,目光冰冷徹骨,周身散發凜冽殺氣,“既然已失去最基本的人性,活著還會殘害弱小,就地處決。”
鍾威心中一凜,出言附和:“我也是這麽想的。”
伍少寒抱拳領命,卻並沒有立即動手,而是讓人將一旁的孩子們先帶走。
“我來我來!”薑小六尾隨鍾威過來,聞言立即出聲。
他朝那些孩子們招手:“你們乖乖跟我走,我找些好吃的給你們吃。”
不得不說,她極為懂得這些小孩們的渴求。
一聽有吃的,早已餓得快不行了的小家夥們立即邁開腳步,圍到薑小六身邊,“大哥哥,真的有吃的嗎?”
“那當然,但是你們得乖乖聽話,跟我來吧。”薑小六像幼兒園的老師一樣,有說有笑地領著一群小豆丁朝正殿走去。
伍少寒看著他拉起彎腰說話的聲音,眼中閃過連自己都尚未察覺的柔光。
蘇雲宛從薑小六身上收回目光,眉眼含笑側目看向秦君屹:“你看看薑小六,對小孩多親切啊。你可不能隻當個嚴父,講究什麽抱孫不抱子的破規矩。”
秦君屹麵色微微一僵,不敢直接保證,隻好道:“我盡量。”
上至皇親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遵循“君子抱孫不抱子”的禮法思想。
“嚴父慈母”的家庭教育,深入大周千家萬戶。
秦家作為治家如治軍的將門之家,更是深諳此道。
秦君屹深受父親掌控之苦,當然不想自己的孩子走上他的老路,可有三房的先例在那,他也不可能溺愛孩子。
這其中該如何把握,他現在完全沒有頭緒。
蘇雲宛笑哼一聲,輕輕揭過。
不管怎樣,她相信秦君屹絕不缺乏愛子之心。
隻要有愛,沒有什麽不能解決的。
兩人都初為人父人母,在教育孩子方麵,很難說誰對誰錯,到時候商量著來吧。
這時,影衛來報,已經安排好一間偏房。
蘇雲宛便沒再多說,和秦君屹一起進屋。
很快,外麵便傳來殺戮的慘叫聲。
“我還想著,你會不會放過那些人呢。”蘇雲宛接過秦君屹泡的茶水,輕飲一口。
秦君屹任勞任怨地整理她從空間移出的過夜物品,聞言隻道:“慈不掌兵。”
蘇雲宛一笑,又道:“那些個小孩已經被家人拋棄,就算回家也難逃厄運。我想給找個避世之所供他們安身,再留些糧食給他們。至於以後會怎麽樣,就管不了那麽多了。”
當初她麵對末世災難,也是離群索居,自然而然就想到這個主意。
國庫收繳的銀兩有十萬之多,過往沿途發放的糧食折算成錢後,還剩下不少,這些小孩也是難民之一,留下的口糧就當是替朝廷賑災了。
秦君屹沉思片刻,道:“他們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又都是少不更事的年紀。失去管製和約束,難保不會以強欺弱,生出霸權。另外一旦被他人發現,必會遭遇搶劫,甚至惹來滅頂之災。”
“那你有什麽想法?”
“按以往慣例,孤兒會送往官府管轄的慈善堂。可這些小孩家人健在,不符合收容規定。”秦君屹話音一頓,抬眸看向蘇雲宛,“我想留下收為己用。”
蘇雲宛挑眉問道:“送入影衛營?”
秦君屹搖頭:“不一定,先帶著上路,日後根據資質再做安排。當然,我會先問他們的想法,一切遵循自願原則。”
蘇雲宛不以為然:“有了食物和水的誘惑,我想沒人會想留下等死。”
事情果然就像蘇雲宛說的那樣。
翌日清晨,秦君屹詢問時,那些小孩全都點頭表示願意追隨,連聲表示隻要給一口飯吃,他們會好好聽話,讓做什麽就做什麽。
經過這一災難的洗禮,幾歲的小孩迅速成長,知道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對他人好。
畢竟連生養他們的父母至親,都可以做出將他們的命換取糧食的事,別人又怎麽可能白吃白喝養著他們。
秦君屹見多了戰爭孤兒早熟的模樣,沒再與他們多說,隻讓人給他們送上食水,並讓親兵隊來領人。
現在親兵隊伍假扮的商隊,早已不隻是西北出發時的那些人員。
左慶和徒弟阿江,以及修橋的柳子安都在其列,沿途還招納了上百名年輕難民,昨日又多了個秦君宇,今兒還會多十幾個孩子,可謂人員複雜極了。
他們一路上除了行拱衛之職,還要擠出時間開展軍事訓練,風餐露宿不在話外。
此時,離荒廟不遠的樹林中,林氏坐在大石頭上,輕揉著依然疼痛難忍的雙膝,“姍姍,你去跟宛宛好好說說,讓你哥回來吧。你也見過親兵隊的狀況,他們連口熱飯都吃不上,夜裏還要辛苦訓練,太難了。”
由於她是密接人員,昨日早上秦君宇收到傳令,收拾完畢後隔著牆與林氏告別。
麵對母親的依依不舍,秦君宇心中有些感傷,但更多的是熱血沸騰。
大哥讓他跟親兵隊同行,他絲毫不覺意外。而且他還知道,若能通過考核,就能加入親兵營。
到那時候,他再也不用像父母那樣,靠卑躬屈膝討生活。
然而,任秦君宇如何隱晦地將這重好處說與娘親聽,林氏還是想要他留在眼前。
就像在京城王府時一樣,平平安安過日子就好。
可林氏卻忘了,以前在王府時她並不滿足於此。
那時她一心想讓兒子去西北秦家大本營發展,好母憑子貴,提高四房在王府的地位。
人心就是這樣,此山望著彼山高,欲壑永難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