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宗李亨寵愛張良娣,張良娣在靈武時生下個小皇子,取名叫李佋。
李俶、李倓、李佋,李亨給兒子們起名都帶人字偏旁。
李亨封男嬰李佋為興王,對戰亂中來到人間的小兒子特別喜愛。
張良娣恃寵生驕,想把這個隻有一兩歲的嬰兒,立為將來的太子。
張良娣盤算第一招是陷害死李亨大兒子李俶。第二招是陷害死李亨三兒子李倓。
李俶、李倓真要死了,如何影響唐朝國運,她真的不在乎。她隻盤算自己的兒子李佋成為太子,能保住她富貴一輩子。
頭腦簡單、目光短淺到了這種程度,想得逞真的很難。
就像一個小偷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伸手去偷一塊金子,他隻看見他想偷的那塊金子在閃閃發光,卻看不見金子四周全是人,眾目睽睽都盯著他這個小偷的一舉一動。
李輔國本是給皇帝喂禦馬的小太監,因為他巧言令色、玲瓏圓滑,受到肅宗李亨寵信。
他見張良娣受李亨專寵,也百般奉承討好她。
張良娣正好需要一個幫手,共同陷害李俶、李倓。
李倓性情豪放仗義,看不上張良娣、李輔國。
李倓曾經秘密對李泌說:
“先生以氣節正義領兵,盡顯臣子的熱誠,我很是感激。
但國君身邊有一個大禍害,不可不除掉。”
李泌問:“你說的是誰?”
李倓說:“張良娣。”
李泌搖搖頭說:
“這不是給皇帝當兒子的人該說的話,願大王忍耐才是。”
李倓不以為然,有時去見肅宗李亨,必定勸李亨不要聽信張良娣的話,並且勸李亨趕緊立李俶當太子。
他想的是,讓李俶當上了太子,張良娣立自己兒子李佋的算計就基本落空。
肅宗李亨聽過了好幾次,趁李泌進見他的時候,便問:
“廣平王李俶當兵馬元帥一年多了,我今天打算讓建寧王李倓領兵出征,又擔心他倆功勞相等,兩人發生矛盾紛爭。
朕打算立李俶為太子,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
李泌回答說:
“軍中事務紛繁急迫,都需要立即處理,如果是陛下家事,總得報知太上皇。
否則陛下即位隻是為救天下的良苦用心,從哪裏解釋?”
肅宗李亨說:
“你說得對,讓我仔細想想再說。”
李泌退回元帥府,把這事告訴了李俶。
李俶見李亨,奏完軍中事務後,奏陳李亨說:
“陛下您沒有能夠迎太上皇回西京,早晚侍奉太上皇,兒臣哪裏敢急著當太子?”
肅宗李亨安慰他,把立太子的事暫時擱置。
這時安祿山已死,肅宗李亨覺得反叛頭子已經死了,大亂可能平定,索性把派李倓遠征範陽的的事擱置不提了。
智勇雙全的李倓有誌氣平亂,一再請求,有說直說:
“陛下如果聽信您身邊那個婦人和那個閹奴的主張,任憑兩個奸人圍著您轉,恐怕東京、西京無法(洛陽、長安)無法收複,太上皇也無法迎還了!”
性格豪放的人往往說話太直,話太直就容易傷人,給自己惹來大禍。
李倓狂言犯上的話,肅家李亨如何忍受得住?
張良娣、李輔國就是李倓說的那兩個奸人,兩人得知李倓這樣說,心裏憤恨到極點。
當下張良娣和李輔國商議如何陷害李倓。
張良娣對李亨說:
“李倓急著出兵北征範陽,不過是想擁兵自重,想立戰功當太子。”
李輔國對李亨誣告李倓:
“臣不隻一次發現,李倓大晚上拿著刀,在他哥李俶的家門口轉來轉去,要找機會下手殺李俶。”
李亨憤怒地把李倓罵退,餘怒未息,怎禁得住張良娣、李輔國火上澆油?
李亨憑著一腔怒氣,立下手詔,賜死自己的三兒子李倓。
李倓是一身傲骨、注重氣節的人,自己被奸人誣告陷害,也不肯向父親李亨說明冤屈,不肯去求父皇寬恕。
李倓想:父皇你信讒言要我死,我死就是了!他拔出佩劍往自己脖子前奮力一劃,自盡身亡。
李泌得知這事,緊急地想入朝勸諫李亨,可是已經晚了,人死不能複生。
廣平王李俶,得知三弟李倓已被張良娣、李輔國陷害致死,心裏悲憤交加,秘密與李泌商量,打算除掉李輔國、張良娣。
李泌勸阻說:
“大王你這不是要重蹈李倓覆轍麽?能隱忍盡孝道,就足以謀求永福。
張良娣是一個見識很短的婦人,不值得憂慮。
您暫時曲意遷就忍耐,包管前途無礙。”
李俶聽他這樣說,便不再去找李亨勸他除奸。
隻是李亨聽信讒言,還蒙在鼓裏。
忽然駐守太原的李光弼派人送來敵情通報:
史思明從博陵出兵。
蔡希德從太行出兵。
高秀岩從大同出兵。
牛廷玠從範陽出兵。
四路叛軍齊出,共有賊兵十萬,前來進犯太原。
肅宗李驚訝地說:
“我覺得安祿已死,可以沒有後患了,哪知賊勢越發猖獗了。”
原來,李亨的見識很有限,連安祿山死了隻是單個生命體消失,叛軍的軍事力量遠遠沒有削弱,他都沒有意識到。
李亨緊急召李泌商議。
李泌啟奏說:
“太原有李光弼,他的軍事才能足夠抵禦叛賊,請陛下不要擔心!
請陛下迅速到達鳳翔,果敢挺進一步,作出進取姿態,才能鼓舞振作官軍士氣。”
肅宗李亨點點頭說:
“朕應當選擇吉日起程了。”
話剛說完,又接到睢陽告急。
叛賊任命的偽河南節度使尹子奇,接受安慶緒命令,領叛軍十三萬人,進逼睢陽。
心裏沒有主張、缺少定力的李亨又莫名驚慌起來,李泌跟李亨說:
“睢陽太守許遠,忠義過人,應當能警死堅守。
並且張巡剛剛移守寧陵,許遠、張巡他倆親如兄弟,寧陵、睢陽相隔不遠,能相互增緩,估計能相互支持。
等郭子儀收複河東,再回來支援他倆不晚。”
李亨說:
“兩處沒有顧慮,朕應當到達鳳翔。
勞你整備軍隊,做好啟程前一切準備,待朕下令開始行動。”
李泌於是退出。
過了幾天,李泌向李亨報告說:
“軍隊已準備好,請求啟程。”
李亨又一天天拖延,專等兩路唐軍勝敗消息,才決定是否啟程。前程不明朗,他不敢往前挺進,他的膽略氣魄就是這樣。
這時太原派人騎快馬送來得勝捷報:
李光弼先是假裝要投降叛軍,正在說服全軍將士一齊歸降,叛軍信以為真,延緩停止了進攻,等待李光弼的歸降消息。
李光弼這時暗中安排兵士輪換著勞作,日夜不停地挖地道,把地道挖通到叛軍軍營內部。
叛軍夜晚正在熟睡,從地道裏殺出一支唐軍部隊,分別衝進叛軍睡覺的一頂頂帳篷裏麵。
每頂帳篷裏麵發生的事情幾乎一個樣:唐軍兵士掄起大刀像砍瓜切菜,揮舞長矛亂戳亂刺,叛軍沒來得及起床,有的躺著沒起,有的慌忙坐起,他們都被砍中刺中,疼得吱哇亂叫,或死或傷。
一時沒死的叛軍兵士怎麽也找想不明白,唐軍兵士從哪裏來的?神兵天降麽?
兵士們正在睡覺呢,為什麽站崗放哨的兵士沒有發出預警喊大家起床禦敵,大批唐軍就滿了軍營?
叛軍兵士沒來得及起床就被砍死刺死,這不算是坐以待斃,他們實際是躺以待斃。
軍營內部的唐軍得手了,掌控了獲勝節奏。李光弼命令騎兵部隊衝出太原城,從叛軍軍營外麵,殺進叛軍軍營,突擊殲滅敵兵。
遭到來自軍營內部唐軍部隊和外部的唐軍部隊的內外夾擊,叛軍兵士抵抗意誌徹底崩潰,叛軍將領沒法組織有效抵抗,叛軍兵士隻想四處亂逃,各自保命。
唐軍越戰越勇,斬殺叛軍兵士斬殺一萬多人,俘虜叛軍一千多人。
史思明領敗兵倉惶逃走,其它叛軍不值得憂慮了。
這時肅宗李亨才決定去鳳翔,啟程命令下達,李亨又接到睢陽許遠送來的捷報說:
張巡從寧陵增援睢陽,和許遠合兵一處,共有6800人。
許遠領三千多兵士守城,張巡領三千多兵士機動作戰。
許遠、張巡連續打勝仗,捉拿住叛軍將領60多人,殺死叛軍兩萬多人。
叛軍將領尹子奇趁著黑夜逃走了,睢陽已經解圍。
肅宗李亨聞報大喜,放心地啟駕到達鳳翔。
隴西,河西、西城、安西各支唐軍部隊,依次到達鳳翔會師。
江淮地區的糧食、絲綢、銅錢陸續運到鳳翔臨時國庫。
永王李璘叛亂後,廣陵太守李成式,招降了李璘手下叛將季廣琛,叛軍隻好作鳥獸散。
李璘眾叛親離,走投無路,敗逃去了鄱陽,被江西巡察使皇甫璘派兵捉拿住,李璘被行刑處死。
李璘叛亂平定,江淮一帶安定下來,通往北方的漕運船隻暢通無阻。
江淮無憂,李泌向李亨請求派兵攻打範陽。
肅宗李亨說:
“大軍已經集結在這邊,正要搗毀賊兵占據的心腹地帶。
你反而提出要走遠路,去西北進攻範陽,難道這不是舍近攻遠麽?”
李泌回答說:
“現在我軍所收集的各路人馬,大都是西北一帶的兵士,及各處胡夷部落的人,他們都不怕冷,害怕南方天氣炎熱。
如果用他們的銳氣,讓他們攻克長安、洛陽,原是很容易的事。
但是現在叛賊頭目都領著殘餘兵眾,逃回他們老窩範陽去了。
關東一帶已經回暖,北方大地,春意盎然。各路叛軍已經困倦疲憊,一心想回北方,那是他們夢牽魂繞的故鄉。
叛軍在範陽得以休養兵馬,靜等我軍各城守軍離開後,他們再行南來,難道不是最值得憂慮麽?
所以臣請求先進行北伐,在塞地用兵作戰,掃除叛軍大本營,永絕禍根後患。
叛賊失去退路老窩,可以一戰把他們全部殲滅,不但長安洛陽可以光複,天下也從此太平了。”
這個有遠見卓識睿智建議,李亨不肯采納,人為的留下了後患,平定安祿山死後的史思明叛亂,唐朝廷才又費力打了很久。
這時肅宗李亨說:
“朕不是不聽從你的計策,隻是內心傷感,著急想先光複長安,迎還太上皇,實現做兒子的心願,不能再等到北伐以後。
希望你能諒解!”
原來李亨感性思維大於理性判斷。感性作決定,是領兵作戰的最大忌諱。
李泌看到勸也沒用,於是不再勸。
這時郭子儀派使者入朝報捷,報知他領部隊趕走了崔乾佑叛軍,平定了河東地區。
肅字李亨很欣慰,進升郭子儀為司空,兼天下兵馬副元帥,命他下一步行動是要收複長安。
郭子儀派他兒子郭旰,兵馬使李韶光,將軍王祚領兵過河,攻破潼關叛軍,斬奪殺敵兵五百人,打算乘勝入潼關。
忽然安慶緒派叛軍援兵三萬人,截擊郭旰率領的唐軍部隊。
郭旰唐軍部隊和叛軍交戰,唐軍遭遇大敗,死亡一萬多人,唐將軍李韶光、王祚壯烈犧牲。
蕃族將領仆固懷恩,一路保護著郭旰,領著敗兵渡過渭河,退守河東。
不如意的事接連而來。唐將王思禮調守關內,叛軍將領安守忠領叛兵入侵。
王思禮派將領出戰,被叛軍打敗,隻得領敗軍退到鳳翔。
安守忠領叛軍不肯罷休,跟蹤追擊到太和關,離鳳翔隻有五十裏。
鳳翔軍民大為驚慌,李亨嚇得晚上失眠,派快馬傳召郭子儀趕來救援。
郭子儀領唐軍大部隊,頭上頂著星星月亮,一路讓上匆匆跑著趕來救援,半路上遭遇叛軍李歸仁部隊。唐軍心急火燎要救鳳翔,奮力殺退了他們。
到達西渭橋,郭子儀大部隊和王思禮部隊會師,在潏西一帶駐紮布防。
叛軍安守忠、李歸仁部隊,也會師駐紮在清渠,他們和唐軍彼此相距一裏路,相持了七天。
郭子儀為了穩妥,不和叛軍交戰。賊將安守忠想出個誘敵計策,假裝退兵。
郭子儀中了計,領兵追擊,追出了幾裏路,才見叛兵倚山傍水,擺成一字長蛇陣等待唐軍。
郭子儀令唐軍攻擊安守忠叛軍主力,沒想到叛軍先頭部隊和後尾部隊,分成左右兩翼部隊,兜回頭來夾擊唐軍。
唐軍不能兼顧兩邊,戰況不妙,兵士四散奔逃。
郭子儀領仆固懷恩等,領兵斷後截住叛軍,讓戰敗的唐軍先逃離戰場。
郭子儀自己率斷後部隊也打邊退,回到武功自保。
郭子儀隨後去見李亨,為自己作戰失利請罪,請求降職守罰。
肅宗李亨把他降為左仆射。
李俶、李倓、李佋,李亨給兒子們起名都帶人字偏旁。
李亨封男嬰李佋為興王,對戰亂中來到人間的小兒子特別喜愛。
張良娣恃寵生驕,想把這個隻有一兩歲的嬰兒,立為將來的太子。
張良娣盤算第一招是陷害死李亨大兒子李俶。第二招是陷害死李亨三兒子李倓。
李俶、李倓真要死了,如何影響唐朝國運,她真的不在乎。她隻盤算自己的兒子李佋成為太子,能保住她富貴一輩子。
頭腦簡單、目光短淺到了這種程度,想得逞真的很難。
就像一個小偷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伸手去偷一塊金子,他隻看見他想偷的那塊金子在閃閃發光,卻看不見金子四周全是人,眾目睽睽都盯著他這個小偷的一舉一動。
李輔國本是給皇帝喂禦馬的小太監,因為他巧言令色、玲瓏圓滑,受到肅宗李亨寵信。
他見張良娣受李亨專寵,也百般奉承討好她。
張良娣正好需要一個幫手,共同陷害李俶、李倓。
李倓性情豪放仗義,看不上張良娣、李輔國。
李倓曾經秘密對李泌說:
“先生以氣節正義領兵,盡顯臣子的熱誠,我很是感激。
但國君身邊有一個大禍害,不可不除掉。”
李泌問:“你說的是誰?”
李倓說:“張良娣。”
李泌搖搖頭說:
“這不是給皇帝當兒子的人該說的話,願大王忍耐才是。”
李倓不以為然,有時去見肅宗李亨,必定勸李亨不要聽信張良娣的話,並且勸李亨趕緊立李俶當太子。
他想的是,讓李俶當上了太子,張良娣立自己兒子李佋的算計就基本落空。
肅宗李亨聽過了好幾次,趁李泌進見他的時候,便問:
“廣平王李俶當兵馬元帥一年多了,我今天打算讓建寧王李倓領兵出征,又擔心他倆功勞相等,兩人發生矛盾紛爭。
朕打算立李俶為太子,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
李泌回答說:
“軍中事務紛繁急迫,都需要立即處理,如果是陛下家事,總得報知太上皇。
否則陛下即位隻是為救天下的良苦用心,從哪裏解釋?”
肅宗李亨說:
“你說得對,讓我仔細想想再說。”
李泌退回元帥府,把這事告訴了李俶。
李俶見李亨,奏完軍中事務後,奏陳李亨說:
“陛下您沒有能夠迎太上皇回西京,早晚侍奉太上皇,兒臣哪裏敢急著當太子?”
肅宗李亨安慰他,把立太子的事暫時擱置。
這時安祿山已死,肅宗李亨覺得反叛頭子已經死了,大亂可能平定,索性把派李倓遠征範陽的的事擱置不提了。
智勇雙全的李倓有誌氣平亂,一再請求,有說直說:
“陛下如果聽信您身邊那個婦人和那個閹奴的主張,任憑兩個奸人圍著您轉,恐怕東京、西京無法(洛陽、長安)無法收複,太上皇也無法迎還了!”
性格豪放的人往往說話太直,話太直就容易傷人,給自己惹來大禍。
李倓狂言犯上的話,肅家李亨如何忍受得住?
張良娣、李輔國就是李倓說的那兩個奸人,兩人得知李倓這樣說,心裏憤恨到極點。
當下張良娣和李輔國商議如何陷害李倓。
張良娣對李亨說:
“李倓急著出兵北征範陽,不過是想擁兵自重,想立戰功當太子。”
李輔國對李亨誣告李倓:
“臣不隻一次發現,李倓大晚上拿著刀,在他哥李俶的家門口轉來轉去,要找機會下手殺李俶。”
李亨憤怒地把李倓罵退,餘怒未息,怎禁得住張良娣、李輔國火上澆油?
李亨憑著一腔怒氣,立下手詔,賜死自己的三兒子李倓。
李倓是一身傲骨、注重氣節的人,自己被奸人誣告陷害,也不肯向父親李亨說明冤屈,不肯去求父皇寬恕。
李倓想:父皇你信讒言要我死,我死就是了!他拔出佩劍往自己脖子前奮力一劃,自盡身亡。
李泌得知這事,緊急地想入朝勸諫李亨,可是已經晚了,人死不能複生。
廣平王李俶,得知三弟李倓已被張良娣、李輔國陷害致死,心裏悲憤交加,秘密與李泌商量,打算除掉李輔國、張良娣。
李泌勸阻說:
“大王你這不是要重蹈李倓覆轍麽?能隱忍盡孝道,就足以謀求永福。
張良娣是一個見識很短的婦人,不值得憂慮。
您暫時曲意遷就忍耐,包管前途無礙。”
李俶聽他這樣說,便不再去找李亨勸他除奸。
隻是李亨聽信讒言,還蒙在鼓裏。
忽然駐守太原的李光弼派人送來敵情通報:
史思明從博陵出兵。
蔡希德從太行出兵。
高秀岩從大同出兵。
牛廷玠從範陽出兵。
四路叛軍齊出,共有賊兵十萬,前來進犯太原。
肅宗李驚訝地說:
“我覺得安祿已死,可以沒有後患了,哪知賊勢越發猖獗了。”
原來,李亨的見識很有限,連安祿山死了隻是單個生命體消失,叛軍的軍事力量遠遠沒有削弱,他都沒有意識到。
李亨緊急召李泌商議。
李泌啟奏說:
“太原有李光弼,他的軍事才能足夠抵禦叛賊,請陛下不要擔心!
請陛下迅速到達鳳翔,果敢挺進一步,作出進取姿態,才能鼓舞振作官軍士氣。”
肅宗李亨點點頭說:
“朕應當選擇吉日起程了。”
話剛說完,又接到睢陽告急。
叛賊任命的偽河南節度使尹子奇,接受安慶緒命令,領叛軍十三萬人,進逼睢陽。
心裏沒有主張、缺少定力的李亨又莫名驚慌起來,李泌跟李亨說:
“睢陽太守許遠,忠義過人,應當能警死堅守。
並且張巡剛剛移守寧陵,許遠、張巡他倆親如兄弟,寧陵、睢陽相隔不遠,能相互增緩,估計能相互支持。
等郭子儀收複河東,再回來支援他倆不晚。”
李亨說:
“兩處沒有顧慮,朕應當到達鳳翔。
勞你整備軍隊,做好啟程前一切準備,待朕下令開始行動。”
李泌於是退出。
過了幾天,李泌向李亨報告說:
“軍隊已準備好,請求啟程。”
李亨又一天天拖延,專等兩路唐軍勝敗消息,才決定是否啟程。前程不明朗,他不敢往前挺進,他的膽略氣魄就是這樣。
這時太原派人騎快馬送來得勝捷報:
李光弼先是假裝要投降叛軍,正在說服全軍將士一齊歸降,叛軍信以為真,延緩停止了進攻,等待李光弼的歸降消息。
李光弼這時暗中安排兵士輪換著勞作,日夜不停地挖地道,把地道挖通到叛軍軍營內部。
叛軍夜晚正在熟睡,從地道裏殺出一支唐軍部隊,分別衝進叛軍睡覺的一頂頂帳篷裏麵。
每頂帳篷裏麵發生的事情幾乎一個樣:唐軍兵士掄起大刀像砍瓜切菜,揮舞長矛亂戳亂刺,叛軍沒來得及起床,有的躺著沒起,有的慌忙坐起,他們都被砍中刺中,疼得吱哇亂叫,或死或傷。
一時沒死的叛軍兵士怎麽也找想不明白,唐軍兵士從哪裏來的?神兵天降麽?
兵士們正在睡覺呢,為什麽站崗放哨的兵士沒有發出預警喊大家起床禦敵,大批唐軍就滿了軍營?
叛軍兵士沒來得及起床就被砍死刺死,這不算是坐以待斃,他們實際是躺以待斃。
軍營內部的唐軍得手了,掌控了獲勝節奏。李光弼命令騎兵部隊衝出太原城,從叛軍軍營外麵,殺進叛軍軍營,突擊殲滅敵兵。
遭到來自軍營內部唐軍部隊和外部的唐軍部隊的內外夾擊,叛軍兵士抵抗意誌徹底崩潰,叛軍將領沒法組織有效抵抗,叛軍兵士隻想四處亂逃,各自保命。
唐軍越戰越勇,斬殺叛軍兵士斬殺一萬多人,俘虜叛軍一千多人。
史思明領敗兵倉惶逃走,其它叛軍不值得憂慮了。
這時肅宗李亨才決定去鳳翔,啟程命令下達,李亨又接到睢陽許遠送來的捷報說:
張巡從寧陵增援睢陽,和許遠合兵一處,共有6800人。
許遠領三千多兵士守城,張巡領三千多兵士機動作戰。
許遠、張巡連續打勝仗,捉拿住叛軍將領60多人,殺死叛軍兩萬多人。
叛軍將領尹子奇趁著黑夜逃走了,睢陽已經解圍。
肅宗李亨聞報大喜,放心地啟駕到達鳳翔。
隴西,河西、西城、安西各支唐軍部隊,依次到達鳳翔會師。
江淮地區的糧食、絲綢、銅錢陸續運到鳳翔臨時國庫。
永王李璘叛亂後,廣陵太守李成式,招降了李璘手下叛將季廣琛,叛軍隻好作鳥獸散。
李璘眾叛親離,走投無路,敗逃去了鄱陽,被江西巡察使皇甫璘派兵捉拿住,李璘被行刑處死。
李璘叛亂平定,江淮一帶安定下來,通往北方的漕運船隻暢通無阻。
江淮無憂,李泌向李亨請求派兵攻打範陽。
肅宗李亨說:
“大軍已經集結在這邊,正要搗毀賊兵占據的心腹地帶。
你反而提出要走遠路,去西北進攻範陽,難道這不是舍近攻遠麽?”
李泌回答說:
“現在我軍所收集的各路人馬,大都是西北一帶的兵士,及各處胡夷部落的人,他們都不怕冷,害怕南方天氣炎熱。
如果用他們的銳氣,讓他們攻克長安、洛陽,原是很容易的事。
但是現在叛賊頭目都領著殘餘兵眾,逃回他們老窩範陽去了。
關東一帶已經回暖,北方大地,春意盎然。各路叛軍已經困倦疲憊,一心想回北方,那是他們夢牽魂繞的故鄉。
叛軍在範陽得以休養兵馬,靜等我軍各城守軍離開後,他們再行南來,難道不是最值得憂慮麽?
所以臣請求先進行北伐,在塞地用兵作戰,掃除叛軍大本營,永絕禍根後患。
叛賊失去退路老窩,可以一戰把他們全部殲滅,不但長安洛陽可以光複,天下也從此太平了。”
這個有遠見卓識睿智建議,李亨不肯采納,人為的留下了後患,平定安祿山死後的史思明叛亂,唐朝廷才又費力打了很久。
這時肅宗李亨說:
“朕不是不聽從你的計策,隻是內心傷感,著急想先光複長安,迎還太上皇,實現做兒子的心願,不能再等到北伐以後。
希望你能諒解!”
原來李亨感性思維大於理性判斷。感性作決定,是領兵作戰的最大忌諱。
李泌看到勸也沒用,於是不再勸。
這時郭子儀派使者入朝報捷,報知他領部隊趕走了崔乾佑叛軍,平定了河東地區。
肅字李亨很欣慰,進升郭子儀為司空,兼天下兵馬副元帥,命他下一步行動是要收複長安。
郭子儀派他兒子郭旰,兵馬使李韶光,將軍王祚領兵過河,攻破潼關叛軍,斬奪殺敵兵五百人,打算乘勝入潼關。
忽然安慶緒派叛軍援兵三萬人,截擊郭旰率領的唐軍部隊。
郭旰唐軍部隊和叛軍交戰,唐軍遭遇大敗,死亡一萬多人,唐將軍李韶光、王祚壯烈犧牲。
蕃族將領仆固懷恩,一路保護著郭旰,領著敗兵渡過渭河,退守河東。
不如意的事接連而來。唐將王思禮調守關內,叛軍將領安守忠領叛兵入侵。
王思禮派將領出戰,被叛軍打敗,隻得領敗軍退到鳳翔。
安守忠領叛軍不肯罷休,跟蹤追擊到太和關,離鳳翔隻有五十裏。
鳳翔軍民大為驚慌,李亨嚇得晚上失眠,派快馬傳召郭子儀趕來救援。
郭子儀領唐軍大部隊,頭上頂著星星月亮,一路讓上匆匆跑著趕來救援,半路上遭遇叛軍李歸仁部隊。唐軍心急火燎要救鳳翔,奮力殺退了他們。
到達西渭橋,郭子儀大部隊和王思禮部隊會師,在潏西一帶駐紮布防。
叛軍安守忠、李歸仁部隊,也會師駐紮在清渠,他們和唐軍彼此相距一裏路,相持了七天。
郭子儀為了穩妥,不和叛軍交戰。賊將安守忠想出個誘敵計策,假裝退兵。
郭子儀中了計,領兵追擊,追出了幾裏路,才見叛兵倚山傍水,擺成一字長蛇陣等待唐軍。
郭子儀令唐軍攻擊安守忠叛軍主力,沒想到叛軍先頭部隊和後尾部隊,分成左右兩翼部隊,兜回頭來夾擊唐軍。
唐軍不能兼顧兩邊,戰況不妙,兵士四散奔逃。
郭子儀領仆固懷恩等,領兵斷後截住叛軍,讓戰敗的唐軍先逃離戰場。
郭子儀自己率斷後部隊也打邊退,回到武功自保。
郭子儀隨後去見李亨,為自己作戰失利請罪,請求降職守罰。
肅宗李亨把他降為左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