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李泌,要算房琯最受李亨信任。


    這時北海太守賀蘭進明,派參軍第五琦(人名)進四川匯報工作。


    見了太上皇李隆基,第五錡建議實行戰時特殊財稅政策,收劍錢財支持軍費開支。


    沒有錢糧沒法打仗,第五錡建議提得好,李隆基特別讚賞,特旨提拔他。


    任命他為江淮租庸使,吩咐第五錡主持製定食鹽專賣法。


    朝廷在全國各產鹽地設置鹽官,所產食鹽由官府統一收購,統一經銷。


    不準私人經營,國有鹽業公司掙了錢,上交國庫充作軍費。


    第五錡到達彭原,當麵和肅宗李亨說明,食鹽由官府統購統銷可以一本萬利。


    同時第五錡請求把江淮一帶的充當租賦的絲綢一類沉重物資,換成金銀銅錢這些好運輸的東西,沿著長江、漢水逆流而上,用船運送北方,供給軍需費用。


    肅宗李亨對第五錡的主張很是讚賞。


    房琯對肅宗李亨說:


    “第五琦這樣的人不能重用。他光想著與民爭利,搜刮百姓錢財。


    他炮製一個官府食鹽專賣,斷了多少平民百姓的財路?”


    肅宗李亨聽了很不高興地說:


    “房琯,你知道朝廷養二十萬軍隊一天的軍糧軍餉開支是多少?


    打仗損耗的不僅是老百姓的命,還有堆積如山的真金白銀。


    軍需需求急切,沒有錢財支撐,官府軍隊就逃散了,叛賊安祿山就得逞了。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你要朕罷免第五錡,支撐軍費的錢財從哪裏來?”


    一席話說得房琯低頭沉默,無話可說。


    賀蘭進明從北海趕來進見,肅宗李亨任命他為嶺南節度使,兼禦史大夫。


    賀蘭進明得知第五琦受到房琯彈劾,特別氣恨。


    他見李亨時指責房琯:


    “房琯這個人,誌大才疏,誇誇其談。


    他書生意氣用事,不是宰相之才,一旦誤用,必定導致敗亡禍患。”


    李亨認為他說得對,漸漸與房琯疏遠。


    房琯是意氣自豪的脾性,怎肯受人指責?當即寫了奏章給李亨,言辭慷慨激昂,他願意盡心盡力,建立軍功報效國家,主動請求率兵前往收複長安洛陽。


    李亨看了房琯奏疏,心情也被感染得慷慨激越,高興得眉飛色舞,早已把房琯誌大才疏忘在腦後,當天就批準房琯領兵收複長安。


    李亨讓房琯兼任潼關、蒲關節度使,一切屬下將領謀士,允許他自己選。


    房琯選用戶部侍郎李楫為司馬、給事中劉秩為參謀,第二天就出發。


    李楫,劉秩都是白麵書生,不懂得領軍治軍,不懂用兵作戰常識。


    高談闊論的書生喜歡空談誤國的書生,房琯把他倆當做奇才,房琯曾對人說:


    “叛賊軍隊中,雖然有許多以一當百的曳落河(勇士),在我看來,都是酒囊飯袋,何足懼哉?


    我有一個劉秩,已經足夠禦敵,況且我還有一個李楫呢!


    打仗比拚的是謀略智慧,不是光靠比拚蠻力。”


    房琯把部下分為三支部隊,派副將楊希文領南軍,從宜壽出發。


    劉貴哲領中軍,從武功出發。


    李光進領北軍,從奉天出發。


    房琯自己在中軍,日夜兼程,到了便橋,歇息了一晚上。


    北軍速度加倍前行,北軍、中軍同進,和叛軍將領安守忠的叛軍對峙。


    敵我兩軍布陣完成,房琯派出牛拉戰車二千輛,作為前鋒突擊軍團,牛車兩旁用步兵騎兵夾著,向敵陣發起突擊。


    房琯本來認為牛車陣無堅不破,無銳不摧,哪知叛軍中跑出來許多體格健壯的兵士,每人手裏拿著火把,趁著順風,把燃燒的火把扔了過來,霎時間焰煙遮天,看不清眼前景象。


    黃牛們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麵,心理素質不夠過硬,忽然看到這樣,不理解這是發生了啥。


    黃牛們想:為啥對方那邊的人,把一根根木棒扔在地上,木棒一端有紅色的花朵在開放?那花兒在跳躍,還都冒出滾滾的濃煙?


    這紅色的花在牛祖宗的記憶裏,預示著不可測的危險。每頭牛都十分驚慌,大家用眼神一商量,紛紛掉頭往回跑。


    黃牛們一邊跑一邊哞哞叫,意思大概是說:不得了,不得了,咱們得趕快跑,前麵有不可理解的危險。


    任憑唐軍的步兵、騎兵怎麽喊叫,怎麽也阻擋不住返回撲向自己兵陣的黃牛戰車軍團。


    牛蹄子踩死踩傷唐軍兵士,車輪子軋死軋傷唐軍兵士,牛戰車撞倒撞傷唐軍兵士。眼見人在喊牛在叫,場麵混亂一團,唐軍兵士看事不好,隻好未戰先逃。


    原來房琯、劉秩、李楫精心謀劃的牛車戰法,考慮不周全,沒有做好牛群受驚,往回跑傷害自己人的應對預案。


    叛軍趁勢殺了過來,唐軍死的死,傷的傷,損失四萬人。


    唐軍收集敗兵,剩下不到一萬人。房琯又後悔又氣憤。


    這時南路軍到來,房琯大體跟他們說了中軍、北軍戰敗的情況,命令南路軍再次參戰。


    南軍將領楊希文,見中軍、北軍已慘敗,頓時喪失了克敵製勝的信心勇氣,部下兵士也內心惶恐不已。


    房琯沒覺察,也不懂得士氣不振時,絕對不能作戰。他反而重申軍令:


    隻許進不許退,違令者斬。


    前邊戰敗是因為愚蠢,後邊這次作戰是出於激憤。盛怒之下不可作決定。


    官大一級壓死人,楊希文和劉貴哲麵麵相覷,暗生異心。


    你房琯不講理,寧可全部戰死,也不讓我們後退,我們幹脆在作戰陣地全部歸降叛軍,你大概看了隻能幹著急吧?


    等到唐軍和叛軍對陣,不到幾個回合,唐軍相繼回逃。


    叛軍一擁而進,頓時把房琯這個三軍總指揮重重包圍起來。


    房琯領軍突圍幾次,都被叛軍擋了回來。


    李楫、劉秩兩位謀士,平時是拿毛筆杆子的,現在也拿不動兵器,這時他們手無寸鐵。


    他倆這時候不僅無謀而且也無勇,坐在馬背上渾身哆嗦。


    房琯也是文人充當武將,他的胳膊揮不動刀斧,隻是有勁兒揮動小令旗。


    他令南路軍交戰的錯誤決定,造成四麵楚歌,他隻好在軍陣中拚死揮旗和喊叫。


    他一邊揮旗,一邊心裏緊急盤算:怎麽去見閻王爺,見了閻王爺該說些什麽。


    他知道此時他去見閻王爺的概率大於兵敗回去見皇帝認罪的概率。


    正在危急萬分,突然有一名將軍策馬殺入,帶著若幹殘軍兵士,前來營救房琯。


    房琯轉憂為喜,招呼部下將士,隨著來將殺出重圍。


    殺進重圍救他的是北軍將領李光進。李光進保護住房琯,且戰且退跑了四十多裏,才得以脫離危險境地,回頭看看已不見叛兵追上來。


    房琯命人清點殘兵人數,隻剩北軍三千人。


    南軍、中軍,都已經不知去向。房琯吃驚地問李光進:


    “楊希文、劉貴哲兩位將軍,他們都到哪裏去了?怎麽不見他倆回來?”


    李光進冷笑著說:


    “他兩人回不來了。


    他倆已經率領部下兵眾歸降了叛軍,現在說不定他倆正和叛命將領坐邊一起喝酒碰杯、談笑風生呢!


    您還牽掛他倆幹什麽?”


    房琯聽了懊喪異常,沒見閻王就得去見皇上了。


    房琯沒奈何領著李光進等,回到彭原,此時也顧不得肅宗李亨如何問責問罪,房琯脫去上衣,裸露著臂膀,狼狽不堪地去見李亨請罪。


    不等房琯本人匯報,肅宗李亨剛剛已得到房琯打了大敗仗的軍情報告,心裏十分氣憤。


    還是李泌替房琯求情,李亨才算對他格外包容,特加寬待。


    李亨問了房琯幾句話,囑咐他召集逃散的兵士,再圖進取。


    房琯意外沒被治罪,謝恩而去,他為自己大言不慚,眼高手低,深感羞愧。


    肅宗李亨正要退朝,忽然有吳郡太守李希言,派使者送入軍情報告,說是永王李璘在江淮一帶起兵造反了。


    肅宗李亨感歎說:


    “李璘是我的弟弟,自小沒了娘,他母親郭順儀,早早的人就沒了。


    是朕關懷照顧他,關心他的安危冷暖,把他扶養成人。


    他為什麽背叛父皇、背叛朕造反呢?


    安祿山這個大患未除,他身為自家兄弟,又火中取栗,趁機造反添亂!”


    李亨一麵上表給太上皇李隆基,一麵發詔令讓李璘回西蜀,讓他去進見太上皇。


    李璘已起兵造反,怎麽可能更弦改張,收兵去四川找他爹認錯?去了大概率是送死。


    李隆基任命兒子李璘領兵出守江陵時,諫議大夫高適曾勸阻李隆基說:


    “李璘頭腦簡單,心裏沒數,一貫妄言妄行,沒有是非對錯觀念,讓他外出領兵不行。”


    李隆基不聽從高適的話。


    不出高適所料,李璘到江陵,見江陵府庫裏糧食、絲綢、黃金、白銀、銅錢堆積如山,頓時私心膨脹,心氣穩不住,飄飄然起來,有了建立獨立王國的打算。


    李璘頭腦簡單,凡事想當然,他的兒子李偒,性格也率直,是李璘頭腦簡單的放大版。他想事情也是一根筋,不拐彎想想。


    他對父親李璘說:


    “父親占據江南,請自建獨立小國,像三國時吳國那樣。”


    李璘也是這樣想的。他讓私黨薛鏐當謀士、季廣琛當將軍。暗中招募兵士三萬人,分別襲擊吳郡和廣陵。


    安祿山謀反夠亂了,他也在江南鬧起來了。


    吳郡太守李希言,察知這一消息,立即派使者報告彭原的肅宗李亨。


    李希言自己領軍隊駐守丹陽,防備李璘領兵襲擊。


    李璘收到李亨讓他回西蜀見父皇李隆基主動請罪的詔令,把詔令扔在地上,生氣地說:


    “我哥李亨還沒接到父皇的傳位詔旨,私自在黃河以北稱帝。


    我也一樣是父皇的兒子,難道我就不能稱帝江東麽?


    稱帝這事,憑什麽他能做得?我就做不得?”


    原來肅宗李亨即位,他這個當弟弟的不服氣。


    開弓沒有回頭箭,不能一勸就終止反叛,李璘領兵攻打丹陽。


    李希言得知李璘領兵來襲,忙派副將元景曜,領官軍前往攔截。


    元景曜作戰失利,投降了李璘,江淮一帶大受震動。


    李希言手下兵馬,大都被副將領去投降了,手裏沒兵禦敵,再向彭原李亨告急。


    李亨即召高適商議,任命他為淮南節度使,調任來瑱為淮南西道節度使,讓他和江東節度使韋陟,合力討伐李璘。


    李亨往江南調兵遣將,河北各郡,又被安祿山叛軍攻占。


    叛賊將領康沒野坡,領兵進攻平原,顏真卿兵馬太少,抵抗不住,放棄平原郡南逃。


    饒陽太守李係、副將張興,死守饒陽孤城,史思明召集各郡兵士,合力進攻。


    唐軍副將張興力大無窮,能舉起一千斤大鼎。他站在城牆上往下扔大石頭,砸死砸扁叛軍兵士幾百人。


    氣得史思明指揮叛軍猛烈攻城,接連幾晝夜不停歇,唐軍仍能堅守城池。


    直到饒陽城內軍糧吃完,困在城中的居民,多是老人婦女兒童,找不到青壯男兒補充兵員了。


    太守李係命人弄來一堆木柴,點燃木柴,火光熊熊,他毅然跳進火堆中把自己燒死了也不肯投降。


    他站在火堆中,燒得身上有多疼,隻有他自己知道。


    城中沒了抗敵總指揮,發生指揮混亂,被叛軍趁亂攻入。


    大力士張興,沒有飯吃,力氣用完了,扔不動石頭了。他被叛軍生擒活捉。


    史思明覺得他是人才,勸他投降。


    張興大義凜然地說:


    “我是大唐忠臣,萬萬沒有歸降你們叛賊的道理!


    我為你著想,你應該停止叛逆,歸順大唐。


    你想想皇上對待安祿山,恩情深厚象父親對待兒子。什麽人比得上他受的恩寵?


    安祿山不知報效皇上恩情,反而興兵攻打首都,禍害黎民百姓!


    你史思明但凡有三分人心眼,也不會追隨安祿山這頭豬狗!


    大丈夫不鏟除凶逆,充當反賊叛臣,是自選死路!


    你們這幫人像是燕子犯了傻,銜泥在帷幕裏築巢壘窩,帷幕遇到風,巢窩能不能不跌落摔爛麽?


    如果現在猛然覺醒,反水歸正滅叛賊,你還能轉禍為福,長享富貴!


    難道這不是明智選擇麽?”


    史思明不聽他的,反而訓斥張興看不清局勢。


    張興開始破口大罵史思明,史思明大怒,命人把張興用鐵鋸子鋸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