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襲擊契丹遭遇慘敗,心裏很不服氣。
他收集逃散的部下,打算再次出兵,想洗雪被契丹打敗的恥辱。
安祿山奏請朝廷,調動朔方節度副使李獻忠,讓他帶領他的屬下兵士也跟隨他安祿山去打契丹。
李獻忠是突厥人,原名阿布思,突厥滅亡,他歸降唐朝。
李隆基對他優禮相待,賜名李獻忠,一次次給他升官到了朔方節度副使。
李獻忠頗有謀略,瞧不起安祿山,不肯接受安祿山轄製。
安祿山這次奏請朝廷,調他北征,分明是公報私仇。
李獻忠害怕安祿山這次是借契丹人的手除掉自己。
為了自保,他恢複了舊名阿布思,反叛脫離唐朝,領屬下兵馬回歸了漠北大草原。
安祿山見他這樣了,也暫時不出動打契丹。
後來聽說阿布思屬下部隊被回紇人打敗,安祿山坐收漁利,誘降收編了阿布思戰敗軍隊。
阿布思兵敗沒處去,逃入葛邏部,葛邏祿葉護派兵拿住了他,把他押送長安,阿布思犯下叛國罪被砍了頭。
這事兒李隆基又歸功安祿山,頒旨嘉獎。
這時安祿山一是還感念皇恩,二是考慮朝廷裏有個狡猾奸詐的李林甫,智力遠在他之上,安祿山想想都怕,不敢輕易公開舉兵反叛。
後來李林甫和楊國忠有了矛盾,李林甫就突然失寵了。
李林甫治不了楊國忠,不是楊國忠比他智高難鬥,隻是因為他身後有個妹妹楊玉環護著他。
李林甫驕橫慣了,遇到楊國忠這個他無法扳倒的對手,心裏鬱悶憂憤,氣血淤堵憋出大病,躺在床上起不來了,治療以後能起床了,還是病懨懨的。
李林甫本來和楊國忠友好,隻因戶部侍郎王珙驕狂蠻橫,和楊國忠鬧得關係緊張。
王珙是李林甫推薦的人,楊國忠怨恨王珙,也怨恨王珙的推薦人李林甫。
天寶十一年,王珙表弟戶部部中李焊和朋友邢繕,密謀作亂。
高力士帶領禁衛軍,捉拿住他倆處死。
楊國忠告訴李隆基:
“得把李焊他表哥王珙一起抓起來治罪。”
李隆基不想加罪王珙,李林甫也替王珙辯解。
楊國忠堅持力爭,請求左相陳希烈也參奏嚴懲王珙。
李隆基下詔讓陳希烈審訊王珙。這又成了讓原告去審被告。
楊國忠和陳希烈共同給王珙羅織了謀反罪名,奏報李隆基。
李隆基不知道他的下屬審案人本事大,想讓誰有罪誰就有罪。李隆基一看:
“這王珙還真謀反啊,處死他吧。”
令人把王珙用棍棒一頓打死。
隨後李隆基讓楊國忠兼任京兆尹、禦史大夫。兼京城巡察使。
李林甫沒能救下王珙,怨恨楊國忠。
這時南詔國王閣羅鳳,攻入唐朝雲南郡。
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多次領兵討伐閣羅鳳,都遭到失敗。
當年楊國忠窮困潦倒時,鮮於仲通送給他錢花,讓他當時沒窮死,楊國忠沒有忘記鮮於仲通的大恩大德,替他在朝廷維護,鮮於仲通沒被問責。
李林甫趁機奏請李隆基,讓楊國忠外出鎮守劍南。
南詔是烏蠻族別種,住在姚州以西。開始是六詔,其中南詔最強,吞並了五詔,成了統一的南詔,派使者來長安見皇帝。
唐朝廷封南詔國王為“歸義雲南王”。
鮮於仲通性子急,處理不好地方官府和當地少數民族關係。
南詔國人心背離,閣羅鳳投靠了吐蕃。
吐蕃和南詔聯合,進犯唐朝邊境。
楊國忠擅長的事,隻有賭博和搜刮百姓錢財,領兵打仗他不會。
忽然接到詔令,讓他去西鎮守邊關,他又憂愁又害怕。
拖延了好幾天,無可奈何硬著頭皮出行,出發前和李隆基辭行,對李隆基說:
“我這次出使,聽說是宰相李林甫向皇上奏請的。李林甫想害我,才把我外調。
我今後要見陛下,不知道哪年哪月了。”
說著,他的眼眶中流下淚來。流淚感化這一手,可能是跟他妹妹楊玉環學的。
李隆基看他流淚,也黯然感傷,安慰楊國忠:
“愛卿你暫且至蜀地,處置軍事,待那邊稍有頭緒,朕就召你回來,讓你當宰相。”
楊國忠拜謝而去。
這時李林甫的病本來沒治好,聽說楊國忠回來還能當上宰相,心裏越發煩悶憤恨,就病得更厲害了。
李隆基派宦官去李林甫家裏探望,宦官回來報告說:
“宰相李林甫快要死了。”
李隆基想:國不可一日無相。急忙派人送信讓楊國忠快回長安。
楊國忠到四川沒幹多少事,忽然得了詔命,白天黑夜地往回趕,很快回到了長安。
心裏有矛盾疙瘩,麵子上的事還得做。楊國忠聽說李林甫病重,立即去李林甫家裏探望,在病重的李林甫床前下拜。
李林甫流著淚說:
“我快要死了,我一死楊公你必定被起用為宰相,我把後事托付楊公您。”
楊國忠說:
“宰相您身體還能康複,國忠我實在不敢當。”
說著就淚水流滿了臉。
楊國忠從李林甫家裏走出來沒幾天,李林甫就死了。
李林甫當宰相當十九年,他奸詐多謀,總是琢磨怎麽鞏固皇帝對他持久寵信,還真被寵信了十九年。
誰給他送錢, 他就讓誰當官。
他嫉妒有賢能的人,驅趕殺死正直大臣,堵塞言路,禁止大臣向皇帝提建議。
他口甜似蜜惑人心,肚腹藏劍暗殺人。我百度了一下,口蜜腹劍這個成語,就是為他發明的。
李隆基把他當作最可信賴的人,自己住在深宮沉迷酒色享樂,天下政事都托付李林甫。
李隆基任用的曆屆宰相是:
姚崇崇尚變通。
宋璟崇尚法度。
(以法治國)
張嘉貞崇尚澄清吏治。
(懲治貪官)
張說崇尚教化。
(以德治國)
杜暹崇尚節儉。
張九齡崇尚正義。
他們各有所長。
到了李林甫,他崇尚嚴苛奸詐,徇私威嚇,釀成天下大亂。
李林甫一死,楊國忠就當上了宰相。
楊國忠當上宰相後,業務工作能力趕不上李林甫,驕橫和李林甫一個樣。
凡是李林甫重用的人,他全部撤換。
楊國忠暗中吩咐安祿山,讓阿布思部落歸降的人,誣告李林甫,說李林甫生前曾和阿布思串通謀反。
經李隆基派人審問,謀反屬實。謀反是一頂扣在誰頭上都行的帽子,扣在誰頭上誰就遭殃。
李林甫的女婿諫議大夫楊齊宣,被牽連下獄。
李隆基知道李林甫居然謀反,心情從深情懷念他為國做了十九年貢獻,變成痛恨他為什麽不早死。
下詔令削去李林甫官爵稱號,命人把裝殮李林甫的棺材劈爛(名貴木材做的,木質特結實,誰來掄斧子劈棺,能把誰累個半死)。
命令撤去他身邊陪葬的珠寶,扒下他身上華貴的衣服,改用薄木片子做的小棺材給他下葬。
他的老婆孩子和他家親戚,共有五十多人被流放。
他們被流放到當時沒開發的廣西、貴州山野荒涼之地。
他們親近了原生態大自然,一邊看著甲天下的山水美景,一邊挨餓受凍從事超強體力勞動。
吃穿住行都變得異常艱難,不少人生病死在了發配地。
雖是楊國忠報複,李林甫作惡太多,受罰也該。
從那以後,楊國忠威風越盛,文武大臣都怕他。
新宰相帶來新氣象,那是必須的。
朝廷實行機構改革,哪怕裝模作樣隻換個名稱。於是改稱:
吏部為文部。
兵部為武部。
刑部為憲部。
楊國忠以右相兼任文部尚書。
他選人不管有能力沒能力,誰給他送錢多,就讓誰當大官。
和他關係親密的,當工資(俸祿)高工作不累的官。
和他關係疏遠的,當工資少沒有實權的官。
官吏們都爭著依附他,去他家裏送禮的,多得像熱鬧集市上趕集的人一樣多。
有人勸陝郡進士張彖:
“你為什麽不去拜見楊右相,弄個好官當當?”
楊彖歎息一聲說:
“你們都依附楊右相,覺得他同和泰山一樣穩當。我怎麽看他是一座冰山呢。
炎熱的太陽升到天上,冰山立即融化淨光,恐怕你們那時候失去依靠,徒然隻剩心裏彷徨。”
說完,張彖出了長安,去了嵩山蓋了小草房,在那裏隱居到老。
楊國忠從四川調入他的恩人鮮於仲通,讓他擔任京兆尹。
鮮於仲通為楊國忠寫了歌功多頌德的文章,刻在石碑上,立在城門前,想讓楊國忠千秋美名揚、萬代流華芳。
李隆基認為又得到一個好宰相,仍然不問朝政。
他的首要工作是,在宮中抱著楊玉環姐妹,歡笑調鬧,看花開花又落,看天冷天又熱。
楊玉環自從安祿山離京遠去,忘下了那段苦苦甜甜的情史,不再分心分感情,一心一意服侍李隆基,惹得李隆基對她更加恩恩愛愛。
楊玉環想要什麽,李隆基答應她什麽。摘個太陽給她,怕她嫌燙。摘個月亮給她,怕她嫌涼。
楊玉環喜愛吃荔枝,荔枝產地在嶺南(廣東廣西)一帶,離長安幾千裏。
這東西新鮮時才味道甜美,摘下來放幾天就味道變得很差,差得像啃個變質的爛地瓜。
李隆基特別增設多處荔枝驛站,一站接一站,讓快遞小哥飛馬快送到長安。
妥妥的國營荔枝快遞公司,專門服務楊玉環,荔枝從嶺南樹上摘下來,用最短時間送到楊玉環嘴裏邊。
楊玉環剝開荔枝果皮,把風味依然、新鮮沒變的荔枝果填在嘴裏,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以國之力,服務一人,她是眾人付出辛苦,供她開心享用的特權階層。
她的特權級別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後來,詩人杜牧寫詩諷刺李隆基為了哄他的小情人高興,費盡了心思。
詩裏說: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隻是梅妃從在翠華西閣被召幸那一次,好幾年不見李隆基。
她在偏宮形單影隻獨處心裏苦,忽些聽說嶺南來了騎快馬的快遞小哥,還認為是千裏傳送梅花。
不是梅妃傻,梅妃受寵時,各地的地方官,為了討好李隆基,用快馬傳送他們當地最好的梅花,進獻到皇宮取悅梅妃和李隆基。(這也很奇葩)
梅妃問宮內太監:
“是不是外地快馬送來了梅花?”
太監說:
“梅妃您想多了啊,快遞送梅花是哪年哪月的事了,現在是給楊貴妃送荔枝的快馬來了。”
梅妃聽了越發心神惆悵,整日長噓短歎。
梅妃暗想,這宮中太監,隻有高力士權勢最大。
各王公稱他是“高翁”(高爺爺)。
駙馬稱他“高大爺。”
太子李亨稱他“高大哥”。
這叫法亂了輩份,相互矛盾沒法論。但還是各叫各的,隻為顯示對高力士敬重。
這時高力士已經升任驃騎大將軍(太監當將軍有些奇怪),很得李隆基信任。
梅妃想再得到皇帝恩寵,得首先得到高力士允許才行。
梅妃於是邀入高力士,仔細問他:
“高將軍陪侍皇上左右,您知不知道皇上真實心意中,還記得不記得我江采萍?”
高力士說:
“皇上不是不想念著梅妃您,是他被楊貴妃看得緊。
皇上怕惹她生氣,不方便宣召您。”
梅妃說:
“我記得漢武帝時,陳皇後被廢,她曾出千兩黃金,賄賂才子司子相如,寫成《長門賦》進獻,讓漢武帝回心轉意。
今天有這麽有文才的人麽?還請求高將軍代為囑托他,為我寫一篇《長門賦》,給皇上閱讀,或許能挽回他的心意。”
高力士害怕得罪楊玉環,不敢答應,隻推脫說沒有這樣的人才。
他推脫說:
“梅娘娘您是文學大才,為什麽不自己寫?”
梅妃一聲長歎,提筆蘸墨,一氣寫成。
然後折疊裝密封成信,從收藏的篋子裏,湊齊一千金,贈送給高力士作為好處費,托他把信交給皇上。
高力士不好推辭,隻好拿了去,交給李隆基。
(當然,高力士也愛財,賄賂的黃金,他悄然收下了)
李隆基打開一看,題目是《樓東賦》。大意說:
銅境灰塵歲月沉澱,
龍鳳寶箱香氣消散。
精巧玉梳在那置閑,
邊上閑放柔軟白練。
香草依然寂寞泛濫,
蘭芳飄散凝思枉然。
梅花隨風飄落花瓣,
長門阻隔難得一見。
粉紅花瓣蕩出幽怨,
柳葉眉下閃動愁眼。
和煦春風暖意拂麵,
啾啾春鳥低飛經天。
樓上黃昏感慨萬千,
抬頭回望日暮雲天。
再難見到華清溫泉,
那時太液清波水麵,
光影浮現岸上酒宴,
我陪坐在聖上身邊。
君王情深彼此依戀,
互訴情話親密無間。
………
李隆基看完,念起了舊情。他心裏悵然若失,於是吩咐宮人取來珍珠一鬥,令高力士秘密給梅妃送去。
梅好拒絕接受那鬥珍珠,又寫了七絕一首,托高力士帶回,再給李隆基看,李隆基展開來念:
柳葉雙眉久不描,
殘妝和淚汙紅綃,
長門自此無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
意思是我盼望的是你還愛我,你送些珍珠來安慰我幹啥呀!
如果梅妃當初不被選入宮,她完全可以嫁個好人家,平淡幸福過一生。嫁個夫君再不好,起碼不像皇帝這麽老。
她被選進了宮,又被拋棄,淒苦裏了卻一生。
其實吧,論年齡長相,李隆基更適合給她當爺爺。
他收集逃散的部下,打算再次出兵,想洗雪被契丹打敗的恥辱。
安祿山奏請朝廷,調動朔方節度副使李獻忠,讓他帶領他的屬下兵士也跟隨他安祿山去打契丹。
李獻忠是突厥人,原名阿布思,突厥滅亡,他歸降唐朝。
李隆基對他優禮相待,賜名李獻忠,一次次給他升官到了朔方節度副使。
李獻忠頗有謀略,瞧不起安祿山,不肯接受安祿山轄製。
安祿山這次奏請朝廷,調他北征,分明是公報私仇。
李獻忠害怕安祿山這次是借契丹人的手除掉自己。
為了自保,他恢複了舊名阿布思,反叛脫離唐朝,領屬下兵馬回歸了漠北大草原。
安祿山見他這樣了,也暫時不出動打契丹。
後來聽說阿布思屬下部隊被回紇人打敗,安祿山坐收漁利,誘降收編了阿布思戰敗軍隊。
阿布思兵敗沒處去,逃入葛邏部,葛邏祿葉護派兵拿住了他,把他押送長安,阿布思犯下叛國罪被砍了頭。
這事兒李隆基又歸功安祿山,頒旨嘉獎。
這時安祿山一是還感念皇恩,二是考慮朝廷裏有個狡猾奸詐的李林甫,智力遠在他之上,安祿山想想都怕,不敢輕易公開舉兵反叛。
後來李林甫和楊國忠有了矛盾,李林甫就突然失寵了。
李林甫治不了楊國忠,不是楊國忠比他智高難鬥,隻是因為他身後有個妹妹楊玉環護著他。
李林甫驕橫慣了,遇到楊國忠這個他無法扳倒的對手,心裏鬱悶憂憤,氣血淤堵憋出大病,躺在床上起不來了,治療以後能起床了,還是病懨懨的。
李林甫本來和楊國忠友好,隻因戶部侍郎王珙驕狂蠻橫,和楊國忠鬧得關係緊張。
王珙是李林甫推薦的人,楊國忠怨恨王珙,也怨恨王珙的推薦人李林甫。
天寶十一年,王珙表弟戶部部中李焊和朋友邢繕,密謀作亂。
高力士帶領禁衛軍,捉拿住他倆處死。
楊國忠告訴李隆基:
“得把李焊他表哥王珙一起抓起來治罪。”
李隆基不想加罪王珙,李林甫也替王珙辯解。
楊國忠堅持力爭,請求左相陳希烈也參奏嚴懲王珙。
李隆基下詔讓陳希烈審訊王珙。這又成了讓原告去審被告。
楊國忠和陳希烈共同給王珙羅織了謀反罪名,奏報李隆基。
李隆基不知道他的下屬審案人本事大,想讓誰有罪誰就有罪。李隆基一看:
“這王珙還真謀反啊,處死他吧。”
令人把王珙用棍棒一頓打死。
隨後李隆基讓楊國忠兼任京兆尹、禦史大夫。兼京城巡察使。
李林甫沒能救下王珙,怨恨楊國忠。
這時南詔國王閣羅鳳,攻入唐朝雲南郡。
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多次領兵討伐閣羅鳳,都遭到失敗。
當年楊國忠窮困潦倒時,鮮於仲通送給他錢花,讓他當時沒窮死,楊國忠沒有忘記鮮於仲通的大恩大德,替他在朝廷維護,鮮於仲通沒被問責。
李林甫趁機奏請李隆基,讓楊國忠外出鎮守劍南。
南詔是烏蠻族別種,住在姚州以西。開始是六詔,其中南詔最強,吞並了五詔,成了統一的南詔,派使者來長安見皇帝。
唐朝廷封南詔國王為“歸義雲南王”。
鮮於仲通性子急,處理不好地方官府和當地少數民族關係。
南詔國人心背離,閣羅鳳投靠了吐蕃。
吐蕃和南詔聯合,進犯唐朝邊境。
楊國忠擅長的事,隻有賭博和搜刮百姓錢財,領兵打仗他不會。
忽然接到詔令,讓他去西鎮守邊關,他又憂愁又害怕。
拖延了好幾天,無可奈何硬著頭皮出行,出發前和李隆基辭行,對李隆基說:
“我這次出使,聽說是宰相李林甫向皇上奏請的。李林甫想害我,才把我外調。
我今後要見陛下,不知道哪年哪月了。”
說著,他的眼眶中流下淚來。流淚感化這一手,可能是跟他妹妹楊玉環學的。
李隆基看他流淚,也黯然感傷,安慰楊國忠:
“愛卿你暫且至蜀地,處置軍事,待那邊稍有頭緒,朕就召你回來,讓你當宰相。”
楊國忠拜謝而去。
這時李林甫的病本來沒治好,聽說楊國忠回來還能當上宰相,心裏越發煩悶憤恨,就病得更厲害了。
李隆基派宦官去李林甫家裏探望,宦官回來報告說:
“宰相李林甫快要死了。”
李隆基想:國不可一日無相。急忙派人送信讓楊國忠快回長安。
楊國忠到四川沒幹多少事,忽然得了詔命,白天黑夜地往回趕,很快回到了長安。
心裏有矛盾疙瘩,麵子上的事還得做。楊國忠聽說李林甫病重,立即去李林甫家裏探望,在病重的李林甫床前下拜。
李林甫流著淚說:
“我快要死了,我一死楊公你必定被起用為宰相,我把後事托付楊公您。”
楊國忠說:
“宰相您身體還能康複,國忠我實在不敢當。”
說著就淚水流滿了臉。
楊國忠從李林甫家裏走出來沒幾天,李林甫就死了。
李林甫當宰相當十九年,他奸詐多謀,總是琢磨怎麽鞏固皇帝對他持久寵信,還真被寵信了十九年。
誰給他送錢, 他就讓誰當官。
他嫉妒有賢能的人,驅趕殺死正直大臣,堵塞言路,禁止大臣向皇帝提建議。
他口甜似蜜惑人心,肚腹藏劍暗殺人。我百度了一下,口蜜腹劍這個成語,就是為他發明的。
李隆基把他當作最可信賴的人,自己住在深宮沉迷酒色享樂,天下政事都托付李林甫。
李隆基任用的曆屆宰相是:
姚崇崇尚變通。
宋璟崇尚法度。
(以法治國)
張嘉貞崇尚澄清吏治。
(懲治貪官)
張說崇尚教化。
(以德治國)
杜暹崇尚節儉。
張九齡崇尚正義。
他們各有所長。
到了李林甫,他崇尚嚴苛奸詐,徇私威嚇,釀成天下大亂。
李林甫一死,楊國忠就當上了宰相。
楊國忠當上宰相後,業務工作能力趕不上李林甫,驕橫和李林甫一個樣。
凡是李林甫重用的人,他全部撤換。
楊國忠暗中吩咐安祿山,讓阿布思部落歸降的人,誣告李林甫,說李林甫生前曾和阿布思串通謀反。
經李隆基派人審問,謀反屬實。謀反是一頂扣在誰頭上都行的帽子,扣在誰頭上誰就遭殃。
李林甫的女婿諫議大夫楊齊宣,被牽連下獄。
李隆基知道李林甫居然謀反,心情從深情懷念他為國做了十九年貢獻,變成痛恨他為什麽不早死。
下詔令削去李林甫官爵稱號,命人把裝殮李林甫的棺材劈爛(名貴木材做的,木質特結實,誰來掄斧子劈棺,能把誰累個半死)。
命令撤去他身邊陪葬的珠寶,扒下他身上華貴的衣服,改用薄木片子做的小棺材給他下葬。
他的老婆孩子和他家親戚,共有五十多人被流放。
他們被流放到當時沒開發的廣西、貴州山野荒涼之地。
他們親近了原生態大自然,一邊看著甲天下的山水美景,一邊挨餓受凍從事超強體力勞動。
吃穿住行都變得異常艱難,不少人生病死在了發配地。
雖是楊國忠報複,李林甫作惡太多,受罰也該。
從那以後,楊國忠威風越盛,文武大臣都怕他。
新宰相帶來新氣象,那是必須的。
朝廷實行機構改革,哪怕裝模作樣隻換個名稱。於是改稱:
吏部為文部。
兵部為武部。
刑部為憲部。
楊國忠以右相兼任文部尚書。
他選人不管有能力沒能力,誰給他送錢多,就讓誰當大官。
和他關係親密的,當工資(俸祿)高工作不累的官。
和他關係疏遠的,當工資少沒有實權的官。
官吏們都爭著依附他,去他家裏送禮的,多得像熱鬧集市上趕集的人一樣多。
有人勸陝郡進士張彖:
“你為什麽不去拜見楊右相,弄個好官當當?”
楊彖歎息一聲說:
“你們都依附楊右相,覺得他同和泰山一樣穩當。我怎麽看他是一座冰山呢。
炎熱的太陽升到天上,冰山立即融化淨光,恐怕你們那時候失去依靠,徒然隻剩心裏彷徨。”
說完,張彖出了長安,去了嵩山蓋了小草房,在那裏隱居到老。
楊國忠從四川調入他的恩人鮮於仲通,讓他擔任京兆尹。
鮮於仲通為楊國忠寫了歌功多頌德的文章,刻在石碑上,立在城門前,想讓楊國忠千秋美名揚、萬代流華芳。
李隆基認為又得到一個好宰相,仍然不問朝政。
他的首要工作是,在宮中抱著楊玉環姐妹,歡笑調鬧,看花開花又落,看天冷天又熱。
楊玉環自從安祿山離京遠去,忘下了那段苦苦甜甜的情史,不再分心分感情,一心一意服侍李隆基,惹得李隆基對她更加恩恩愛愛。
楊玉環想要什麽,李隆基答應她什麽。摘個太陽給她,怕她嫌燙。摘個月亮給她,怕她嫌涼。
楊玉環喜愛吃荔枝,荔枝產地在嶺南(廣東廣西)一帶,離長安幾千裏。
這東西新鮮時才味道甜美,摘下來放幾天就味道變得很差,差得像啃個變質的爛地瓜。
李隆基特別增設多處荔枝驛站,一站接一站,讓快遞小哥飛馬快送到長安。
妥妥的國營荔枝快遞公司,專門服務楊玉環,荔枝從嶺南樹上摘下來,用最短時間送到楊玉環嘴裏邊。
楊玉環剝開荔枝果皮,把風味依然、新鮮沒變的荔枝果填在嘴裏,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以國之力,服務一人,她是眾人付出辛苦,供她開心享用的特權階層。
她的特權級別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後來,詩人杜牧寫詩諷刺李隆基為了哄他的小情人高興,費盡了心思。
詩裏說: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隻是梅妃從在翠華西閣被召幸那一次,好幾年不見李隆基。
她在偏宮形單影隻獨處心裏苦,忽些聽說嶺南來了騎快馬的快遞小哥,還認為是千裏傳送梅花。
不是梅妃傻,梅妃受寵時,各地的地方官,為了討好李隆基,用快馬傳送他們當地最好的梅花,進獻到皇宮取悅梅妃和李隆基。(這也很奇葩)
梅妃問宮內太監:
“是不是外地快馬送來了梅花?”
太監說:
“梅妃您想多了啊,快遞送梅花是哪年哪月的事了,現在是給楊貴妃送荔枝的快馬來了。”
梅妃聽了越發心神惆悵,整日長噓短歎。
梅妃暗想,這宮中太監,隻有高力士權勢最大。
各王公稱他是“高翁”(高爺爺)。
駙馬稱他“高大爺。”
太子李亨稱他“高大哥”。
這叫法亂了輩份,相互矛盾沒法論。但還是各叫各的,隻為顯示對高力士敬重。
這時高力士已經升任驃騎大將軍(太監當將軍有些奇怪),很得李隆基信任。
梅妃想再得到皇帝恩寵,得首先得到高力士允許才行。
梅妃於是邀入高力士,仔細問他:
“高將軍陪侍皇上左右,您知不知道皇上真實心意中,還記得不記得我江采萍?”
高力士說:
“皇上不是不想念著梅妃您,是他被楊貴妃看得緊。
皇上怕惹她生氣,不方便宣召您。”
梅妃說:
“我記得漢武帝時,陳皇後被廢,她曾出千兩黃金,賄賂才子司子相如,寫成《長門賦》進獻,讓漢武帝回心轉意。
今天有這麽有文才的人麽?還請求高將軍代為囑托他,為我寫一篇《長門賦》,給皇上閱讀,或許能挽回他的心意。”
高力士害怕得罪楊玉環,不敢答應,隻推脫說沒有這樣的人才。
他推脫說:
“梅娘娘您是文學大才,為什麽不自己寫?”
梅妃一聲長歎,提筆蘸墨,一氣寫成。
然後折疊裝密封成信,從收藏的篋子裏,湊齊一千金,贈送給高力士作為好處費,托他把信交給皇上。
高力士不好推辭,隻好拿了去,交給李隆基。
(當然,高力士也愛財,賄賂的黃金,他悄然收下了)
李隆基打開一看,題目是《樓東賦》。大意說:
銅境灰塵歲月沉澱,
龍鳳寶箱香氣消散。
精巧玉梳在那置閑,
邊上閑放柔軟白練。
香草依然寂寞泛濫,
蘭芳飄散凝思枉然。
梅花隨風飄落花瓣,
長門阻隔難得一見。
粉紅花瓣蕩出幽怨,
柳葉眉下閃動愁眼。
和煦春風暖意拂麵,
啾啾春鳥低飛經天。
樓上黃昏感慨萬千,
抬頭回望日暮雲天。
再難見到華清溫泉,
那時太液清波水麵,
光影浮現岸上酒宴,
我陪坐在聖上身邊。
君王情深彼此依戀,
互訴情話親密無間。
………
李隆基看完,念起了舊情。他心裏悵然若失,於是吩咐宮人取來珍珠一鬥,令高力士秘密給梅妃送去。
梅好拒絕接受那鬥珍珠,又寫了七絕一首,托高力士帶回,再給李隆基看,李隆基展開來念:
柳葉雙眉久不描,
殘妝和淚汙紅綃,
長門自此無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
意思是我盼望的是你還愛我,你送些珍珠來安慰我幹啥呀!
如果梅妃當初不被選入宮,她完全可以嫁個好人家,平淡幸福過一生。嫁個夫君再不好,起碼不像皇帝這麽老。
她被選進了宮,又被拋棄,淒苦裏了卻一生。
其實吧,論年齡長相,李隆基更適合給她當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