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年,武太後裝模作樣對四兒子豫王李旦說:
“朕近年來,臨朝理政事務繁忙,常感到困倦勞累,豫王從今繼位理政可否?”
李旦上奏表正式回複說:
“母後經天緯地,堪比堯舜再世,萬民仰望擁戴。
孩兒李旦平庸,無治國才能,確實不能勝任監國之職。
我想我不能也不敢因我資質愚鈍,貽害國家社稷。
誠望母後以天下蒼生為念,不辭辛勞,繼續臨政,造福百姓。”
李旦既然堅持辭讓,武太後“沒有辦法”仍然臨朝理政。
她自我尋思內行不正,害怕唐朝宗室及朝中群臣,心裏怨恨不服,或者有人謀變,於是設立了三個銅箱子,分類投訴舉報內容。
三個銅箱子放在皇宮門口,無論是誰,都可以告密,就好像今天的違法舉報信箱一樣。
舉報人可以將密奏投入銅箱中,武太後安排對她忠心耿耿的人,隨時去打開箱子,拿出這些密奏交給武太後閱讀。
武太後下令:如果有離首都洛陽路途遙遠的人來告密,地方負責部門,應提供給告狀者馬匹和幹糧,使他能騎馬到達首都。
如密奏屬實,就賜給官職作為獎賞。如果密奏不實,哪怕誣告,也不問罪。
這種方法一出,想挾私報複的人,可以乘機誣告報仇。
就是官員同僚之間,素來沒有矛盾,也樂得捕風捉影,借告密立功提升官職。
胡人索元禮,因為告密被武太後召見, 對答得體,當即升為遊擊將軍。
武太後令他審問罪犯,索元禮殘忍狠毒,審問一人,必定引誘罪犯再牽出幾十上百人,輾轉牽連,結成特大冤案。
武太後又誇他能幹,多次加以獎賞。
尚書都事周興、來俊臣,紛紛去效仿,變著法兒讓被審間的人再牽告別人,周興多次升官到秋官侍郎,來俊臣升官到禦史中丞。
兩人手裏都豢養了無賴幾百名,專門從事告密。
打算要誣告陷害一個人,往往安排這幫無賴們從多處多人同時告狀,狀詞說這個人罪過基本一樣,然後立即逮捕嚴刑審訊,沒有不屈打成招的。
酷吏們編寫《羅織經》成幾千字。作為秘密教材,專門培訓如何誣告沒有犯罪的人。
審訊犯人的刑具,也是特別研製。
有“定百脈”“突地吼”“死豬愁”“求破家”多種。
有用器械扭翻犯人手腳,叫做“鳳凰曬翅”。
有用大繩纏捆腰部,引刑枷向前,叫做“驢狗拔橛。”
有讓犯人跪捧大刑枷,上麵放置一摞瓦,叫做“仙人獻果”。
有使犯人站在高高木架上,引枷尾向後,叫做“玉女登梯”。
有懸石捶犯人頭;或燒開醋燙灌犯人鼻腔;有用鐵圈箍頭,外加木楔,受刑時犯人腦裂髓出。
每審訊囚犯,梆子一響,各種刑具都擺在眼前。犯人不等上刑,已經魂飛膽喪,反正上刑也是死,招供也是死,不如沒犯罪隨口承認,免得受刑具折磨。
所以內外官員、平民百姓,都知道索元禮、周興、來俊臣比吃人的虎狼還厲害。
大家都小心呼吸,閉嚴嘴巴,不敢說一句話。
麟台正字陳子昂看到這種現象心裏疼痛,給武太後上疏勸阻,疏裏說:
“有關部門管事的人憎恨徐敬業帶頭造反,想清除邪惡根源,挖盡徐敬業餘黨,於是促使陛下大設特種監獄,重設嚴酷刑罰。
有的形跡略有嫌疑,口供相牽連,無不盡量追捕審訊,擴大追捕審訊範圍。
以至有奸人乘機誣陷,捕風捉影地舉報,企圖獲得賞賜和官職,這已經偏離了懲罰罪人,安撫百姓的本意。
我觀察當今天下,百姓姓盼望時局安定很久了。
所以徐敬業揚州叛亂近五十天,各地沒人響應,舉國安然,絲毫不出現動亂。
陛下不追求清靜無為,以挽救疲憊的百姓,反而施用威刑使他們失望。
我或許愚昧,心中大惑不解怎麽會這樣。
看見天下人忙著告密,因此囚禁成上萬人。
窮追真實的情況,一百人中沒有一個人確有其罪的。
陛下仁愛寬恕,又寬容了惡意誣告的人。於是奸惡之徒盡情報複得罪過他們的人,有極小的怨恨便聲稱要密告。
一個人被審問,牽連一百進監獄。捕吏外出抓人,他們的車馬多得像鬧市上趕集的人一樣多。
有人說陛下愛一個告密人,而冤害一百個無辜的人。
天下人焦慮盼望,不知何處是安寧避禍之地。
我聽說隋朝後期,天下還算太平,楊玄感作亂,不到一個月就平定。
那時朝政的弊病,還沒達到必須土崩瓦解的程度,百姓心裏還期望安居樂業。
能活下去誰願意造反啊。
隋煬帝不明白這一點,指使兵部尚書樊子蓋窮查深究,進行大屠殺。海內俠義之士無不遭殃,以至於牽連無辜,殺人如麻、血流成河。
弄得人們活不下去,逼迫無奈真想作亂了,於是豪傑並起,隋朝真滅亡了。
大獄一起來,不能保證沒有濫判冤殺的。
受冤屈的人憂愁和嚎哭,他的哀傷哭嚎傷了陰陽調和之氣,於是瘟疫流行,水旱災害隨著發生,導致民不聊生,禍亂之心就令人恐懼地發生了。
古代賢明君王慎重懲罰,原因就是擔心濫施刑罰逼反天下。
從前漢武帝時,發生巫術害人案件,使太子逃走,刀兵衝突發生在宮殿之內,無罪被害的人成千上萬,國家幾乎顛覆。
幸虧漢武帝得到壺關三老的上書,豁然醒悟。他僅誅滅禍首江充的三族,其餘受牽連的人一概不問罪,天下才得以安寧。
古人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誠懇希望陛下考慮!”
武太後看了奏章沒有回應。
同三品劉禕人,見武太後所作所為不正常,私下對舍人賈大隱說:
“太後既然廢昏君立明君,何必親自臨朝理政,不如把執政權交還皇上,以安定天下人心。”
賈大隱說:“是啊。是啊。”
背地裏賈大隱把這段談話告知了武太後,武太後對劉禕人懷恨在心。
接下來有人誣告劉禕人接受賄賂,又告他和許敬宗的小老婆有男女私情,於是安排刺史王本立審問。
王本立拿了武太後安排審問的詔令給劉禕人看。
劉禕人說:
“審問越過司法的鳳閣鸞台,程序不合法,算什麽詔命!”
武太後聽得知他這樣說,怒上加怒,竟然下令處死劉禕人。
劉褘人臨刑前沐浴,自己寫了奏表給武太後,思維敏捷一口氣寫了幾張紙,詞句慷慨激昂,沒有一句乞求寬恕可憐的話。
麟閣侍郎郭翰,太子文學周思鈞,看了劉禕人寫的表文,交口讚歎劉禕人正氣凜然的氣節,不料又讓武太後知道了。
她下詔貶郭翰為巫州司馬,貶周思鈞為播州司倉。
“朕近年來,臨朝理政事務繁忙,常感到困倦勞累,豫王從今繼位理政可否?”
李旦上奏表正式回複說:
“母後經天緯地,堪比堯舜再世,萬民仰望擁戴。
孩兒李旦平庸,無治國才能,確實不能勝任監國之職。
我想我不能也不敢因我資質愚鈍,貽害國家社稷。
誠望母後以天下蒼生為念,不辭辛勞,繼續臨政,造福百姓。”
李旦既然堅持辭讓,武太後“沒有辦法”仍然臨朝理政。
她自我尋思內行不正,害怕唐朝宗室及朝中群臣,心裏怨恨不服,或者有人謀變,於是設立了三個銅箱子,分類投訴舉報內容。
三個銅箱子放在皇宮門口,無論是誰,都可以告密,就好像今天的違法舉報信箱一樣。
舉報人可以將密奏投入銅箱中,武太後安排對她忠心耿耿的人,隨時去打開箱子,拿出這些密奏交給武太後閱讀。
武太後下令:如果有離首都洛陽路途遙遠的人來告密,地方負責部門,應提供給告狀者馬匹和幹糧,使他能騎馬到達首都。
如密奏屬實,就賜給官職作為獎賞。如果密奏不實,哪怕誣告,也不問罪。
這種方法一出,想挾私報複的人,可以乘機誣告報仇。
就是官員同僚之間,素來沒有矛盾,也樂得捕風捉影,借告密立功提升官職。
胡人索元禮,因為告密被武太後召見, 對答得體,當即升為遊擊將軍。
武太後令他審問罪犯,索元禮殘忍狠毒,審問一人,必定引誘罪犯再牽出幾十上百人,輾轉牽連,結成特大冤案。
武太後又誇他能幹,多次加以獎賞。
尚書都事周興、來俊臣,紛紛去效仿,變著法兒讓被審間的人再牽告別人,周興多次升官到秋官侍郎,來俊臣升官到禦史中丞。
兩人手裏都豢養了無賴幾百名,專門從事告密。
打算要誣告陷害一個人,往往安排這幫無賴們從多處多人同時告狀,狀詞說這個人罪過基本一樣,然後立即逮捕嚴刑審訊,沒有不屈打成招的。
酷吏們編寫《羅織經》成幾千字。作為秘密教材,專門培訓如何誣告沒有犯罪的人。
審訊犯人的刑具,也是特別研製。
有“定百脈”“突地吼”“死豬愁”“求破家”多種。
有用器械扭翻犯人手腳,叫做“鳳凰曬翅”。
有用大繩纏捆腰部,引刑枷向前,叫做“驢狗拔橛。”
有讓犯人跪捧大刑枷,上麵放置一摞瓦,叫做“仙人獻果”。
有使犯人站在高高木架上,引枷尾向後,叫做“玉女登梯”。
有懸石捶犯人頭;或燒開醋燙灌犯人鼻腔;有用鐵圈箍頭,外加木楔,受刑時犯人腦裂髓出。
每審訊囚犯,梆子一響,各種刑具都擺在眼前。犯人不等上刑,已經魂飛膽喪,反正上刑也是死,招供也是死,不如沒犯罪隨口承認,免得受刑具折磨。
所以內外官員、平民百姓,都知道索元禮、周興、來俊臣比吃人的虎狼還厲害。
大家都小心呼吸,閉嚴嘴巴,不敢說一句話。
麟台正字陳子昂看到這種現象心裏疼痛,給武太後上疏勸阻,疏裏說:
“有關部門管事的人憎恨徐敬業帶頭造反,想清除邪惡根源,挖盡徐敬業餘黨,於是促使陛下大設特種監獄,重設嚴酷刑罰。
有的形跡略有嫌疑,口供相牽連,無不盡量追捕審訊,擴大追捕審訊範圍。
以至有奸人乘機誣陷,捕風捉影地舉報,企圖獲得賞賜和官職,這已經偏離了懲罰罪人,安撫百姓的本意。
我觀察當今天下,百姓姓盼望時局安定很久了。
所以徐敬業揚州叛亂近五十天,各地沒人響應,舉國安然,絲毫不出現動亂。
陛下不追求清靜無為,以挽救疲憊的百姓,反而施用威刑使他們失望。
我或許愚昧,心中大惑不解怎麽會這樣。
看見天下人忙著告密,因此囚禁成上萬人。
窮追真實的情況,一百人中沒有一個人確有其罪的。
陛下仁愛寬恕,又寬容了惡意誣告的人。於是奸惡之徒盡情報複得罪過他們的人,有極小的怨恨便聲稱要密告。
一個人被審問,牽連一百進監獄。捕吏外出抓人,他們的車馬多得像鬧市上趕集的人一樣多。
有人說陛下愛一個告密人,而冤害一百個無辜的人。
天下人焦慮盼望,不知何處是安寧避禍之地。
我聽說隋朝後期,天下還算太平,楊玄感作亂,不到一個月就平定。
那時朝政的弊病,還沒達到必須土崩瓦解的程度,百姓心裏還期望安居樂業。
能活下去誰願意造反啊。
隋煬帝不明白這一點,指使兵部尚書樊子蓋窮查深究,進行大屠殺。海內俠義之士無不遭殃,以至於牽連無辜,殺人如麻、血流成河。
弄得人們活不下去,逼迫無奈真想作亂了,於是豪傑並起,隋朝真滅亡了。
大獄一起來,不能保證沒有濫判冤殺的。
受冤屈的人憂愁和嚎哭,他的哀傷哭嚎傷了陰陽調和之氣,於是瘟疫流行,水旱災害隨著發生,導致民不聊生,禍亂之心就令人恐懼地發生了。
古代賢明君王慎重懲罰,原因就是擔心濫施刑罰逼反天下。
從前漢武帝時,發生巫術害人案件,使太子逃走,刀兵衝突發生在宮殿之內,無罪被害的人成千上萬,國家幾乎顛覆。
幸虧漢武帝得到壺關三老的上書,豁然醒悟。他僅誅滅禍首江充的三族,其餘受牽連的人一概不問罪,天下才得以安寧。
古人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誠懇希望陛下考慮!”
武太後看了奏章沒有回應。
同三品劉禕人,見武太後所作所為不正常,私下對舍人賈大隱說:
“太後既然廢昏君立明君,何必親自臨朝理政,不如把執政權交還皇上,以安定天下人心。”
賈大隱說:“是啊。是啊。”
背地裏賈大隱把這段談話告知了武太後,武太後對劉禕人懷恨在心。
接下來有人誣告劉禕人接受賄賂,又告他和許敬宗的小老婆有男女私情,於是安排刺史王本立審問。
王本立拿了武太後安排審問的詔令給劉禕人看。
劉禕人說:
“審問越過司法的鳳閣鸞台,程序不合法,算什麽詔命!”
武太後聽得知他這樣說,怒上加怒,竟然下令處死劉禕人。
劉褘人臨刑前沐浴,自己寫了奏表給武太後,思維敏捷一口氣寫了幾張紙,詞句慷慨激昂,沒有一句乞求寬恕可憐的話。
麟閣侍郎郭翰,太子文學周思鈞,看了劉禕人寫的表文,交口讚歎劉禕人正氣凜然的氣節,不料又讓武太後知道了。
她下詔貶郭翰為巫州司馬,貶周思鈞為播州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