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昔亡”可汗那史那彌射,和“繼往絕”可汗那史那步真,分治西突厥,本來劃界各守,相安無事。


    後來阿史那步真部落有一群羊放牧歸來,牧羊人粗心大意,沒有關好圍欄就去睡覺了。


    皎潔的月光下,頭羊率領羊群逃出羊欄,它們在草原上漫無目的地邊吃草邊溜達,走到了阿史那彌射的部落草原上。


    早起的彌射部落人發現了沒有主人的一大群羊,大喜過望,把羊群驅趕著摻到自己的羊群裏。


    第二天,步真部落發現丟了羊,惶急地到處尋找。


    後來在彌射部落發現了自家的羊,有些羊長得頭上、臉上、身上有特征,外人不認得,羊主人能確切辨認。


    彌射部落的人好不容易發了一次羊財,不肯承認曾撿了羊群。


    兩部落結下了仇怨,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阿史那步真心裏有仇恨沒處發泄,竟然跑到颶海道總管蘇海政處誣告說:


    “那史那彌射有意謀反,他的屬下正在為謀反悄悄做準備。”


    蘇海政驚愕不已,召集屬下將士商量說:


    “我們在這兒鎮守的官軍,不過三千人。


    那史那彌射真要謀反,他領部眾幾萬人來攻打我軍,我們這些人一個也別想活著。


    不如先發製人,我們還能存話。”


    於是蘇海政和屬下商量妥當,給那史那彌射本人,以及他的屬下官員發布通知說:


    “皇上推恩,下詔彌射所屬部落賞賜布帛一萬匹。


    令彌射與各部落酋長,於三日後上午,前來簽名領取布帛。”


    阿史那彌射不知是計,竟率各部酋長前來見蘇海政。


    蘇海政已派兵士在官署周圍埋伏好。


    見他們如期而來,蘇海政笑臉相迎,領他們全部進入官署院內。


    此時蘇海政緊張得心口砰砰直跳,他突然遠離他們十步,大喊一聲:


    “兵士何在?還不快出擒凶?”


    兵士於是齊聲回應:


    “我等在此!領命拿賊!”


    眾兵士呐喊齊出,把阿史那彌射及屬酋長全部擒住。


    阿史那彌射糊裏糊塗被捆住,著急地大喊:


    “蘇總管為何擒我!快快解縛!”


    蘇海政說:


    “你要謀反,我如何擒不得你?”


    阿史那彌射大喊:


    “朝廷待我恩重如山,我常思忠心報效,何曾謀反?快將我放開!”


    蘇海政說:


    “我不聽你喊冤,我若不早下手,早晚被你所害!”


    蘇海政不顧喊冤聲一片,把他們盡行殺死。


    阿史那彌射的屬部鼠尼施拔塞幹等人,得知彌射被殺,反叛逃往西南。


    蘇海政協同阿史那步真領兵征討,才得以平複。


    唐軍回師到疏勒川,回紇弓月部兵馬又引領吐蕃(今西藏)軍隊,來攻打唐軍。


    蘇海政害怕唐軍已十分疲勞,沒有力氣再同吐蕃兵交戰,無可奈何,許諾給吐蕃牛羊2000隻,同吐蕃軍隊頭領講和回師。


    隨後,西突厥各部落,都因為阿史那彌射沒有過錯,白白被蘇海政冤殺,暗暗懷恨想反叛。


    這時那史那步真也生病死去,西突厥百姓失去首領。


    有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兩人,誘使西突厥部眾,歸附吐蕃(今西藏)。


    吐蕃和唐朝和親後,年年入唐進貢。高宗李治即位,棄宗弄讚病死,他的兒子也病死,隻好立他孫子為讚普。


    棄宗弄讚孫子年幼,相國祿東讚攝政。


    祿東讚招兵養馬,積蓄力量,國力越來越強。


    吐蕃又得到西突厥十姓歸附,聲勢如日中天。祿東讚想吞並鄰國吐穀渾。


    這時吐穀渾大臣素和貴,犯了法怕吐穀渾國君處罰他,畏罪潛逃到吐蕃。


    他知道吐穀渾國內兵力虛實情況,全部告訴了祿東讚。


    祿東讚即領吐番大軍進攻吐穀渾。


    吐穀渾可汗諾曷缽,領兵自衛反擊失利,領著弘化公主投奔唐朝涼州。


    唐左武衛將軍鄭仁泰正調任涼州都督,迎接諾曷缽和弘化公主入住涼州避難。


    鄭仁泰把他倆已放棄吐穀渾逃難入唐的事告知了高宗李治。


    李治先命鄭仁泰為青海道逆行軍總管,統轄各軍,分別駐紮涼州、鄯州,防禦吐蕃進攻。


    一麵派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統領軍隊作為吐穀渾的聲援,出麵調停吐蕃、吐穀渾兩國戰事。


    吐蕃祿東讚,領兵駐青海,派使者仲琮入唐朝。


    仲琮對李治說:


    “吐穀渾貪婪狠毒,掠奪成性,多次入侵吐蕃領土,搶走吐蕃牛羊,百姓痛苦不堪。


    吐蕃新國王請求和唐朝和親,迎娶大唐公主。”


    李治知他誣告吐穀渾,說:


    “你們占領吐穀渾國土,逼得吐穀渾國君到我國避難。


    你們霸淩在先,不思改悔!


    你們新國王和我國和親的事,朕不允許!


    我想知道,你們什麽時候從吐穀渾退兵?退到原來邊界!”


    李治命左衛郎將劉文祥,同仲琮一起到吐蕃,傳詔令譴責吐蕃。


    詔令說:


    “吐蕃和吐穀渾,皆大唐屬國。


    吐蕃恃強欺弱,侵掠吐穀渾,使吐穀渾生靈塗炭,吐穀渾國君避難於唐。


    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為何誣告吐穀渾入侵你國?令你國速退兵!”


    吐蕃又派使者伴隨劉文祥入唐朝廷,使者向唐朝廷請求說:


    “我國願意和吐穀渾修和,前提是青海湖濱一帶氣候溫和,適合培育良馬,我國請求允許使用青海湖濱養馬放馬。”


    李治說:


    “青海湖是吐穀渾所有,憑什麽送給你們放馬飲馬?


    吐蕃地廣人稀,你為何還豔羨他國領土?朕不允許!”


    把吐蕃使者趕回去了。吐蕃不服氣,仍固執強硬 。


    唐朝廷打算招撫西突厥,讓他們同吐蕃斷絕聯係。


    於是李治下詔授與阿史那都支為左驍衛將軍,兼匐延都督,以示籠絡牽製。


    詔令還沒送達,阿史那都支已派兵侵犯庭州。


    刺史來濟正調任到此,他對左右屬下說:


    “我因為得罪了朝廷某人,早就應該死了。幸蒙她沒有下死手讓我活到今天。


    現在賊寇欺負我們庭州,我一死報國就是了!”


    年邁的來濟不穿鎧甲、不戴戰盔,隻領著幾十名騎兵,衝入敵陣,同敵兵廝殺,很快壯烈犧牲。


    消息傳到朝廷,李治念他忠心報國,心裏很是感動。


    但因為來濟被武皇後嫉恨,不敢嘉獎他忠勇,隻許他靈柩歸還故鄉。


    朝廷封授阿史那都支的詔命,也沒有追回。


    阿史那都支接到詔令,表麵上裝作接受冊封,暗中仍和吐蕃勾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