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靖去世後,李世民又去了終南山的翠微宮。
忽然間他患了痢疾,肚子疼得如刀絞,想腹瀉又沒得腹瀉,痛苦異常。
這次病情特別危重,不是以前的體虛,還能用人參茯苓,調養元氣。
太子李治入宮陪侍李世民,白天和黑夜都守護在他身旁。
還有久受恩寵的武媚娘,也隨侍在終南山翠微行宮,端水遞藥,日夜圍著李世民轉。
武媚娘利用和太子李治有接觸的機會,眉眼傳情。
李世民困倦乏力,昏昏沉沉睡著了。
床前隻剩太子李治和武媚娘兩個人,燭火剔焰燈更明,彼此頻頻含情相看。
武媚娘看見太子頭上,竟然有幾根白頭發,不禁憂愁不悅地說:
“殿下剛過二十歲,為何頭發就變白呢?”
太子驚訝地說:
“真有白頭發麽?敢情是已經老了不成?”
武媚娘微笑著說:
“想必是殿下服侍皇上,日夜操勞才這樣。
殿下可算得上是恪守對長輩恭敬順從的孝道了。”
太子說:
“也不是全是因為如此,還因為日思夜想一個人。你可知道我的心意麽?”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正要回答,見有宮中役女進來,便回頭對役女說:
“聖上正在熟睡,你們別出聲,我去去就來。”
說著就向外走去。
這時候太子李治也跟在了她身後,出了李世民寢室,輕手輕腳地一直跟著武媚娘,竟然跟到了她的臥室裏。
武媚娘見太子李治跟來,故意生氣地說:
“皇上還在病著呢,殿下想違背天理人倫,輕易汙穢貴體麽?
怎麽能隨意跑到這裏,還不趕快出去?”
太子李治說:
“因為思念你,頭發都白了。你應該同情可憐我吧?”
隨後武媚娘就半推半就,他倆就鋪開被褥,躺在上麵,發生了不可描述的男女雲雨之事。
雨停雲散之後,他倆山誓海盟,相互表示永不相負。
李世民病情不見好轉,過了三天,已是生命垂危。
一天,武媚娘和太子都在床前侍奉李世民。
李世民聲音微弱地對武媚娘說:
“朕自患痢疾以來,服藥無效,反而加重,看來再也不會站起來了。
你侍奉朕多年,朕不忍心撇下你,你試著自己想想,朕死後,你打算怎麽活下去?”
武媚娘跪下說:
“妾蒙聖上厚恩,本該以死報答恩德,但皇上龍體未必不能康複,我也不敢隨便死了。
我情願削去頭發,身披僧衣,吃齋念佛,為聖上拜祝長生,聊以報答恩寵。”
李世民說:
“好。好。你既有此意,今天就可出宮,省得朕為你勞心了。”
武媚娘拜謝而出,自己匆匆收拾行裝去了。
太子在旁看見,好似晴天霹靂,一時不知所措。
這時李世民好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太子李治說:
“武氏應著女子當主天下的預言,我打算將她賜死,實在於心不忍。
好在她自願為僧尼,天下沒有尼姑做皇帝,我死也安心了。”
說著,李世民看了一眼太子,說:
“你出去宣旨傳召長孫無忌、褚遂良進來。”
李治既令宦官去召長孫無忌、褚遂良。
他自己慌忙跑進武媚娘臥室,見武媚娘正在急三火四地收拾個人物品,便對她低聲哭泣著說:
“你真甘心撇下我麽?”
武媚娘說:
“皇上旨意難以違抗,我隻好去了。”
說著她揮淚如雨,泣不成聲。
太子李治說:
“你為什麽自願削發為尼?”
武媚娘說:
“我如果不這麽說,恐怕我的命就沒了,那就不是兩個人現在活著分離,是跟你生死訣別了。”
太子李治聽了點了點頭。
武媚 娘又接著說:
“殿下果真心中念著臣妾,妾願好好活著,從此甘心靜心修行。
但是恐怕殿下登基後,嬪妃妻妾,搜羅入宮不計其數,到時候不一定還記著我了。”
說到這裏,又撲簌簌流下淚來。
李治用手指著天說:
“我如果辜負你,天打雷劈!”
武媚娘急忙用話截住他說:
“殿下深情厚意,妾已經領略了。隻求一件信物為表記。”
李治從腰間解下一個九龍玉佩,遞與媚娘。
媚娘剛在接受,忽些有宮女跑來說:
“皇上傳宣殿下,請殿下快去應旨!”
李治聽了,也來不及和武媚娘深情訣別,隻說了:
“後會有期,好自保重!”
便急忙趕往李世民寢室。
走到臥室門口,聽到裏麵低聲說話,估計是長孫無忌、褚遂良兩個人和皇帝說話。
李治隱隱聽見父皇說:
“太子仁德孝順,願你們多用心輔導。不要辜負朕的囑托。”
接著是兩人同聲答:
“遵旨。”
李治匆匆走入,與兩人行過了禮,站在一邊。
李世民看了一眼太子李治,說道:
“無忌、遂良兩位愛卿,可以輔佐你,你不必擔心憂慮。”
李世民又對褚道良說:
“長孫無忌為朕盡忠,朕擁有天下,他出力最多,朕死後,匆讓讒媚小人,陷害忠臣。”
說完就兀自黯然神傷。
李世民隨後又讓人傳入宮中太監,問:
“武才人已經出去了麽?你去傳旨,叫她急速出宮,不必再來見我。”
宦官領旨而去。
李世民又覺得腹疼難忍,疼得喊叫了一會,眼前模模糊糊看不清了,仿佛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前來索命了。
李世民忍不住“啊喲“大叫一聲,竟然昏厥過去。
好不容易把他喊醒,李世民示意褚遂良草寫遺詔,一麵傳召妃嬪及李治太子妃王玉燕同到床前送終。
褚遂良按李世民囑咐寫好遺詔,呈給李世民過目。
李世民略微掃了一眼,便讓人交給長孫無忌。
他握著太子李治的手,又指了指太子妃王玉燕,對長孫老忌、褚遂良說:
“如今我的好兒子、好兒媳,都托付給你們了。”
再想繼續說,喉嚨好像被什麽卡住,喘息不過來,說不出話了,李世民握著太子李治的手也慢慢鬆開了。
李治聲嘶力竭地喊著:
“父皇!父皇!”
他也沒有回應。
他沒有呼吸,沒有脈搏心跳,臉上也失去血色,變得幹黃。眼睛緊閉,眼角有眼淚。
長孫無忌哽咽著地對李治說:
“皇上已經去世了。”
這天是649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駕崩於終南山翠微行宮含風殿,終年五十三歲。
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李世民,永遠離開了他深愛的這個世界。
大家都想放聲大哭舉哀,長孫無忌搖搖手說:
“且慢,且慢,先別放聲哭。”
李治問:
“為什麽不能放聲哭?
長孫無忌說:
“這是行宮,在這裏舉喪不合禮儀,請殿下速即還朝,召集百官迎奉先帝靈柩,這樣才沒有顧慮。”
褚遂良也表示讚同。
太子李治於是離開終南山翠微行宮,由衛士護衛去了長安皇宮。
這時長孫無忌、褚遂良命令宮人把李世民遺體用皇帝車駕運載,返歸長安城。
太子李治已經組織文武百官在宮門外迎候,迎入李世民靈柩入皇宮,然後發喪。
太子李治宣示李世民遺詔,暫停征討高麗備戰行動,停止土木建設。
夷人胡人在唐朝做官的,居住在長安的各國使者,大約有幾百人,聽到李世民去世噩耗,放聲慟哭。
突厥族人剪去頭發,用短刀劃臉表示悲傷。
在位二十三年的李世民,自秦漢以後,是威德兼備的英明皇帝。他不是沒有缺點的完人,但文功武略蓋世,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感念他。
649六月初一,22歲的太子李治即皇位,史學家稱他為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宣布:
大赦天下。
賜文武百官各升一級。升任長孫無忌為太尉。
召李世績入京,提升為一品官同級待遇。
授任李世績為左仆射,晉封司空。
遵從唐太宗李世民遺命,他死後“世“民兩個字都要避諱,李世績於是從名字中把“世”字除去,從此改名李績。
唐太宗李世民是貞觀十三年(649)年五月駕崩,八月同長孫皇後合葬於昭陵。
番將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進見高宗李治,他倆齊聲請求:
“陛下,我倆感懷先帝知遇之恩,請求自殺為先帝殉葬。
誠心可鑒蒼天,望陛下恩準。”
李治說:
“不可。先帝在天之靈,必盼二位忠臣良將,繼續為國家效力。
不願意你倆用殉葬報恩。
為示忠誠,可立石像侍立昭陵之側,以示伴守。”
蠻夷胡人首領,在征戰中被唐軍擒服成為唐朝將領的,自頡利以下共十四人。
高宗李治準許,石匠為他們刻製石像,用石像代替真人陪侍在昭陵李世民身旁。
忽然間他患了痢疾,肚子疼得如刀絞,想腹瀉又沒得腹瀉,痛苦異常。
這次病情特別危重,不是以前的體虛,還能用人參茯苓,調養元氣。
太子李治入宮陪侍李世民,白天和黑夜都守護在他身旁。
還有久受恩寵的武媚娘,也隨侍在終南山翠微行宮,端水遞藥,日夜圍著李世民轉。
武媚娘利用和太子李治有接觸的機會,眉眼傳情。
李世民困倦乏力,昏昏沉沉睡著了。
床前隻剩太子李治和武媚娘兩個人,燭火剔焰燈更明,彼此頻頻含情相看。
武媚娘看見太子頭上,竟然有幾根白頭發,不禁憂愁不悅地說:
“殿下剛過二十歲,為何頭發就變白呢?”
太子驚訝地說:
“真有白頭發麽?敢情是已經老了不成?”
武媚娘微笑著說:
“想必是殿下服侍皇上,日夜操勞才這樣。
殿下可算得上是恪守對長輩恭敬順從的孝道了。”
太子說:
“也不是全是因為如此,還因為日思夜想一個人。你可知道我的心意麽?”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正要回答,見有宮中役女進來,便回頭對役女說:
“聖上正在熟睡,你們別出聲,我去去就來。”
說著就向外走去。
這時候太子李治也跟在了她身後,出了李世民寢室,輕手輕腳地一直跟著武媚娘,竟然跟到了她的臥室裏。
武媚娘見太子李治跟來,故意生氣地說:
“皇上還在病著呢,殿下想違背天理人倫,輕易汙穢貴體麽?
怎麽能隨意跑到這裏,還不趕快出去?”
太子李治說:
“因為思念你,頭發都白了。你應該同情可憐我吧?”
隨後武媚娘就半推半就,他倆就鋪開被褥,躺在上麵,發生了不可描述的男女雲雨之事。
雨停雲散之後,他倆山誓海盟,相互表示永不相負。
李世民病情不見好轉,過了三天,已是生命垂危。
一天,武媚娘和太子都在床前侍奉李世民。
李世民聲音微弱地對武媚娘說:
“朕自患痢疾以來,服藥無效,反而加重,看來再也不會站起來了。
你侍奉朕多年,朕不忍心撇下你,你試著自己想想,朕死後,你打算怎麽活下去?”
武媚娘跪下說:
“妾蒙聖上厚恩,本該以死報答恩德,但皇上龍體未必不能康複,我也不敢隨便死了。
我情願削去頭發,身披僧衣,吃齋念佛,為聖上拜祝長生,聊以報答恩寵。”
李世民說:
“好。好。你既有此意,今天就可出宮,省得朕為你勞心了。”
武媚娘拜謝而出,自己匆匆收拾行裝去了。
太子在旁看見,好似晴天霹靂,一時不知所措。
這時李世民好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太子李治說:
“武氏應著女子當主天下的預言,我打算將她賜死,實在於心不忍。
好在她自願為僧尼,天下沒有尼姑做皇帝,我死也安心了。”
說著,李世民看了一眼太子,說:
“你出去宣旨傳召長孫無忌、褚遂良進來。”
李治既令宦官去召長孫無忌、褚遂良。
他自己慌忙跑進武媚娘臥室,見武媚娘正在急三火四地收拾個人物品,便對她低聲哭泣著說:
“你真甘心撇下我麽?”
武媚娘說:
“皇上旨意難以違抗,我隻好去了。”
說著她揮淚如雨,泣不成聲。
太子李治說:
“你為什麽自願削發為尼?”
武媚娘說:
“我如果不這麽說,恐怕我的命就沒了,那就不是兩個人現在活著分離,是跟你生死訣別了。”
太子李治聽了點了點頭。
武媚 娘又接著說:
“殿下果真心中念著臣妾,妾願好好活著,從此甘心靜心修行。
但是恐怕殿下登基後,嬪妃妻妾,搜羅入宮不計其數,到時候不一定還記著我了。”
說到這裏,又撲簌簌流下淚來。
李治用手指著天說:
“我如果辜負你,天打雷劈!”
武媚娘急忙用話截住他說:
“殿下深情厚意,妾已經領略了。隻求一件信物為表記。”
李治從腰間解下一個九龍玉佩,遞與媚娘。
媚娘剛在接受,忽些有宮女跑來說:
“皇上傳宣殿下,請殿下快去應旨!”
李治聽了,也來不及和武媚娘深情訣別,隻說了:
“後會有期,好自保重!”
便急忙趕往李世民寢室。
走到臥室門口,聽到裏麵低聲說話,估計是長孫無忌、褚遂良兩個人和皇帝說話。
李治隱隱聽見父皇說:
“太子仁德孝順,願你們多用心輔導。不要辜負朕的囑托。”
接著是兩人同聲答:
“遵旨。”
李治匆匆走入,與兩人行過了禮,站在一邊。
李世民看了一眼太子李治,說道:
“無忌、遂良兩位愛卿,可以輔佐你,你不必擔心憂慮。”
李世民又對褚道良說:
“長孫無忌為朕盡忠,朕擁有天下,他出力最多,朕死後,匆讓讒媚小人,陷害忠臣。”
說完就兀自黯然神傷。
李世民隨後又讓人傳入宮中太監,問:
“武才人已經出去了麽?你去傳旨,叫她急速出宮,不必再來見我。”
宦官領旨而去。
李世民又覺得腹疼難忍,疼得喊叫了一會,眼前模模糊糊看不清了,仿佛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前來索命了。
李世民忍不住“啊喲“大叫一聲,竟然昏厥過去。
好不容易把他喊醒,李世民示意褚遂良草寫遺詔,一麵傳召妃嬪及李治太子妃王玉燕同到床前送終。
褚遂良按李世民囑咐寫好遺詔,呈給李世民過目。
李世民略微掃了一眼,便讓人交給長孫無忌。
他握著太子李治的手,又指了指太子妃王玉燕,對長孫老忌、褚遂良說:
“如今我的好兒子、好兒媳,都托付給你們了。”
再想繼續說,喉嚨好像被什麽卡住,喘息不過來,說不出話了,李世民握著太子李治的手也慢慢鬆開了。
李治聲嘶力竭地喊著:
“父皇!父皇!”
他也沒有回應。
他沒有呼吸,沒有脈搏心跳,臉上也失去血色,變得幹黃。眼睛緊閉,眼角有眼淚。
長孫無忌哽咽著地對李治說:
“皇上已經去世了。”
這天是649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駕崩於終南山翠微行宮含風殿,終年五十三歲。
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李世民,永遠離開了他深愛的這個世界。
大家都想放聲大哭舉哀,長孫無忌搖搖手說:
“且慢,且慢,先別放聲哭。”
李治問:
“為什麽不能放聲哭?
長孫無忌說:
“這是行宮,在這裏舉喪不合禮儀,請殿下速即還朝,召集百官迎奉先帝靈柩,這樣才沒有顧慮。”
褚遂良也表示讚同。
太子李治於是離開終南山翠微行宮,由衛士護衛去了長安皇宮。
這時長孫無忌、褚遂良命令宮人把李世民遺體用皇帝車駕運載,返歸長安城。
太子李治已經組織文武百官在宮門外迎候,迎入李世民靈柩入皇宮,然後發喪。
太子李治宣示李世民遺詔,暫停征討高麗備戰行動,停止土木建設。
夷人胡人在唐朝做官的,居住在長安的各國使者,大約有幾百人,聽到李世民去世噩耗,放聲慟哭。
突厥族人剪去頭發,用短刀劃臉表示悲傷。
在位二十三年的李世民,自秦漢以後,是威德兼備的英明皇帝。他不是沒有缺點的完人,但文功武略蓋世,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感念他。
649六月初一,22歲的太子李治即皇位,史學家稱他為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宣布:
大赦天下。
賜文武百官各升一級。升任長孫無忌為太尉。
召李世績入京,提升為一品官同級待遇。
授任李世績為左仆射,晉封司空。
遵從唐太宗李世民遺命,他死後“世“民兩個字都要避諱,李世績於是從名字中把“世”字除去,從此改名李績。
唐太宗李世民是貞觀十三年(649)年五月駕崩,八月同長孫皇後合葬於昭陵。
番將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進見高宗李治,他倆齊聲請求:
“陛下,我倆感懷先帝知遇之恩,請求自殺為先帝殉葬。
誠心可鑒蒼天,望陛下恩準。”
李治說:
“不可。先帝在天之靈,必盼二位忠臣良將,繼續為國家效力。
不願意你倆用殉葬報恩。
為示忠誠,可立石像侍立昭陵之側,以示伴守。”
蠻夷胡人首領,在征戰中被唐軍擒服成為唐朝將領的,自頡利以下共十四人。
高宗李治準許,石匠為他們刻製石像,用石像代替真人陪侍在昭陵李世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