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舉父子被剿滅,他的部將有個叫仙地的,本已歸降唐朝,後又領屬下兵士再次反叛。


    他這次叛亂從陝西商洛出擊漢川,領有兵眾幾千人。


    他領叛兵走一路搶一路,沿途搶劫百姓財物。


    唐朝大將龐玉奉命前往圍剿,反而被仙地領兵打敗。


    仙地領兵到達始州(劍閣)搶了姓王的年輕貌美女子,要在荒野上強行奸汙她。


    哪知王氏女一點也不害怕,隻是一臉羞澀,對仙地說:


    “守著你這麽多部下兵士,多麽難為情啊,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哪。


    你讓你的兵士遠離我倆,我就順從你。”


    仙地一聽滿心歡喜,命令屬下兵士趕緊遠離休整待命。


    王氏女又說:“將軍,這荒郊野外怎麽行呢?


    咱們得就近找家路邊小店才可以。”


    仙地被王氏女的美貌迷惑得神魂顛倒,一概滿口應承。


    找到近處一個簡陋的小店,王氏女說:


    “天已午時,饑餓難耐。先吃飽飯可否?”


    仙地於是買了酒菜,兩人在小桌子前對坐而飲。


    王氏女裝出嫵媚誘人姿態,勸他連吃了幾碗米酒。仙地吃得已有些頭暈,對王氏女說:


    “賢妹,我吃得已有些醉了,不可再吃。”


    王氏女見他隻有七分醉意,又勸說仙地:


    “你可知我為甚不害怕你?”


    仙地說:“委實不知。”


    王氏女說:


    “我見你似強盜一般擄掠我去,亦心生惶恐。


    待我定神一看將軍生的驕勇威猛,是個英雄模樣,又一想你是幾千勇士頭領,必是當世豪傑,已是遠非尋常山野村夫可比,心裏反倒有了幾分仰慕。


    我父母皆亡,我兄長當兵在宗羅睺處當百夫長戰死,適我家中無米可食,我獨自在田野收穀穗,又被將軍強擄至此,既是雪上加霜劫難,又似是機緣一現。


    我想天下美人萬千,將軍乃千夫之王,身邊怎會缺少美人為伴?


    緣何將軍獨看我美麗,把我強擄至此?


    我知將軍乃圖一時之歡爾,然我家中親人皆死,我已無依無靠。


    我是實慕將軍英武過人,願自此與將軍締結永好,一生追隨將軍走闖南北,生死貧富任由天命定數,不知將軍可有此意否?”


    仙地聽罷,大喜過望。


    仙地說:“賢妹此言甚善。在下求之不得,哪有半點不願意!”


    王氏女說:


    “我勸你再飲幾碗,盡興而止,你可聽從否?”


    仙地說:


    “若賢妹剛才所言俱是真意,再吃幾碗無妨。”


    於是又吃了幾碗米酒。


    米酒下肚,酒勁發作,仙地少頃倒地,頭昏欲睡。


    王氏女不慌不忙,拔出仙地腰間佩刀,用力猛刺仙地咽喉處,仙地當場斃命。店主見過如此場麵,嚇得尖叫不止、恐慌欲死。


    王氏女說:“店主勿怕,此人乃官府捉殺而不得之叛賊首領,我今屠之,不會連累於你。”


    王氏女割下他的首級,向店主討要床單包裹賊首,店主哪敢不從,慌忙找來。


    王氏女提著仙地首級送往梁州官府,見了刺史昂然說道:


    “禍亂本州反賊頭領首級在此。”


    梁州刺史大喜,寫了奏表,言叛賊首領仙地已被女豪傑斬首雲雲。


    州刺史派兵把仙地首級送至長安。唐高祖李淵看了奏報,大歎這位智勇雙全王氏女為女中偉丈夫,下詔冊封王氏女為崇義夫人。


    薛舉叛亂平定後不久,有地方官奏報李淵:


    宇文化及殺了他擁立的小皇帝楊浩,自稱皇帝,國號許。


    朱粲占領了唐朝鄧州,殺死了刺史呂子臧,自稱楚帝。


    竇建德稱帝,改國號為夏。


    唐高祖李淵準備派兵平亂。


    忽然有個年輕女子,身穿白綢緞孝服,跌跌撞撞前來見李淵,時而聲淚俱下地訴說時而嚎啕大哭。


    李淵見了她,也忍不住老淚縱橫,揮灑如雨。


    這個年輕女子是李淵的第五個女兒桂陽公主李月娥。


    李淵稱帝後,他的所有女兒,不管是正妻竇小惠生的,還是幾位次妻(小妾)生的,都冊封公主稱號。柴紹妻李秀寧是竇小惠所生,封為平陽公主。


    次妻生的女兒,最是桂陽公主李月娥天資聰穎,善寫詩詞歌賦,備受李淵寵愛。


    由李淵主張嫁給了千裏挑一的美男子趙慈景。


    趙慈景不僅長得英俊帥氣、還臂力過人,武功超群。唐朝開國後趙慈景任華州刺史。


    李淵因為河東城久攻不下,刺史韋義節屢戰屢敗,乃命趙慈景為行軍總管,和工部尚書獨孤懷恩一起,率兵攻打堯君素。


    獨孤懷恩率兵至蒲阪,粗心大意到營寨駐紮不設 防備,遭到隋將堯君素領兵偷襲。


    激戰中,獨孤懷恩狼狽敗逃,隻剩趙慈景還在敵陣中舉長柄大力奮力苦戰。


    趙慈景被隋兵層層圍住,身邊沒有唐兵救援,戰至精疲力盡,受傷落馬,被堯君素擒拿捉往,押在牢獄。


    他在獄中堅貞不屈,誓不叛唐,被堯君素下令割下首級,掛在城牆外麵。


    噩耗傳到長安,李淵派使者拿皇帝詔書,譴責獨孤懷恩玩忽職守。


    這時,桂陽公主李月娥也已得到丈夫趙慈景被殺害的消息。


    李月娥換去華麗衣服,換上為丈夫守喪的白綢孝服,哭著請父親調兵遣將,斬殺堯君素, 給丈夫報仇。


    李淵重情兒女,感懷傷悲,勸慰女兒不要過於悲傷。


    李淵說:


    “一個女婿頂半個兒。


    趙慈景是你的好夫君,也是我的賢婿,他是忠義兩全之士。


    我在晉陽起兵,連累到家人。隋朝廷骨儀派兵到處抓咱家的人。


    你和趙慈景居長安,別人都勸他一起逃避抓捕,這慈景放心不下年邁母親,寧願被抓也不肯出逃。這是仁孝。


    他被骨儀派兵押到長安監獄受苦,一直我打下長安才從監獄解救他出來。


    你們夫妻分離,才團圓了沒幾天,我一心隻想戰場曆練他才幹,備以後大用。


    又讓他領兵攻打堯君素。他義無反顧前去,不承想獨孤懷恩獨自敗逃,撇下他不管。


    他仍堅持苦戰力戰隋兵,戰至力竭被堯君素抓去。


    他在堯君素的監獄裏受盡折磨逼迫,堅貞不屈,被堯君素殺害,這是忠義。


    我不應讓他匆匆領兵出征,如今懊悔莫名,心入刀割。”


    說畢,李淵揮淚有時。


    沉默片刻,李淵又說:“人死不能複生,勸月娥我的愛女勿過於悲傷。”


    李月娥說:


    “我隻盼爹派出大軍殺掉這個堯君素!為我夫君報仇!


    堯君素死硬冥頑,隋朝已經滅亡,他還迂腐頑抗。他這樣愚頑歹人,應當碎屍!”


    李淵說:


    “月娥放心,我讓你二弟領兵征伐,不用多久就能擒住他。”


    隨後,李淵命令李世民為陝東行台,統領蒲州及河北兵馬,前往討伐堯君素。


    李世民命獨孤懷恩領兵圍攻蒲州。


    獨孤懷恩一門心思想攻下蒲州,堯君素就用一百條計策對付他。蒲州始終不能攻克。


    李淵派歸降隋將去招降堯君素,堯君素始終油鹽不進,一概不聽。


    李淵再派堯君素妻子去勸降。堯君素妻子站在蒲州城牆下麵,對站在城牆上的堯君素喊道:


    “隋朝已經滅亡,你這是何苦?快歸順了大唐天子!”


    堯君素說:“天下道義,豈是女子所能理解的?”


    隻說了三言兩語,堯君素馬上拉弓搭箭, 颼的一聲,他隻一箭就把自己的妻子射倒。


    唐兵一看君素妻子中箭倒地,急忙一擁而上救回,堯君素妻子已經奄奄一息。


    李世民得知堯君雅不肯投降,繼續調兵助攻。


    堯君素曾以死發誓,每談起國家,每次都感慨流淚。他曾對將士說:


    “為了國家大義,我不得不死。


    如果天意滅隋,整個天下都歸了別人,我就拔劍自行割斷自己的脖子。


    把我的頭交給你們,讓你們拿去換取富貴。


    如今城池還堅固,倉庫還有糧食,勝敗還不確定,請各位先別懷有歸順唐朝的心思。”


    隋兵將士們聽了他的話都很感動。


    他平時對待下屬嚴厲又多有恩情,因此部下都遵守他的囑咐。


    後來,城內的倉庫存糧吃完了,先是城中百姓越來越成多地餓死,馬上要人吃人了。


    他的部下薛宗趁堯君素不防備,竟然一刀殺了堯君素,提著他的首級出城投降。


    獨孤懷恩接了頭顱,正想領兵進城,不料城門又關上了。


    堯君素的部下王行本重新約束城中百姓和士兵,在城裏固守。


    獨孤懷恩隻得把堯君素的首級先派人送往長安,再打算攻城。


    守城的王立本驍勇異常,竟然從城裏隋軍中選拔勇武之士,組成敢死隊,出城襲擊獨孤懷恩的軍營。


    獨孤懷恩毫無防備,被他打敗。


    敢死隊出城搶了糧食牛羊,備足了守城物資,城防更加堅固難攻。


    這消息有人報知了唐朝庭,李淵立即再下詔令,斥責獨孤懷恩嚴重失職。


    獨孤懷恩是李淵母親娘家侄兒,仗著自己是李淵表弟這層親戚一向傲橫無忌。


    他看了李淵的詔令,不肯反思自己過錯,心裏隻是憤恨李淵訓斥他,暗自說:


    “這李淵著實可惡!”


    帶著對李淵的怨恨,他派人給蒲州城裏的王行本傳送書信,商量和王行本聯合反唐,投靠了反隋農民起義軍首領劉武周。


    到後來李世民打敗劉武周,抓住了在劉武周那裏的獨孤懷恩。


    知道了他的奸惡行徑,綁押了他問罪。


    李世民派將軍秦武通攻打蒲州,一舉攻克。


    王立本出城投降,唐軍捉住並關押王立本,按律法把他斬首。


    李淵的五女兒李月娥悶在家裏,時時思念亡夫,沉浸在悲傷難過的情緒裏走不出來,人也消瘦,精神憂鬱。


    李淵心疼女兒,怕她憂傷出大病來,改封她為長廣公主。勸她走出傷痛,再行嫁人。


    李淵托人說媒,讓李月娥嫁給了楊師道。


    婚後,她和楊師道感情和諧。


    雖然她和前夫趙慈景生的和繼任楊師道生的孩子都因為因她管教無方,很不成器,但和楊師道沒有矛盾糾葛得以終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