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沒有同意胤禛上頭的賜大姓送大兒的行為,胤禛卻也不願聽太後的隻給甄嬛個貴人位份,但太後當時的質問也不好叫胤禛越過太後去直接下旨,這事兒就此擱置了。
而弘曆卻被記在了“幾年前冊封的熹妃”名下,不再是宮女李金桂的兒子,成了滿軍鑲黃旗出身的鈕祜祿氏所出的皇四子。
雖然沒有明旨,但宮裏任誰都知道熹妃是誰,至於是鈕祜祿氏還是甄氏,倒顯得不那麽重要了,就連弘曆都開始在胤禛的默許下不定時的向甄嬛請安。
照這個情形看來,這件事最大的贏家倒成了四阿哥,得了個出身顯赫的生母。
如今甄嬛享受著妃位的待遇,一人獨住在永和宮,但卻終歸還是名不正言不順,看起來有些鬱鬱寡歡。
胤禛心疼這個自己有所虧欠的委曲求全的人兒,最終在蘇培盛的建議下從寧安的寧古塔接回了在邊陲吹了三年寒風的甄遠道夫婦和甄玉嬈。
就此,甄嬛也算心願達成,即便是沒有那冊封的聖旨,整個人也肉眼可見的開心了許多。
因著名分不正,她除了常到碎玉軒陪伴有孕的惠嬪外,幾乎甚少出門。就連不湊巧遇見了對她冷嘲熱諷的祺嬪都敬而遠之退避三舍。
“呦,這不是咱們修行歸來的熹妃娘娘。”
沒有明確的冊封旨意,身份未定,甄嬛實在不願與祺嬪這等不講道理的無腦之人多糾纏,退後半步行了禮就欲離開。
“本宮可當不起熹妃娘娘的大禮。”這些年得寵讓她在後宮十分得意,鄂敏又始終身居高位。如今宮裏的妃位都深居簡出,低位的嬪妃自然都以得寵的祺嬪馬首是瞻。
原本就嫉妒甄嬛得寵,知道她自己作成了庶人高興得不得了,卻不想一個注定已經被厭棄的人卻還有了卷土重來的一日。
看著甄嬛這會悠閑滋潤的樣子,祺嬪是打定主意要為難她一番的了。
“娘娘誤會了,妾身並不是熹妃。”甄嬛實在不想糾纏,她做了藕粉桂花糖糕,惠嬪如今有孕,這等甜膩之物不應多食,若是再耽擱下去涼了更是一口都吃不上了。
“既然不是,你區區一個庶人,如何敢衝撞本宮,又怎麽配得上這鵝黃色的衣裳和紅寶石的釵子!景泰,給我剝了她身上逾越的衣飾!”
在這宮裏,確實連嬪妃的衣服顏色都有嚴格的規定,答應常在這等末流一般隻能著藍色青色這類顏色,身份稍高些可著綠色粉色亦或是水紅這等稍微鮮豔一些的料子。
而紫色染料珍貴,黃色又是正色,妃位也都隻能著此類顏色的偏色,隻有更高位份才能著紅,黃,紫等顏色的宮裝。
但衣服和首飾都是內務府得了胤禛的旨意送來的,從前的那些都被胤禛勒令收走了,說是什麽“辭舊迎新”,而內務府得到的旨意是,甄氏一應待遇皆同妃位,他們自然送來的也都是些對應位份的衣服首飾。
槿汐上前一步把甄嬛護在了身後,“祺嬪娘娘真是好大的威風,我家娘子雖然沒有皇上明旨冊封,但皇上金口玉言皆以妃位相待,既然一切皆同妃位,那娘娘身為嬪位,確實當不起我家娘子的行禮。”
“你這是強詞奪理!名分不正便就是名分不正,若是名正言順,皇上又為何不下旨冊封。可見是這修行的名頭實在不堪,皇上丟不起這個人。”
甄嬛知道再繼續退讓隻會讓祺嬪蹬鼻子上臉,所以也不打算在沉默下去。
“修行便是不堪?祺嬪應當知道當初皇上登基,皇後娘娘也曾閉宮修行為國祈福。你是覺得,皇後娘娘此舉在皇上和世人的眼中,是不堪嗎?”
“自然不是!”
“亦或是,祺嬪是說皇上是被我蒙蔽才允我如今待遇,你覺得皇上昏聵能被我輕易哄騙?”
“本宮可從來沒這麽說!”祺嬪咬著牙否認,這帽子扣得實在太大。
“那既然如此,我修行祈福,遵從皇上旨意,並無錯處。皇後娘娘都未曾斥責我逾钜,你此舉,是想帶皇後和貴妃娘娘做後宮的主嗎?”
“本宮沒有!”
“看來是我誤會了,既然祺嬪娘娘沒有,那我是不是可以走了?惠嬪還在等著我過去,畢竟皇嗣該是頭等大事。”
因為浣碧的事,甄嬛身邊少了個一等宮女。內務府撥了個妥帖之人,名為池蘭。
有人來跟我報祺嬪惡意挑釁卻被哐哐打臉這事兒時,我正披好了鬥篷準備出宮。
該怎麽說呢,可能所有的天賦都長在了那張漂亮的臉蛋上,瓜爾佳氏實在是不長記性,若論辯理,十個瓜爾佳氏捆在一起,怕是也講不過甄嬛的。
真是丟臉。
轎子走小路從北麵順貞門出了宮,在宮門口換上了馬車繼續前往端郡王府。
端郡王府在東城的金魚胡同,與不遠處的怡親王府都是明朝時期的舊府,太宗入關遷都北京後,這附近的府邸陸陸續續的被賜給了王公貝勒,隨著世襲罔替降爵再被收回,重新修整後再被賜出去。
馬車行進了大半個時辰才停了下來,因為是秘密出宮,也不方便走正門,我微服出宮的消息早就遞給了弘暉夫婦二人,這會端怡正帶著側福晉章佳氏與三個孩子候在門口,永璨這會正在前院書房念書。
“給額娘請安。”端怡素來與我親近,行的是常禮。
“臣妾側福晉章佳氏請貴妃娘娘安。”章佳氏算起來是我第二次見,先前章佳氏所出的二格格由我給賜了名,她曾進宮謝恩,但終歸也還是顯得很拘謹。
弘暉夫婦的意思是這端郡王府裏不拘什麽嫡庶,於是我從著令璋給二格格擇了個珺,亦為美玉也。
“阿清,本宮記得端怡便喚你阿清。”我的視線落在章佳氏身上。
“是,貴妃娘娘,臣妾小字荃清,取自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聽到我這麽喚她,章佳氏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你便與端怡一同稱呼本宮額娘便是,咱們一家人,不必如此拘禮。”
章佳氏麵色一紅,點了點頭,“額娘。”
“孫兒孫女給祖母請安。”
幾個孩子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爭先恐後的上前行禮。永璠和令璋已經五歲,令珺也兩歲有餘,章佳氏容貌不俗,所以令珺這孩子也是十分可愛。
兒孫繞膝的快樂,今日我算是體驗的足足的,趕忙牽起兩個孫女的手,“快起來,別在門口站著了,咱們進去再說。”
而弘曆卻被記在了“幾年前冊封的熹妃”名下,不再是宮女李金桂的兒子,成了滿軍鑲黃旗出身的鈕祜祿氏所出的皇四子。
雖然沒有明旨,但宮裏任誰都知道熹妃是誰,至於是鈕祜祿氏還是甄氏,倒顯得不那麽重要了,就連弘曆都開始在胤禛的默許下不定時的向甄嬛請安。
照這個情形看來,這件事最大的贏家倒成了四阿哥,得了個出身顯赫的生母。
如今甄嬛享受著妃位的待遇,一人獨住在永和宮,但卻終歸還是名不正言不順,看起來有些鬱鬱寡歡。
胤禛心疼這個自己有所虧欠的委曲求全的人兒,最終在蘇培盛的建議下從寧安的寧古塔接回了在邊陲吹了三年寒風的甄遠道夫婦和甄玉嬈。
就此,甄嬛也算心願達成,即便是沒有那冊封的聖旨,整個人也肉眼可見的開心了許多。
因著名分不正,她除了常到碎玉軒陪伴有孕的惠嬪外,幾乎甚少出門。就連不湊巧遇見了對她冷嘲熱諷的祺嬪都敬而遠之退避三舍。
“呦,這不是咱們修行歸來的熹妃娘娘。”
沒有明確的冊封旨意,身份未定,甄嬛實在不願與祺嬪這等不講道理的無腦之人多糾纏,退後半步行了禮就欲離開。
“本宮可當不起熹妃娘娘的大禮。”這些年得寵讓她在後宮十分得意,鄂敏又始終身居高位。如今宮裏的妃位都深居簡出,低位的嬪妃自然都以得寵的祺嬪馬首是瞻。
原本就嫉妒甄嬛得寵,知道她自己作成了庶人高興得不得了,卻不想一個注定已經被厭棄的人卻還有了卷土重來的一日。
看著甄嬛這會悠閑滋潤的樣子,祺嬪是打定主意要為難她一番的了。
“娘娘誤會了,妾身並不是熹妃。”甄嬛實在不想糾纏,她做了藕粉桂花糖糕,惠嬪如今有孕,這等甜膩之物不應多食,若是再耽擱下去涼了更是一口都吃不上了。
“既然不是,你區區一個庶人,如何敢衝撞本宮,又怎麽配得上這鵝黃色的衣裳和紅寶石的釵子!景泰,給我剝了她身上逾越的衣飾!”
在這宮裏,確實連嬪妃的衣服顏色都有嚴格的規定,答應常在這等末流一般隻能著藍色青色這類顏色,身份稍高些可著綠色粉色亦或是水紅這等稍微鮮豔一些的料子。
而紫色染料珍貴,黃色又是正色,妃位也都隻能著此類顏色的偏色,隻有更高位份才能著紅,黃,紫等顏色的宮裝。
但衣服和首飾都是內務府得了胤禛的旨意送來的,從前的那些都被胤禛勒令收走了,說是什麽“辭舊迎新”,而內務府得到的旨意是,甄氏一應待遇皆同妃位,他們自然送來的也都是些對應位份的衣服首飾。
槿汐上前一步把甄嬛護在了身後,“祺嬪娘娘真是好大的威風,我家娘子雖然沒有皇上明旨冊封,但皇上金口玉言皆以妃位相待,既然一切皆同妃位,那娘娘身為嬪位,確實當不起我家娘子的行禮。”
“你這是強詞奪理!名分不正便就是名分不正,若是名正言順,皇上又為何不下旨冊封。可見是這修行的名頭實在不堪,皇上丟不起這個人。”
甄嬛知道再繼續退讓隻會讓祺嬪蹬鼻子上臉,所以也不打算在沉默下去。
“修行便是不堪?祺嬪應當知道當初皇上登基,皇後娘娘也曾閉宮修行為國祈福。你是覺得,皇後娘娘此舉在皇上和世人的眼中,是不堪嗎?”
“自然不是!”
“亦或是,祺嬪是說皇上是被我蒙蔽才允我如今待遇,你覺得皇上昏聵能被我輕易哄騙?”
“本宮可從來沒這麽說!”祺嬪咬著牙否認,這帽子扣得實在太大。
“那既然如此,我修行祈福,遵從皇上旨意,並無錯處。皇後娘娘都未曾斥責我逾钜,你此舉,是想帶皇後和貴妃娘娘做後宮的主嗎?”
“本宮沒有!”
“看來是我誤會了,既然祺嬪娘娘沒有,那我是不是可以走了?惠嬪還在等著我過去,畢竟皇嗣該是頭等大事。”
因為浣碧的事,甄嬛身邊少了個一等宮女。內務府撥了個妥帖之人,名為池蘭。
有人來跟我報祺嬪惡意挑釁卻被哐哐打臉這事兒時,我正披好了鬥篷準備出宮。
該怎麽說呢,可能所有的天賦都長在了那張漂亮的臉蛋上,瓜爾佳氏實在是不長記性,若論辯理,十個瓜爾佳氏捆在一起,怕是也講不過甄嬛的。
真是丟臉。
轎子走小路從北麵順貞門出了宮,在宮門口換上了馬車繼續前往端郡王府。
端郡王府在東城的金魚胡同,與不遠處的怡親王府都是明朝時期的舊府,太宗入關遷都北京後,這附近的府邸陸陸續續的被賜給了王公貝勒,隨著世襲罔替降爵再被收回,重新修整後再被賜出去。
馬車行進了大半個時辰才停了下來,因為是秘密出宮,也不方便走正門,我微服出宮的消息早就遞給了弘暉夫婦二人,這會端怡正帶著側福晉章佳氏與三個孩子候在門口,永璨這會正在前院書房念書。
“給額娘請安。”端怡素來與我親近,行的是常禮。
“臣妾側福晉章佳氏請貴妃娘娘安。”章佳氏算起來是我第二次見,先前章佳氏所出的二格格由我給賜了名,她曾進宮謝恩,但終歸也還是顯得很拘謹。
弘暉夫婦的意思是這端郡王府裏不拘什麽嫡庶,於是我從著令璋給二格格擇了個珺,亦為美玉也。
“阿清,本宮記得端怡便喚你阿清。”我的視線落在章佳氏身上。
“是,貴妃娘娘,臣妾小字荃清,取自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聽到我這麽喚她,章佳氏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你便與端怡一同稱呼本宮額娘便是,咱們一家人,不必如此拘禮。”
章佳氏麵色一紅,點了點頭,“額娘。”
“孫兒孫女給祖母請安。”
幾個孩子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爭先恐後的上前行禮。永璠和令璋已經五歲,令珺也兩歲有餘,章佳氏容貌不俗,所以令珺這孩子也是十分可愛。
兒孫繞膝的快樂,今日我算是體驗的足足的,趕忙牽起兩個孫女的手,“快起來,別在門口站著了,咱們進去再說。”